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捷琳娜·古巴列娃
葉卡捷琳娜·尤里耶芙娜·古巴列娃(俄語:Екатерина Юрьевна Губарева;1983年7月5日—),婚前姓克拉斯科(Краско),烏克蘭及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公眾和政治人物。其曾任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首任外交部部長、副外交部部長;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人民議會副主席;及在俄羅斯扶植的赫爾松州政府擔任副州長。其丈夫是烏克蘭親俄政治人物、俄羅斯新納粹組織俄羅斯民族團結前成員帕維爾·古巴列夫。
葉卡捷琳娜·古巴列娃 Екатерина Губарева | |
---|---|
赫爾松軍民行政機構副行政長官 | |
現任 | |
就任日期 2022年6月16日 | |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人民議會副主席 | |
現任 | |
就任日期 2014年11月3日 | |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 | |
現任 | |
就任日期 2014年8月15日 | |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 | |
任期 2014年5月16日—2014年8月15日 | |
繼任 | 亞歷山大·卡拉曼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葉卡捷琳娜·尤里耶芙娜·克拉斯科 1983年7月5日 蘇聯蘇維埃烏克蘭赫爾松州卡霍夫卡 |
國籍 | 蘇聯(至1991年止) 烏克蘭(1991年-2014年)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2014年起) 俄羅斯(2022年起) |
政黨 | 新俄羅斯黨(2014年-) 自由頓巴斯(2014年-) |
伴侶 | 帕維爾·古巴列夫 |
兒女 | 3 |
母校 | 頓涅茨克國立工業大學 頓涅茨克藝術學院 |
經歷
克拉斯科[1]於1983年7月5日出生在赫爾松州卡霍夫卡。2000年畢業於卡霍夫卡第五中學。2005年畢業於頓涅茨克國立工業大學信息與計算機工程系。在學習期間,她結識未來的丈夫帕維爾·古巴列夫[2]。並在2007年6月30日與古巴列夫結婚,育有兩子斯維亞托斯拉夫·古巴列夫(Святослав Губарев,2008年生)、拉多米爾·古巴列夫(Радомир Губарев,2010年生)和一女米蘭娜·古巴列娃(Милана Губарева,2013年生)。2013年她進入頓涅茨克藝術學院就讀,由於2014年爆發頓巴斯戰爭,故此其沒有畢業[3]。
2012年5月9日,古巴列娃和她的同事在頓涅茨克市文化和娛樂公園組織了一次行動,向頓涅茨克的居民和訪客分發聖佐治絲帶[3]。
2012年,在頓涅茨克極限運動員的倡議下組織了小組,以創建一個由古巴列娃領導的極限運動專業網站[4]。2013年5月1日,古巴列娃於謝爾巴科夫中央文化娛樂公園在頓涅茨克市長亞歷山大·盧基揚琴科(Олександр Лук'янченко)的參與下舉行了該網站的開幕禮[5]。古巴列娃還是「健康生活方式節」的發起者和啟發者,節日於2013年5月25日,同樣在謝爾巴科夫中央文化娛樂公園舉行,並得到了市長亞歷山大·盧基揚琴科的支持[6][7]。
政治活動
作為頓涅茨克反尊嚴革命的積極參與者,古巴列娃參與了親俄組織「頓巴斯人民民兵」(Народное Ополчение Донбасса)的創建。古巴列娃在俄羅斯逗留期間,她曾與俄羅斯武裝分子領導人伊戈爾·斯特列爾科夫會晤了三次[10]。在2014年烏克蘭親俄動亂中,她的丈夫古巴列夫於2014年3月1日在頓涅茨克的一次集會上被宣佈為人民州長。2014年3月6日,古巴列夫被烏克蘭安全局逮捕並帶到基輔[11]。之後,古巴列娃帶着她的孩子們逃亡到俄羅斯南部城市頓河畔羅斯托夫,宣佈只有她有權代表頓巴斯人民民兵領袖和頓巴斯人民州長發言[11]。
2014年4月,頓涅茨克州宣佈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2014年4月10日,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決定成立外交部。2014年5月10日,古巴列娃當選外交部首長,職銜稱「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關係委員會主席」,後改稱外交部部長[12][13]。頓巴斯戰爭期間,古巴列娃在頓涅茨克經營跨境走私網絡,為頓涅茨克人民軍和平民輸送物資,並宣稱這是來自私人的人道主義援助,同時否認武器供應[14]。在《俄羅斯新聞社》的採訪中,古巴列娃表示:「我們不想生活在一個有納粹的國家。「右區」在這裏沒有立足之地,我們將盡最大努力讓他們遠離烏克蘭[15]。」
2014年4月30日,古巴列娃會見了克里米亞共和國首腦謝爾蓋·阿克肖諾夫,以建立合作關係[16]。古巴列娃就任外交部長其間,曾呼籲俄羅斯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在2014年6月22日致函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尋求建議和支持」[17]。
2014年7月25日,歐盟制裁古巴列娃[18]。2014年8月,加拿大跟進制裁[19]。2015年3月,美國跟進制裁[20]。2015年9月2日,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對古巴列娃施以制裁[21]。
2014年8月16日,德涅斯特河沿岸前副總統亞歷山大·卡拉曼(Александр Караман)因不明原因取代古巴列娃擔任外交部長,古巴列娃降職為外交副部長[22]。
自2014年11月3日起,古巴列娃一直是新亞速斯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人民議會代表,其是「新俄羅斯黨」派系「自由頓巴斯」(Свободный Донбасс)的成員[23]。2014年10月13日,古巴列娃的丈夫古巴列夫遇刺未遂後,她領導了「新俄羅斯黨」(Новороссия)參加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人民議會選舉[24]。
古巴列娃原定於2018年11月11日在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人民議會「選舉」中擔任自由頓巴斯的領袖。但在2018年9月29日,她被身份不明的人逮捕拘留,未能出席當天的黨代會,結果被排除在黨內名單之外。在大會上,該派係由傑尼斯·普希林的支持者接管。在這件事之後,她前往頓河畔羅斯托夫[25]。
2022年6月16日,古巴列娃被任命為赫爾松軍民行政機構副行政長官。她負責監督該地區的數字發展、通信、法律監管和國內外政策[26]。其在關於加入俄羅斯的公投聲明中,她聲稱俄羅斯正在重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歷史,她在1768年至1774年的俄土戰爭後開發了「原野」[27]。
據報導指,古巴列娃於2022年11月15日失蹤[28]。2022年11月16日,俄羅斯媒體報導稱,古巴列娃因涉嫌挪用公款貪腐案被俄羅斯警方拘留[29][30]。
參考資料
- ^ Екатерина Губарева. [202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8) (俄語).
