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班·貝爾格

奥地利作曲家

阿班·馬利亞·約翰內斯·貝爾格(德語: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德語發音:[ˈalbaːn ˈbɛʁk];1885年2月9日—1935年12月24日),奧地利第二維也納樂派作曲家。他的作曲風格將浪漫主義抒情與十二音技巧相結合。[1]儘管他的作品數量相對較少,但他以其表達性風格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包含了「完整的情感世界和結構」。[2]

阿班·馬利亞·約翰內斯·貝爾格
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
約1930年的貝爾格,馬克斯·費尼切爾英語Max Fenichel
出生(1885-02-09)1885年2月9日
 奧匈帝國維也納
逝世1935年12月24日(1935歲—12—24)(50歲)
 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維也納
墓地 奧地利維也納希青公墓英語Hietzing Cemetery
配偶海倫妮·貝爾格德語Helene Berg1911年結婚)

貝爾格出生並居住在維也納。他在15歲時便開始作曲。他在1904年至1911年期間跟隨阿諾爾德·荀白克學習對位法、音樂理論和和音,並採用了他的發展式變奏和十二音技巧原則。貝爾格的重要作品包括歌劇《伍采克》(1924年)和《露露》(1935年,未完成),室樂《抒情組曲英語Lyric Suite (Berg)》和《室內協奏曲英語Kammerkonzert (Berg)》,以及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他還創作了一些歌曲(藝術歌曲)。有人說他為十二音體系帶來了更多的「人文價值」,他的作品被認為比荀白克的作品更加「情感化」。[3]在荀白克本人聲望不高時,他的音樂具有迷人的表面魅力,贏得了許多讚賞者。[4]

貝爾格於1935年因敗血症去世。

生平

早年

貝爾格出生於維也納,在約翰娜和康拉德·貝爾格的四個孩子中排行第三。父親經營着一家成功的出口業務,家族在維也納和鄉村擁有幾處莊園。在康拉德·貝爾格於1900年去世後,家庭的經濟狀況惡化,對年輕的貝爾格產生了特別大的影響,他不得不重讀六、七年級以通過考試。[5]貝爾格在童年時對文學比音樂更感興趣,直到15歲才開始自學音樂並開始作曲。他與家族位於克恩頓州的貝爾格霍夫莊園的女傭瑪麗·碩希爾(Marie Scheuchl)有了一個女兒,名叫阿爾比娜(Albine),出生於1902年12月4日。[6]

在1904年10月成為亞諾·荀伯克的學生之前,貝爾格幾乎沒有正規的音樂教育。在荀白克的指導下,他學習了對位法音樂理論和音[7]到了1906年,他已經全職學習音樂;到了1907年,他開始了作曲課程。他的學生作品包括一部鋼琴奏鳴曲的五份草稿。他還創作了歌曲,包括他的《七首早期歌曲英語Seven Early Songs (Berg)》(德語:Sieben frühe Lieder),其中三首是貝爾格首次公開演出的作品,這場在維也納的音樂會也展示了荀白克其他學生的作品。

這些早期的草稿最終形成了鋼琴奏鳴曲,作品1英語Piano Sonata (Berg)(德語:Klaviersonate,1907–08年);這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處女作」之一。[8]貝爾格在1911年之前與荀白克一起學習了六年。荀白克的教導之一是音樂作品的統一性取決於「所有方面都源於一個基本思想」的觀念;這個觀念後來被稱為發展式變奏。貝爾格將這一觀念傳授給了他的學生,其中之一狄奧多·阿多諾表示:「他傳授的主要原則就是變奏:每樣東西都應該從另一些東西發展出來,但又有內在的差異。」[9]鋼琴奏鳴曲就是一個例子——整個作品都源於開頭的四度樂型和開頭樂句。[10]

創新

貝爾格是維也納繁華的世紀末文化精英中的一員。他的圈子包括音樂家亞歷山大·馮·哲林斯基法蘭茲·施雷克爾、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作家和諷刺家卡爾·克勞斯、建築師阿道夫·路斯以及詩人彼得·艾騰貝格

1906年,貝爾格遇到了歌唱家海倫·納霍夫斯基德語Helene Berg(1885年–1976年),她是一個富有家庭的女兒(據傳實際上是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安娜·納霍夫斯基的私生女)。[11]儘管她的家庭對他們的關係持有敵對態度,但他們於1911年5月3日結婚。

