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建樞
生平
藍建樞1855年生於清朝福建省福州府閩縣(今福州市區)。1874年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第三屆駕駛班,畢業後在艦上實習,並被派往美國留學,回到中國後進入北洋水師,歷任「肇永」艦、「鎮南」炮艦、「威雲」、「通濟」練習艦、「海鎮」巡洋艦管帶。[2]1881年隨丁汝昌赴英接收「超勇」、「揚威」艦,是為中國軍艦首次懸掛國旗的洲際航行。此後任「鎮西」艦管帶,賞藍翎五品頂戴,補用千總。1889年因揀員補署官缺而升署後軍右營都司,1892年實授此職,並調任「鎮南」艦管帶。
中日甲午戰爭中,藍建樞在1894年8月17日率「鎮南」號隨艦隊護送清朝兵船至鴨綠江口大東溝,並進入江口協助清朝陸軍登陸,1895年初又參加了威海衛防禦戰,後「鎮南」艦被俘,藍建樞隨北洋海軍殘兵退往煙臺,並被直隸總督王文韶「船亡人存」、「實屬咎無可辭」的罪名,請暫行革職、聽候查辦。1903年,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以「自革職留營以後,頗知愧奮」、「才足任用」的理由保奏藍建樞官復原職,並出任煙臺水師學堂正教習,第二年10月任「通濟」練艦管帶,1911年調任海軍部參贊廳二等參謀官。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藍建樞任北京政府海軍參謀部高級副官,當年4月又任海軍總司令部左司令(後改稱第一艦隊司令)、授海軍少將軍銜。1913年藍建樞率第一艦隊在上海對二次革命進行鎮壓,不久調任海軍部參謀,1914年4月任海軍部參謀處處長,1917年調海軍編史監修,1918年3月,升任海軍總司令,授海軍中將軍銜。1920年因與海軍總長林葆懌聯名致電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宣佈海軍統一而遭反對。1921年7月,經北洋政府授予將軍府澄威將軍稱號,同年8月12日辭職返回故鄉福州,在三坊七巷中吉庇巷的府邸度過晚年。[3]
藍建樞故居
藍建樞曾在1920年倡議集資修繕馬尾昭忠祠。他是愛好閩劇的票友,在福州賦閒期間也擔任過東嶽泰山廟的總理。其故居在三坊七巷的吉庇巷與南后街的交界處,面積1092平方米,為傳統的福州式建築,始建於清代,民國時改建為中西合璧的建築形式,現在已對外開放參觀,並有閩都民俗文化展覽陳列。[3][4]
參考文獻
- ^ 蓝建枢故居_吉庇巷_坊巷名人_福建省图书馆. www.fjlib.net. [2023-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5).
- ^ 《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 ^ 3.0 3.1 黄凯端,民国海军总长蓝建枢及故居 中西式结合的古建筑,东南网. [2010-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3).
- ^ 黃立東,閩都民俗文化大觀園」國慶在南后街藍建樞故居開園[永久失效連結],台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