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塞爾維亞語:Марина Абрамовић,Marina Abramović,1946年11月30日—),出生於南斯拉夫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是位行為藝術家。自1970年代開始活躍至今,從事行為藝術40年,被人稱為「行為藝術之祖母」(英語:grandmother of performance art)。現任巴德學院講師。瑪莉娜的表演探討著表演者與觀眾間的微妙關係、身體的極限與想像的各種可能性。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 | |
---|---|
出生 | 南斯拉夫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 | 1946年11月30日
教育程度 | 貝爾格萊德美術學院 薩格勒布美術學院 |
知名於 | 行為藝術、身體藝術 |
知名作品 | 《韻律》系列(1973–1974) 與烏雷(Ulay)的合作作品(1976–1988) 《巴爾幹巴洛克》(1997) 《藝術家在場》(2010) |
運動 | 觀念藝術 |
生平
「史詩般的戀人」—烏雷
1975年,29歲的瑪莉娜受到知名的畫廊經營人維絲‧司馬斯(Wies smals)邀請參加電視秀。當她坐着飛機抵達荷蘭,來接她的人自稱烏雷,本名是法蘭克‧烏維‧雷斯潘(Frank Uwe Laysiepen)。烏雷出現時兩邊臉不一致,左半邊是胭脂味的陰性形象,右邊則是蓄鬍的陽性形象,這讓瑪莉娜立刻引起興趣。
- 經常以卡片來往,瑪莉娜稱他是「夢寐以求的男人」。
1975,諾威薩德學院接獲雜誌報導,將《節奏四》以內容過於裸露為由計劃投票開除瑪莉娜,於是她主動辭職。她決定離開出生地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前往阿姆斯特丹。
作品
1970-1980
《節奏零》是瑪莉娜在1974年於意大利 拿坡里展演的作品。年僅23歲的少女,創作出一個由信賴、脆弱與連結創造而成的藝術。表演現場是一個密閉空間,她站立在中間,而桌上有76個物件,根據人的意志代表取悅與折磨。其中有:一杯水、一件外套、一隻鞋、一朵玫瑰,但也有刀子、刀片、鐵鎚,及一把槍,附上一顆子彈。旁邊的說明書如此寫着:「我是物品。你可以在我身上使用桌上的任何物品,我承擔所有責任。時間是6小時[1]。」表演剛開始很和緩,人們客氣地給她一杯水喝,或是一朵玫瑰。但很快地,有個男士拿了剪刀把她的衣服剪破,然後他們拿起玫瑰尖部,刺進她的腹部。有人拿起刀片,割了她頸部的血,並喝下去。她平淡的說到:「當場沒有人強暴我,因為那是一個公開的展覽會場,而他們的妻子就在現場。」最後,有人拿着手槍裝上子彈,對着瑪莉娜的太陽穴,有人阻止他,他們開始打起來。時間截止時,瑪莉娜赤裸著上身,流着鮮血,臉上眼淚不停的流,當她走向群眾,人們開始逃跑、避開,他們無法面對她,身為普通人的她。這場表演帶來輿論的譁然,人們或批評人性的惡劣,或嘲笑瑪莉娜對藝術的付出卻換來凌虐。但瑪莉娜只以此解釋她所認為的藝術行為:「人們總是害怕簡單的東西,我們害怕痛苦、我們害怕受苦,我們也害怕死亡。所以我做的事是——向觀眾展現這一類的害怕,利用觀者的能量,將我的身體推到極限,然後在恐懼中解放了我自己。」[2]
1975年,瑪莉娜在哥本哈根參加夏洛特堡藝術節(Charlottenborg Festival)表演《藝術必須美麗,藝術家必須美麗》。嘲諷當代過於虛偽的美學,而着重在作品內容。該作品意旨在摧毀美的形象,被譽為受達達主義影響,預知之後的後現代主義。瑪莉娜全裸坐在觀眾前,一手握着金屬梳子,用力梳着頭髮,直到扯下好幾撮頭髮,與此同時說着:「藝術必須美麗,藝術家必須美麗。」此作品成為瑪莉娜第一部表演影片。同年春天,發表《解放聲音》(Freeing the Voice) ,她身穿一襲黑,躺在一個床墊上,將頭靠在邊緣,使勁全力的喊叫。
1976年夏天,瑪莉娜受邀參加第三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演出《空間中的關係》(Relation in Space),瑪莉娜與烏雷面相對方站立,並同時跑向對方,兩個赤裸身體重複交錯,製造單純的聲響,速度加快後,兩者衝撞。
隔年,1977年基於《空間中的關係》推出《空間中的干擾》在杜賽道夫(Dusseldorf)藝術學院表演。同樣兩人赤裸,跑向對方,不過這次不是衝撞對方,而是在跑向旁邊的厚重木牆。觀眾可以看到表演者,而表演者只能看到牆壁。六月,他們到波隆那市立當代藝術美術館展示《無法估量》,烏雷在博物館的門口蓋了兩個高約三公尺、直立的箱子,大幅縮窄入口,而兩人一絲不掛地站在入口的兩邊,每個入場的觀眾必須經過他們之間,觀眾必須選擇要面對女性背對男性,或反之。他們如博物館的門柱,瑪莉娜說這是一個簡單的事實:如果沒有藝術家,就不會有博物館。
《空間中的擴張》,於卡塞爾,這次不再跑向對方,而是背對背的衝刺,各自撞向一根四公尺高的木柱。接着倒退回到原點,再重新衝撞。空心的木柱裏放着擴音器,撞擊聲響徹會場,剛開始他們能夠隨撞擊移動木柱,但後來漸漸不行。烏雷突然中途離場,舞台變得空蕩,瑪莉娜有更多的起跑空間,並更用力地撞向木柱,木柱再次移動了,全場一千名觀眾激動鼓掌。
同年秋天,科隆藝術博覽會表演《光/暗》。這次兩人穿着白T恤、牛仔褲,面對彼此跪坐後開始輪流賞對方巴掌。每次賞巴掌之後,會在自己的膝蓋上拍一下,如一個節拍。
1978年,《空間中的切割》於奧地利H—人性藝廊,一條巨大的鬆緊帶釘在牆上的兩端,鬆緊帶纏在烏雷的腰部,他全力跑向牆壁,當到達極限,鬆緊帶會啪的一聲將他拉回原地,彷彿要掙脫殘酷的命運。同時瑪莉娜穿着寬鬆的襯衫和長褲,雙肩下沉,眼神空洞一副漫不在乎的樣子。當表演大概十五分鐘後,他們安排一個全身黑衣的男人用飛踢將瑪莉娜擊倒,他們想知道會不會有人過去幫忙,但始終沒有人上台。
1980年,瑪莉娜與烏雷合力創作:《能量》,兩人共執一套弓箭,弦繃得緊緊的,烏雷一放手,箭就會射入瑪莉娜的胸膛。場上有傷人的刀、槍、弓箭,也有絕對的信任以及愛情的力量。
個人結構:時間·空間·存在
