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

由Flamelai在話題最近示威上作出的最新留言:3 年前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人權專題 (獲評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人權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人權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美國專題 (獲評未評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美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美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Untitled

關於美國黑警與武力清場,並且實施宵禁,請問這些你們看不見嗎?—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長生樹對話貢獻)於2020年6月1日 (一) 10:53 (UTC)加入。回覆

你看得見你就寫啊,沒人剝奪你寫的權利。GnolizX留言2020年6月1日 (一) 10:57 (UTC)回覆

建議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合併

大家覺得如何——航站區留言2020年5月29日 (五) 09:53 (UTC)回覆

關於「雙重標準」問題,有人提出不符合條目,但是這些報道確實與條目有關

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以來,美國政府常常指責香港警隊暴力執法」。與美國警方動輒鎖喉、開槍的粗暴執法相比,香港警隊在面對示威者時的執法行為相當克制,而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人死亡、開槍射殺行為卻不鮮見,僅2019年就達到1004起。凸顯美國政府對待同一性質事件的雙重標准[1][2][3]。——航站區留言2020年5月29日 (五) 10:07 (UTC)回覆

現在是討論問題,希望得到共識 ——航站區留言2020年5月29日 (五) 11:30 (UTC)回覆
如果共識為不接受,請勿加入。--Starry🌟Home🏠 簽到疫情 2020年5月29日 (五) 11:42 (UTC)回覆
第二次提醒,屬於原創研究。-- 2020年5月29日 (五) 11:30 (UTC)回覆
(~)補充:但「各方反應」一節是描述政府部門的反應,此言論不應該放在這一節。--DRIZZLE (留言) 2020年5月30日 (六) 08:48 (UTC)回覆

(+)支持關於胡錫進的言論,我覺得並沒有充滿仇恨。這些都是事實。 步六孤留言2020年5月29日 (五) 15:18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郭夢媛 (編). 外交部:黑人的命也是命 望美方保障少数族裔合法权利. 中國新聞網. 2020-06-01 [2020-06-01]. 

增加三條

  • 人民日報5月29日發表「人民銳評」文章,標題是《美式雙標,該破產了!》,文章指出:「針對美國白人警官膝蓋跪壓鎖脖一名黑人男子致死引發的激烈衝突,美國政客的雙標思維,無論美化亂港暴徒,還是污名化香港警察,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干涉中國內政找一個道貌岸然的藉口。」[1]
  • 環球時報5月29日發表「社評」文章,標題為《美國政府,請與明尼蘇達州人民站在一起》,文章指出:「黑人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窒息而死,但美國政府、國會和輿論卻一直在攻擊香港警察『暴力』,反而讚揚香港發生的打砸燒是『美麗的風景線』,用『美國同香港人民站在一起』鼓勵香港的暴力示威。華盛頓明尼蘇達州以及全美底層民眾的應有關懷似乎都給了香港的激進示威者,他們更願意與後者而不是與前者』站在一起』。[2]
  • 央視5月29日發表《美警察選擇性執法惹眾怒,有政客卻忙着指責別國》,指出:「美國警員膝蓋壓脖子致非裔男子死亡,引發美國民眾強烈抗議,族裔間不平等在加劇。而美國一些政客對此視而不見,一邊忙着為抗「」不力甩鍋,一邊操縱涉港涉疆法案,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3]

——航站區留言2020年5月29日 (五) 16:32 (UTC)回覆

由於這是部分中文媒體的報道,建議在段落開頭添加「多家中文媒體在報道中質疑:」,以便顯示這是媒體發表的評論,而非公認的事實。 Albertwander留言2020年5月29日 (五) 16:51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郭夢媛 (編). 外交部:黑人的命也是命 望美方保障少数族裔合法权利. 中國新聞網. 2020-06-01 [2020-06-01]. 

個人建議

改寫如下: 《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中國官媒均發出文章,指與美國政府在反對逃犯條例草案運動中支持示威者,但在此次事件中表示支持對騷亂者動用武力,顯示美國政府的雙重標準。 Starry🌟Home🏠 簽到疫情 2020年5月29日 (五) 17:53 (UTC)回覆

已更改。--DRIZZLE (留言) 2020年5月30日 (六) 06:55 (UTC)回覆
  • (-)反對:這些文章中的「雙標」應該是指認為美國「表示軍隊會支持明尼蘇達州州長,還威脅將對騷亂者動用武力」和稱讚香港「美麗的風景線」雙標,不是指美國警方執法粗暴。--DRIZZLE (留言) 2020年5月30日 (六) 06:26 (UTC)回覆
↑該投票無效,原因:理由消失。--DRIZZLE (留言) 2020年5月30日 (六) 06:55 (UTC)回覆
  • 不知閣下是不是指紐約時報的觀點?事實上,其觀點被不少媒體報道[1][2][3][4]。當然,只是題外話,如果閣下認為有問題,歡迎閣下至該條目討論頁提出。謝謝。--SCP-2000 2020年5月30日 (六) 09:24 (UTC)回覆
  • 目前如此。那個條目裏面似乎也只有「美國」混入了《紐約時報》的言論,俄羅斯、法國、加拿大等國以及「其他」裏面的國家都是外交部言論。不過加入媒體反應也不是不行,講清楚是媒體言論就好,我覺得至少要加一個小標題「媒體反應」。--DRIZZLE (留言) 2020年5月30日 (六) 09:27 (UTC)回覆
  • 不得不說,在下沒想到他的雙標論會被不少英語傳媒報道。除了DrizzleD君提出的外,在下還找到另一傳媒報道[9]。既然如此,在下認為其觀點可加至條目中及非極少數觀點。--SCP-2000 2020年5月31日 (日) 03:26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郭夢媛 (編). 外交部:黑人的命也是命 望美方保障少数族裔合法权利. 中國新聞網. 2020-06-01 [2020-06-01]. 

