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構造期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22年7月23日) |
長城構造期,簡稱長城期,是元古宙長城紀(18-14億年前)期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長城運動或稱長城事件。
中國構造期 | |||
---|---|---|---|
新生代 | 新近紀(第四紀) | 全新世 | 新構造期 |
更新世 | |||
喜馬拉雅構造期 | |||
上新世 | |||
新近紀 | |||
中新世 | |||
古近紀 | 漸新世 | 華北構造期 | |
始新世 | |||
古新世 | 四川構造期 | ||
中生代 | 白堊紀 | ||
燕山構造期 | |||
侏羅紀 | |||
三疊紀 | 印支構造期 | ||
古生代 | 二疊紀 | ||
天山構造期 | |||
石炭紀 | |||
泥盆紀 | |||
祁連構造期 | |||
志留紀 | |||
奧陶紀 | |||
寒武紀 | |||
震旦構造期 | |||
新元古代 | 埃迪卡拉紀 | 震旦紀 | |
成冰紀 | |||
南華紀 | 南華構造期 | ||
青白口紀 | 青白口構造期 | ||
拉伸紀 | |||
中元古代 | 狹帶紀 | 薊縣紀 | 薊縣構造期 |
延展紀 | |||
蓋層紀 | 長城紀 | 長城構造期 | |
古元古代 | 固結紀 | ||
造山紀 | 呂梁構造期 | ||
層侵紀 | |||
成鐵紀 | |||
新太古代 | 五台構造期 | ||
中太古代 | 阜平構造期 | ||
古太古代 | 遷西構造期 |
名稱由來
長城期是以長城紀命名的。長城紀是專門用於中國的地質年代,相當於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2004)確定的古元古代固結紀(18-16億年前)和中元古代蓋層紀(16-14億年前)的全部。長城期也常常被併到它之後的薊縣期里。
構造活動
長城期的年代久遠,目前只能對這期間的構造運動做粗略的描述。在長城期,構成後世中國大陸的地塊處於離散狀態,可以劃分成四個構造域,即親西伯利亞構造域、親中朝構造域、親揚子構造域和親岡瓦納構造域。親中朝構造域最初包括一個完整的原始中朝板塊,但在長城期發生張裂作用,形成了古塔里木板塊、古柴達木地塊和古中朝板塊(阿拉善地塊此時還未分裂出來)。在古中朝板塊內,也出現了拗陷作用,形成了三個大型的拗陷帶,即渣爾泰-狼山裂陷帶、燕遼裂陷帶和熊耳裂陷帶,但並未使板塊分裂。
屬於親揚子構造域的原始的秦嶺-大別地塊,在長城期也出現張裂,後來的幾個小地塊可能就是這時形成的,但證據還很不充分。
其他地塊在長城期或者比較穩定,或者資料不足難於判斷其活動性。
參考文獻
- 萬天豐.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 地質出版社. 2004年6月: 48–56. ISBN 7-116-03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