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水上行走

耶穌水上行走新約聖經中所敘述到的耶穌的神跡之一。在馬太福音馬可福音以及約翰福音中都有記載,但在路加福音中沒有。

水上行走伊凡·康斯坦丁諾維奇·艾瓦佐夫斯基(1888)

這個故事緊接在耶穌餵飽五千人的神跡之後,敘述了耶穌是如何幫助他搭著船的門徒通過加利利海的:當耶穌獨自在禱告時,門徒所在的海上的夜晚降臨了,且海浪也突然高漲,並颳起了暴風。在門徒逆着風劃了整夜的船之後,他們看到了耶穌在海上行走。當時門徒被嚇到了,他們認為自己是看到了幽靈,但此時耶穌的聲音告訴了他們不必害怕,門徒終於放下了心。在耶穌登上了船後,暴風停息了,他們也順利的登陸。

根據馬太福音的故事版本,彼得也試着在水上向耶穌走去,但後來他變得太害怕了,於是開始下沉,最後耶穌拯救了他。

聖經中的敘述

 
位於聖吉爾斯大教堂彩色玻璃花窗,上面描繪了耶穌在水上行走的場景

耶穌水上行走的故事出現在馬太福音馬可福音約翰福音中,但未見於路加福音。這一事件發生在耶穌加利利的事工結束之際,彼得見證了耶穌的此次神跡,並最終承認耶穌的基督地位。[1][2] 在所有這三本福音書中,耶穌水上行走的故事都緊接在在耶穌餵飽五千人的故事之後,當時耶穌得知約翰的死訊,準備乘船渡過加利利海,前往一處位於沙漠中的地點(可能是伯賽大[3]),耶穌身後跟隨着許多步行的民眾。[4]

夜晚降臨,門徒登船準備前往加利利海對岸,但耶穌先獨自一人上山做禱告。約翰福音中敘說他們將「往迦百農去」。[5] 航行時,門徒的船隻被風浪所阻,此時他們看見耶穌在海面行走,向他們而來。約翰福音指出此時船隻距離出發點已有十多里路(5-6千米)。[6] 門徒看見耶穌的行為,感到十分驚異,但耶穌告訴他們不必害怕。[7]

馬太福音的敘述中,彼得向耶穌問道: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裏去。當彼得下船行走在水面,就害怕起了風浪,開始下沉。彼得向耶穌求救,耶穌伸手把他拉住,然後評論說彼得缺乏信念,讓他回到船上去,隨後風暴停歇了。馬太福音還記錄了門徒將耶穌稱為神之子[1] 約翰福音中缺少關於「彼得冒險[8]」的敘述,這或許表明這個插曲是馬太福音的額外創作。[9]

在三本福音書的敘述中,耶穌登上船隻後,風暴都停歇了,他和門徒到達了加利利海對岸。唯在約翰福音中,眾人瞬間來到了對岸。[10] 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的故事止步於此,而約翰福音則繼續敘述了第二日民眾在對岸尋找耶穌,他們知道耶穌並沒有與其門徒一同登船,但他們不知道耶穌的去處。[10] 當民眾在迦百農找到耶穌,耶穌並未回答他們關於其去向的疑問,而是說,這些人尋找自己並不是因為見了神跡,而是為了免費得來的餅。耶穌告誡他們不要尋求在世的所得,而應當以更高的靈魂價值為目標。[11][12]

馬可福音

6:45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伯賽大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46 他既辭別了他們,就往山上去禱告。 47 到了晚上,船在海中,耶穌獨自在岸上, 48 看見門徒因風不順搖櫓甚苦。夜裏約有四更天,就在海面上走,往他們那裏去,意思要走過他們去。 49 但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以為是鬼怪,就喊叫起來, 50 因為他們都看見了他,且甚驚慌。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51 於是到他們那裏,上了船,風就住了。他們心裏十分驚奇, 52 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裏還是愚頑。 53 既渡過去,來到革尼撒勒地方,就靠了岸。