蘋果日報那麼垃圾的媒體都能用來引用?胡錫進說話卻不能,維基某些雙標是很搞笑了 Wk52Cretro留言2020年6月3日 (三) 01:07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5-29

  請求已拒絕:保護逾期。# SteepPeak 2020年6月25日 (四) 16:01 (UTC)回覆

將內地媒體對美國政府的指控說明分開並替換為下列文字:


中國大陸將事件與香港示威的比較

  •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評論事件時的表示:「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抗議者終於「香港化」,走向了暴力,甚至有過之無不及。這真是打華盛頓的臉啊。新冠肺炎已經讓美國死10萬多人了,早晚美國的窮人為這也要上街砸、燒,走着瞧。但美國政府的這些雙標,這些把戲,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徹底看醒了。原來美國也有兩個富的和貧賤的並行世界,多像豪華版的印度。那裏為老弱、窮人和少數族裔準備得最多的是墳墓。」[1]。然而,香港的暴力事件中,示威者並未對警察局縱火或進行無差別的破壞[2]
  • 與此同時,內地媒體亦指出,在香港的長達九個月的示威以來,美國政府常常指責香港警隊暴力執法。相關評論認為,香港警隊在面對示威者者的時候非常克制,並認為美國警察的行為凸顯美國政府對待同一性質事件時表現出雙重標准[3][4][5]。可是,在美國發生警察對有色人種或弱勢社群施行暴力致嚴重傷亡的事件後,大部分涉事警察均至少被撤職或遭到調查。與此同時,對在示威現場的在場人士,包括示威者、途人、記者及義務急救員實施暴力並導致嚴重傷害的警察則大多並未遭到調查或停職處理[6][7][8][9][10][11][12]

參考資料


這應該能夠至少平衡說明。以上。--1233 T / C 2020年5月29日 (五) 13:51 (UTC)回覆

  • (-)反對:原創研究,如「可是,在美國發生警察對有色人種或弱勢社群施行暴力致嚴重傷亡的事件後,涉事警察均至少被撤職或遭到調查。與此同時,對在示威現場的在場人士,包括示威者、途人、記者及義務急救員實施暴力並導致嚴重傷害的警察則大多並未遭到調查或停職處理」。--SCP-2000 2020年5月29日 (五) 13:57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郭夢媛 (編). 外交部:黑人的命也是命 望美方保障少数族裔合法权利. 中國新聞網. 2020-06-01 [2020-06-01]. 

記者採訪中被捕

5月29日,CNN記者奧馬爾·吉梅內斯(Omar Jimenez)在早上5點多對明尼蘇達州抗議行動做直播報道時,與其他2名CNN工作人員被警察逮捕。而同樣在現場的一個白人記者卻沒有被捕。[1]此事發酵後,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向CNN道歉。不久後,奧馬爾·吉梅內斯與其他2名CNN工作人員就被釋放。[2]

同日,亞特蘭大CNN總部遭到破壞,示威者燒國旗砸玻璃。[3]

——航站區留言2020年5月29日 (五) 14:47 (UTC)回覆

抄襲。-- 2020年5月29日 (五) 14:50 (UTC)回覆
這不是報道嗎?哦哦,我提煉一下——航站區留言2020年5月29日 (五) 14:57 (UTC)回覆
報道也不能原文複製。--DRIZZLE (留言) 2020年5月29日 (五) 15:00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5-29

  請求已處理

麻煩管理員在==影響==的肯塔基州一段中添加「示威遊行中遭到不知名人士的槍擊,導致七人受傷,其中一人受重傷」和丹佛的遊行中添加「一名汽車駕駛員撞倒了一名示威者,但沒有受重傷」[1]。--Bagida520留言2020年5月29日 (五) 14:44 (UTC)回覆

