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錫號巡防艦

萊比錫號(德語:SMS Leipzig[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萊比錫級巡防艦首艦,得名於1813年的萊比錫戰役。它於1874年開始在斯德丁伏爾鏗船廠鋪設龍骨,1875年9月下水,至1877年6月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其僅有的姊妹艦阿達爾貝特親王號。為了在海外進行長途航行,該艦配備了一套全帆裝索具,以便在燃煤缺乏的情況作為蒸汽機的補充。它裝備有十二門170毫米箍炮德語Ringkanone,最初被定型為蓋甲板巡防艦,自1884年起又重歸類為巡洋巡防艦

弗里茨·施托爾滕貝格英語Fritz Stoltenberg繪製的萊比錫號木版畫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萊比錫號
艦名出處 萊比錫戰役
建造方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鋪設龍骨 1874年
下水日期 1875年9月13日
入役日期 1877年6月1日
除籍日 1894年8月27日
結局 1921年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船級 萊比錫級
船型
排水量
  • 標準:3,980噸
  • 滿載:4,626噸
船長 87.5米
型寬 14米
吃水 6.2米
動力輸出 6,050匹公制馬力(4,450千瓦特
動力來源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
帆索方案 全帆裝索具
船速 15.8節
續航力 2330海里以10節
定員 39名軍官、386名水兵
武器裝備

作為德國「炮艦外交」的重要工具,也是德國殖民政策下眾多事業的參與者,萊比錫號在服役生涯期間曾進行過三次重大的海外巡航,每次都完成了環球航行德語Liste von Weltumrundungen。第一次是從1877年至1878年作為海軍學員教學艦航行,首先前往西印度群島,繼而向西橫跨太平洋到達日本,然後從那裏返回歐洲。在1882年底至1884年底的第二次巡航中,該艦首先再度沿西線前往東亞,然後經西非返回,並參與了在那裏佔領德國殖民地的行動。第三次航行於1888年啟動,首先是東非,繼而向東穿過亞洲到達南太平洋南美洲;它從那裏再次前往非洲和東亞,最後於1893年開始返回歐洲。回到德國後,軍方認為將萊比錫號改裝成訓練艦的成本太高,因此該艦僅被用作宿營廢船德語Hulk (Schiffstyp),直到1919年意外沉沒。它於1921年被打撈上岸,隨後在同年拆解報廢。

設計

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後,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海軍開始了一項旨在加強艦隊實力的擴張規劃。海軍司令部明確現代蒸汽巡防艦英語Steam corvette對於艦隊偵察以及保護德國在海外利益的海外巡邏任務而言是必要的。兩艘萊比錫級巡防艦遂作為1873年艦隊計劃的一部分訂購,該計劃總共需要二十艘無裝甲巡防艦,其中十二艘已經入役或正在建造中。[1]萊比錫號是德國海軍的第一艘鐵製艦體巡防艦;[2][3]該艦最初的設計是帶有艏樓的,但後來改成了平甲板[4]

萊比錫號的水線長全長分別為87米和87.5米,有14米的舷寬以及6.2米的前吃水和6.9米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3,980噸,滿載時則可達4,626噸。[3]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39名軍官和386名水兵。該艦由一台臥式三缸單脹往復式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6米的雙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十台燃煤圓形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供應,這使得它在6,050匹公制馬力(4,45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5.8(29.3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2,330海里(4,320公里)。作為在長途航行期間對蒸汽機的輔助動力,萊比錫號還配備有一套總帆面積德語Segelfläche為2,600平方米的全帆裝索具[4][5]

萊比錫號裝備有十二門170毫米口徑後裝式英語Breechloader箍炮德語Ringkanone,其中兩門為25倍徑、其餘十門為較短的22倍徑。兩門25倍徑炮是作為追擊炮英語Chase gun安置在艦艏,其餘則安裝在舷側。這些火炮的射程為5,000米,合共配備1,226發彈藥。在運用生涯的後期,該艦還加裝了四門哈乞開斯37毫米轉膛炮英語Hotchkiss gun以及四具350毫米魚雷發射管。魚雷發射管安裝在水線英語Waterline上方,其中艦艏兩具,兩邊舷側各一具,合共可攜帶十枚魚雷[4][5]