1913年,貝爾格的《艾騰貝格歌曲英語Altenberg Lieder》(1912年)中的兩首在維也納首演,由荀白克指揮。這場臭名昭著的醜聞音樂會英語Skandalkonzert引發了騷亂,不得不停止演出。貝爾格實際上撤回了這部作品,直到1952年才完整演出。完整的樂譜直到1966年才出版。[12]

 
1913年4月6日《時代周報》中的漫畫《耳光音樂會》(德語:Watschenkonzert

1915年至1918年,貝爾格在奧匈陸軍服役。1917年休假期間,他加快了第一部歌劇《伍采克》的創作進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重新定居在維也納,擔任私人學生的教師。他還幫助荀白克經營他的私人音樂表演協會英語Society for Private Musical Performances,該協會通過公開綵排、重複演出和排除專業評論家的方式,旨在為探索和欣賞不熟悉的新音樂創造理想環境。[13]

貝爾格對數字23特別感興趣,並在幾部作品中使用它安排結構。關於他對此感興趣的原因,有各種說法:他可能從威廉·弗利斯生理節律理論中得到啟發,該理論認為23天的周期具有重要意義[14],或者是因為他總在每月的23日開始哮喘。[15]

《伍采克》獲得的成功、《露露》的開始(1924–29年)

在1924年,三個《伍采克》的片段演出,這給貝爾格帶來了他的首次公開成功。貝爾格在1922年完成了這部歌劇,首演於1925年12月14日,由埃里希·克萊伯柏林指揮。如今,《伍采克》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貝爾格在1928年開始着手創作他的第二部歌劇《露露》,但在1929年中斷了創作,轉而在夏天完成了音樂會詠嘆調《英語Der Wein》。《酒》在多個方面都預示了《露露》,包括聲樂風格、配器、設計和文本。[16]

貝爾格的其他知名作品包括《抒情組曲英語Lyric Suite (Berg)》(1926年),其使用複雜的密碼記錄了一段秘密的戀情;後馬勒派的《三部管弦作品英語Three Pieces for Orchestra (Berg)》(1915年完成,但直到《伍采克》之後才演出);以及小型協奏曲《室內協奏曲英語Kammerkonzert (Berg)》(1923-1925年),為小提琴、鋼琴和13件管樂器而作:這部作品寫得如此細緻,以至於皮耶·布萊茲稱其為「貝爾格最嚴密的作品」,它也充滿了密碼和事後揭示的隱藏程序。[17]正是在這個時候,他與美國前衛作曲家亨利·考埃爾會面,從此他的作品中開始出現音簇英語Tone cluster;他們最終建立了一生的友誼。[18]

末年(1930–35年)

 
埃米爾·斯圖姆普英語Emil Stumpp繪製的貝爾格素描

20世紀30年代,維也納和德國的音樂界因反猶太主義的抬頭和納粹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對現代性的抨擊而變得日益艱難。即使僅與猶太人有關聯也可能導致被舉報,而貝爾格的「罪行」就是曾經與猶太作曲家亞諾·荀伯克學習。貝爾格發現他在德國的音樂演出機會越來越少,最終他的音樂被禁止,並被列入頹廢音樂名單。[19]

1932年,貝爾格和他的妻子在克恩頓州濱湖席弗靈附近的沃爾特湖南岸買下了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屋,名為林屋(德語:Waldhaus),他能夠在那裏隱居並專注於創作《露露》和小提琴協奏曲。[20]到了1934年底,貝爾格捲入了圍繞着尋找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院長克萊門斯·克勞斯的繼任者的政治陰謀之中。

隨着納粹黨在1933年初上台後,他的作品在德國的演出越來越多被取消,貝爾格需要確保新任院長會支持現代主義音樂。最初,《露露》的首演計劃在伍采克,貝爾格希望埃里希·克萊伯在1925年指揮了《伍采克》的首演後繼續支持他的音樂,但現在這一計劃看起來越來越不確定,1934年春天,柏林當局拒絕了《露露》。克萊伯於1934年11月30日在柏林指揮了《露露》交響組曲的演出,這也成為他辭職的場合,以抗議文化與政治的混淆程度。即使在維也納,維也納樂派音樂家的機會也越來越少。[19]

