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武堂
歷史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清政府編練新軍,在全國廣設軍事學堂。[1]1904年清政府練兵處正式頒佈《陸軍學堂辦法》二十條,規定各省應於省會設立講武堂一所,為各省現役軍官「研究武學」之所。
1906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天津韓墅創立北洋陸軍講武堂,學員定額180名,作為「現帶兵者研究武學之所」。[1]俗稱「天津講武堂」。隨後,各省總督、巡撫紛紛籌建,以期訓練優秀軍人,清末時陸續於金陵、江西、雲南、奉天、湖南、廣東等地建立講武堂,其它行省也有「講武堂」為名的軍事學校,其中天津講武堂、奉天講武堂與昆明講武堂並稱三大講武堂。
天津講武堂,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北洋大臣袁世凱所建,校地四百畝,耗資白銀四十八萬兩,以訓練北洋新軍的軍官。
奉天講武堂為清德宗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盛京將軍趙爾巽所創,民國以來一度停辦,1919年奉系領導人張作霖復校,經過張作霖與張學良兩代的建設之下,培育了許多知名的軍官,如張學良、孫烈臣、湯玉麟、呂正操等等。
昆明講武堂為雲貴總督王文韶籌辦,接任總督李經羲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創立,首任學堂總監督為李根源。自1909年至1935年共開班22期,1919年,李根源開設過「講武堂廣東韶關分校」,共辦兩期。1935年後昆明講武堂改名為中央陸軍學校第五分校,至1945年停辦。昆明講武堂在二次大戰期間為東南亞國家培養大量高級軍官。[1]
著名教官
昆明
韶關分校
著名校友
昆明
韶關分校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Ⅰ》,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471頁,ISBN 750000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