服役歷史

萊比錫號原本是作為與弗蕾亞號相同的改進版阿里阿德涅級巡防艦,而以「圖斯內爾達號」(Thusnelda)作為合同代號訂購。但在建造工程開始之前,它就被重塑為一個更大的設計。[6]新設計於187-1872年間準備就緒,並於1875年在斯德丁伏爾鏗船廠開始鋪設龍骨。完工後的艦體於1875年9月13日下水,在下水儀式上,由時任帝國海軍部長的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將軍發表演說並以1813年的萊比錫戰役為該艦命名為萊比錫號。舾裝工作完成後,萊比錫號於1877年5月31日從斯德丁被拖到斯維內明德,並於翌日投入艦隊服役,儘管它此時尚未安裝武器。時任萊比錫市長英語List of mayors of Leipzig奧托·格奧爾基德語Otto Georgi (Politiker)和普魯士陸軍元帥腓特烈·卡爾親王出席了服役儀式,格奧爾基將萊比錫市旗作為禮物授予該艦。接下來,萊比錫號開始初步海試,一直持續到6月12日。隨後,該艦安裝了艦炮,並於9月13日在艦長卡爾·帕申德語Karl Paschen少校的指揮下展開了進一步的試驗。一周後,它在基爾外圍意外擱淺,不得不移除約400噸重的負重英語Ballast才得以重新浮起,繼而由拖船諾托斯號德語Notus (Schiff)拖至基爾帝國船廠。全部海試於10月5日完成,第二天,萊比錫號受命展開其首次海外巡航。[2][4]

第一次海外部署

 
1878年3月,在尼加拉瓜附近的(從左至右分別為)萊比錫號、伊利莎白號阿里阿德涅號

同樣是在帕申的指揮下,萊比錫號被用作海軍學員教學艦。跟艦訓練的是1876屆的學員,其中包括未來的海軍將領埃里希·居勒德語Erich Gühler威廉·沙克德語Wilhelm Schack (Admiral)約阿希姆·阿道夫·馮·巴塞維茨德語Joachim Adolph von Bassewitz。帕申接到的命令指示他前往東亞,在那裏他將擔任當地德國軍艦的駐地司令。11月17日,萊比錫號離開德國,穿越大西洋,首先在中美洲水域停留。它在當地被臨時編入一個德國分艦隊,任務是在所謂的「艾森施圖克事件德語Eisenstuck-Affäre」期間保護德國在尼加拉瓜的利益。[2]當時,德國名譽領事保羅·艾森施圖克(Paul Eisenstuck)在尼加拉瓜遇襲,而尼加拉瓜政府沒有及時調查此事令德國人滿意,因此外相貝恩哈德·恩斯特·馮·比洛德語Bernhard Ernst von Bülow下令派出一支艦隊,強制執行德國的賠償要求,最終促成尚處於起步階段的德意志帝國海軍進行了自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軍事行動。[7]1878年初,萊比錫號與其它五艘在海岸附近集結的艦艇在科林托登陸,以防尼加拉瓜政府選擇拒絕德國的要求,但前者很快便同意了。[8]

