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孚,又譯薩福、莎芙古希臘語Σαπφώ伊歐里斯方言Ψάπφω,約前630年代—前570年代),古希臘抒情詩人,一生寫過不少情詩、婚歌、頌神詩、銘辭等。著有詩集九卷,大部分已散佚,現僅存一首完篇、三首幾近完篇的詩作以及若干殘篇,周作人早年曾譯介她的詩歌。

莎孚
慕尼黑古代雕塑展覽館中的一尊女性雕像,據考證「可能為」前4世紀西拉尼昂所作之想像莎孚肖像
出生約前630年
希臘萊斯博斯島
逝世約前570年
職業詩人
語言古希臘語伊歐里斯方言
體裁古希臘抒情詩

古希臘文學中對莎孚的評價極高,甚至以「女詩人」(ποιήτρια)專指她[1];另外在一篇偽託柏拉圖的短詩中詩人稱其為「第十名繆思」。[2]在古代亞歷山大圖書館學者編排的九大抒情詩人中,莎孚亦名列其中。傳統認為莎孚的詩大幅散軼的原因是中世紀基督教會對她的詩中所描寫的愛慾持反對態度,然而近代學者反對這一觀點,並認為莎孚詩未傳世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是因為她所使用的伊歐里斯方言讀者群體過於狹窄。[3]

由於莎孚的詩中有很多篇幅直白陳述作為一名女性對其他女性的愛慾,後世的西方語言中「女同性戀者」一詞(例如德語Lesbe法語lesbienne英語lesbian)即源自其居住地萊斯博斯島。然而直至今日學界仍然在爭辯莎孚其人是否為一名女同性戀者,甚至有學者將這一爭議稱為「大莎孚問題」[4]。不論如何,自古以來所有對莎孚詩所進行的文學評論幾乎都無法脫離評論者對莎孚的性取向為何這一問題的觀點。

生平與傳說

 
《莎孚》,1877年 Charles Mengin英語Charles Mengin 作品,描畫野史中記載莎孚躍下懸崖自盡的場景(藏於曼徹斯特美術館

關於莎孚的生平自古以來便缺乏可靠的資料考證,因此我們對莎孚其人了解甚少。傳統對莎孚生平的考證來自三種文獻:古代證言、歷史背景以及莎孚本人的詩,然而關於莎孚詩中對她自己身世的介紹是否可靠學界亦沒有定論[5]。此外,與莎孚同時代的其他作家沒有留下任何關於她的資料,而後世介紹莎孚的生平往往摻雜大量虛構成分,以至於任何現有的關於莎孚生平的訊息都並非完全可靠[6][7]。儘管如此,有鑑於這些古代證言的作者很可能讀過莎孚一些現已遺失的作品,學界仍然致力於通過閱讀這些文獻來考證這些遺失作品的內容[8][9]

考慮到現世對莎孚生平的不確定性,一般認為莎孚出身萊斯沃斯島米蒂利尼[10],約出生於前630年[11],但亦有說法她的故鄉是同島上的埃雷索斯[12]。根據傳統,莎孚母親的姓名為「克萊伊斯」(Κλεΐς[13],然而無法確定此名是否為古代學者從莎孚同名的女兒處推想所得[12]。關於莎孚的父親古代學者亦所知甚少,只有詩人奧維德在虛構詩集《女傑書簡英語Heroides》中聲稱其在莎孚七歲時去世(有學者認為其來源可能是莎孚一首遺失作品)。[14]另據說莎孚出生於萊斯博斯島一貴族家庭,在當地很有影響力。這一說法在莎孚詩中描述的富有貴族氣息的生活方式中似乎得到印證,並且阿特納奧斯記載莎孚在詩中讚譽她的兄弟在城邦的議事廳中曾做過斟酒童,這一工作在當時的希臘一般由最顯赫家庭的男童擔任[15]。另據希羅多德記載,莎孚的另一位兄弟曾與同時代的名妓英語Hetaera羅多庇斯有染,花大價錢為其贖身而被莎孚作詩指責[16][17]。又有記載說,莎孚在青年時期曾被逐出故鄉,被放逐至西西里,原因可能同她因身世顯赫而捲入當地的政治鬥爭有關[10][18]

