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司機 (1976年電影)
《的士司機》(英語:Taxi Driver,馬來西亞譯《德士司機》,新加坡譯《痴情司機》,中國大陸譯《出租車司機》,台灣譯《計程車司機》)是1976年由馬田·史高西斯執導,保羅·舒里達編劇的美國新黑色心理驚慄電影,由羅拔·迪尼路和茱蒂·霍士特主演。本片備受電影愛好者尊崇,以其優秀的演出和直析的寫實主義風格而受到讚揚,被認作是馬田·史高西斯的經典作品,亦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本片兩位主角羅拔·迪尼路與茱蒂·霍士特也因片中精彩的演出備受讚譽;後者於本片上映時更僅有十三歲。本片同時也是知名作曲家伯納德·赫爾曼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電影配樂。本片並題獻予伯納德·赫爾曼,以紀念其貢獻。
的士司機 Taxi Driver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馬田·史高西斯 |
監製 | 茱莉亞·菲利浦斯 米高·菲利浦斯 |
編劇 | 保羅·舒里達 |
主演 | 羅拔·迪尼路 茱蒂·霍士特 夏菲·基圖 西碧兒·雪佛 彼得·博伊爾 艾伯特·布魯克斯 倫納德·哈里斯 |
配樂 | 伯納德·赫爾曼 |
攝影 | 邁克爾·查普曼 |
剪接 | 湯姆·羅爾夫 Melvin Shapiro |
製片商 |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
片長 | 113分鐘 |
語言 | 英語、瑞典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1976年2月8日 1976年2月9日 1976年3月19日 1976年3月22日 1976年5月20日(康城影展) 1976年6月2日 1976年8月5日 1976年8月19日 1977年5月12日 |
發行商 |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
預算 | $130萬美元 |
票房 | $2830萬美元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出租車司機 |
香港 | 的士司機 |
臺灣 | 計程車司機 |
劇情概要
崔維斯·比克爾(羅拔迪尼路 飾演)是一個從美國中西部來到紐約的26歲年輕人,自稱越戰時服役於海軍陸戰隊。他長期受失眠困擾,於是決定在紐約市開夜間的士打發時間,偶爾也會去成人影院消磨時間。
他迷上了參議員帕蘭汀的競選助理貝茜(Betsy),其時她正為參議院的競選做着籌備。崔維斯對她表達了心意,他覺得貝茜和自己有相似之處。貝茜對他感到好奇,覺得他是個很奇怪的人。她答應了和崔維斯出去約會。然而,在約會當天,崔維斯卻照着他身邊認識的人的約會方式,帶貝茜去了成人影院,使貝茜急忙離開。崔維斯表示他感到沮喪、低落,試圖向貝茜道歉,但貝茜已不願再和他有任何來往。
崔維斯始終對自己看到的紐約的墮落景象感到憤怒與厭惡。一天晚上,一個十二歲半的雛妓艾莉絲(茱蒂佛斯特 飾演)為了離開她的皮條客而跳上了他的的士。但皮條客史波特(哈維凱托 飾演)很快出現,將艾莉絲強行拉了回去,丟下一張錢然後離去,崔維斯猶豫了一會,最後還是駕車離開。
一個帶意大利口音的男人(由導演史高西斯本人飾演)一晚坐上了崔維斯的的士,他讓崔維斯駛向一棟公寓,男人說現在他的妻子正在這棟公寓裏和一個黑人偷情。隨後男人向崔維斯講述了自己買槍射殺妻子的念頭。
不久崔維斯跟名為Easy Andy的黑市商人買了四把手槍。崔維斯如常去一間超市買東西,期間遇上黑人劫匪進門打劫店主,為解救店主他開槍射傷了劫匪。事後崔維斯很慌張,因為他本人並沒有持槍證。店主安撫他說現場由自己來解決,並讓崔維斯先離開。崔維斯駕車離開後,店主為泄憤繼續敲打着搶犯已死(或垂死)的身體。
崔維斯在對父母的信裏稱自己捲入了「敏感的」政府工作;他還謊稱自己仍在和貝茜約會。之後他試着把這段時間的憤懣向一個前輩司機訴傾述,崔維斯說自己腦子裏有些「不好的想法」,向前輩司機尋求建議。但司機沒有理解,他只是講了些自己的經驗,最終建議崔維斯應該「享受性愛,喝酒到醉」,而且不要「想太多」。
崔維斯找到了之前跳上他車的雛妓艾莉絲所在的妓院,想帶艾莉絲離開。但艾莉絲說那晚是因為自己吸毒過量,還說皮條客史波特對自己很好,並且自己也沒別的地方可去。不過艾莉絲很欽佩崔維斯的行為,約他第二天一起吃早餐。吃飯時艾莉絲講述了自己離家出走的經歷,並邀請崔維斯一起搬去佛蒙特州的公社。但崔維斯拒絕了,他說自己要留下來做重要的事,並讓艾莉絲不要從妓院那裏要錢,而是由崔維斯來幫她出所有費用。
