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夫靳·碧嘉

電影導演

禾夫靳·碧嘉Wolfgang Becker,1954年6月22日-)是德國電影導演和編劇,在國際上最著名作品為《快樂的謊言》(2003年)[2]

禾夫靳·碧嘉
出生 (1954-06-22) 1954年6月22日70歲)
 西德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梅基施縣黑默
母校德國柏林電影學院[1]
職業電影導演、編劇
活躍時期1988年至今
知名作品

生平

碧嘉於西柏林柏林自由大學修讀德語、歷史和美國研究。畢業後在1980年在聲音工作室工作,繼而在德國影視學院柏林就讀。他在1983年開始擔任攝影師的自由工作,其1986年畢業作品《蝴蝶》獲得1988年最佳學生電影獎、盧卡諾國際影展金豹獎和薩爾布呂根奧菲爾電影節薩爾蘭總理獎。

他執導電視劇《Tatort》的其中一集「Blutwurstwalzer」,並於1992年執導兩齣電影──《Kinderspiele》和紀錄片《Celibidachee》。

1994年,他和湯姆·提克威爾史提芬·安特英語Stefan Arndt丹尼·利維英語Dani Levy合作創辦「X電影創作組」(X Filme Creative Pool)。他在創作組和提克威爾共同製作《Das Leben ist eine Baustelle》(1997年)參與柏林影展

他在2004年擔任威尼斯國際影展的一名評審員。

電影作品

  • 蝴蝶Schmetterlinge(1988)
  • "Tatort"(電視劇)(一集:Blutwurstwalzer)(1991)
  • Kinderspiele(1992),兼任編劇
  • Das Leben ist eine Baustelle(1997),兼任編劇和演員
  • 快樂的謊言Good Bye Lenin!(2003),編劇之一
  • Bem-Vindo a São Paulo(2004),部份
  • Ballero(2005),兼任編劇
  • Germany 09(2009),其中一部份"Krankes Haus",兼任編劇
  • Ich und Kaminski(2010),兼任編劇

獎項

  • 1997年柏林國際影展,《Das Leben ist eine Baustelle》獲榮譽推薦[3]
  • 1998年巴伐利亞電影獎,《Das Leben ist eine Baustelle》獲最佳電影[4]
  • 2003年柏林國際影展,《快樂的謊言》獲藍天使獎
  • 2003年歐洲電影獎,《快樂的謊言》獲觀眾票選最佳導演獎
  • 2004年哥雅獎,《快樂的謊言》獲最佳歐洲電影獎
  • 2004年巴伐利亞電影獎,《快樂的謊言》獲觀眾獎
  • 2004年凱撒電影獎,《快樂的謊言》獲最佳歐盟電影獎

作品簡介

兒童遊戲

影片講述一個孩子的悲慘故事在60年代初在德國。透過各種手段試圖阻止他的母親離婚面臨着暴力和暴躁的父親,由條件悲慘的生活感到沮喪。

快樂的謊言

亞力山大·柯拿(Alexander Kerner)同姐姐阿麗亞娜、還是嬰兒的侄女波拉以及母親柯利斯蒂·柯拿(Christiane Kerner)一起居住在東柏林。他的父親在1978年逃去了西德,他的母親告訴亞力山大因為他被西德的女人勾引。此後,柯利斯蒂非常活躍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的生產,並且是德國統一社會黨的支持者,不管是教育還是改進都非常積極的參與。1989年10月,亞力山大參與反政府示威被捕,柯利斯蒂因而心臟病發昏迷不醒,對之後轉變了的世界毫不知情。[5]

參考資料

  1. ^ Wolfgang Becker Biography [沃爾夫岡·碧嘉 傳記]. IMDB. [2014-07-19]. (Wolfgang Becker Biography 原始內容 請檢查|url=值 (幫助)存檔於2015-03-03) (英語). 
  2. ^ Good Bye Lenin! sweeps Europe Film Awards [快樂的謊言席捲歐洲電影大獎]. smh. 2003-12-07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英語). 
  3. ^ Berlinale: 1997 Prize Winners. berlinale.de. [2012-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1) (英語). 
  4. ^ BayerischenFilmpreises [快樂的謊言]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5) (英語). 
  5. ^ Goodbye, Lenin!. [2014-07-21]. (Goodbye, Lenin! 原始內容 請檢查|url=值 (幫助)存檔於2016-03-08) (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