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紐鍾是古代中國南部和越南北部的一種打擊樂器。羊角紐鍾主要流行在戰國至西漢時期,在越南北部,中國雲南、貴州、廣西、湖南的紅河、西江、湘江流域均有出土,當時這裏是百濮和百越的靡莫、滇、句町、夜郎、西甌、駱越等族群聚居的地方。羊角鈕鍾和銅鼓一起,最早是由雲南楚雄萬家壩一帶的濮人鑄造和使用,然後經滇池地區,傳到百越地區,為嶺南的越人所接受。同一組的羊角鈕鍾通常形體大小有差別,應該是掛在鍾架上,成編演奏,可以認為是編鐘的一種,通常和它一起演奏的樂器有銅鼓和半環鈕鍾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