1878年4月11日,萊比錫號恢復了前往東亞的航程。繼繞過南美洲南端駛入太平洋後,它在夏威夷群島檀香山經停,並在當地受到了國王卡拉卡瓦的登艦訪問。隨後,該艦到訪了墨西哥和美國的幾個港口,然後繼續橫渡太平洋。萊比錫號於7月5日抵達日本橫濱,接替隨後啟程回國的奧古斯塔號巡防艦。當時,東亞駐地的成員還包括炮艦信天翁號獨眼巨人號,但信天翁號很快被狼號德語SMS Wolf (1878)所取代,而巡防艦弗蕾亞號也於其後入列。10月7日,帕申獲晉升為海軍上校;此時東亞駐地的全部四艘艦都在日本長崎集結。在接下來的五個月里,萊比錫號一直留在日本海域。它於1879年4月才航行到中國,在那裏與姊妹艦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和巡防艦路易絲號會合,這兩艘艦分別被派往接替萊比錫號和弗蕾亞號。5月28日,萊比錫號離開上海,開始返回德國的旅程,它分別在新加坡荷屬東印度群島安耶爾英語Anyer毛里裘斯、南非的開普敦以及英國的普利茅夫經停,最後於9月27日抵達基爾,並就地退役。[9]

第二次海外部署

萊比錫號直到1882年底才重新入役,在此期間,該艦進行了廣泛的大修,包括將艦橋移到更靠後的位置,更換更為高效的方向舵,並安裝了四具350毫米魚雷發射管。1882年10月,在海軍少校奧托·赫爾比希(Otto Herbig)的指揮下,它迎來了跟艦訓練的1881屆學員,其中包括弗朗茨·馮·希佩爾。萊比錫號於10月19日離開德國,由於在北海遭遇強烈風暴,它不得不在普利茅夫和雅茅斯停留,等待天氣好轉。此後,該艦沿着與1877年相同的路線前往東亞,但途中沒有在中美洲停留。1883年6月,萊比錫號抵達東亞,加入海軍少將路易斯·馮·布蘭克德語Louis von Blanc麾下的東亞分艦隊,並與旗艦施托施號會合。8月,該艦訪問了俄國的海參崴,10月又將德國總領事卡爾·愛德華·察佩德語Carl Eduard Zappe從上海接載到濟物浦,後者在那裏簽署了德國與北韓王朝之間的首個貿易協定。由於惡劣的天氣,萊比錫號不得不在北韓駐留到12月。在此期間,赫爾比希率4名軍官以及軍樂團前往漢城拜會了北韓高宗。12月15日,赫爾比希獲晉升為海軍上校。[10]

1884年3月初,萊比錫號接到了返回德國的命令。該艦首先在西屬東印度群島馬尼拉停靠,然後穿過蘇祿海前往婆羅洲北部,卻在山打根附近擱淺。為此,它被迫航行到新加坡接受維修,從4月19日持續到6月10日。逗留期間,一場發熱的大爆發導致艦上6名軍官和230名水兵病重,他們不得不被轉送回家,並另派一隊輪替船員將萊比錫號駛回德國。在進一步的歸途中,萊比錫號出人意料地奉命參與了德國奪取西非殖民地的行動。在開普敦經停時,赫爾比希接到的新命令是將萊比錫號帶到德屬西南非,那裏剛剛被宣佈為德國的保護國。7月18日,萊比錫號駛往安格拉佩奎納英語Angra Pequena(即後來的呂德里茨灣英語Lüderitz Bay),至8月6日與巡洋巡防艦伊利沙伯號會合。伊利沙伯號時任艦長、海軍上尉魯道夫·舍林德語Rudolf Schering宣讀了德國為其保護國的正式公告,萊比錫號則留在該地區巡邏。8月30日,該艦抵達費爾南多波,與搭載着帝國專員德語Reichskommissar古斯塔夫·納赫蒂加爾德語Gustav Nachtigal的炮艦海鷗號英語SMS Möwe (1879)會合。受納赫蒂加爾的指示,萊比錫號將在德屬喀麥隆的各個沿海城鎮升起德國國旗,以確保德國的統治。此舉發生於9月5日,地點是在後來德屬多哥境內的塞古羅港德語Agbodrafo小波波。該艦隨後離開西非水域,經由維德角馬德拉島和普利茅夫返回德國,至10月9日抵達威廉港[11]