參考資料

請求更新

  請求已處理

請求更新「CNN記者採訪時被捕」相關內容[1]Johnson.Xia討論·貢獻·成就2020年5月30日 (六) 05:06 (UTC)回覆

另外是否需要考慮增加其他城市騷亂的內容了[2]Johnson.Xia討論·貢獻·成就2020年5月30日 (六) 05:13 (UTC)回覆

  • 請求管理員於「過程」章節增加以下內容:
在同日上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非裔記者、攝影記者及導播在現場報導時,被多名警員包圍。當時該名非裔記者跟警員對話,表示他們願意退到警員覺得滿意的地方,並出示工作證表明其身份,同時其團隊成員也明確告知他們是CNN的記者,然而他們先後被警員上銬帶走。而警員沒有向他解釋拘捕原因[3][4][5],另一說法指警員向採訪團隊表示因記者不聽勸告移動才被捕。其後他們獲釋[6]
明尼蘇達州市長表示抱歉,並指事件不可接受,明尼蘇達州巡警發聲明表示為清理和恢復街上秩序拘捕4人,其中包括三名CNN記者,確認身份後已獲釋。而CNN表示警方做法明顯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他們的權利,並要求儘快獲釋[3][4][5][6]
--SCP-2000 2020年5月30日 (六) 10:55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Police arrest CNN correspondent Omar Jimenez and crew on live television. CNN. 2020-05-29 [2020-05-29]. 
  2. ^ LIVE UPDATES: Riots break out across America after George Floyd death. 福克斯新聞. 2020-05-29 [2020-05-29]. 
  3. ^ 3.0 3.1 何文翰. CNN記者直播美國明尼蘇達州示威時突然被捕 州長道歉:不能接受. 香港01. 2020-05-29 (中文(香港)). 
  4. ^ 4.0 4.1 CNN黑人記者直播期間被上手扣. 明報. 2020-05-30 (中文(香港)). 
  5. ^ 5.0 5.1 【明尼蘇達示威】CNN記者採訪卻被捕 州長急道歉. 香港經濟日報. 2020-05-30 (中文(香港)). 
  6. ^ 6.0 6.1 美警暴力/非裔男子遭警方壓頸喪命 CNN記者採訪示威被捕[影]. 中央社. 2020-05-30 (中文(臺灣)). 

抗議已擴散到全美,此條目是否需要更名?

英語維基單獨創立了喬治·弗洛伊德抗議英語George Floyd protests條目來描述全國範圍內的抗議活動。——AmaiAya留言2020年5月30日 (六) 06:28 (UTC)回覆

追記:英語維基已經把en:Twin Cities protestsen:George Floyd protests合併為後者,我認為這個條目也該改成「喬治·弗洛伊德抗議」之類的名字了。——マイ ヤ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2020年5月31日 (日) 02:10 (UTC)回覆

 完成,已完成移動,另概數章節亦需要後續改動。--天天 (留言) 2020年5月31日 (日) 15:04 (UTC)回覆

建議更新

  請求已拒絕:過期。# SteepPeak 2020年6月25日 (四) 16:00 (UTC)回覆

建議更新「CNN總部被砸」的相關內容[1][2] S-424留言2020年5月30日 (六) 07:12 (UTC)回覆

  • 請求管理員於「過程」章節增加以下內容:
同日下午至晚上,一批示威者衝擊CNN位於亞特蘭大的總部,包括向CNN大樓門外標誌塗鴉,破壞大樓的玻璃及附近的警車,有部分示威者呼叫反媒體的語句。而警方派出防暴警察與示威者對峙[3][4][5][6]
--SCP-2000 2020年5月30日 (六) 12:02 (UTC)回覆

·我看到CNN直播全程中,出現了國民警衛隊士兵服飾的武裝人員,是否應該將建議改為「警方與國民警衛隊派出防暴警察與士兵與示威者對峙」?同時,補充,視頻顯示有至少一名示威者當場被逮捕,示威者有向警方投擲自製煙霧彈與疑似爆炸物,警方增援則是隨後趕到。--悠穹落雪留言2020年5月31日 (日) 07:02 (UTC)回覆

編輯請求:錯別字

  請求已處理

編輯請求 2020-05-31

  請求已拒絕

更新Twitter對特朗普的推文貼出公共利益告示:

然而,Twitter在特朗普的推文下方貼出公共利益告示,稱特朗普的言論違反了網站服務條款中禁止鼓吹暴力的條款[1]。--百戰天蟲留言2020年5月31日 (日) 04:13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Alba, Davey; Conger, Kate; Zhong, Raymond. Twitter Adds Warnings to Trump and White House Tweets, Fueling Tensions. The New York Times. 2020-05-29 [2020-05-31]. 

保護期結束。# SteepPeak 2020年6月25日 (四) 16:03 (UTC)回覆

求證說法

警方假扮示威者搞破壞是否屬實?目前我找到的來源有:[11][12][13][14]Johnson.Xia討論·貢獻·成就2020年5月31日 (日) 04:29 (UTC)回覆

沒看見,需要真的注意一下某些媒體的預設立場的問題,NYT和華郵這種是公開的了,是大報,且不去說他。什麼FT 福布斯這種財經專業向的來渾水摸什麼魚啊--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0年6月1日 (一) 07:10 (UTC)回覆

關於條目名稱問題

個人認為現名稱並不中立,其立場明顯偏向於反對示威者的一方,有違維基百科中立原則。因此在下提議本條目名稱可改為更中立一些的名稱。如2020年明尼阿波利斯示威或喬治·弗洛伊德死亡引發的示威。望參考。Ljk041123留言2020年5月31日 (日) 04:34 (UTC)回覆