對於莎孚的相貌在古代有頗多猜測,然而並無可信的肖像作品傳世,當代所有描畫莎孚的畫作與雕像都來自作者想像[19]。在一部傳世的詩作中莎孚自陳其頭髮已花白,但在此之前是黑髮;與之同時代並很可能與她相識的另一名抒情詩人阿爾卡埃烏斯在一篇殘篇中疑似描述莎孚有「紫色的頭髮」[20],然而在古希臘詩歌中以紫色代指深色是常見的修辭手法[21]。公元2世紀的一篇紙草手稿中記載莎孚「頗為矮小」[22],然而關於莎孚相貌的這些證言在當代學者看來均無法採納為可信[23]

莎孚在兩首傳世的詩中講述一位她稱為「克萊伊斯」的女孩(παῖς),一般認為是莎孚的女兒[24]。亦有人認為,「孩子」一詞在古希臘社會認可的男同性戀關係中可指年輕一方的戀人,並據此推斷克萊伊斯實為莎孚同性的戀人,然而著名古希臘性關係社會學研究者Judith P. Hallett英語Judith P. Hallett指出,透過莎孚在詩中與克萊伊斯講話的語氣幾可判斷後者為前者的女兒[25]

關於莎孚的婚事,傳統上依照拜占庭《蘇達辭書》的說辭她嫁給了一位名為「安德羅斯島的凱爾基拉斯」(Κερκύλας ἀπὸ Ἄνδρου)的男性[12][26],然而此名顯然為偽造:「凱爾基拉斯」的詞根 “κέρκος” 於古希臘語中可作「男根」解讀[27],而安德羅斯島的名字則來自於「男人」一詞[13],因此「安德羅斯島的凱爾基拉斯」實際上的意思是「男人島的男根」,現代學者一般認為是後世某位喜劇作家的玩笑[27]。又依另一名喜劇作家米南德的說辭,莎孚愛上了一名叫做帕翁英語Phaon的撐船手而為他跳下萊夫卡斯懸崖自殺[28]。後世對這一說法亦不加以採信,很多學者認為這是後世為了抹殺莎孚詩中所表述的女同性戀情緒而製造的謠言[29]

作品

莎孚詩歌的殘篇。上:前3世紀的紙草(Voigt 58)/中:瓦罐殘片上保留下來部分莎孚詩篇(Voigt 2)[30]/下:2014年最新出土的紙草,載有莎孚一首失傳詩篇。

δέδυκε μὲν ἀ σελάννα
καὶ Πληΐαδες, μέσαι δὲ
νύκτες, παρὰ δ’ ἔρχετ’ ὤρα,
ἔγω δὲ μόνα κατεύδω.

月落星沉,良夜已半,光陰自逝,而吾今獨臥。

——莎孚殘篇(Voigt 168B),周作人[31]

莎孚創作了約1萬行詩歌,如今只有約650行存世。她最擅長伴以音樂的抒情詩,蘇達辭書則記載,她曾寫過語錄、哀歌以及抑揚格詩。三部語錄目前存世,但實際上是後世附會之作,辭書記載的哀歌和抑揚格詩也是如此。古代作家稱莎孚主要寫作情詩,莎孚作品的間接傳播也證實了這一點。然而,莎草紙稿的流傳則顯示實際情況並非如此,2014年出版的一系列莎草紙稿包含了亞歷山大本莎孚作品第一卷中的十首相連的詩歌,其中只有兩首明顯是情詩,同時至少3至4首主要是有關家庭的。

莎孚的詩作主要在萊斯沃斯島山寫成,如非在其生前即在其亡後不久成書,最早可能是以莎孚作品演出者的劇本的形式出現的。公元5世紀,雅典出版業者可能開始出版她的萊斯沃斯抒情詩複本,有些還含有解釋、註釋以及詩歌原文。在2至3世紀間,亞歷山大學派學者完成了一部評註本莎孚詩歌。曾經或許有多本評註本行世,約翰·J·溫克勒認為有兩種,一為拜占庭的阿里斯托芬編輯,另一部則由其學生薩莫色雷斯的阿里斯塔庫斯編輯。莎孚詩作是否經歷過多個版本的修訂是無法確定的,阿爾卡埃烏斯的詩作的阿里斯塔庫斯本就替代了阿里斯托芬本。

