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防軍海軍總司令部
海軍總司令部(德語:Oberkommando der Marine,常縮寫為「OKM」)是納粹德國時期的國防軍海軍最高司令部。1935年,希特拉宣佈重整軍備,多數在《凡爾賽條約》下受到限制而暗自發展的機關公開化,原威瑪共和國海軍司令部——「海軍總部」改名為「海軍總司令部」(或又常譯作「海軍最高統帥部」),結構也基本承襲後者。「海軍總司令部」負責人為「海軍總司令」(Oberbefehlshaber der Marine),該單位統籌海軍包括指揮、管理、訓練在內的所有業務,在1936年中時下有五個單位:
- 「海軍司令部辦公室」(Marinekommandoamt,通稱A局,統籌海上作戰與佈署)
- 「海軍總辦公室」(Allgemeine Marineamt,通稱B局,負責分配預算、調度輔助船艦及商船隊)
- 「海軍行政管理辦公室」(Marineverwaltungsamt,通稱C局,負責薪資、伙食、住宿和制服等業務)
- 「海軍軍備辦公室」(Marinewaffenamt,通稱「MWa」,負責研製各式武器,如艦砲、水雷、魚雷)
- 「海軍建造辦公室」(Marinekonstruktionsamt,通稱K局,負責設計與建造軍艦)
納粹德國政府機構 | |
---|---|
海軍總司令部 Oberkommando der Marine | |
機構概要 | |
成立時間 | 1935年1月11日 |
前身機構 | 海軍總部 |
解散時間 | 1945年6月22日 |
機構類型 | 總參謀部 |
機構駐地 | 柏林蒂爾加滕蘭德韋爾運河畔「貝殼大廈」 |
上級機構 | 國防軍總司令部 |
另外還有直屬海軍總司令的「海軍人事部」(Marineoffizierspersonalabteilung,主管所有人員的任命,晉升,調動和退休)和「海軍醫學部」(Marinemedizinalabteilung)。
1937年4月1日,「海軍總參謀部」成立,並併入「海軍總司令部」成為下級單位。
國防軍時代海軍總司令如下:
- 埃里希·雷德爾——1935年7月1日至1943年1月30日
- 卡爾·鄧尼茨——1943年1月30日至1945年5月1日
- 漢斯-格奧爾格·馮·弗里德堡——1945年5月1日至5月9日
- 瓦爾特·瓦熱哈——1945年5月23日至7月22日
相關條目
- 海軍總司令部 (普魯士):普魯士王國時代的海軍最高指揮機關。
- 國防軍總司令部
參考文獻
- Walther Hubatsch: Der Admiralstab und die obersten Marinebehörden in Deutschland 1848–1945. Bernard & Graefe, Frankfurt am Main 1958.
- Konrad Ehrensberger: Hundert Jahre Organisation der deutschen Marine. 1890–1990. Kaiserliche Marine. Reichsmarine. Kriegsmarine. Bundesmarine. Bernard & Graefe, Bonn 1993, ISBN 3-7637-5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