沉默螺旋

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

沉默螺旋理論是政治學者伊利沙伯·諾艾爾-諾依曼提出的一種政治學大眾傳播理論。它指出,個人對公眾輿論分佈的看法會影響該人表達自己意見的意願,進而影響他人的看法,並最終影響他人表達意見的意願。[1][2]

主要論點是人們通過社會互動影響彼此表達意見的意願。[1]

根據沉默螺旋理論,當個人注意到他們的個人意見在整個群體中被共享時,他們會更加自信和外向。

但是,如果個人注意到他們的觀點不受群體歡迎,他們將更傾向於保留並保持沉默。換句話說,從個體的角度來看,「不讓自己被孤立比(宣揚)自己的判斷更重要」,這意味着他對群體中其他人如何看待自身的看法,比其意見或觀點被聽取的需求更重要。[3]

前提假設

  1. 社會將用孤立的方式來威脅那些與大多數人不一致的人,對孤立的恐懼不可抗拒。
  2. 對孤立的恐懼導致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會試圖評估輿論氣候。
  3. 公眾的行為會受到民意評估的影響。

第一個假設認為社會擁有一定的權力,會用孤立的方式威脅那些不和多數人保持一致的人。第二個假設提出,人們在不斷地評估意見氣候,個體會從兩個來源獲得關於民意的信息:個人觀察和媒體。個人觀察會使用一種稱之為準統計官能的能力,若多數人發生錯誤的觀察則稱為多數無知。第三個假設是公眾的行為受到他們對民意評估的影響。公眾要麼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要麼保持沉默。

重要概念

準統計官能(quasi-statistical organ)

學者Noelle-Neumann在歷次的選舉研究中發現,人類有觀察環境中意見分配狀況的能力,稱為「準統計官能」。

當人長久處在媒體訊息之下,久而久之自然會具備一種準統計官能,也就是感知外在氛圍的能力,能夠察覺媒體所呈現的主流意見,並且這些意見會轉化為個人對於社會主要價值的認知。不過前提是,閱聽人必須處在長時間的媒體滲透,也就是媒體訊息的暴露下,且個體間缺乏有效溝通,才會影響到態度層次,進而改變行為。

多數的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

人們「把帶有自己傾向的感知與媒體過濾過的感知混合為一個結論無形的整體感覺,他們覺得這個判斷來自自己的思考和經驗」。人們通常會高估自己估計意見的能力,這種對多數人意見的錯誤觀察,就稱為「多數的無知」。在沉默的螺旋中,多數的無知指的是,即使個人對於某種意見持不贊成的態度,如果大眾傳播對這種意見持贊成態度的話,個人會錯誤的以為這種贊成態度是大多數人的意見。

中堅分子(hard core)

「在沉默的螺旋旋轉過程中無視孤立的威脅的人」,被稱為中堅分子。他們是一群願意為自己的公開言論付出代價的人,這些特立獨行的人通常與主流意見有所衝突。Noelle-Neumann表示,當某個意見被多數人贊成,以至於成為常識的時候,中堅分子成為最願意公開發表意見的人,可能會導致沉默的螺旋的倒轉。

理論內涵

(一)從心理學的範疇來看,包括以下四點:

  1. 引發人類社會行為的最強烈動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
  2. 人類有觀察環境中意見分配狀況的能力,稱為「準統計官能」。
  3. 因為害怕孤立,當人發現自己的意見與環境中強勢意見符合的話,就會有比較高的意願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反之,則低。
  4. 社會中強勢意見愈來愈強,弱勢意見愈來愈弱,這種動力運作的過程成一螺旋狀。

(二)從大眾傳播學觀點來看,包括以下四點:

  1. 人們通常會以為大眾傳播媒介上呈現的意見就代表了多數人的想法。
  2. 媒介在報導議題時,對不同的論點會做不同的強調,使得自覺中在媒介中發現自己論點的人較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較樂意在公開場合發現自己的論點。
  3. 大眾媒體在上述過程所能產生的力量相當大,如果媒介內容的同質性大時,會造成強大的宣傳效果。
  4. 傳播者,在民意形成的過程中扮演了舉足重輕的角色。

(三)從社會學的範疇來看,包括以下兩點:

  1. 民意控制的過程,逾矩的行為會受到處罰,恰如其份的行為會受到獎賞,這樣才能使得社會達到整合的目的。
  2. 即使是政府也必須屈服於民意之下。


爭議和批評

批評主要集中該理論的原理和概念上。

查爾斯·薩蒙和F·傑拉德·克蘭認為,沉默的螺旋理論沒有提到事件與個人的相關性,有時人們之所以願意說出自己的意見,是因為他們與這個話題有直接關係。

卡羅爾·格林和傑克·麥克勞德提出該理論還存在兩點不足。第一,他們認為害怕孤立並不會成為人們表達自己意見的動機。諾爾-紐曼並未從經驗上證明她的前提假設,即害怕孤立會促使人們發言。第二,他們認為諾爾-諾依曼並未意識到人們所在的社群和參照群體對其意見的影響,過於強調媒體的作用。

沉默螺旋理論是在研究1985年聯邦德國的媒體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否適用其他媒體值得懷疑。

「沉默的螺旋理論」自提出以來,由於理論涵蓋面積廣,變相複雜但是影響因素難以窮盡,以此要在實證研究中獲得全面性的證實相當困難,因而受到不少的批評,以下:

  1. 參考團體的重要性:參考團體在個人「害怕孤立」及觀察環境的過程中所可能扮演的角色,在理論中被忽略了。
  2. 過分強調「害怕孤立」此一社會心理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導致社會行動的動力因素。
  3. 個人的人格必須考慮。害怕孤立對對不同人格應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4. 還有其他的理論,例如「多數的無知論」,即人會透過自己的意見來看周遭人的意見,因而錯估了環境中意見分配的狀況。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1.0 1.1 Glynn, Ostman, McDonald. Opinions, perception and social reality.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 (1995). : 249–277. 
  2. ^ Taylor, D. Garth. Pluralistic Ignorance and the Spiral of Silence: A Formal Analysi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982, 46 (3): 311. ISSN 0033-362X. doi:10.1086/268729. 
  3. ^ Noelle-Neumann 1977,第40, 143–158頁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JoC_1974」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