亞歷山大本的莎孚詩作以當時存世的雅典本詩集為底本,且至少有八卷,但具體的卷數不明。許多現代學者依從丹尼·佩吉,在標準版本中多設一卷至九卷。雅特羅瑪諾拉基斯則懷疑該做法,認為莎孚的傳記只提到八卷詩作,沒有任何來源記載稱有第九卷。亞歷山大本的莎孚詩作可能是依據詩的韻律來編排的,通過古代文獻可以得知前三卷囊括了所有單一簡單韻律的詩歌。古代莎孚作品的版本似乎以字母順序形式來編排她的詩歌,至少在使用莎孚體詩節的第一卷中是如此的。

在亞歷山大本刊行後,莎孚的詩作仍然在其他詩集中流傳。比如科隆莎草紙保存的提托諾斯詩歌是一部希臘詩歌集的一部分。這部詩集以詩歌主題來編排詩歌,而不是像亞歷山大本那樣以韻律或首字母排序。

阿芙蘿迪蒂頌

阿芙蘿迪蒂頌》是唯一一篇完整保留下來的莎孚詩作,在所有主要莎孚作品編號中均為1號[32]哈利卡納蘇斯的戴歐尼修斯在《論詞的排列》(Περὶ συνθέσεως ὀνομάτων)中全篇載錄本詩並將其視為優秀寫作的典範[33][34]。另在《俄克喜林庫斯》出土紙草古卷中亦發現了本詩片段[35][36]。詩的韻律莎孚詩體

本詩以一名渴望得到另一位無名女子的愛情的女性之口吻作成,而詩中的敘述者明確的指名告訴我們她的名字是「莎孚」[37]。全詩的結構可分為三部份:

  1. 首先,「莎孚」呼喚掌管愛情的阿芙蘿迪蒂神,並列舉後者的頭銜稱號;「莎孚」向阿芙蘿迪蒂陳訴心中苦衷,並祈求她的保佑。
  2. 聆聽到「莎孚」祈禱的阿芙蘿迪蒂坐上「翅膀密密麻麻撲騰着的麻雀」拉的馬車,來到「莎孚」的面前。阿芙蘿迪蒂已洞察到「莎孚」的苦情,並向後者保證拒絕了她的女子不久以後將反過來追求她。
  3. 莎孚最後向阿芙蘿迪蒂再次祈求幫助,並要求後者成為她在愛情中的「一名戰友」。

《阿芙蘿迪蒂頌》的重要性之一在於它是莎孚傳世的作品中少數幾首明確的載錄了女性對女性的愛情的詩篇,但是詩中唯一指明「莎孚」所追求之人為女性的只有一個詞 ἐθέλοισα,過去對這裏的文本正確性多有學者質疑,直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學界才有共識採納這一文本[38][39]

另一處該詩中的文本爭議在於阿芙蘿迪蒂的稱號,在全詩中是第一個詞,傳世文本中有兩種版本(ποικιλόθρον’/ποικιλόφρον’)。該詞依照不同版本可能的翻譯有「坐在五色寶座上的」[40]、「有細膩複雜心靈的」[41]或是「穿着五色繡花衣衫的」[42]等多種解讀。自19世紀以來三種解讀均有其擁躉,對現代人理解古希臘宗教中阿芙蘿迪蒂的形象亦有意義。

性取向

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莎孚與阿爾卡埃烏斯》
Simeon Solomon英語Simeon Solomon,《米蒂利尼花園中的莎孚與埃里納》
關於莎孚的性取向爭議為時已久,以上兩幅19世紀畫作中一幅描畫莎孚對其同時期男性詩人阿爾卡埃烏斯深情的凝視,而另一幅中則描畫她與女詩人埃里納親密接觸