參議員召開了一次公共集會,在會上參議員對着聽眾高呼「我們是人民!」(We are the people!)。會後崔維斯混在人群中,試圖刺殺參議員,但被安保人員發現,崔維斯最終逃開了安保人員的追捕。之後崔維斯駕車到艾莉絲所在的妓院,先射傷了門口的史波特,再進入妓院,射殺老鴇以及艾莉絲的客人。
激戰中崔維斯受了傷,他倒在艾莉絲的房間裏,因為脖子上的槍傷而在垂死邊緣。他試着用槍自殺,卻發現槍內已經沒有子彈。在警察進入時,崔維斯舉起血淋淋的食指搭在自己的太陽穴上,做出扣下扳機的動作。一個慢動作鳥瞰鏡頭沿着崔維斯進屋的線路行進,越過四處的血跡、掉落的槍、屍體,再下了樓梯,向外離開了許多警察,以及成群圍觀的人們。
片子結尾,一段簡單的旁白表示崔維斯從重傷中康復了,他收到了來自艾莉絲父母的信,他們表示很感謝他救了他們的女兒。而媒體則將他塑造成了一個英雄人物,不僅拯救了一個小女孩,更勇鬥毒販。一天晚上,一個乘客坐上了崔維斯的汽車後座,透過後視鏡可以看到,上車的人正是貝茜。貝茜說她看到了媒體對崔維斯的報道,但崔維斯否認自己是個英雄,並問了貝茜關於參議員競選的情況,還說自己祝福參議員能夠勝選。貝茜下車後想繼續和崔維斯交談,但崔維斯反應冷漠,說了「再見」後便駕車離去。影片即將結束時,崔維斯從後視鏡裏看見某些東西,迅速調整了後視鏡的角度(觀眾不知道崔維斯看到了什麼)。這個古怪結局的意義和解釋引發了許多的討論。
影片結尾
關於影片意味模糊的結尾,影評人羅渣·艾伯特(Roger Ebert)寫道:「關於結局的討論有很多,我們看到報紙剪報上寫着崔維斯拯救艾莉絲的「英雄之舉」,然後貝茜坐上他的的士,似乎對他表現出欽佩,而不是先前的厭惡。這是幻想中的場景嗎?崔維斯真的在槍戰中倖存了嗎?我們看到的是他臨死前的幻想嗎?這個場景能被認為是真實發生的嗎?……我不確定這些問題是否有答案。影片結尾更像是一段音樂,而不是一齣戲劇:它以情感告終,而不是以文字告終;不是以屠殺告終,而是以救贖告終,這也是史高西斯的作品中眾多角色的意願。」
占士·貝拉迪內利(James Berardinelli)在他對這部電影的評論中,反對將結尾看作幻想,他寫道:「史高西斯和編劇保羅·舒里達為《的士司機》加上了一個完美的總結。充滿諷刺意味的是,這五分鐘的結尾突出了命運的變幻莫測。媒體把崔維斯塑造成了一個英雄,但要是他拔槍射向參議員的動作能快一些,他就會被貶斥為一個暗殺者。影片結束時,這位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與皮條客、毒販和暴徒火拼、憤世嫉俗的人,被當成了一個模範公民。」
演員
- 羅拔·迪尼路 飾演 崔維斯·拜寇
- 茱蒂·霍士特 飾演 Iris "Easy" Steensma
- 夏菲·基圖 飾演 Matthew "Sport" Higgins
- 西碧兒·雪佛 飾演 Betsy
- 艾伯特·布魯克斯 飾演 Tom
- 倫納德·哈里斯 飾演 參議員Charles Palantine
- 彼得·博伊爾 飾演 Wizard
- 哈利·諾薩普 飾演 Doughboy
- Norman Matlock 飾演 Charlie T
- 馬田·史高西斯 飾演 看着剪影的乘客
- 菲克特·亞哥 飾演 Melio
- Steven Prince 飾演 Andy,槍械售貨員
- 喬·斯皮內洛 飾演 人事主任
- 戴安娜·艾伯特 飾演 電影院小賣部女職員
- Bob Maroff 飾演 黑手黨成員
風格與影響
主角拜寇是一個生存在大城市裏,來自美國中西部的孤獨者,這個靈感是始自於編劇保羅·舒里達早年的人生。在舒里達離婚又結束了幾段關係後,他有一段時間過的很頹廢;他是個失敗的影評人,所為最多也只是跟幾個朋友進出洛杉磯的色情電影院。也有人說影片的部份靈感來自於舒里達家鄉(Grand Rapids, Michigan)在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的衰退。
舒里達曾說過,《的士司機》的構想受到了行刺華里斯州長的亞瑟·布瑞莫所寫的日記的影響。舒里達在頹廢的那段日子時,相當着迷於布瑞莫所出版的《刺客日記》(An Assassin's Diary,ISBN 0-06-120470-6)。另一個舒里達承認的影響,是尊·榮所主演的西部片《搜索者》。這部片講述的是一個沙場老手回到故鄉後,搜尋他被卡曼契族印地安人給綁走的侄女。主角伊森(韋恩飾)展開他著了魔的任務,並成功將她帶了回來,卻絲毫不管她內心的感受。這個影響很直接的表現在崔維斯從史波特手中拯救Iris時的部份。很巧合地,史波特曾叫過崔維斯為「牛仔」,而兩人最後對決時,史波特的穿着也剛好類似於印第安人的形象。之外,史瑞德也有受到法國存在主義作家沙特之小說《噁心》的影響。