——馬可福音 6:45-53[13] 現代標點和合本

馬太福音

14:22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23 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裏。 24 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 25 夜裏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裏去。 26 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 27 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28 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裏去。」 29 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裏去。 30 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着說:「主啊,救我!」 31 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 32 他們上了船,風就住了。 33 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 34 他們過了海,來到革尼撒勒地方。 35 那裏的人一認出是耶穌,就打發人到周圍地方去,把所有的病人帶到他那裏, 36 只求耶穌准他們摸他的衣裳穗子。摸着的人就都好了。

——馬太福音 14:22-34[14] 現代標點和合本

約翰福音

6:16 到了晚上,他的門徒下海邊去, 17 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天已經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裏。 18 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 19 門徒搖櫓約行了十里多路,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 20 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 21 門徒就喜歡接他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

——馬太福音 6:16-21[15] 現代標點和合本

闡釋

 
耶穌水上行走, Amédée Varint

基督教

耶穌水上行走這一章節英語Pericope在基督教教義中有特殊的闡釋,學者十分注重這個故事的地位,因為它對基督教大公會議信條英語Ecumenical creeds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16]

首先,在這個故事中,耶穌與門徒的關係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美林 C.坦尼英語Merrill C. Tenney認為這種關係甚至比耶穌的神跡本身更重要。[17] J.德懷特·彭特科斯特英語J. Dwight Pentecost和約翰·丹尼爾森認為,這次神跡是耶穌有意向自己的門徒顯現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他們的信念[18] 大衛·庫克和克雷格·A·埃文斯英語Craig A. Evans指出,馬太福音中多處使用了「小信的」這一表達(例如8:2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平息風暴和16: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對門徒沒有帶餅的評論),可能意指「沒有信念」。[19]

理查德·卡西迪認為,這一章節着重表現了彼得這位門徒的行為,因為彼得對耶穌抱有信念,他知道耶穌的非凡能力。彼得決定嘗試像耶穌一樣在水上行走,想藉此向其他門徒展示自己與耶穌最親近。[20] 庫克和埃文斯英語Craig A. Evans指出,彼得向耶穌求救的場景與聖經中其它幾處有相似的地方(馬太福音 8:2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馬可福音 4:3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1]

庫克和埃文斯英語Craig A. Evans也認同J.德懷特·彭特科斯特英語J. Dwight Pentecost的闡釋,他們發現此章節還描述了「船已行了十多里路」、「海浪就翻騰起來」,這表明耶穌並非在沿岸水面行走,而是走到了海中央,這進一步說明了耶穌的超越自然控制的能力。[18][21] R.T.弗蘭斯英語R. T. France也表示,聖經中關於船已駛離岸邊十幾里,以及彼得沉水的描述是為了說明此時的水已非常深。[22]

部分學者,例如烏爾里希·盧茲英語Ulrich Luz戴爾·艾利森英語Dale Allison分別指出,這個故事在早期基督徒對耶穌神性的宣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6] 艾倫·羅賓遜認為,這這一章節促使早期教會的門徒確信耶穌為神之子[23] 戴爾·艾利森指出,馬太福音中的描述顯示出聖父有意將自己的能力分享給他的孩子,於是這一章必然促使了大公會議信條英語Ecumenical creeds對耶穌神性的肯定。[24]

歷史批判分析

 
彼得嘗試水上行走弗朗索瓦·布歇,藏於凡爾賽宮

部分學者基於耶穌作為神之子的信念,認為此故事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件。他們認為耶穌有超越自然法則的能力,故而他可以在水面行走,或者也可能耶穌本人仍在岸邊,但他將自己的形象投射到了加利利海上。[25] 他們認為這一章節的意義只能從奇蹟的本質體現而得到理解:"這個故事只有在確信其為真實發生的前提下才具有意義"(Leopold Sabourin, 1975)。[25]