關於莎孚的性取向是從古至今所有評論莎孚作品的學派都大為感興趣的一個問題。由於莎孚在詩中直白不加隱晦的以一名女性的口吻表達了對女性的愛慾,對現代的很多人來說莎孚不僅僅被視作一名女同性戀詩人,而是被視作了女同性戀的一位標誌性人物[13]

然而,古希臘的作品中對莎孚的印象往往與現代大相逕庭。古典時期的作家通常將莎孚描畫成一名異性戀者,尤其在古雅典的喜劇作品中經常將莎孚當作一名蕩婦加以嘲諷[43]。約前3到前2世紀的紙草手稿是現今所瞭解、最早稱莎孚為「愛女性的女性」的資料,然而這篇紙草同時又說明只有「部份人」這樣認為[44][21]。古代作家幾乎一致確信莎孚並未曾與其他女性發生過性關係,及至公元10世紀拜占庭《蘇達辭書》中亦稱莎孚與她的「女性弟子」發生過性關係這一說法是「謠言誹謗」[45]。近代以後,認定莎孚為女同性戀者的人逐漸開始變多,19世紀有數幅畫作將莎孚描畫為女同性戀者甚至直接畫出莎孚與其他女性正在進行性行為,但是主流的藝術與學術界仍舊保持「莎孚是異性戀者」這一印象。1711年安布羅斯·菲利普斯英語Ambrose Philips的英譯版莎孚詩中甚至直接將莎孚描述她所愛之人替換成為男性[46],直至20世紀才糾正這一譯法。對於莎孚描寫她身邊聚集了很多年青女性的詩句,19世紀的古典文獻學家傾向於認定莎孚在她的社群中曾擔任一名教師或是宗教領袖的角色[47],尤其是古典學泰斗維拉莫維茨以莎孚是一名教師的理論來「為莎孚洗刷女同性戀的指控」[48]

20世紀中期,西方世界的性解放運動使得女同性戀在西方文化中不再是禁忌的話題;與此同時學者也開始質疑傳統上對莎孚的印象[49]丹尼斯·佩奇英語Denys Page指出,莎孚的詩中從未描寫過她與身邊的女性有過任何「正式或是職業關係」,沒有任何她曾做過「一個學院的師長」的證據。莎孚的詩中並未提到過她曾為他人授過課,只有在她去世六個世紀之後的奧維德才初次提出這一理論。儘管如此,仍有學者認為莎孚在當地擔任了一個非正式的領導年青女性通過詩歌的形式參與到社群的宗教活動的角色。20世紀70年代以後,學界的共識基本上肯定了莎孚的詩是對「女性之間的厄洛斯的慶祝」[50],表達了一種激烈的女性之間的戀愛慾望[51]。然而當代學者亦認為,所謂「女同性戀」是現代人對情愛的認知中的一個範疇,貿然將之加於古人往往不盡準確;當代著名古典學家格倫·莫斯特英語Glenn Most認為「莎孚其本人大有可能完全無法理解現代人稱其為女同性戀者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52],而其他學者亦認為探討莎孚是否為同性戀者「沒有意義」[53],這一爭議本身便「格外具有混淆視聽的特質」[54]