(*)提醒:見#抗議已擴散到全美,此條目是否需要更名?章節。角川かどかわ 淑子よしこ 2020年5月31日 (日) 05:17 (UTC)回覆

感謝!已將個人意見粘貼到#抗議已擴散到全美,此條目是否需要更名?章節。Ljk041123留言2020年5月31日 (日) 06:30 (UTC)回覆

全美騷亂

標題應該改成全國騷亂了吧,現在多州多地都有示威遊行。--Chinyen 留言2020年5月31日 (日) 05:48 (UTC)回覆

(*)提醒:見#抗議已擴散到全美,此條目是否需要更名?章節。Johnson.Xia討論·貢獻·成就2020年5月31日 (日) 06:48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5-31「各方反應」段落

  請求已拒絕

「各方反應」段落如下文字:

与美国警方动辄锁喉、开枪的粗暴执法相比,香港警队在面对[[示威者]]时的执法行为相当克制,而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人死亡、开枪射杀行为却不鲜见,仅2019年就达到1004起。凸顯美国政府對待同一性質事件的[[雙重標准]]。<ref>{{cite news |title=美国骚乱升级 典型的“双标”现场--中國日報|url=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005/29/WS5ed05710a310f5a71bd1fab9.html}}</ref><ref>{{cite news |title=福克斯主播批抗议示威是“暴乱” 美国网友:双标--鳳凰網|url=http://finance.ifeng.com/c/7wqidiqN7L6}}</ref><ref>{{cite news |title=张若:美式“双重标准”可以休矣!--搜狐|url=https://www.sohu.com/a/398428165_162522}}</ref>

此段文字是特定網站(中國日報、鳳凰網、搜狐)的觀點,請求在內文中直接加註觀點提供者名稱,並建議改為如下:

[[中國日報]]、[[鳳凰網]]與[[搜狐]]等網站認為,香港警队在面对[[示威者]]时的执法行为与美国警方动辄锁喉、开枪的「粗暴執法」對比之下相對克制,而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人死亡、开枪射杀行为却不鲜见,仅2019年就达到1004起。上述網站亦批評該事件凸顯美国政府對待「同一性質事件」有「[[雙重標准]]」。<ref>{{cite news |title=美国骚乱升级 典型的“双标”现场--中國日報|url=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005/29/WS5ed05710a310f5a71bd1fab9.html}}</ref><ref>{{cite news |title=福克斯主播批抗议示威是“暴乱” 美国网友:双标--鳳凰網|url=http://finance.ifeng.com/c/7wqidiqN7L6}}</ref><ref>{{cite news |title=张若:美式“双重标准”可以休矣!--搜狐|url=https://www.sohu.com/a/398428165_162522}}</ref>

--Ntlshuanghe4629留言2020年5月31日 (日) 12:10 (UTC)回覆

  • (!)意見 我檢查了以上三條,只有中國日報是新聞報導,@Ntlshuanghe4629 鳳凰的視頻中,卡爾森是實實在在的人,當天說了什麼甚至可以去找節目回看,但是,另外一面就是「網友/美國網友/國外網友」表示,所指不明,也無法確定是否存在這樣的人,我甚至有(?)疑問 不知道鳳凰網駐美記者算不算那個「美國網友/國外網友」?(而這是老胡和他單位GT經常在做的事情,其他類似的有,作者為人民大學教授(無姓名)。所以,wiki是否真的有歧視他們的論點?所以,你們說,這事怎麼辦吧?)搜狐那個是新媒體(大概老胡就不追究無授權轉載了)如果有名字、單位、職務/職稱的話,可能還行。「國際問題觀察員 張若」,光是叫張若的在中國能找出一大把你們信不信?--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0年6月1日 (一) 07:06 (UTC)回覆

參考資料

  • @DreamLiner上方Red16提出的疑慮並沒被Ntlshuanghe4629清楚地回覆,怎麼這樣還接受編輯請求啊  囧rz……,私認為應當將「各方反應」的「中國」整個子章節只採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發言,媒體(甚至官煤)、胡錫進都應移除,修改成→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於6月1日表示,「美方將香港的『港獨』和黑色暴力分子美化為英雄鬥士,而將美國國內抗議種族歧視的民眾稱之為暴徒?美方的做法是最典型的『世界馳名雙重標準』」[1]。-- 2020年6月1日 (一) 14:32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郭夢媛 (編). 外交部:黑人的命也是命 望美方保障少数族裔合法权利. 中國新聞網. 2020-06-01 [2020-06-01]. 

