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北運河
魯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在山東省的黃河以北、漳衛河以南的河段。即大運河聊城段。南起黃河,北至臨清。全長97.5公里,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
黃河北岸「會通河」舊河道起始於今河南省台前縣夾河鄉的黃河北堤,經張秋古鎮荊門上閘、下閘,阿城上閘下閘、七級北流至聊城市區,再北流至魏灣鎮轉向西北在臨清匯入衛運河。咸豐時1855年黃河改道,大量的泥沙衝進山東境內的大運河裏,造成運河淤塞,此時清政府內憂外困,無力顧暇運河的疏浚。從此魯北運河逐漸失去了通航能力,海運逐步取代漕運成為南北物流運輸主要通道。1880年,黃河決孫家碼頭,沙灣北至張秋南壩頭外淤為平地,一時間漕運不通;次年,清廷決定自張秋南開挖新河道,從此運河不再流經沙灣。光緒27年(1901年),因黃河決口北移衝撞大運河,致黃河以北舊運河的航運廢止。
1955年實地勘察,京杭大運河的原魯北河段淤塞,魯北運河(即「會通河」舊河道,也稱「小運河」)已名存實亡。1958年在舊運河的西側另選新線,長104公里,稱位臨運河(地圖上改標為京杭大運河),南起位山,北至阿城入舊運河。[1]
1958年5月1日,在東阿縣關山鄉位山村開始建設黃河位山樞紐,是第二個五年計劃家重點水利工程項目。
1960年2月開始建設位臨運河,新開挖一條從位山至臨清的河道。具體走向是,從位山至聊城的周店,利用舊河道,周店向西沿聊城陽穀縣界至聊城王堤口與徒駭河相交後折向西北,在王鋪與馬頰河相交後再向西北,到臨清尚店轉向北,在邱屯與運河相交後繼續向北,到臨清東北與沙河故道相交,再向北入衛運河,河深4.5米,河底寬40米。位臨運河建設指揮部設在堂邑,調動聊城、陽穀、冠縣、臨清等縣市民工62000人。但因為經濟緊張,農民口糧供應困難,這項工程被迫停止施工,開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臨清段尚有9公里未挖通。
1962年3月主管農林水的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在范縣召開冀、魯、豫三省負責人會議,鑑於引黃灌溉的教訓,決定自本月份起,位山灌區關閘停灌,廢渠還耕。[2]
1965年聊城地區乾旱,地下水嚴重不足,群眾要求恢復引黃。1966年11月,國家水電部批覆山東省委及黃委。1970年位臨運河改為位山引黃三幹渠(位臨幹渠)。1972年從東阿縣位山引黃河水,流經陽穀縣、聊城縣、冠縣,至臨清入衛運河,全長110公里,設計流量69立方米/秒,灌溉面積156.5萬畝。1981年,國務院把位山引黃三幹渠列為引黃濟津工程。1982年1月正式向天津送水。
2017年6月,國家發改委下文,要求運河沿線各省上報大運河改造治理規劃。交通運輸部委託開展研究工作,2018年到山東、河北等地現場勘查。2019年2月,中央發佈《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2019年5月,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強就京杭大運河台前段開挖復航及穿黃河線路問題進行調研,指出立即設計穿黃方案,務必使大運河復航走台前故道。台前段大運河故道長8.5km,隔黃河與南岸的山東省東平縣戴廟鄉十里舖村對接,流經台前縣夾河鄉的林壩、姜莊、田灣、孫堤、沈堤、沙灣、大壩、前夾河、後夾河、八里廟和吳壩鎮的堤頭、董莊等10多個村莊,是京杭大運河途經河南省的唯一河道。有元明清運河故道、堤壩閘橋、衙祠廟碑、徐有貞敕修河道功完之碑、皇帝祭文碑、重修大河神祠碑等文物遺存。[3]2012年大運河申遺時,北鄰陽穀縣張秋古閘群(荊門上閘、荊門下閘)均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台前縣因認識不高,沙灣運河遺蹟群沒有納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無法補救的遺憾。[4]
張秋鎮南的金堤河通過涵閘向小運河(即大運河故道)年供水1至2千萬立方米。即「以金補運」。金堤河道設計流量740立方米每秒,目前每年水量1億多立方米,入黃河5至6千萬立方米。
參考文獻
- ^ 1993年《聊城地區水利志》
- ^ 《东阿县志》,第七编水利 第二章引黄灌溉工程 第一节引黄渠系工程. [2022-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6).
- ^ 宋芳鑫:“河南台前县:京杭大运河“咽喉”要段曾流经这里600年”,《大河报》,2021年10月19日. [2022年7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16日).
- ^ 京杭大运河复航线路宜走台前故道,濮阳网,2019-11-14. [2022-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