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尼

古印度称出家修行,修道离欲的圣者

牟尼(梵語: मुनि),是古印度出家修行,修道離欲的聖者,在《梨俱吠陀》的誦詩中,曾經記載一種出家修行者,稱為「牟尼」,他蓄長髮、著褐色的髒衣、可以飛行空中,喝飲毒汁而無事。

故「釋迦牟尼」可意譯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釋迦族的聖人」。「牟尼」的語意為「文」、「仁」、「寂默」,所以漢文翻譯又作「能仁寂默」[1]、「釋迦文佛」[2]等。

摩尼教的創始人摩尼,在各大典籍中也時常被譯為「牟尼」。

尼泊爾一名的來源據悉是來自一位稱為尼的牟尼。

參見

註釋

  1. ^ 《翻譯名義集》卷一:「釋迦牟尼,摭華云。此云能仁寂默。」
  2. ^ 《釋迦文佛頌並引》宋.蘇軾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蘇軾,為亡妻同安郡君王氏閏之,請奉議郎李公麟敬畫釋迦文佛及十大弟子。元祐八年十一月十一日,設水陸道場供養。軾拜手稽首而作頌曰:「我願世尊,足指按地。三千大千,凈琉璃色。其中眾生,靡不解脫。如日出時,眠者皆作。如雷震時,蟄者皆動。同證無上,永不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