改造

海軍部於1885年2月18日下令對萊比錫號進行大規模重建,後者早在前一年的11月25日已被重新歸類為「巡洋巡防艦」。它將要改裝成一艘常駐巡洋分艦隊德語Kreuzergeschwader der Kaiserlichen Marine的旗艦,能夠長期在海外駐留。當時的帝國海軍並無適合該用途的艦艇,而帝國議會的反對也阻止了建造一艘新艦來填補這一角色。萊比錫號被拆到只剩下鐵製艦體,幾乎完全用新的木板重建,安裝了額外的橫向艙壁以增加水密隔艙數量,安裝了新的推進系統並重組了內部空間,以容納海軍將領及其參謀人員。安裝至艦上的新鍋爐需要增加第二具煙囪英語Funnel (ship),它是固定式的,而非原先可以伸縮的煙囪。[12]

改造工程於1886年末完成,萊比錫號在海軍少校奧斯卡·赫爾賓(Oskar Herbing)的指揮下重新入役進行海試,從9月1日持續到10月20日。速度測試表明,該艦的速度不足以勝任其預定任務,赫爾賓遂試圖通過安裝不同的舵來減少阻力、提高航速,但未能解決這個問題。它因此返回船廠,在此期間還安裝了可供整艦照明的發電機。1887年10月12日,萊比錫號再次入役,同樣由赫爾賓指揮進行額外的試驗,一直持續到11月12日。然而其速度還是無法令人滿意,且螺旋槳也在測試過程中發生了事故。1888年4月6日,該艦再次準備好接受試驗,此時由海軍少校愛德華·哈托格(Eduard Hartog)指揮。萊比錫號仍然太慢,於是繼續重回船廠,但在此期間並未退役。至6月初,它終於宣佈已準備好執行任務。[13]

第三次海外部署

1888-1890年

 
大約1890年的德屬東非地圖

1888年6月14日,萊比錫號開始了它的下一次海外部署,以接替常駐巡洋分艦隊的旗艦俾斯麥號。新任分艦隊司令、海軍少將卡爾·奧古斯特·戴恩哈德德語Karl August Deinhard則搭乘客船獨立前往非洲。萊比錫號於7月16日停靠亞丁,正式解除俾斯麥號的旗艦職責,然後前往桑給巴爾,至8月2日抵達。在那裏,它與巡洋巡防艦奧爾加號會合;由於戴恩哈德此時仍然在途,遂由奧爾加號艦長、海軍上校弗朗茨·施特勞赫德語Franz Strauch作為最高級軍官出任分艦隊的臨時指揮官,因此他被調往萊比錫號,而哈托格則接替了他在奧爾加號上的職務。戴恩哈德於8月31日抵達,並在肯雅的曼達灣(Manda Bay)接過指揮權。當時,常駐巡洋分艦隊的成員包括有萊比錫號、奧爾加號、海鷗號,以及自12月31日起加入的巡洋艦燕子號和自1889年1月5日起加入的通報艦箭矢號英語SMS Pfeil。分艦隊原本打算前往南太平洋執行任務,但由於反對德國統治的阿布殊里起義爆發,它們不得不留在德屬東非附近;而這正是燕子號和箭矢號前來增援的原因。在德屬東非展開的行動是德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行動。[14]