圖片集

相關條目

註釋

  1. ^ ποιήτρια in Liddell, Henry George; Scott, Robert (1940) A Greek–English Lexicon, revised and augmented throughout by Jones, Sir Henry Stuart, with the assistance of McKenzie, Roderick. Oxford: Clarendon Press. In the Perseus Digital Library, Tufts University.
  2. ^ 見《希臘詩選》(Anthologia Graeca)9卷506首。
  3. ^ Grafton, Most & Settis 2010,第858頁.
  4. ^ Lardinois 2014,第15頁.
  5. ^ Rayor & Lardinois 2014,第2頁.
  6. ^ Winkler 1990,第168頁.
  7. ^ Parker 1993,第321頁.
  8. ^ Rayor & Lardinois 2014,第1–4頁.
  9. ^ Campbell 1982,第xi & 2頁.
  10. ^ 10.0 10.1 Hutchinson 2001,第139頁.
  11. ^ Campbell 1982,第xi頁.
  12. ^ 12.0 12.1 12.2 Rayor & Lardinois 2014,第4頁.
  13. ^ 13.0 13.1 13.2 Mendelsohn 2015.
  14. ^ Most 1995,第20頁.
  15. ^ Campbell 1982,第xi, 189頁.
  16. ^ Campbell 1982,第15, 187頁.
  17. ^ Herodotus, Histories, 2.135
  18. ^ Rayor & Lardinois 2014,第10頁.
  19. ^ Richter 1965,第172頁.
  20. ^ Alcaeus fr. Loeb/L.P. 384. See n. 1 ad loc for an expression of the editor's uncertainty.
  21. ^ 21.0 21.1 Campbell 1982,第3頁.
  22. ^ Campbell 1982,testimonia 1.
  23. ^ Smyth 1963,第229頁.
  24. ^ Rayor & Lardinois 2014,第3頁.
  25. ^ Hallett 1982,第22–23頁.
  26. ^ “ἐγαμήθη δὲ ἀνδρὶ Κερκύλᾳ πλουσιωτάτῳ, ὁρμωμένῳ ἀπὸ Ἄνδρου, καὶ θυγατέρα ἐποιήσατο ἐξ αὐτοῦ, ἣ Κλεὶς ὠνομάσθη.” Suda On 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igma, 107.
  27. ^ 27.0 27.1 Parker 1993,第309頁.
  28. ^ Lidov 2002,第205–6頁,n.7.
  29. ^ Hallett 1979,第448–449頁.
  30. ^ Rayor & Lardinois 2014,第8頁.
  31. ^ 見鍾叔河編輯《周作人文類編》第八卷《希臘之餘光》,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32. ^ Harris, William. Sappho: New Poem No. 58 from the Köln papyrus.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January 2018). 
  33. ^ Castle, Warren. Observations on Sappho's To Aphrodite. Transaction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logical Association. 1958, 89: 66–76. JSTOR 283665. doi:10.2307/283665. 
  34. ^ Campbell, David A. Greek Lyric Poetry: A Selection of Early Greek Lyric, Elegiac, and Iambic Poetry. Basingstoke: Bloomsbury. 1967: 264. 
  35. ^ Schlesier, Renate. Loving, but not Loved: The New Kypris Song in the Context of Sappho's Poetry. Bierl, Anton; Lardinois, André (編). The Newest Sappho: P. Sapph. Obbink and P. GC inv. 105, frs.1–4. Leiden: Brill. 2016: 376. ISBN 978-90-04-31483-2. 
  36. ^ Rayor, Diane; Lardinois, André. Sappho: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97. ISBN 978-1-107-02359-8. 
  37. ^ Williamson, Margaret. Sappho's Immortal Daughter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6. 
  38. ^ Williamson, Margaret. Sappho's Immortal Daughter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1. 
  39. ^ DeJean, Joan. Fictions of Sappho. 1989: 319. 
  40. ^ Yatromanolakis, Dimitrios. Review: Fragments, Brackets, Poetics: On Anne Carson's "If Not, Win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2004, 11 (1): 271. 
  41. ^ Carson, Anne. If Not, Winter: Fragments of Sappho.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3: 357. ISBN 978-0-375-72451-0. 
  42. ^ Nagy, Gregory. Once again this time in Song 1 of Sappho. Classical Inquiries: Studies on the Ancient World from the Center for Hellenic Studies. 5 November 2015 [1 Jul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6). 
  43. ^ Most 1995,第17頁.
  44. ^ P. Oxy. xv, 1800, fr. 1
  45. ^ Hallett 1979,第448頁.
  46. ^ DeJean 1989,第319頁.
  47. ^ Yatromanolakis 2009,第216頁.
  48. ^ Parker 1993,第313頁.
  49. ^ Klinck 2005,第194頁.
  50. ^ Boehringer 2014,第151頁.
  51. ^ Devereux 1970.
  52. ^ Most 1995,第27頁.
  53. ^ Lardinois 2014,第30頁.
  54. ^ duBois 1995,第67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