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
《溫疫論》亦作《瘟疫論》,中醫溫病學著作,為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急性傳染病、溫疫病治法的專著。全書分上下兩卷,補遺一卷,明朝吳有性(吳又可)著。
歷史背景
吳有性是明末著名醫學家。南直隸吳縣人。崇禎十四年(1641年),人民生活極度貧困,溫疫流行,山東、浙江、南北直隸等地感染者甚眾,到五六月份情況更嚴重。江南一帶,「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口僅存者」。當時醫者誤用傷寒法治療,毫無效果。溫疫誤用傷寒治法死亡率很高,使許多患者「不死於病,乃死於醫」。他深感「守古法不合新病」,不顧危險,密切觀察,靜心研究病因、病情,對病因、病機深入探求。提出戾氣病因說,指出溫疫「非寒非熱,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疫病流行「不可以年歲四時為拘,蓋非五運六氣所能定」,是感染「異氣」(又名癘氣、雜氣或戾氣)所致,病由口鼻而入,與傷寒之症雖症狀相似,其實不同。
全書特色
吳有性對瘟疫病因和傳染途徑的認識,較之前人有較大突破。從而為傳染病的認識和治療開創了新的途徑。吳氏參考古今醫案,創造了一些實用有效的治法。並將個人心得及平日所用有效方法,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著成本書。書中共分93論,上卷載文50篇,闡發溫疫病因、病機、證候及治療,論述溫疫與傷寒不同之理;下卷載文33篇,敘述溫疫各兼挾症。指出了瘟疫與傷寒的鑑別和治法,詳細記載了瘟疫病因、初起、病機、傳變途徑、發病規律及治療方法。創「溫疫癘氣」病因學說,認為疫病是由戾氣從口鼻侵入體內引起,用藥可制服。戾氣不同,引起的疫病不同,侵犯的臟腑亦不同。且痘疹與疔瘡的化膿感染亦由戾氣引起。見解獨到,發展了古代六淫致病學說,在世界傳染病流行病史上處於領先地位。本書亦很重視熱性病的食療,載有「論食」一節。
版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有其較詳輯要,清代的《結一廬書目》、《八千卷樓書目》、《壬子文瀾閣所存書目》等均載其著錄。歷代版本很多,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刻本、清聖祖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葆真堂刻本和康熙三十九年(1709年)積秀堂版本。乾隆年間,洪天錫予以補註。其後,從清代至民國間版本迭出,不下45種。人民衛生出版社根據鄭重光補註本《溫疫論補註》出版了影印本。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溫疫論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參考文獻
- 《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
- 《中醫辭海·下冊》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