1888年9月8日,萊比錫號、奧爾加號和海鷗號派遣登陸部隊在坦噶上岸。萊比錫隨後前往巴加莫約,炮轟叛軍。從11月2日開始,德國軍艦與英國皇家海軍一道對東非海岸實施封鎖,一個月後,該地區的意大利和葡萄牙軍艦也加入了封鎖行動。12月5日至6日,萊比錫號再次炮轟巴加莫約的叛軍部隊,並在當月餘下的時間裏一直待在那裏;隨後巡洋巡防艦卡羅拉號也加入了後續的戰鬥。萊比錫號繼而前往達累斯薩拉姆,於1889年1月11日至16日期間協助保衛該地。2月3日,它回到巴加莫約保衛港口,防止叛軍發動新一輪的襲擊。3月27日,在赫爾曼·維斯曼英語Hermann Wissmann少校的領導下,該艦的登陸部隊參加了佔領昆杜奇英語Kunduchi的戰役。來自萊比錫號、卡羅拉號和燕子號的人員於5月8日襲擊了巴加莫約城外的一個叛軍營地;兩天後,萊比錫號的分遣隊又襲擊了姆貝加尼英語Mbegani姆萬戈尼英語Mwangoni。6月6日,萊比錫號、箭矢號和燕子號炮擊薩阿達尼德語Saadani,並派人上岸攻擊那裏的叛軍。7月,萊比錫號在潘加尼和坦噶附近海域行動,參與了封鎖行動。[15]

到1889年7月底,起義幾近結束了;達累斯薩拉姆和巴加莫約已成功守住,維斯曼的部隊則奪回了坦噶和薩阿達尼。8月,燕子號被派往毛里裘斯的路易港,以便讓船員們修整,而海鷗號則被遣返回國。8月13日,萊比錫號離開東非前往開普敦接受大修。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9月,在此期間,其分艦隊旗艦職責由卡羅拉號接替。9月4日,當萊比錫號尚在旱塢時,戴恩哈德便接到指示,要他儘快將其艦隻駛至地中海,在那裏他要向德皇威廉二世匯報情況,後者當時正搭乘他的皇家遊艇英語Royal yacht霍亨索倫號德語Hohenzollern (Schiff, 1893)率領鐵甲訓練分艦隊一起巡航。到10月初,萊比錫號的大修工作已經進行到足以再次適航的程度,它得以向北航行到地中海東部,並於10月28日抵達。11月1日,該艦在米蒂利尼附近與鐵甲分艦隊會合;霍亨索倫號當時則身處鄂圖曼帝國君士坦丁堡,於五天後到達。戴恩哈德於11月6日向德皇提交了報告,之後所有德國軍艦駛往意大利,萊比錫於11月12日進入威尼斯的旱塢,完成其在開普敦開始的大修。[16]

1890-1891年

大修於12月15日完成,萊比錫號得以返回東非,途中曾在馬耳他島塞得港停靠;船員們甚至是在後者港口慶祝聖誕節和1890年元旦。該艦隨後前往亞丁,並在那裏接到了前往東亞而不是東非的命令。分艦隊餘部將留在東非水域,而萊比錫號則獨自前往中國。在穿越印度洋的過程中,它曾在印度的科契經停,然後於3月20日抵達香港。在那裏,萊比錫號與駐守德語Stationsschiff東亞的巡洋巡防艦索菲號、炮艦雞貂號德語SMS Iltis (1878)狼號德語SMS Wolf (1878)會合。此時,戴恩哈德已晉升為海軍中將,並被召回德國;他的繼任者、海軍少將維克托·瓦盧氣體英語Victor Valois則即刻出海接掌分艦隊。萊比錫號率索菲號開始巡訪日本港口,當5月20日來到長崎時,瓦盧氣體也已抵達並登艦指揮。兩艦隨後經香港和馬尼拉向南航行到新加坡,之後又遊覽了荷屬東印度群島,穿過丹皮爾海峽,繼而造訪了俾斯麥群島。這次巡航於9月16日在澳洲的悉尼結束,它們在那裏與巡洋巡防艦亞歷山德里娜號會合,後者隨即加入分艦隊。[17]

