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方教會
青島教會又稱青島基督徒聚會處、龍山路基督教堂,是位於中國山東青島的一個地方教會,在地方教會和青島基督教新教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類型 | 教會組織 |
---|---|
地址 | |
服務地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青島市 |
歷史
1935年夏,張子潔受倪柝聲的差遣,來到青島錦州路建青島教會,建立地方教會。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查封了青島有英、美差會背景的教堂,青島教會因與外國差會無關而照常聚會。1942年,信徒陳子萬(陽本印染廠董事)捐建了龍山路4號聚會所。佔地面積1,324平方米,建築面積750平方米,可容信徒1,500人聚會。但是不久因青島教會拒絕參加日籍牧師山村好美組建的「華北基督教團青島分團」,而被日軍強令停止聚會。
1945年日本投降,青島教會恢復聚會。1948年,張子潔參加了倪柝聲在福建鼓嶺舉辦的同工長老訓練。回到青島以後,從1949年春節開始,張子潔帶領青島教會全體傳福音,信徒迅速由300餘人增至4,000人,除了龍山路4號聚會所以外,還分為20個家聚會[1]。
內戰後
1950年,青島教會部分信徒全家移民蘭州、包頭、西安等地。
1951年3月,張子潔邀請上海的自由佈道家顧仁恩來青島,在龍山路4號佈道,顧仁恩因「散佈反動言論」和「驅病趕鬼」被逮捕。同年,在土改運動中,青島教會1,500餘名信徒參加簽名,上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要求保留福州鼓嶺「執事之家」的土地。年底,張子潔長老、張世平以「反革命罪」被捕。青島教會的聚會人數銳減。
1951年6月,青島教會參加青島市基督教「三自」運動籌備委員會。在1954年12月和1955年8月,青島教會又先後二次退出「三自」。不久之後,同年秋天,青島教會的張天人等負責人又由於「愛國教徒的幫助」和「政府的感召」而公開認錯,第三次參加了這一組織。1956年秋,在青島市基督教第二屆代表會議上,青島教會的張天人長老當選為青島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任。
1958年,青島市基督教實行聯合禮拜,龍山路聚會所成為全市10個基督教聯合聚會點之一,青島教會的其他聚會所均被撤併。1960年,龍山路4號聚會所一度被青島市政協佔用,青島地方教會的擘餅聚會先後遷往濟寧路31號(濟寧路浸信會教堂)和青島聖保羅堂。1962年市政協遷出,聚會得以遷回龍山路聚會所。
1965年,龍山路聚會所的聚會停止,房屋由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使用。
文革後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1年3月19日,山東省基督教第三次代表會議召開,張天人被選為山東省基督教協會第一屆委員會副會長。同年5月26日,青島市基督教召開第四次代表會議,選舉張天人為青島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任,並出任新成立的青島市基督教協會會長。
1980年代、1990年代
1985年,原青島地方教會信徒在江蘇路基督教堂恢復了擘餅聚會。1994年,擘餅聚會回到了龍山路4號聚會所,改名為「龍山路基督教堂」。此後又重新恢復了禱告聚會、造就聚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