2011年5月31日至2011年11月27日,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參加了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個人結構展,奧地利總統及眾多隨員、藝術界專業人士等均有到場。
與其同台展出的藝術家還有卡爾·安德烈(Carl Andre)、約瑟夫·科蘇斯(Joseph Kosuth)、勞倫斯·維納(Lawrence Weiner)、李禹煥(Lee Ufan)、赫爾曼·尼特西(Hermann Nitsch)、阿努爾夫·萊納(Arnulf Rainer)、雷內·雷爾特梅爾(Rene Rietmeyer)和幸鑫等。[3]
紐約MoMA回顧展
2010年3月14日至2010年5月31日,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的回顧展於著名的紐約MoMA(紐約現代美術館,New York Modern Museum of Art)舉辦。[4]
本次大型回顧展由阿布拉莫維奇40年來的近50件作品文獻,41位青年藝術家對阿布拉莫維奇經典作品的重新演繹,以及她的新作品《藝術家在場》(The Artist Is Present)三部分組成。[5]
從開展之日起,阿布拉莫維奇每日都坐在館裏,直到閉館。人們排隊與她對坐、凝視,正如欣賞一幅阿布拉莫維奇的自畫像一般。[6]
電影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藝術家在場》(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7]
得獎紀錄
爭議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被指與崇拜撒旦的信仰有關[8]:報導指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涉嫌參與一種名為「Spirit Cooking」的黑巫術儀式,而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被指曾向其他人發邀請去參加這個儀式。而過往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亦曾出版過一輯名為「Spirit Cooking with essential aphrodisiac recipes (complete portfolio), 1996」的作品[9]。
但事實上,Spirit Cooking 只是把奇異的詩以豬血寫在牆上的古怪作品,不過是瑪莉娜眾多的表演與創作之一而已,而瑪莉娜自己在創作時事實上也參考了許多像是基督教、印度教、佛教、澳洲原住民等等,而這些並不代表瑪莉娜就是基督徒、佛教徒、薩滿,這個爭議只不過是政治上有意塑造,為了影響選情而毫無根據的陰謀論罷了。[10][11]
參考資料
- ^ 去做你害怕的事!當代藝術教母瑪莉娜 TED 演講:「你沒有改變,因為你只做喜歡的事」|女人迷 Womany. 女人迷 womany.net. 2016-03-16 [2018-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中文(臺灣)).
- ^ An Art Made of Trust, Vulnerability and Connection | Marina Abramović | TED Talks. [2018-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 ^ 幸鑫《2011年,在一個西方的展覽上展出我自己》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7-04.,99藝術新聞網。
- ^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OMA回顧展[永久失效連結],中華美術網。
- ^ 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MoMA。
- ^ In the End, It Was All About Yo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New York Art。
- ^ 紀錄片「Marina Abramovic:The Artist Is Present」登陸紐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99藝術新聞網。
- ^ Levitz, Eric. Report: Clinton Linked to Satanic Rituals Involving Kidnapped Children and Marina Abramovic. New York Magazine. [2018-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1) (英語).
- ^ Marina Abramović: Spirit Cooking with essential aphrodisiac recipes (complete portfolio), 1996. [2018-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 ^ Press, The MIT. Marina Abramovic’s Spirit Cooking. mitpress.mit.edu. 2017-06-28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31) (英語).
- ^ Davis, Ben. Some Believe Marina Abramovic Is the Ringleader of a Global Conspiracy. That's Ludicrous. But Here's What They Get Right. Artnet News. 2020-04-20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