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皇后二號
瑪麗皇后2號(英語:RMS Queen Mary 2)是一艘橫渡大西洋的英國皇家郵輪。由嘉年華集團所持有,由卡納德郵輪營運。瑪麗皇后二號是當前唯一一艘作為遠洋定期客輪營運的大型客輪。
RMS 瑪麗皇后II號 | |
---|---|
概觀 | |
艦種 | 遠洋定期船 |
前型 | 瑪麗皇后號 |
次型 | 維多利亞皇后號 |
單艘造價 | 9億美金 |
完成 | 2003/3/21 |
現況 | 營運中 |
技術數據 | |
排水量 | 149,215噸 |
標準排水量 | 148,528 噸 |
全長 | 345 m |
全寬 | 45 m |
吃水 | 10 m |
燃料 | 柴油 |
鍋爐 | 117MW(157,000匹馬力)CODAG柴油機 |
動力 | 四具21.5 MW 機槳一體吊艙 |
最高速度 | 30節 |
乘員 | 1,253名組員、2,620名乘客 |
其它 | Cunard Line 營運 |
瑪麗皇后二號是由伊利沙伯二世以特克的瑪麗(伊利沙伯二世祖母)的名字來命名,名稱的來源與瑪麗皇后號一樣。在2003年建造的時候,瑪麗皇后II號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長、最寬和最高的客船。她亦曾是總噸位最大的客輪,達到148,528英噸。2006年4月這個紀錄被由皇家加勒比國際公司建造,總噸位數達154,407噸的遊輪海洋自由號(Freedom of the Seas)取代。即使已經不是世上最大的客船,但仍是目前全球體積最大的遠洋郵輪。瑪麗皇后II號有15個餐廳和酒吧、5個游泳池、1個賭場、1個舞池、1個舞台和1個天象館。
特徵
瑪麗皇后II號是卡納德郵輪公司現時的旗艦,她主要的職責是接替自1969年至2004年以來用來橫渡大西洋的卡納德郵輪旗艦伊利沙白皇后II號。第一艘瑪麗皇后號客船由1936年到1967年都用來橫渡大西洋。當瑪利皇后號從2004年開始行駛從修咸頓到紐約的航線時,它的皇家郵政船(RMS)稱號使它表示了卡納德郵輪的歷史。
皇家郵政船(RMS)是「皇家郵船」(Royal Mail Steamer),但由於現今的船已不再由蒸汽引擎驅動,而是利用燃氣渦輪引擎和柴油引擎,以驅動電動的推進器來航行, 所以將「蒸汽船」(Steamer)改為「船」(Ship)。
歷史
構思與建造
瑪麗皇后II號,21世紀最大的遠洋客輪的構想,來自卡納德郵輪的母公司Carnival Corporation & plc首席執行官Mickey Arison。他曾經說: 「Carnival購買卡納德郵輪的目的,是要創造瑪麗皇后II號,而不是相反。」
1998年12月10日,卡納德郵輪邀請以下造船厰競投:
如果立刻開始建造,原本可望在2002年投入服務。但卡納德郵輪在2000年11月6日才決定將建造合約授予Chantiers de l'Atlantique(母公司是Alstom)。Chantiers de l'Atlantique的出品包括SS Normandie和SS France等輪船。
瑪麗皇后II號在2002年7月4日開始建造,2003年3月21日下水,同年12月26日在修咸頓付運給卡納德郵輪,2004年1月8日由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命名。
航行
- 2004年1月12日:瑪麗皇后II號開始她的處女航,在有恐怖威脅的威嚴密保安下載着2,620名乘客,由英國修咸頓航行至美國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
- 2007年1月10日:瑪麗皇后II號開始她首次81日的環球航行。
- 2007年2月20日清晨5時42分:2至3架傳媒直升機和上百艘悉尼市民駕駛的大小船隻,出海護送這艘郵輪進入澳洲悉尼港,數以千計市民走到岸邊揮手歡迎,她最後停泊在HMAS Kuttabul澳洲皇家海軍基地。下午7時,伊利沙伯女皇二號進入悉尼港,準備停泊在環形碼頭,在悉尼海港大橋前與瑪麗皇后II號互相響號歡迎。一整天,市民為一睹2艘姊妹船的風姿,導致悉尼港灣大橋和澳紐軍團大橋大塞車。這是超過60年以來,首次有2艘卡納德郵輪遠洋客船在同一時間造訪悉尼,上一次是1941年,當時伊利沙伯皇后號和瑪麗皇后號充當軍艦駛進悉尼港,預備將澳洲軍人帶上戰場。至晚上11時,悉尼港放煙花慶祝這特別慶典,同一時間瑪麗皇后II號離開悉尼開往下一站香港。[1][2][3][4][5][6]
- 2007年2月28日:瑪麗皇后II號抵達香港,由於長度超過海運大廈的容許度,需要停泊在五號貨櫃碼頭。晚上,瑪麗皇后II號駛進維多利亞港,讓乘客欣賞「幻彩詠香江」鐳射燈光音樂表演後駛往下一站新加坡。[7]
規格
引擎與推進系統
瑪麗皇后二號上有4台16氣缸Wärtsilä 16V46C海洋環保柴油引擎發電機,共發出67,200千瓦電力;也有2台通用電氣LM2500+燃氣渦輪引擎(在煙囪後下方),共發出50,000千瓦。這種結合引擎安排被稱為柴燃聯合動力方式(CODAG),低速時柴油機能提供較經濟的動力來源,高速時與高功率的燃氣渦輪機並聯輸出。瑪麗皇后二號是第1艘利用CODAG發電的客輪。第1艘利用燃氣渦輪引擎發電系統的客輪是1977年建成的芬蘭渡輪Finnjet。
跟大多數的現代郵輪一樣,瑪麗皇后二號為電力推進,柴油主機與燃氣渦輪主機分別推動4台21,500千瓦阿爾斯通發電機,為4台勞斯萊斯美人魚(Mermaid)吊艙式推進器提供電力。每台推進器駁上一個前向式低震動瑞典Kamewa螺旋槳。每一塊螺旋片都是個別地裝上。瑪麗皇后二號上的前方甲板有8片後備螺旋片。前置的一對是固定的,後置的一對可以360度轉向,亦有一個槳舵。瑪麗皇后二號是自1961年的法國號SS France以來,第1艘有4個螺旋槳的客輪;另外,船首兩側各有3具船首推進器。
同樣由於船為電力推進,主機安裝不再受制於傳動軸的位置,瑪麗皇后二號的燃氣渦輪主機裝設在煙囪底部一個獨立、有隔音設備的空間裏,跟傳統配置差異很大。
相關
參考資料
- ^ 存档副本. [2007-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5).
- ^ 存档副本. [2007-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瑪麗皇后II號 - 澳洲每日電訊報
- ^ 郵輪煙花照片 - 英國廣播公司. [2007-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6).
- ^ 直升機短片 - 澳洲廣播公司. [2007-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 ^ 悉尼煙花短片 - 澳洲 9 號電視台
- ^ 瑪麗皇后II號首度來港 - 蘋果日報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