貝爾格因為俄裔美籍小提琴家路易斯·克拉斯納英語Louis Krasner委託他創作小提琴協奏曲(1935年),中斷了《露露》的配器工作(這筆費用對他來說十分重要)。這部深情哀痛的作品以非常快的速度創作完成,並在貝爾格去世後首次演出,如今已成為他最著名、最受喜愛的作品。與他晚年的作品一樣,它採用了對荀白克的「十二音技法」個人化版本,使作曲家能夠創作出明顯帶有調性的片段,包括引用歷史上的調性音樂,如巴哈的讚美詩和卡林西亞的民歌。小提琴協奏曲題獻給建築師瓦爾特·格羅佩斯阿爾瑪·馬勒夭折的女兒曼農·格羅皮烏斯英語Manon Gropius,副標題為「紀念一位天使」。[21]

死亡

貝爾格在維也納去世,享年50歲,時間是1935年的平安夜。他死於敗血症,據說是由他背上的一個引起的,這個癤是在11月被昆蟲蜇傷後引發的。[22]他被埋葬在維也納的希青公墓英語Hietzing Cemetery

在去世之前,貝爾格只完成了《露露》三幕劇的前兩幕的配器。這兩幕在1937年在蘇黎世成功首演。出於個人原因,海倫妮·貝爾格隨後禁止任何試圖「完成」最後一幕的嘗試,而事實上,貝爾格已經完成了這一幕的縮譜(英語:short score)。[23]因此,一份秘密的配器委託交給了弗里德里希·策哈,並於1979年在巴黎(由皮耶·布萊茲指揮)首演,這發生在海倫妮去世後不久。

遺產

 
位於奧地利克恩頓州濱湖席弗靈的貝爾格半身像

貝爾格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第二維也納樂派中最廣為演奏的歌劇作曲家。[5]有人說他在十二音體系中注入了更多的「人性價值」,他的作品被認為比荀白克更「情感豐富」。[3]在批評上,人們認為他在音樂中保留了維也納傳統。[5]

貝爾格的學者道格拉斯·賈曼(Douglas Jarman)在《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中寫道:「[隨着]20世紀的結束,那個『保守』的貝爾格突然像[喬治·]珀爾所說的那樣,成為最具前瞻性的作曲家。」[5]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以他的名字命名,活躍於1971年至2008年。

小行星4528 Berg以他的名字命名(1983年)。[24]

位於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旁的阿班·貝爾格紀念碑於2016年揭幕。

主要作品

鋼琴

鋼琴奏鳴曲英語Piano Sonata (Berg),作品1

室樂

弦樂四重奏英語String Quartet (Berg),作品3
為單簧管和鋼琴的四部作品,作品5
抒情組曲英語Lyric Suite (Berg),為弦樂四重奏
室內協奏曲英語Kammerkonzert (Berg),為鋼琴、小提琴和13件管樂器

管弦樂

三部管弦作品英語Three Pieces for Orchestra (Berg),作品6
小提琴協奏曲

聲樂

七首早期歌曲英語Seven Early Songs (Berg)
四首歌曲,作品2
艾騰貝格歌曲英語Altenberg Lieder,作品4
英語Der Wein
請閉上我的雙眼英語Schließe mir die Augen beide

歌劇

伍采克,作品7
露露

參考文獻

引用

  1. ^ Baron 2010.
  2. ^ Headlam 2013.
  3. ^ 3.0 3.1 Ewen 1952,第20頁.
  4. ^ Norwich, John Julius. Oxford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Judge, Harry George., Toyne, Anthony.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1993: 44. ISBN 978-0-19-869129-7. OCLC 11814265. 
  5. ^ 5.0 5.1 5.2 5.3 Jarman 2001.
  6. ^ Jarman 1990.
  7. ^ Schoenberg, Arnold. Trans. Joe Monzo.Schoenberg's Harmonielehre. [1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September 2003). 
  8. ^ Lauder 1986.
  9. ^ Adorno & Berg 2005,第33頁.
  10. ^ Alban Berg – Composer. www.mariinsky-theatre.com. [2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3 December 2019). 
  11. ^ Georg Markus, Der Kaiser Franz Joseph I.: Bilder und Dokumente; Anna Nahowski and Friedrich Saathen, Anna Nahowski und Kaiser Franz Joseph : Aufzeichnungen/erstmalig herausgegeben und kommentiert von Friedrich Saathen, Böhlau, 1986.
  12. ^ Taruskin 2010.
  13. ^ Alban Berg (1885–1935). Mahler Foundation. 2015-01-06 [2020-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October 2020) (美國英語). 
  14. ^ Jarman 1983,第218–223頁.
  15. ^ Jarman 1985,第228–230頁.
  16. ^ Antokoletz 2014,第55頁.
  17. ^ Alban Berg. musopen.org. [23 August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August 2018) (法語). 
  18. ^ Sachs, Joel (2012). Henry Cowell: A Man Made of Music, pp. 191-19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10895-8
  19. ^ 19.0 19.1 Notley 2010.
  20. ^ Hailey 2010a.
  21. ^ Pople 1991,第28頁.
  22. ^ Alban Berg. musicacademyonline.com. [17 Sept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January 2007). 
  23. ^ Jarman 1991,第46頁.
  24. ^ Schmadel, Lutz. Dictionary of Minor Planet Name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3: 390 [4 December 2019]. ISBN 978-3-540-00238-3.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November 2020). 