史高西斯最初要求舒里達改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賭徒》,但舒里達卻婉拒了,因為他當時正為其他的計劃而忙得不可開交。不過舒里達則把《的士司機》的劇本交給了史高西斯,同樣包含了許多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裏的存在主義的主題。在《史高西斯論史高西斯》裏,他曾述「我從未讀過保羅這個劇本的原始資料」,而他表示「不過在幾年前,我讀過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此後一直想把它拍成電影;而《的士司機》是我接觸到最接近《地下室手記》情節的劇本。
史高西斯也實驗了從欣賞的法國新浪潮裏得來的一些電影技巧,像是跳接。
整部片幾乎全是以第一人稱敘述—— 事件都是由崔維斯本身的觀點所呈現,因為觀眾總是聽到崔維斯說的話、總是聽到他所想的事、也總是聽到他聽到的東西。而唯一一場與崔維斯無關的戲,則是史波特和Iris在她的房間內的那場戲。那場戲是在製作後期才加進去的。
Greil Marcus在其著作《The Believer》(June/July 2006, p. 78)裏提及,史高西斯告訴他《的士司機》的前半部是改編於范·莫里森的專輯《Astral Weeks》。
崔維斯的髮型似乎隱約反映了美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在崔維斯決定了要行刺參議員Palantine時,他剪了一個摩霍克族印第安人的髮型。這個提議是由史高西斯的朋友Victor Magnotta所提供的,他在片中飾演密勤局的幹員,而他則是曾在越南服役過。史高西斯記下,「Magnotta談到了一些叢林中的士兵的樣子。他們會剪這樣的髮型,看來就像是個摩霍克族人……而你會瞭解這是個特殊的造型,會讓你聯想到突擊隊的樣子,人們則會讓路給他們……我們認為這是個不錯的設計。」
製作過程
在劇本草期,史波特如其他的小角色一樣,是一個黑人。不過,史高西斯認為這樣會使影片受到種族主義的聯想,因此他們將他改成了白人角色。影片之中還是存有相當濃厚的種族色彩,黑人的角色被稱作為「spooks」、「jungle bunnies」、「niggers」等,而片中黑人社區被叫「茅茅國」,崔維斯則都不懷好意的盯着黑人看。
在影片中飾演Iris的朋友的女演員,是一位真正的娼妓,她是茱蒂·霍士特扮演雛妓時的師法對象。
片中崔維斯在鏡子前自言自語的那場戲,完全是羅拔·迪尼路的即興演出;劇本上只是很簡單的提及「崔維斯照着鏡子。」迪尼路之所以反覆述說那麼多次的原因是,當時史高西斯戴上耳機,聽到錄下的聲音含有很多背景的噪音,他不確定迪尼路的聲音是否有被錄了進去。於是他作信號要迪尼路不斷重複,以確保他們能錄製成功。那句對白是源自於1953年的經典西部片《原野奇俠》:主角Shane對Chris Calloway說道:「你在和我說話嗎?」,而Chris答道:「不然還會有誰。」
崔維斯帶Betsy去看的成人電影叫做《Kärlekens Språk》(《愛的語言》)是1969年瑞典一部偽裝成性教育紀錄片的色情電影。
女演員Diahnne Abbott扮演一位在色情戲院裏拒絕崔維斯殷勤的店員。而在真實生活中,她之後嫁給了羅拔·迪尼路(而後又離婚了),並和他生了一個孩子——Raphael De Niro。史高西斯則在1975年12月30日,娶了Julia Cameron。
本片是最後一部使用傳統哥倫比亞影業商標的電影。
爭議
片尾槍戰的高潮戲,在那個年代來說是太過寫實,因此被列為「R」級。史高西斯降低了片子的色彩飽和度,使血看來盡量不會太過鮮明。在之後的訪問中,他透露很高興能改變色調,而且也比原始影像更為強烈。[來源請求] 不過在DVD特別版裏,本片攝影師Michael Chapman表示,很遺憾這樣的結果,使得本片沒有留下更強烈的影像。
有些評論家對於年幼的茱蒂·霍士特出現在槍戰高潮戲裏感到很感冒。不過,在紀錄片《Making Taxi Driver》(收錄在本片的DVD版本裏)裏霍士特表示,那場戲特效的安排和排演時她都是在場。所有的過程也都一步一步地跟她解釋和實驗給她看過。霍士特說,她對於那些幕後工作感到很着迷也很有信心,而不會感到不適或是覺得受創傷。除此之外,在這場戲拍攝之前,她也接受了相當長期的心理測驗,以確保她不會陷入角色的創傷之中。[來源請求]
評價
