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拔度拔

賀拔度拔(?—524年),一名[1]神武郡尖山縣(今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人,北魏官員。

生平

賀拔度拔的父親賀拔爾頭以良家子弟的身份被挑選充實北部邊防,因此在武川鎮安家,後出任武川鎮軍主,封龍城縣男。賀拔度拔性格果敢剛毅,襲爵龍城縣男,出任武川鎮軍主[2][3][4]

北魏正光末年,沃野鎮百姓破六韓拔陵反叛,向南侵略城邑。懷朔鎮鎮將楊鈞聽說賀拔度拔的名氣,徵召賀拔度拔擔任統軍,配給一旅的軍隊[5]。破六韓拔陵任命的親王衛可孤黨羽人數眾多,既圍困了武川鎮又進攻懷朔鎮,兩個軍鎮最終陷落,賀拔度拔被敵人俘虜。賀拔度拔後來與宇文肱商議,與三個兒子率領州中豪傑輿珍念賢乙弗庫根尉遲真檀等人,招集義勇,偷襲殺死了衛可孤。北魏朝廷嘉獎他們,還沒來得及封賞,賀拔度拔就於正光四年(524年)在和鐵勒的戰役中陣亡[6]孝昌年間,朝廷追贈賀拔度拔安遠將軍肆州刺史[7][8]。之後,北魏朝廷再追贈司空公領軍大將軍、持節都督冀滄瀛三州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琅琊郡開國公[1]

家庭

兄弟

  • 賀拔某,北齊太宰、安定王賀拔仁的父親

子女

  • 賀拔允,東魏侍中、征北將軍、太尉公、燕郡王
  • 賀拔勝,西魏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太師、琅邪貞獻公
  • 賀拔岳,北魏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關中大行台、大都督、清水武莊公
  • 賀拔熲,西魏侍中、持節、都督鄜豳丹北雍四州刺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頓丘縣公[9]
  • 賀拔氏,嫁儀同三司、朔州刺史劉慶,所生女兒嫁賀蘭祥[10]

參考資料

  1. ^ 1.0 1.1 胡戟、榮新江主編.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研究》. 北京市: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11月: 87. ISBN 9787301160794 (中文(繁體)). 
  2. ^ 《魏書·卷八·列傳第六十八》:賀拔勝,字破胡,神武尖山人。祖爾逗,選充北防,家於武川。以窺覘蠕蠕,兼有戰功,顯祖賜爵龍城男,為本鎮軍主。父度拔,襲爵。正光末,沃野人破落汗拔陵聚眾反,度拔與三子、鄉中豪勇援懷朔鎮,殺賊王衛可瑰。度拔尋為賊所害,孝昌中,追贈安遠將軍、肆州刺史。
  3. ^ 《周書·卷十四·列傳第六》:賀拔勝字破胡,神武尖山人也。其先與魏氏同出陰山。有如回者,魏初為大莫弗。祖爾頭,驍勇絕倫,以良家子鎮武川,因家焉。獻文時,茹茹數為寇,北邊患之。爾頭將游騎深入覘候,前後以八十數,悉知虜之倚伏。後雖有寇至,不能為害。以功賜爵龍城侯。父度拔,性果毅,為武川軍主。
  4. ^ 《北史·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賀拔允字可泥,神武尖山人也。其先與魏氏同出陰山。有如回者,魏初為大莫弗。祖爾頭,驍勇絕倫,以良家鎮武川,因家焉。獻文時,以功賜爵龍城縣男,為本鎮軍主。
  5. ^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十九》:拔陵引兵南侵,遣別帥衛可孤圍武川鎮,又攻懷朔鎮。尖山賀拔度拔及其三子允、勝、岳皆有材勇,懷朔鎮將楊鈞擢度拔為統軍、三子為軍主以拒之。
  6.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賀拔度拔父子及武川宇文肱糾合鄉里豪傑,共襲衛可孤,殺之;度拔尋與鐵勒戰死。
  7. ^ 《周書·卷十四·列傳第六》:魏正光末,沃野鎮人破六汗拔陵反,南侵城邑。懷朔鎮將楊鈞聞度拔名,召補統軍,配以一旅。其賊偽署王衛可孤徒黨尤盛,既圍武川,又攻懷朔。勝少有志操,善騎射,北邊莫不推其膽略。時亦為軍主,從度拔鎮守。既圍經年,而外援不至,勝乃慷慨白楊鈞曰:「城圍蹙迫,事等倒懸,請告急於大軍,乞師為援。」鈞許之。乃募勇敢少年十餘騎,夜伺隙潰圍而出。賊追及之。勝曰:「我賀拔破胡也。」賊不敢逼。至朔州,白臨淮王元彧曰:「懷朔被圍,旦夕淪陷,士女延首,企望官軍。大王帝室藩維,與國休戚,受任征討,理宜唯敵是求,今乃頓兵不進,猶豫不決。懷朔若陷,則武川隨亦危矣。逆賊因茲,銳氣百倍,雖有韓、白之勇,良、平之謀,亦不能為大王用也。」彧以勝辭義懇至,許以出師,還令報命。勝復突圍而入,賊追之,射殺數人。至城下,大呼曰:「賀拔破胡與官軍至矣。」城中乃開門納之。鈞復遣勝出覘武川,而武川已陷,勝乃馳還。懷朔亦潰,勝父子遂為賊所虜。後隨度拔與德皇帝合謀,率州里豪傑輿珍、念賢、乙弗庫根、尉遲真檀等,招集義勇,襲殺可孤。朝廷嘉之,未及封賞,會度拔與鐵勒戰沒。孝昌中,追贈安遠將軍、肆州刺史。
  8. ^ 《北史·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父度拔,性果毅,襲爵,亦為本鎮軍主。正光末,沃野人破六韓拔陵反,懷朔鎮將楊鈞聞度拔名,召補統軍,配以一旅。其賊偽署王衛可瑰徒黨尤盛,既攻沒武川,又陷懷朔,度拔父子並為賊所虜。度拔乃與周德皇帝合謀,率州里豪傑輿珍、念賢、乙弗庫根、尉遲檀等,招義勇,襲殺可瑰。朝廷嘉之,未及封賞,度拔與鐵勒戰沒。孝昌中,追贈度拔肆州刺史。
  9. ^ 趙君平,趙文成編. 《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12: 80–82. ISBN 978-7-5013-4465-9 (中文(繁體)). 
  10. ^ 羅新,葉煒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北京市: 中華書局. 2004: 245–250、331–334. ISBN 7-101-04320-8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