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子
注子,一名酒注子,特指中國傳統之執壺中用於盛酒和溫酒用途者,亦傳至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地,可置於多有配套的注碗中以溫酒。朝鮮又稱為瓶型酒煎子(韓語:甁形酒煎子、병형 주전자)。 注子始於晚唐,盛行於五代至宋元時,多為瓷質或金屬質(金、銅),形狀與䓨(古代盛燈油的長頸油壺)相似,大腹,上有蓋,旁有嘴和柄,一側按流,另一側附柄,去柄安系者稱為偏提[2]。唐代中期多為鼓腹、盤口短頸、短流,其身豐滿圓渾,流呈六角形、八角形或圓形,流與柄在五代時逐漸加長,宋代器身趨向瘦長,多呈瓜棱形,流口與柄等高[3]。
中國燒制注子的著名窯址有唐代越窯青瓷、邢窯白瓷、長沙窯釉貼花、釉下彩繪及郟縣窯黑釉藍斑,宋代景德鎮窯等[4]。成套的注子、注碗在宋墓中多有出土,因配套使用,兩器多在一窯內燒成,形體通常諧調一致[5],注碗的造型,如大小及裝飾花紋均依注子的尺寸和形式而定。
《事始》曰:元和初,酌酒猶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譽。雖數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無遺滴。居無何,稍用注子,其形若䓨,而蓋、觜、柄皆具。大和九年後中貴人惡其名同鄭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異,目之曰偏提。
——唐·李匡乂《資暇集·注子偏提》-
北宋湖田窯注子和刻花注碗,海寧博物館藏
-
北宋湖田窯注子和注碗,海寧博物館藏
-
朝鮮高麗時代青瓷堆花花紋注子及注碗,三星美術館 Leeum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