《的士司機》在票房上相當成功,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多個提名,並贏得康城影展的最高榮譽。幾年後,美國電影學會將其排在「AFI百年百大電影」的第47位,以及「百年百大驚慄電影」的第22位。本片並常排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的票選最佳50部片之內,也被美國國家影片登記部選為收藏之一。資深影評羅渣·埃伯特將《的士司機》選為其「最偉大電影」的名單之中。
人物分析
《的士司機》是第一部描寫越戰對參戰軍人所造成影響的電影。崔維斯可能受創後失調症[1]困擾(發生在部份越戰退伍軍人身上的症狀,受到關注之後記載於1980年美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III))。他那斯巴達式的生活形態以及選擇低收入又沒有出路的工作的模式,正是許多受苦於此症狀的退伍軍人的寫照。心理或身體上有殘疾的退伍軍人被政府或社會遺忘,並且沒有得到適當的補償。此外影片也描寫了嚴重的孤獨與疏離感造成的影響,這是類精神分裂型人格違常的徵兆,伴隨着因社會的不公義而遷怒到他人的傾向,最終採取了殺人行動。
社會影響
因觀看這部影片而迷戀上茱蒂·霍士特的約翰·欣克利,為了吸引她的注意,於1981年3月30日行刺時任美國總統朗奴·列根。後因精神病而被判無罪。
獎項
獲獎
- 康城影展 – 金棕櫚獎
-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 – (羅拔·迪尼路)
- 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女配角 – (茱蒂·霍士特)
- 英國影藝學院新進演員 – (茱蒂·霍士特)
- 英國影藝學院最佳電影音樂 – (伯納·赫曼)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 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影片
- 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導演 – (馬田·史高西斯)
- 美國導演工會電影傑出導演 – (馬田·史高西斯)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羅拔·迪尼路)
- 金球獎戲劇類最佳男主角獎 - (羅拔·迪尼路)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 (茱蒂·霍士特)
- 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 (伯納·赫曼)
- 格林美獎最佳電影配樂 – (伯納·赫曼)
- 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剪接 – (Marcia Lucas, Tom Rolf, Melvin Shapiro)
- 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劇本 – (保羅·舒里達)
- 美國編劇工會最佳劇本 – (保羅·舒里達)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Taxi Driver, critiqued by a former taxi driv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axi Driver, Collection of Essays & Articles.
-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士司機》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的士司機》的資料(英文)
- Metacritic上《的士司機》的資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的士司機》的資料(英文)
- 開眼電影網上《的士司機》的資料(繁體中文)
- 豆瓣電影上《的士司機》的資料 (簡體中文)
- 時光網上《的士司機》的資料(簡體中文)
- AllMovie上《的士司機》的資料(英文)
- TCM電影資料庫上《的士司機》的資料(英文)
前任: 烽火歲月誌 |
康城影展金棕櫚獎 1976年 |
繼任: 我父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