保護期結束。# SteepPeak 2020年6月25日 (四) 16:04 (UTC)回覆

加入俄羅斯表態

編輯請求 2020-06-01

騷擾中一人死亡?加州奧克蘭兩執法人員在抗議活動中中槍,其中一人不治身亡(澎湃新聞)老胡援引CNN...--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0年6月1日 (一) 07:19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6-01 「過程」

5月31日,大批群眾在明尼阿波利斯的州際公路上示威,期間一輛大型運油車疑似蓄意撞向示威人群,示威者四散躲避[1][2]。在運油車停下後,示威者隨即上前包圍運油車,並將司機拖下車毆打,其後警方到場分開司機和示威者,司機受傷送院,並以涉嫌襲擊被捕[1][2]。另外,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在個人Twitter上表示,美國會將極左組織「Antifa」列為恐怖組織[3][4]。較早前,他與部分美國官員把在全國各地城市的暴力示威歸咎於Antifa及激進左翼所為[4]。--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香港人報仇 2020年6月1日 (一) 11:48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6-01

  請求已處理

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
從上到下,從左至右:示威者聚集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的街頭上、一名示威者站在一輛損毀的警車上、示威者們在明尼阿波利斯第三警區總部英語Minneapolis Police外高舉拳頭抗議、第三警區總部門外遭到縱火、示威者與警察對峙、州警在街頭戒備、一名示威者站在被嚴重焚燬的車上。
日期2020年5月26日至今(4年1周又3天)
地點
  美國全國
起因
方法抗議示威公民不服從公民抵抗搶劫故意傷人縱火刑事毀壞
狀況持續中
死亡、受傷和逮捕
死亡11
逮捕4,400+[6]
  • 導言:「在騷亂中,有一個人被槍殺」→「騷亂至今已造成11人死亡」
  • 各方反應(美國):「蒂姆·沃爾茲(Tim Walz)」→「提姆·沃茨」、「雅各布·弗雷(Jacob Frey)」→「雅各布·弗雷英語Jacob Frey
  • 各方反應(聯合國):「巴切萊特」→「巴切萊

以上。-Mısaka Mikoto 反惡法 2020年6月1日 (一) 15:43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1.0 1.1 香港電台. 明尼阿波利斯市有運油車衝向示威人群. 2020-06-01 [2020-06-01] (中文(香港)). 
  2. ^ 2.0 2.1 on.cc東網. 美警殺黑人:明州示威不斷 運油車直衝人群. 2020-06-01 [2020-06-01] (中文(香港)). 
  3. ^ Evan Perez & Jason Hoffman. Trump tweets Antifa will be labeled a terrorist organization but experts believe that's unconstitutional. CNN. 2020-05-31 [2020-06-01] (英語). 
  4. ^ 4.0 4.1 歐敬洛. 【美國示威】特朗普:會把「反法西斯主義」Antifa列為恐怖組織. 香港01有限公司. 2020-06-01 [2020-06-01] (中文(香港)). 
  5. ^ Robertson, Nicky. US surgeon general says "there is no easy prescription to heal our nation". CNN. May 30, 2020 [May 30, 2020] (英語). 
  6. ^ Khalil, Ashraf; Morrison, Aaron; Sullivan, Tim. Unrest overshadows peaceful US protests for another night. AP News. 31 May 2020 [1 June 2020]. 

保護逾期,且管理員已反應。# SteepPeak 2020年6月25日 (四) 16:06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6-02

  請求已拒絕

  • 各方反應#中國→各方反應#中國大陸

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6月2日 (二) 02:21 (UTC)回覆

保護期過。# SteepPeak 2020年6月25日 (四) 16:07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6-02

  請求已拒絕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舞月書生𐙼羊村村民雞條粉,近期關注COVID-192020全國兩會。𔒚 2020年6月2日 (二) 02:57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6-02 BUG相關

  請求已處理

註釋[1]去除|url-status=live參數,註釋[41]添加一個}

以上為需要修復的BUG。角川かどかわ 淑子よしこ 2020年6月2日 (二) 07:39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6-02

有幾點需要注意,1.參議員科頓在推上說(同樣是藍色認證號)不惜代價平亂,甚至包括動用第18空降軍在內的陸軍主力,總統RT並說yes。此事是否會引發憲法條文上的問題?2.有關於軍隊不能用於國內的條款存在例外。那個例外到底是叛亂法案還是暴亂法案?中文各種翻譯都有(而兩者的性質在字面上來說,根本性的不同。此條文通過於1807年)--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0年6月2日 (二) 08:15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6-02

「過程」(5月29日,「在同日上午……」之後)
在同日晚上,有過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白宮附近,部份人向防暴警察投擲磚塊、瓶子,放煙花或燃燒雜物,又企圖拆毀警方的路障,其後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1][2]。據《紐約時報》及CNN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晚曾被美國特勤局特工短暫地帶至位於白宮東翼下方的總統緊急行動中心,逗留了一小時左右,而第一夫人梅拉尼亞和兒子巴倫亦有同行[1][2][3]。在此次示威活動中,美國特勤局表示至少有60名美國特勤人員受傷,其中11人被送往醫院,暫無生命危險,而白宮附近的歷史地標聖公會聖約翰教堂英語St. John's Episcopal Church, Lafayette Square亦遭示威者縱火[2][4]

