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兔
哺乳动物物种
跳兔(學名:Pedetes capensis),又稱跳野兔,是齧齒類下跳兔科的唯一物種。其種加詞「capensis」意為「南非開普省的/好望角的」。
跳兔 化石時期:早上新世至現今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齧齒目 Rodentia |
科: | 跳兔科 Pedetidae Gray, 1825 |
屬: | 跳兔屬 Pedetes Illiger, 1811 |
種: | 跳兔 P. capensis
|
二名法 | |
Pedetes capensis (Forster, 1778)
| |
異名 | |
Pedetes caffer |
生態
跳兔外表像細小的袋鼠(但完全沒有關係),後肢發達,可以跳起超過2米,故此得名。不包括長的尾巴,跳兔約長35-45厘米,平均重3公斤。尾巴本身長36-47厘米。牠們有多種不同的顏色,有紅褐色至淡灰色,尾巴末端呈黑色。跳兔生活在內蒙古東部及非洲東南部,吃植物及昆蟲。後肢上有四趾及像蹄的爪,較前肢的為長。牠們的頸部肌肉發達,而頭顱則很短。牠們的眼睛很大,耳朵有耳屏,可以阻隔因挖掘而造成的沙粒進入耳朵。
跳兔全年都會生育。雌性一年會生三胎,每胎只有一隻嬰兒。跳兔嬰兒不像一些齧齒目般初出生時是不能看見及沒有毛的,牠們出生時已經有毛皮,在很短時間內就很活躍。不過嬰兒要到差不多半成長後才會斷奶及離開巢穴。這麼長的照顧令跳兔的出生率非常的低。[2]
習性
跳兔主要是夜間活動的,但有時都會在日頭活動。牠們在白天的時間會住在牠們挖掘的隧道,並在內以泥土搗塞出口。當在雨季的時候,牠們可以輕易的挖掘。牠們有時會在夜間跳出巢穴。牠們會像袋鼠般以後肢跳躍,當受驚時會退回自己的巢穴。
跳兔在不同的日子會住在不同的巢穴,並傾向製造三個繞圈的巢穴。大部份這些巢穴都是近大樹或灌木的地方。跳兔的領土是在其巢穴的25-250米範圍內。在乾旱的日子牠們會擴大領土範圍。
保護現況
因為環境破壞和棲息地減少,跳兔的數量減少了20%,並在1996年被列入IUCN瀕危名單內。但於2001年,跳兔被列為無危。
參考
- ^ Butynski, T. M. M. & De Jong, Y. Pedetes cap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6 January 2009].
- ^ Butynski, Thomas M. Macdonald, D. , 編. The Encyclopedia of Mammals. New York: Facts on File. 1984: 634-635. ISBN 0-87196-871-1.
- Grubb. Pedetes cap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11 May 2006].
延伸閱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