- ^ Дружина Губарєва стала міністром Донецької народної республіки.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9) (烏克蘭語).
- ^ 3.0 3.1 Губарева Екатерина Юрьевна / Губарева Катерина Юріївна / Gubareva Ekaterina YUrevna. Миротворець.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烏克蘭語).
- ^ В Донецке открыли уникальную площадку для экстремалов. [2014-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 (俄語).
- ^ Репортаж с открытия «Экстрим парка». Недоступная ссылка. 2018-06 (俄語).
- ^ 25 мая в Донецке прошел Фестиваль Здорового образа жизни. [202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 (俄語).
- ^ В Донецке прошел первый фестиваль «Здорового образа жизни». [2014-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 (俄語).
- ^ Дружина лідера донецьких сепаратистів любить стріляти і малювати.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30) (烏克蘭語).
- ^ ФОП - Губарєва Катерина Юріївна. https://agrostat.com.ua/.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烏克蘭語).
- ^ Катерина Губарєва: Я була вражена, побачивши українські «Гради», котрими збирались обстрілювати Слов'янськ. 2019-03-14 [2020-06-28] (俄語).
- ^ 11.0 11.1 Жена «народного губернатора» Донецкой области: «Националисты угрожают расправой мне и моим детям» // KP.RU. [2014-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3) (俄語).
- ^ Вести. Ru: Екатерина Губарева: юго-восток не отступит от своих требований. [2014-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5) (俄語).
- ^ У Донецьку дружину Губарєва призначили міністром закордонних справ.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烏克蘭語).
- ^ Міністр закордонних справ Донецької Народної Республіки.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30) (英語).
- ^ Лидер Народного ополчения Донбасса обвинила Киев в двойных стандартах | РИА Новости. [2014-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1) (俄語).
- ^ Информация МИД ДНР О встрече министра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Донецкой народн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Екатерины Губаревой и Главы Республики Крым Сергея Аксенова. [2014-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俄語).
- ^ Обращение к Президенту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утину В.В. Министра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Донецкой Народн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Губаревой Е.Ю.. [2014-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1) (俄語).
- ^ EUR-Lex - 32014D0499 - EN. eur-lex.europa.eu. [2022-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英語).
- ^ Прем’єр-міністр Канади С.Гарпер оголосив про введення додаткових санкцій. canada.mfa.gov.ua/.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 ^ США ввели санкції проти Арбузова і Азарова. lb.ua. 2015-03-11 [2022-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烏克蘭語).
- ^ Україна нарешті ввела санкції проти Росії. Повний список прізвищ та компаній.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烏克蘭語).
- ^ Вести.Ru: Екатерина Губарева: юго-восток не отступит от своих требований. vesti.ru.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5) (俄語).
- ^ Губарєва Катерина Юріївна.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俄語).
- ^ Дружина Губарєва заявила, що очолила «Новоросію». [2020-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烏克蘭語).
- ^ Kazanskyi, Denys, The danger of wanting to be boss, What to expect from "elections" in Donetsk and Luhansk, The Ukrainian Week, 2018-10-08 [2018-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6)
- ^ Экс-министр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ДНР стала замглавы ВГА Херсонской области. ТАСС. 2022-06-17 (俄語).
- ^ Замглавы ВГА Херсон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Губарева назвала референдум о присоединении к России шансом выйти с "дикого поля" - Аргументы Недели. argumenti.ru. 2022-07-24 [2022-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0) (俄語).
- ^ In Genichesk, the deputy head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Kherson region formed by Russia Ekaterina Gubareva disappeared. Meduza.io. Meduza.io.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2) (英語).
- ^ Замглавы Херсон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Губареву задержали по уголовному делу. РБК.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3) (俄語).
- ^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2022-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5)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