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蟲屬Trypanosoma希臘語trypaô鑽,soma體)是一屬帶鞭毛原生動物鞭毛蟲),它可寄生在多種溫血動物冷血動物中。

錐蟲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古蟲界 Excavata
門: 眼蟲門 Euglenozoa
綱: 動質體綱 Kinetoplastid
目: 錐蟲目 Trypanosomatida
科: 錐蟲科 Trypanosomatidae
屬: 錐蟲屬 Trypanosoma
Gruby, 1843

見正文

異名
  • Aneza Özdikmen, 2009
  • Hoareiella Travassos Santos Dias, 1992
  • Megatrypanum Hoare, 1964
  • Nannomonas Hoare, 1964
  • Pycnomonas Hoare, 1964
  • Tripanosoma Stiles & Hassall, 1925

布氏羅得西亞錐蟲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和布氏岡比亞錐蟲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是非洲昏睡症的病原體。

下屬物種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

傳播

錐蟲呈世界性分佈,但最重要的種則生存在非洲中美洲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它們的中間宿主譜有限,所以它們只能在其宿主生存的地區生存(「采采蠅」與布氏錐蟲的關係)。

特徵

 
四種型態的錐蟲

錐蟲的學名是來自於其鞭毛運動的形式,它們有着敦實的蠕蟲體形。錐蟲身體呈柳葉形,前端有一條鞭毛從側緣向後延展,形成一膜,稱波動膜

錐蟲經常變形,常見的形式是鞭毛相對於核的位置轉換和其長度的變化。

因此人們將錐蟲分為不同的形態:

錐蟲形態 鞭毛位置 長度(不包括鞭毛 單位微米
錐鞭毛體(trypomastigote) 在核後方 30
上鞭毛體(epimastigote) 在核前方 <30
前鞭毛體(promastigote) 細胞前極 40
無鞭毛體(amastigote) 鞭毛(幾乎)不可見 <30

生活史

所有的錐蟲都通過昆蟲到達脊椎動物身上。但有一些種(如伊氏錐蟲馬疫錐蟲)卻是通過機械運動完成傳遞的。 錐蟲以上鞭毛體或前鞭毛體在昆蟲消化道內成長,然後在脊柱動物中最終成為錐鞭毛體和無鞭毛體。

危害

錐蟲能引起多種不同的疾病。其中兩種能引起人體發病,它們有多個亞種。

它們主要在液體狀身體組織中存在,特別是血液,在淋巴骨髓脊髓液部。它們可以在顯微鏡下被直接觀察,也可以將血液樣品用Giemsa染色後進行觀察。

錐蟲與免疫系統的關係

一些錐蟲能成功逃避人體的免疫系統的抵抗,原因是錐蟲有一層蛋白多糖外殼,其組分(糖)經常變換,逃避了免疫細胞的識別。而其蛋白質通過反式剪接高度可變。這些特徵在布氏錐蟲T. congolense伊氏錐蟲馬疫錐蟲中被發現。另一些種如克氏錐蟲,則藏身於宿主細胞中,逃過免疫系統的追擊。

治療

錐蟲進入人體後,會隨血液流動到身體各處。若錐蟲侵入大腦,將會引起昏睡症。病人不斷陷入深度睡眠,直至一朝醒不過來。

一旦錐蟲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治療基本上不可能,死亡率為100%。所以及早治療是關鍵。但是即使錐蟲只是在血液裏活動,藥物的治療其實對身體損害也很大。第一種用於治療昏睡病的藥物是具劇毒的的化合物。

目前,烏干達馬凱雷雷大學(Makerere University)研究者最近發現了一種可用來製作防治昏睡病疫苗的蛋白[3]

種和其發現者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

參考文獻

  • August Stich, Dietmar Steverding: Die Rückkehr einer Seuche: Trypanosomen. Biologie in unserer Zeit 32(5), S. 294 - 302 (2002), ISSN 0045-205X
  1. ^ Trypanosoma irwini. Parasite of the Day. [202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5). 
  2. ^ Trypanosoma tungara. Parasite of the Day. [2024-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5). 
  3. ^ 存档副本. [2006-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7). 
  4. ^ D. H. Molyneux (1973) Trypanosoma everetti sp. nov. a trypanosome from the black-rumped waxbill Estrilda t. troglodytes Lichtenstein, Annals of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67:2, 219-222, DOI: 10.1080/00034983.1973.1168688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