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啟德 (2000年)

颱風啟德(英語:Typhoon Kai-tak,國際編號:000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6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Edeng)為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四個被命名的風暴。「啟德」(英語:Kai Tak)一名由香港提供,為地名,源於啟德濱啟德機場,現址為啟德發展區[1]

颱風啟德
Typhoon Kai-tak(英文)
7月7日颱風啟德
7月7日颱風啟德
路徑圖
颱風啟德的路徑圖
颱風啟德的路徑圖
概況
形成日期2000年7月3日
轉化日期2000年7月10日
消散日期2000年7月12日
最低氣壓960 hPa
瞬間最大陣風195 km/h
影響
財產損失 菲律賓290萬美元(2000年)
中國大陸8200萬美元(2000年)
死傷人數 菲律賓27死
臺灣1死
影響地區 菲律賓
 香港
 澳門
臺灣
中國大陸
 北韓
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發展過程

啟德是本颱風季南海上生成的首個颱風。7月3日UTC12時,一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呂宋島西海面上生成,並採取向的路徑。7月5日UTC18時,在菲律賓呂宋島西北緩慢移動,並迅速發展成一個熱帶風暴,命名為啟德。7月6日UTC0時,啟德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UTC12時,啟德再增強為颱風。7月7日UTC0時,啟德達到頂峰,中心亦出現雙眼壁,最高持續風速為75。達到頂峰後開始向東北移動。7月8日UTC12時,啟德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7月9日UTC1時,啟德登陸於台灣台東縣成功鎮附近。UTC6時,啟德於基隆市安樂區附近出海。UTC9時,啟德繼續減弱為熱帶風暴。橫過台灣後,啟德繼續北進,在7月10日於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石橋頭鎮附近作第二次登陸。啟德掠過上海市,然後進入黃海。UTC18時,啟德轉化為溫帶氣旋。7月12日UTC6時,完全消散。[2]

影響

  臺灣

 
 
彭佳嶼
27.8 m/s
 
板橋
 
鞍部
 
竹子湖
 
淡水
 
基隆
5.8 m/s
 
臺北
8.9 m/s
 
新屋
 
新竹
12.5 m/s
 
宜蘭
8.9 m/s
 
蘇澳
17.6 m/s
 
花蓮
9.6 m/s
 
成功(新港)
19.1 m/s
 
臺東
9.7 m/s
 
大武
9.9 m/s
 
蘭嶼
34.9 m/s
 
臺中
5.2 m/s
 
梧棲
12 m/s
 
日月潭
 
阿里山
 
嘉義
7 m/s
 
玉山
 
臺南
9.3 m/s
 
高雄
8.6 m/s
 
恆春
12.6 m/s
 
澎湖
9.4 m/s
 
東吉島
 
金門
 
馬祖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錄得最大持續風力。圖例:
 無數據
 錄得5級風或以下
 錄得6至7級風
 錄得8至9級風
 錄得10至11級風
 錄得12至15級風
 
 
彭佳嶼
41.9 m/s
 
板橋
 
鞍部
 
竹子湖
 
淡水
 
基隆
12.8 m/s
 
臺北
17.6 m/s
 
新屋
 
新竹
17.1 m/s
 
宜蘭
17.7 m/s
 
蘇澳
26.4 m/s
 
花蓮
16.1 m/s
 
成功(新港)
31 m/s
 
臺東
23.8 m/s
 
大武
23.9 m/s
 
蘭嶼
54.5 m/s
 
臺中
11.9 m/s
 
梧棲
18.1 m/s
 
日月潭
 
阿里山
 
嘉義
11.6 m/s
 
玉山
 
臺南
16.4 m/s
 
高雄
13.6 m/s
 
恆春
27.2 m/s
 
澎湖
17.4 m/s
 
東吉島
 
金門
 
馬祖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錄得最大陣風。圖例:
 無數據
 錄得6至7級風
 錄得8至9級風
 錄得10至11級風
 錄得12至15級風
 錄得16級風或以上
當地發佈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災情

恆春半島、東部、東北部及北部地區有暴雨發生,尤以恆春半島雨量最多。農業損失以台東縣較為嚴重。

  香港

當地發佈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一號戒備信號

一號戒備信號在七月六日下午3時50分懸掛,當時啟德位於香港東南偏東約600公里。在隨後的數日,香港有煙霞,下午及黃昏有零散驟雨及幾陣局部地區性雷暴。啟德在七月七日約上午8時最接近香港,當時它位於香港東南偏東約530公里。香港天文台總部在七月八日下午5時左右錄得最低每小時海平面氣壓為997.0百帕斯卡。啟德在七月九日加速遠離香港,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在上午5時45分除下。[3]

在啟德影響香港期間,香港並無損失。[3]

  澳門

當地發佈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一號風球

七月四日早上八時,於呂宋島西面(北緯16.4度、東經119.5度)有一熱帶低氣壓形成,並沿呂宋西岸向東北偏北移動。至五日凌晨時分,折向西北方向。翌日凌晨二時,約在北緯19.0度、東經119.8度的南中國海面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獲命名「啟德」,編號0004,繼續向西北方向緩慢前進。十二小時後,即六日下午二時,於北緯19.7度、東經119.6度,在其西北偏北的路徑上再次增強為一強烈熱帶風暴,其中心氣壓為980百帕斯卡,中心最高風速達每小時105公里。由於啟德繼續以時速9公里移近南中國海北部,澳門於六日廿三時懸掛一號風球。七日早上八時,當啟德集結於澳門東南偏東約580公里的地方最接近澳門時,增強為颱風,其中心氣壓為970百帕斯卡,中心最高風速達每小時120公里。其後啟德以逆時針方向打圈,並以時速14公里改向東北方向移動,趨向呂宋海峽,澳門於九日早上六時三十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信號。在北上橫越台灣前,啟德於同日早上八時減弱為一強烈熱帶風暴。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臺灣

 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
上一熱帶氣旋 海上颱風警報
    2000.07.06 11:43 - 2000.07.10 03:00
下一熱帶氣旋
中度颱風丹尼 強烈颱風碧利斯
中度颱風丹尼 陸上颱風警報
    2000.07.08 05:45 - 2000.07.09 23:05
強烈颱風碧利斯

  香港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戒備信號
    2000.07.06 15:30 - 2000.07.09 05:45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丹尼 熱帶低氣壓08W

  澳門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熱帶氣旋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球
    2000.07.06 23:00 - 2000.07.09 06:30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丹尼 熱帶低氣壓08W

參考資料

  1.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2-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2000年日本氣象廳年鑒 (PDF). [2013-07-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0-3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3.0 3.1 2000年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年刊 (PDF). [2013-08-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9-3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見

同期出現的熱帶氣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