萊比錫號進入悉尼的旱塢進行保養維護,分艦隊則於11月航行到新西蘭,然後前往薩摩亞阿庇亞。1891年1月,它們離開阿庇亞取道馬紹爾群島返回香港,期間不時獨立航行。萊比錫號於2月14日抵達中國,繼而從3月中旬開啟了包括南京在內的中國內河港口之旅。期間它曾在吳淞口擱淺,但得以在漲潮時自行脫困。與此同時,瓦盧氣體接到率分艦隊前往智利的命令,惟擱淺事故推遲了他的出發。他把萊比錫號帶到橫濱,以檢查艦體是否受損。在橫濱,瓦盧氣體收到了另一組強調必須儘快前往南美洲的命令。由於智利於1891年陷入內戰英語Chilean Civil War of 1891,這場衝突威脅到了德國在當地的利益。德國總理列奧·馮·卡普里維最初反對派遣軍艦加入已開始在智利海域集結、旨在保護當地歐洲人的國際艦隊,但在帝國議會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後,他軟化了態度,命令瓦盧氣體趕赴智利。後者收到的第二組命令措辭嚴厲,以至於他指示艦長們不要再補給燃煤庫存,以避免進一步延誤,而是希望利用有利的風向儘快橫渡太平洋。[18]

當這些艦隻穿越太平洋時,他們發現風力不夠大,無法像瓦盧氣體所希望的那樣快速推進,因此不得不藉助於蒸汽機。然而,以驚人的燃煤消耗量而臭名昭著的萊比錫號,在途中耗盡了燃料。索菲號亞歷山德里娜號不得不拖曳着它完成餘下的行程,歷時97小時,航行了1,217海里(2,254公里)。這些艦隻首先前往美國的三藩市,然後向南駛至瓦爾帕萊索;它們於7月6日抵達,但在港口外圍停留了三天。當時,戰事尚未蔓延到這座城市,因此從7月下旬到8月下旬,瓦盧氣體將他的艦群帶到更靠北的伊基克科金博。三艘艦於8月20日返回瓦爾帕萊索,到這時,叛軍部隊已經向該市推進。瓦盧氣體與支持反政府國會派系的智利海軍英語Chilean Navy官員、海軍上校豪爾赫·蒙特談判,允許一支由9名軍官和291名水兵組成的德國登陸隊上岸保護該市的德國人。這項工作是與英國巡防艦冠軍號英語HMS Champion (1878)的一支分遣隊合作完成的。當這些官兵上岸後,他們在萊比錫號軍醫的監督下建立了一家醫院。8月30日,由陸軍上校埃斯塔尼斯勞·德爾·坎托英語Estanislao del Canto領導的叛軍部隊控制了瓦爾帕萊索。隨着城內的戰鬥結束,登陸隊於9月13日返回他們各自的艦上。此後不久,時任智利總統何塞·曼努埃爾·巴爾馬塞達自殺,有效地結束了衝突。瓦盧氣體的艦隻在智利又停留了三個月,但該國未再發生進一步的事端。[19]

1891-1893年

1891年12月中旬,瓦盧氣體接到柏林的命令,要求他離開該地區。三艘艦遂於1892年1月1日穿過麥哲倫海峽,五天後抵達蒙特維多。瓦盧氣體本以為此時會接到歸國的指示,但他卻接到了橫渡大西洋前往開普敦的命令。途中,它們曾在巴西的南里奧格蘭德經停。這些艦隻於2月21日來到開普敦;兩天後,海軍少將弗里德里希·馮·帕維爾茲德語Friedrich von Pawelsz抵達,接替瓦盧氣體擔任分艦隊司令。三艘艦在開普敦進行了必要的維修,繼而於3月22日向北航行到德拉戈灣,帕維爾茲和部分軍官從那裏上岸拜訪了德蘭士瓦共和國總統保羅·克留格爾。分艦隊隨後繼續駛向德屬東非,在那裏與燕子號和海鷗號會合。由於殖民地的局勢平靜,所以分艦隊於5月5日被進一步轉移至東亞,僅留下計劃於6月返回德國的索菲號。後者在陣中的位置由巡洋巡防艦阿科納號取代。萊比錫號和亞歷山德里娜號繼續前往科倫坡,在那裏它們為駐地艦雞貂號和狼號帶來了輪換船員。分艦隊隨即駛向香港。此後,它們於9月和10月訪問了中國港口,在此期間,亞歷山德里娜號還去往日本。當萊比錫號身處上海時,帕維爾茲接到命令返回東非,因為桑給巴爾蘇丹阿里·本·賽義德駕崩後的繼位問題威脅到該地區的穩定。帕維爾茲遂召回亞歷山德里娜號在香港會合;它們於11月16日啟程返回東非。[20]