巴特·葉爾曼在最近的研究中提出,人們無法根據史學方法來證明或否決某個超自然的奇蹟事件,因為這種證明需要以對超自然的信念為前提,這與史學方法是不相容的;而對它們的否決則需要明確的證據,這種證據通常是十分難以獲得的。[26]

 
位於以色列加利利海

天主教學者約翰·P·邁耶英語John P. Meier指出,耶穌水上行走的故事是一個純粹的神學敘述,不具備任何歷史基礎。邁耶認為,口述傳統與對聖經舊約的引述(例如耶穌的回答「我是」與早期教會中將耶穌作為雅威的形象相對應)以及對復活後的耶穌的接受緊密關聯。尤其是故事的敘述似乎可歸為末日體裁,也即一種明顯的象徵主義和明暗對比風格。故事之初,耶穌讓自己的使徒先上船離去,告訴他們自己將在「海」的對岸與他們會合,隨後耶穌上山祈禱。在海上航行時,使徒們受困於風浪,無法前行,而後耶穌現身,一切重歸平靜。據邁耶所言,這個故事是對復活節後早期教會的隱喻:耶穌受難,離開了他的門徒,但承諾會回來,在尚未返回時,他也會偶爾通過其它方式來到他們身旁(例如聖餐禮)。正如所有其他末日文學一樣,它的作用是撫慰那些那些需要得到安慰的人。[27]

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的,但並非如聖經中所描寫的這樣奇幻:例如阿爾伯特·史懷哲提出,門徒所見的耶穌其實是在海灘上行走,但鑑於風浪以及夜晚光線造成的視野影響,他們誤以為耶穌是行走在海面之上。接受這種「誤讀理論」的學者指出,馬可福音最初的描繪是耶穌於岸邊而不是海上行走,約翰福音可能也曾有更準確的描述。[25] 還有其它學者認為這整個故事是一個「虔誠的傳說」(B.H. Branscomb,1937),它可能是由一些已經遺失的事件拼湊而成,可能耶穌涉過海浪(Vincent Taylor,1957),又或者他是在沙洲上行走(Sherman Johnson,1972,J.D.M. Derrett,1981)。[25]

此外還有學者將這個故事視為一種「創造性的象徵主義」,或者說是神話[25],於是在一部分人眼中它可能被作為事實而理解,在另一部分眼中則被作為一種寓言。[28] 魯道夫·布爾特曼提出,在許多文化中都有對「水上行走」這一主題的描繪。[25] 並且「水上行走」不僅被賦予給一些偉人,例如薛西斯二世亞歷山大大帝,它有時也被用於嘲諷某些人想完成不可能的事。[28]

有些人尋找這個故事與舊約聖經的對應,例如基督對水面的無視可以對應到雅威戰勝代表宇宙混沌英語Chaos (cosmogony)的原始之海。或者也可能在福音書寫作之前,它本是只是一個簡單的口述故事,但在希臘化的過程中被增添進舊約中的細節。在希伯來語聖經中,上帝曾向海洋展示能力,例如出埃及記14:2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和列王紀下2: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8]

阿德拉·亞布羅·柯林斯英語Adela Yarbro Collins總結說,這個故事賦予了耶穌神聖屬性,為他作為彌賽亞和以色列王提供了合理性。[28]

文學批評分析

 
耶穌水上行走,Daniel of Uranc,1433

聖經學者喬治·W·楊拒絕採用自然主義、傳統或基於歷史批判的視角來解釋這個故事。他認為這些解經學方法過於依賴對事實的闡釋,難以從文本結構中獲取意義。相反,他使用了文學批評的方法。楊將耶穌水上行走的故事視為一種虛構,因此他認為我們應當使用與幻想文學相關的工具進行分析。[25]