來源

進一步閱讀

  • Adorno, Theodor W. Alban Berg: Master of the Smallest Link. Trans. Juliane Brand and Christopher Haile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 Brand, Juliane, Christopher Hailey and Donald Harris, eds. The Berg-Schoenberg Correspondence: Selected Letters. New York: Norton, 1987.
  • Bruhn, Siglind, ed. Encrypted Messages in Alban Berg’s Music.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1998.
  • Carner, Mosco. Alban Berg: The Man and the Work. London: Duckworth, 1975.
  • dos Santos, Silvio J. Narratives of Identity in Alban Berg's 'Lulu'. Rochester,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14.
  • Floros, Constantin. Trans. by Ernest Bernhardt-Kabisch. Alban Berg and Hanna Fuch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4 March 2008..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7.
  • Grun, Bernard, ed. Alban Berg: Letters to his Wife.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71.
  • Headlam, Dave. The Music of Alban Ber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Jarman, Douglas. "Dr. Schon's Five-Strophe Aria: Some Notes on Tonality and Pitch Association in Berg's Lulu". Perspectives of New Music 8/2 (Spring/Summer 1970).
  • Jarman, Douglas. "Some Rhythmic and Metric Techniques in Alban Berg's Lulu". The Musical Quarterly 56/3 (July 1970).
  • Jarman, Douglas. "Lulu: The Sketches". International Alban Berg Society Newsletter, 6 (June 1978).
  • Jarman, Douglas. "Countess Geschwitz's Series: A Controversy Resolved?".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Musical Association 107 (1980/81).
  • Jarman, Douglas. "Some Observations on Rhythm, Meter and Tempo in Lulu". In Alban Berg Studien. Ed. Rudolf Klein. Vienna: Universal Edition, 1981.
  • Jarman, Douglas. "Lulu: The Musical and Dramatic Structur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program notes, 1981.
  • Jarman, Douglas. "The 'Lost' Score of the 'Symphonic Pieces from Lulu'". International Alban Berg Society Newsletter 12 (Fall/Winter 1982).
  • Jarman, Douglas. Alban Berg, Wozzec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9 August 2017]. ISBN 978-0-521-284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April 2020). 
  • Leibowitz, René. Schoenberg and his school; the contemporary stage of the language of music. Trans. Dika Newlin.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49.
  • Monson, Karen. Alban Berg: A Biography. London: Macdonald and Jane's, 1979.
  • Perle, George. The Operas of Alban Ber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 Redlich, Hans Ferdinand. Alban Berg, the Man and His Music. London: John Calder, 1957.
  • Reich, Willi. The life and work of Alban Berg. Trans. Cornelius Cardew. New York : Da Capo Press, 1982.
  • Schmalfeldt, Janet. "Berg's Path to Atonality: The Piano Sonata, Op. 1". Alban Berg: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Perspectives. Eds. David Gable and Robert P. Morgan, pp. 79–11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Schweizer, Klaus. Die Sonatensatzform im Schaffen Alban Bergs. Stuttgart: Satz und Druck, 1970.
  • Simms, Bryan R. Alban Berg 2nd. Hoboken: Taylor & Francis. 2013 [1996] [29 August 2017]. ISBN 978-1-135-8467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April 2020). 
  • Simms, Bryan & Erwin, Charlotte. Berg. Master Musicia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1. ISBN 978-0-19-093144-5. 
  • Walton, Chris. Lies and Epiphanies: Composers and Their Inspiration from Wagner to Berg. Rochester,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14 [29 August 2017]. ISBN 978-1-58046-47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April 2020). 
  • Wilkey, Jay Weldon. Certain Aspects of Form in the Vocal Music of Alban Berg. Ph.D. thesis. Ann Arbor: Indiana University, 196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