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梓川

马来西亚华裔作家(1911–1986)

溫梓川(1911年5月3日—1986年10月20日),馬來西亞已故華裔作家。又名溫玉舒,原籍廣東惠州,曾用筆名舒弟、於蒼、丘山、秋郎、山葉、高漢、苹君、南洋伯、半峇峇等。[1][2]

早年生活

1911年5月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早年入學檳城鍾靈中學。1926年入中國廣東省中山大學文學院,後轉學上海暨南大學師範科。畢業後回家鄉檳榔嶼,出任檳城《光華日報》總編輯。

 
溫梓川的母校鍾靈中學

溫梓川讀書時的暨南大學位於上海,有「東南文藝,集於暨南」之說,名家雲集,文風極盛。青年溫梓川在此環境下,讀書寫作,並利用各種機會與當時的作家來往──暨大的名師、親歷的往事以及與作家的交往,成為他後來書寫民國文人的主要「素材」,如夏丏尊沈從文洪深等,獲益良多。[3]在校期間,他參加秋野社,主編《檳榔月刊》,通過秋野社邀請社會名流如魯迅郁達夫戴望舒豐子愷等來校演講。1929年出版《戀歌二百首》。暨南大學畢業後,回到檳榔嶼,任中學教師及《新報》副刊編輯。[4]

文壇耕耘

1930年,溫梓川出版《夫妻夜話》,,《某少男日記》,《咖啡店的侍女》。1933年出版《梓川小品》。1933年翻譯出版《托爾斯泰短篇小說集》。1960年新加坡世界書局出版中國文壇回憶錄《文人的另一面》,書中涉及三十五位當代文人,包括傅斯年葉公超梁實秋周谷城洪深張資平徐志摩戴望舒蔣光慈, 豐子愷徐悲鴻, 郁達夫蕭乾戴淮清等。

溫梓川在出版第一部《文人的另一面》後,繼續撰寫文壇回憶錄,陸續發表在馬來西亞《蕉風》月刊和吉隆坡《南洋商報》上發表題為《文壇憶舊》的文章三十餘篇,內容包括羅隆基潘光旦黎錦暉張恨水魯迅田漢王任叔白薇等。此外還連帶記錄了關於秋野社,檳榔社,亞冬書館,泰東書局等內容。本計劃出版《文壇畫虎錄》,然在出版前不幸病逝。欽鴻收集了溫梓川這些回憶錄,連同新加坡世界書局版《文人的另一面》的文章,總共七十三篇,仍題為《文人的另一面-民國風景之另一種》。改稿在21世紀初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註 1]

腳註

參攷文獻

  1. ^ 陳玉堂 (編著). 温玉舒.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浙江古籍出版社: 897. 1993. ISBN 7-80518-025-3. 
  2. ^ 存档副本. [202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7). 
  3. ^ 存档副本. [202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8). 
  4. ^ 存档副本. [202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