「影響」
示威者上街抗議警暴問題,而全國則有不少警察採取不同方式響應示威者的訴求。5月30日,密歇根州傑納西縣的警長克里斯·斯旺森(Chris Swanson)在遊行隊伍抵達警署後,脫下其頭盔並放下警棍,與其他警員一同參加遊行,因而獲得在場人士的歡呼[5]。另外,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諾並亦有抗議警暴的公眾和平集會,朱諾警察局局長艾德·默瑟(Ed Mercer)和一眾警員,以及其他民選官員,也有一同參與[6]。而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塔克魯茲縣,當地警察首長安迪·米爾斯(Andy Mills)與數百居民一起跪下,悼念遭警員跪頸後死亡的弗洛伊德,並關注警員針對非裔使用暴力問題[7][8]。5月31日,佛羅里達州有來自不同警署警員在科勒爾蓋布爾斯以單膝下跪,與示威者一同祈禱[9][10]

以上。--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香港人報仇 2020年6月2日 (二) 12:41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1.0 1.1 香港電台. 白宮外示威者放火警方放催淚彈 特朗普據報曾藏身地堡. 2020-06-01 [2020-06-02] (中文(香港)). 
  2. ^ 2.0 2.1 2.2 明報. 美國在燃燒 地方官轟領導真空 白宮歸咎有人煽動 亞特蘭大市長促勿再火上加油. 2020-06-02 [2020-06-02] (中文(香港)). 
  3. ^ 聶振宇. 【美國示威】示威者包圍白宮 特朗普據報躲進地堡近1小時. 香港01有限公司. 2020-06-01 [2020-06-02] (中文(香港)). 
  4. ^ 香港蘋果日報. 【不斷更新●警跪頸殺人】WSJ記者轟採訪時遇警暴 紐約警員被汽車撞至重傷. 2020-06-02 [2020-06-02] (中文(香港)). 
  5. ^ ETtoday. 【美國示威】警長脫下頭盔武器與示威者並肩而行 全場感動鼓掌. 香港01有限公司. 2020-06-02 [2020-06-02] (中文(香港)). 
  6. ^ 香港蘋果日報. 【警跪頸殺人】密歇根州警員放下警棍遊行:警察也是社區一分子. 2020-06-01 [2020-06-02] (中文(香港)). 
  7. ^ ABC7 Eyewitness News. Police chief in California takes knee with protesters to honor George Floyd. 2020-06-01 [2020-06-02] (英語). 
  8. ^ 頭條日報. 美多地有警員單膝下跪 與民眾祈禱以示團結. 2020-06-01 [2020-06-02] (中文(香港)). 
  9. ^ Caitlin O'Kane. Police officers kneel in solidarity with protesters in several U.S. cities. CBS News. 2020-06-01 [2020-06-02] (英語). 
  10. ^ on.cc東網. 美警殺黑人:佛州警員單膝下跪 與示威者祈禱. 2020-06-01 [2020-06-02] (中文(香港)). 

編輯請求 2020-06-02

  請求已處理

請在==各方反應==的特朗普第2條發言下方添加以下內容⬇

5月30日,特朗普為他前一天被推特隱藏的評論解識說:「搶劫會導致槍擊,這就是為什麼5月28日晚上在明尼阿波利斯槍一名男子被槍殺致死,或者看看在路易維爾 (肯塔基州)發生的7人槍擊事件。我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這就是昨晚表達的意思。

6月1日,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講話時,呼籲各州長使用國民警衛隊與憲兵部隊強力鎮壓街道暴力,並威脅說,如果州長未能有效地使用國民警衛隊,則將部署美軍平亂,隨後將這場騷亂行動定調為本土恐怖行為,並稱可能會援引1807年的《叛亂法》,該法允許總統在美國境內部署軍隊以應對內亂。


美國各州/市長反應

➡ 此處:把5月28日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發佈戒嚴的消息放此處

之後在下方添加⬇
5月30日,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表示,暴動暴露了「刑事司法系統中的不平等和歧視」,並表示必須停止將種族不公正事件視為「個人事件」,並呼籲社會大眾別再把弗洛伊德事件當成單一事件看 看待,否則民眾就是眼盲。並再次批評警察暴力執法問題。<fre>https://edition.cnn.com/us/live-news/george-floyd-protests-05-30-20/h_7334e5ac05855d21d93ec52b98468cec<fre/>

特蘭大市長凱莎·蘭斯·巴托姆斯英語Keisha Lance Bottoms在召開的記者會上呼籲示威者通過「非暴力行動主義」表達憤怒,並非通過破壞行動來表訴求。她譴責示威者的暴動是非法的,並指責示威者通過傷害亞特蘭大而不是為司法改革提供幫助。同時在聲明中表示:「現在,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呼籲各社區團結起來,通過祈禱展示我們作為亞特蘭大的力量,並共同努力恢復和治癒我們的城市,為國家樹立榜樣。」巴托姆斯向州長辦公室協調,向國民警衛隊提供援助。