兩艦於1893年1月5日到達桑給巴爾;一個月後的2月6日,阿科納號加入了它們的行列。曾駐紮在中美洲水域的巡洋巡防艦瑪麗號也被編入帕維爾茲的分艦隊。燕子號和海鷗號同樣仍在東非,這使得本·賽義德駕崩後可用於應對任何危機的艦船總數達到六艘。然而,隨着政權平穩過渡,危機得以避免,萊比錫號遂於3月3日去往開普敦進行大修;阿科納號和亞歷山德里娜號也於當月晚些時候抵達當地。按照計劃,分艦隊應在維修完成後返回東亞,但檢查發現萊比錫號的艦況在海外役期中已經嚴重惡化。艦隻推進系統的磨損過於嚴重,開普敦的造船廠無力應對,因此時任帝國海軍辦公室國務秘書的海軍上將弗里德里希·馮·霍爾曼德語Friedrich von Hollmann命令它返回德國。3月29日,帕維爾茲接到指示隨萊比錫號回國並解散常駐分艦隊;其餘艦隻則各自去往別處。萊比錫號向北航行,穿過大西洋,途中在聖海倫娜、維德角和馬德拉島經停。帝國海軍總司令、海軍上將馬克斯·馮·德戈爾茨德語Max von der Goltz和萊比錫號的前任指揮官、時任北海海軍基地英語Marinestation der Nordsee司令的瓦盧氣體中將在席爾利希英語Schillig泊地迎接該艦的回歸。[21]

結局

抵達威廉港後,萊比錫號當即退役並在當地的帝國船廠英語Wilhelmshaven Imperial Shipyard接受徹底的檢修。經檢查確定該艦的艦體仍然處於良好狀態,但為了再一次海外部署而修理其機械設備則並不經濟可行。因此,海軍總司令部決定將萊比錫號改裝成一艘用於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人員訓練的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宿舍船。在這些能力上,它將取代老舊的巡洋巡防艦菲內塔號。事實證明,為這項工程撥款在帝國議會引起了爭議,因此直到1895-1896年的預算案才獲得批准。萊比錫號以此身份繼續服役了25年之久。德國海軍的第一所無線電報學校便是在該艦上建立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它還被用於U艇船員的初始訓練。1919年11月5日,萊比錫號以不明原因在港池德語Hafenbecken內突然側翻,由於當時艦上無人,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它直到1921年才被打撈上岸,售予哈廷根冶煉廠,並在威廉港拆解報廢[4][22]

註釋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引用
  1. ^ Sondhaus,第109, 114, 116–117, 136–137頁.
  2. ^ 2.0 2.1 2.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98頁.
  3. ^ 3.0 3.1 日本海人社,第10頁.
  4. ^ 4.0 4.1 4.2 4.3 4.4 Gröner,第43頁.
  5. ^ 5.0 5.1 Lyon,第251頁.
  6. ^ Gröner,第43, 87頁.
  7. ^ Wiechmann,第140頁.
  8. ^ Schoonover,第74–75頁.
  9.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99頁.
  1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99–200頁.
  1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0頁.
  1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0–201頁.
  13.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97, 201頁.
  14.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1–202頁.
  15.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3頁.
  16.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3–205頁.
  17.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5頁.
  18.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5–206頁.
  19.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6–207頁.
  20.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7–208頁.
  2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8–209頁.
  2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09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