通過文學分析,楊從這個故事中得出三種相互交織的,面對現實的不同視角:(1)基於感知的「傳統現實」;(2)耶穌在其它觀察者面前呈現出的「不可能」的視覺形象。(3)敘述者在馬太福音14:3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稱耶穌為神之子的形而上學評論。[25]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马太福音 14:33.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2. ^ Redford, Doug. The life and ministry of Jesus : the Gospels. Cincinnati, OH: Standard Pub. 2007. ISBN 0-7847-1900-4. OCLC 71350394. 
  3. ^ 路加福音 9:10.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4. ^ 马太福音 14:22.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5. ^ 约翰福音 6:17.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6. ^ 约翰福音 6:19.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7. ^ 马太福音14:27.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8. ^ Matthew 14 Pulpit Commentary. biblehub.com.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9. ^ Rachel Nicholls, Walking on the Water: Reading Mt. 14:22–33 in the Light of Its Wirkungsgeschichte (BRILL, 2008) page 45.
  10. ^ 10.0 10.1 约翰福音 6:22.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11. ^ 约翰福音 6:27.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12. ^ Powell, Mark Allan; Bauer, David R.; Kingsbury, Jack Dean. Who do you say that I am? : essays on Christology 1st ed.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9. ISBN 0-664-25752-6. OCLC 41039766. 
  13. ^ 马可福音 6:45-53.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14. ^ 马可福音 6:45-53.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15. ^ 马可福音 6:45-53.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16. ^ 16.0 16.1 Bruner, Frederick Dale. Matthew : a commentary Rev. and expanded ed. Grand Rapids, Mich.: W.B. Eerdmans Pub. Co. 2004: 74–76. ISBN 0-8028-2670-9. OCLC 53880158. 
  17. ^ Tenney, Merrill C. John, the gospel of belief : an analytic study of the text Pbk. ed.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7: 114. ISBN 0-8028-4351-4. OCLC 45113755. 
  18. ^ 18.0 18.1 Danilson, John. The words and works of Jesus Christ : a study of the life of Christ. Grand Rapids, Mich.: Zondervan Pub. House. 1981: 234–235 [2022-06-15]. ISBN 0-310-30940-9. OCLC 67612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19. ^ Evans, Craig A. The Bible knowledge background commentary : Matthew-Luke. Colorado Springs, Colo.: Victor. 2003: 303. ISBN 0-7814-3868-3. OCLC 50155775. 
  20. ^ Cassidy, Richard J. Four times Peter : portrayals of Peter in the Four Gospels and at Philippi. Collegeville, Minn.: Liturgical Press. 2007: 70–73. ISBN 0-8146-5178-X. OCLC 70114460. 
  21. ^ 21.0 21.1 Evans, Craig A. The Bible knowledge background commentary : Matthew-Luke. Colorado Springs, Colo.: Victor. 2003: 303. ISBN 0-7814-3868-3. OCLC 50155775. 
  22. ^ France, R. T. The Gospel of Matthew. Grand Rapids, Mich.: William B. Eerdmans Pub. 2007: 567 [2022-06-15]. ISBN 978-0-8028-2501-8. OCLC 1227015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5). 
  23. ^ Robinson, Alan. 35-36. The Apostles' Creed : God's special revelation. Portland, Or.: Alpha Press. 2005. ISBN 1-898595-46-1. OCLC 56567434. 
  24. ^ Allison, Dale C., Jr.; Davies, W. D. Matthew : a shorter commentary. London: T & T Clark International. 2004: 244. ISBN 0-567-08239-3. OCLC 60549515.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Young, George W. Subversive symmetry : exploring the fantastic in Mark 6:45-56. Leiden: Brill. 1999. ISBN 90-04-11428-9. OCLC 40856933. 
  26. ^ Ehrman, Bart D.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22-06-16]. ISBN 978-0-19-536934-2. OCLC 2250883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27. ^ Meier, John P. A marginal Jew : rethinking the historical Jesus 1st ed. New York: Doubleday. ©1991-©2016 [2022-06-16]. ISBN 978-0-385-26425-9. OCLC 23216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3). 
  28. ^ 28.0 28.1 28.2 28.3 Attridge, Harold W. Mark : a commentary. Minneapolis. 2007. ISBN 978-0-8006-6078-9. OCLC 8585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