肯塔基州州長安迪·貝希爾(Andy Beshear)呼籲國民警衛隊在整個城市動蕩平穩後幫助路易維爾 (肯塔基州)]]維持和平。並對譴責示威者的暴動表示:「路易維爾的示威活動都是和平地開始的,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尤其是昨晚的事,以及我們的情報所說的將要發生的事,有外界團體試圖製造暴力來傷害那些在街上的所有人。我們不能讓城市內的遺產遭受暴力破壞,也不能讓我們的街道變成暴力。」<fre>https://edition.cnn.com/us/live-news/george-floyd-protests-05-30-20/h_b3d81217d833219fe76abeed4f3c7ae1<fre/>

艾奧瓦州州長金·雷諾茲德梅因市長弗蘭克·考尼在同情示威者的憤怒的同時,要求公民制止暴力並進行「尊重,和平的對話。」<fre>https://edition.cnn.com/us/live-news/george-floyd-protests-05-30-20/h_8a31e2acfd45daa9d389633df2b81403<fre/>—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Bagida520對話貢獻)於2020年6月2日 (二) 14:30 (UTC)加入。回覆

家屬反應

6月1日,弗洛伊德的家人和其支持者重回案發現場獻花紀念,並重現弗洛伊德死亡的情況表達訴求。弗洛伊德的弟弟在發表致辭時再次批評警察暴力執法的問題,並呼喚騷亂中的示威者別再破壞店鋪以免自毀,稱將以和平訴求來推動改革[1]

—以上[[WP:SIGN|Bagida520留言)]]的留言由Bagida520對話貢獻)於2020年6月2日 (二) 14:18 (UTC)加入。回覆

對新冠肺炎傳播的擔憂

美國衛生專家警告說,大規模抗議活動可能會促進新冠肺炎的加速傳播。明尼蘇達州衛生部對抗議活動可能加劇正在進行的新冠肺炎大流行表示擔憂。[2][3]

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對新冠肺炎案件激增表示擔憂。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也有類似的擔憂,他們將抗議活動描述為「在這種大流行情況下具有固有的危險性」。他還指出,人們有權提出抗議,但他們沒有「感染他人的權利」,也沒有「以危害公共衛生的方式採取行動的權利。」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市長梅利爾·巴烏斯爾 Muriel Bowser英語梅利爾·巴烏斯爾 Muriel Bowser對示威情況表示擔憂:「當我們剛剛取消在家中待命的命令時,我們的街道上就會有群眾集會,這可能對後來的冠狀病毒病例激增產生影響。」

亞特蘭大市長凱莎·蘭斯·巴托姆斯說:「看到群眾聚集。我們知道這種病毒已經在我們的社區中正在發生。」 她還說:「如果您昨晚外出抗議,您可能需要在本周接受病毒測試。」 [4]

馬里蘭州州長拉里·霍根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說:「毫無疑問,當我們到處都是這種病毒時,當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一起時是不健康的。」 [5]

美國衛生專家們對正確使用非N95口罩的潛在功效持不同意見,並指出,使用口罩並不能保證可以停止其他的防護措施,呼籲人們保持足夠的物理距離。

特朗普5月30日和6月1日的來源[6][7]

這是第二次在這裏發表,操作上的不熟悉請見諒,(也是第1次遇到被封的情況)。

--Bagida520留言2020年6月2日 (二) 14:02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6-02

  請求已處理

參照英文維基那麽的列表寫了,喬治·佛洛伊德之死示威引發的示威列表,請在條目中加上相關置頂導航。--Nostalgiacn留言2020年6月2日 (二) 19:06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6-02

  請求已處理

各方反應-聯合國一節裏「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巴切萊發表聲明」應修正為「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切萊發表聲明」,屬於明顯筆誤。--【和平至上】反對美國各地警方以過度武力鎮壓和平示威者💬 2020年6月2日 (二) 20:26 (UTC)回覆

建議改名:「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美國之春」

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 → 「美國之春」:部分媒體採用這一名稱--Huangsijun17留言2020年6月4日 (四) 01:36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6-05

請加入中國留學生參加搶劫炫耀戰利品的內容 「中國留學生參加西雅圖暴徒搶劫 美國非裔騷亂可見中國人身影」 RFI

(正式出報道了,當然不護短,自己做了還怕認?)--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0年6月5日 (五) 06:17 (UTC)回覆

@Red16半保護,你可以直接修改。——Huangsijun17留言2020年6月5日 (五) 08:36 (UTC)回覆

然而這段新聞被人以「未經兩個以上獨立來源證實的信息」為由刪了Bagida520留言2020年6月17日 (三) 05:06 (UTC)回覆

又大肆添加中國批評的問題

為什麼又要添加一堆中國批評的新聞,有代表性的一篇就夠不需要加兩三遍來強調,這樣讓明眼人一看起來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起碼像本人這種非中港台的人一看就很不舒服。為避免刪除後又又引起編輯戰,搞到整個條目被封。希望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Bagida520留言2020年6月5日 (五) 16:28 (UTC)回覆

為什麼單獨說中國「大肆」報道?其他國家沒有報道?——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20年6月5日 (五) 17:02 (UTC)回覆

為什麼你們「中共國」大肆報道問你們的媒體,外媒只不過報道了這件事你們就受不了,你們央視每天一個都報道,裝作一副關心美國的樣子,卻不知其實中共是最沒有人權的。--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6:24 (UTC)回覆

