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圜錢

战国时期齐国货币

齊國圜錢,或稱賹化錢,中國古代戰國時期位於今山東省一帶的諸侯國齊國所鑄造流通的一類圜錢圓形方孔,有郭[a],錢文有「賹化」、「賹四化」和「賹六化」三種,錢文釋讀仍有爭議。齊國是較晚使用圜錢的國家之一,大約在戰國晚期開始鑄造,仍使用此前齊國刀幣的「化」為貨幣單位[1]

兩枚賹六化圜錢

鑄行

齊國早、中期鑄行刀幣,晚期兼行圜錢。賹化錢的鑄行應開始於齊襄王復國之後[1]。除在齊國流通外,還流通到等國[2]。朱活認為齊國圜錢的發行是受到了秦國勢力東擴的影響[3]:106-107

對於賹化圜錢的鑄行地區在今山東一帶,錢幣學界考古學界意見基本一致;而其鑄行時期則分歧較大。丁福保認為是漢武帝時期菑川王之子劉胡所鑄[4]王獻唐認為是西周初期[5]彭信威認為是秦國滅齊之前[6]朱活認為是戰國晚期,其給出的理由為在西周、春秋的遺址、窖藏中未曾發現賹化圜錢,僅在戰國晚期墓葬中發現過[7]。趙匡華等人對齊國圜錢和刀幣的合金配比進行比較後,認為圜錢大約與鑄行於戰國晚期的「齊法化」刀幣同時並行[8]

朱活認為齊國圜錢與齊法化刀幣為同時流通的貨幣,但它們之間並不存在主幣與輔幣的關係,「一枚賹化圜錢的法定幣值為一枚齊法化」,而齊法化刀幣的重量是賹化圜錢的三十餘倍,因而推斷賹化圜錢是戰國晚期齊國國力嚴重衰退時鑄造發行[3]:130-132。趙匡華等則對朱活的這一觀點進行了質疑,認為賹化圜錢是刀幣的輔幣[8]。按照重量測定和錢文分析,賹六化、賹四化和賹化三種圜錢的幣值比率為6:4:1,趙匡華等認為齊法化刀幣應合賹化36枚[8]

形制

齊國圜錢的形狀為外圓內方,與秦半兩一致,但仍帶有很多齊國刀幣的風格,如有廓,以「化」為單位等[8]

下表羅列了中國政府網《圜錢》一文[1],山東省情資料庫《賹化錢》一文[2],趙匡華等人《「賹四化」與「賹六化」的理化研究》[8]給出的尺寸和重量數據。

齊國圜錢的尺寸和重量
錢文 圖案 政府網 省情網 趙匡華等
直徑 重量 重量 直徑 重量
賹六化   35mm ~8.25g ~8.8g 35mm 7.0g
賹四化   30mm ~5.45g ~5.8g 30mm 4.9g
賹化 20mm 1.30g-2g ~1.4g 不適用

錢文釋讀

齊國圜錢錢文的最後一個字「 」自清朝末年以來多釋為「化」,解釋為貨幣,還有「刀」等釋讀[9]:9

第一個字「 」早期曾被誤釋為「寶」、「燕」、「貝」、「朋貝」等,後多釋讀為「賹」(「 」上部「𠍳」即古「嗌」字,用作聲符)。丁福保《古錢大辭典》中認為「賹即益,為漢武帝元朔二年所封菑川懿王子劉胡之侯國,地望在山東壽光縣西……蓋今之益都,在漢為益國也」,後來考古發掘證明賹化圜錢為戰國晚期鑄幣,這一觀點被推翻。朱活認為賹是當時貴金屬的重量單位,也就是原本秦國所用的「[10]

材質

齊國圜錢的材質全部為青銅合金,主要含有三種金屬。趙匡華等人曾取4枚賹四化和14枚賹六化進行理化分析,並通過與齊國刀幣的合金配比參數比較,齊國圜錢與戰國晚期的齊法化刀幣的配比幾乎一致[8]

幣種 含銅量平均值 含鉛量平均值 含錫量平均值
賹四化 56.2% 36.5% 3.9%
賹六化 56.2% 34.5% 3.8%
合計 56.2% 34.9% 3.8%

部分出土情況

齊國圜錢的出土以賹六化和賹四化較為常見,賹化罕有[11]

出土時間 出土地點 出土的齊國圜錢 其他說明 來源
1960年 山東省濟南市五星牌坊 賹六化305枚,賹四化292枚,賹化2枚 同時出土即墨之法化3枚,安陽之法化2枚,齊之法化2枚,齊法化51枚,以及一化圜錢2枚 [1][10]
1968年12月 山東省青島市市郊女姑口 賹六化1枚,賹四化2枚 同時出土即墨之法化、齊法化各1枚 [11]
1970年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港溝公社神武大隊 賹六化41枚(另有1枚殘幣),賹四化40枚 同時齊法化5枚 [11]
1979年 山東省日照縣兩城公社竹園大隊 賹六化107枚,賹四化95枚 同坑出土齊刀197枚 [1]
1983年8月 山東省博興縣陳戶公社喬子村 賹四化4枚 同時出土安陽之法化1枚,齊之法化1枚,齊法化99枚 [12]

備註

  1. ^ 郭,錢幣學術語,指凸起的輪廓

參考

  1. ^ 1.0 1.1 1.2 1.3 1.4 圜钱. 中央政府入門網站. [2018-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2). 
  2. ^ 2.0 2.1 省情资料库>金融库>第一卷 货币>第二类 铜铸币>第二辑 賹化钱. 山東省情資料庫. [2018-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7). 
  3. ^ 3.0 3.1 朱活. 古钱新探. 齊魯書社. 1984. 
  4. ^ 丁福保. 历代古钱图说. 山海書店. 1985: 50. 
  5. ^ 王獻唐. 中国古代货币通考. 齊魯書社. 1979. 
  6. ^ 彭信威. 中国货币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 81. 
  7. ^ 朱活. 论齐圜钱钱范兼谈六字刀. 中國錢幣. 1988, (1). 
  8. ^ 8.0 8.1 8.2 8.3 8.4 8.5 趙匡華; 陳榮; 孫成甫. “賹四化”与“賹六化”的理化研究. 中國錢幣. 1993, (2): 22–28. 
  9. ^ 張馳. 钱币文化丛书 中国刀币汇考.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05-06-19. ISBN 7202022052. 
  10. ^ 10.0 10.1 朱活. 谈山东济南出土的一批古代货币——兼论春秋战国对期有关齐国铸币的几个问题. 文物. 1965, (1): 37–45. 
  11. ^ 11.0 11.1 11.2 朱活. 从山东出土的齐币看齐国的商业和交通. 文物. 1972, (5): 55–59. 
  12. ^ 常敘政. 山东博兴出土齐国货币. 文物. 1984, (10):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