    • :本人認為單單是將美國騷亂的事扯到媒體界上就已經是文不對題了。想要表達中國的立場只要在《反應》裏加入他們的外交部反應就足夠了,媒體方面不需要特別強調,最好的話不要加。Bagida520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06:32 (UTC)回覆
    中共發動國家機器去罵美國,已經引起各大媒體的注意,法輪功還說中共滲透了是次示威,我不覺得不要添加的理由。除非你能找到其他國家發動國家機器報道美國示威的例子,否則我一定會添加。--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6:35 (UTC)回覆
    (~)補充沒添加中共滲透是次示威是因為只有法輪功報道,避免你們有人說大紀元是非可靠來源。--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6:38 (UTC)回覆
    美國人已經反擊了,閣下還堅持認為「媒體方面不需要特別強調」嗎?--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6:42 (UTC)回覆
    本人還是那一句,將美國騷亂的事扯到媒體界上就已經是文不對題。因為感覺上像是想特別強調某種觀點或立場,這種東西維基百科不需要。Bagida520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06:53 (UTC)回覆
    閣下到現在還天真地認為政治要和文化分開,這些宣傳中美博弈的一部分,不是普通的批評,已經不屬於特別強調某種觀點或立場的範疇,而且這個態勢已經不可逆轉,更何況連大陸人都已經知道政治和文化息息相關,中共會大肆報道只不過像挑起大陸人對美國的仇視,以此報復美國支持香港「反送中」。--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7:01 (UTC)回覆
    (&)建議本人認為對於官媒代表官方的情況是:有外交部發言就用外交部,其它一律不需「特別強調」和「原文複印」。如果沒有外交部發言,只需簡單描述即可,不必特別強調。(另外,請選擇一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代表,別添加什麼正副部長共青團之類的發言)Bagida520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07:18 (UTC)回覆
    這好比TVB報道「反送中」偏頗,事實就是中共在報道美國示威偏頗了,我不覺得沒有不添加的理由。--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7:29 (UTC)回覆
  • 是的,其他國家也有報導,但本人想表示的是,在條目中不需要添加數個中國發言人的批評報道,有代表性的一篇就夠。Bagida520留言2020年6月5日 (五) 17:53 (UTC)回覆
  • 作為負責給那個「中國媒體大肆報道」章節擦屁股的人表示刪除挺合理的。說白了這麼大一個事,哪個國家都在報道啊,而且沒覺得哪「大肆」了,而且雖然我勉強算是改成「爭議」了,但是也根本輪不上爭議一說。同意DrizzleD的留下足夠的、能夠代表北京官方的,添加在「反應」章節就足夠了。 -Gaosong2101留言2020年6月6日 (六) 18:19 (UTC)回覆
    • @Gaosong2101大陸央視天天罵美國,小粉紅拍手叫好,怎麼不是大肆?是不是還要中美互罵、中港台民眾互罵才能算「大肆」?另外你們沒有人編輯我才去編輯的,閣下既然修改就修改,不要諸多意見,我已經手下留情,沒有把網友拍手叫好的行為大幅收錄,已經算是給大陸網友面子.--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6:21 (UTC)回覆
      • 「大肆」指的是「毫無顧忌地」,大陸的報道應該算不上「毫無顧忌」,還是有理有據的。網民的評論是另一方面,您當然可以自由地收入網民們的回應(只要不違反原創研究的規則就行),但是相應地也應該加入各方的聲音以保持中立。另外我修改的主要原因是你大多數的句子都是直接複製粘貼,只是加幾個過渡詞不應算為paraphrasing,如果您不想打字,這裏我建議您不去編輯,或者只在討論頁提議。另外您無需手下留情,有爭論我們探討求得共識即可。--Gaosong2101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10:18 (UTC)回覆
        @Gaosong2101 有關大肆的問題,這次只能說堅春爽還好,可是你看看觀察者網(及其下屬專欄作家)在微博上的表演...(全部都是藍V黃V的認證號,微博上標準的大V,看看帶出來的小粉紅的節奏)網友?只要上網,誰都能算網友,拿錢的單位是顯然有官方背景的(我知道掛民營的牌子,倒是中國有沒有真正的民營媒體,不妨去了解了解,某人說過:媒體姓黨!),你自己姓甚名誰什麼職務都掛在上面,完全一清二楚。個個都是在社會上有頭有面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桃李滿天下,這是「網友」嗎?(嗯,老胡也是「網友」)純粹是官方不太好正式出面而已,通過其他方式發動網上的輿論引導罷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0年6月8日 (一) 09:26 (UTC)回覆
        您是指北京政府讓官媒和五毛引導網上輿論嗎?我沒get到你駁斥我的哪個觀點,如果是「大肆」與否的爭論,我覺得大肆一詞不合適,因為大肆指的是「想當然地」、「毫無顧忌地」,且含貶義,就像我之前說的,這些報道大多都是基於事實的,而「五毛」的方面又無與此事相關的事實證據。我個人認為更為中性妥當的「大量」一詞更合適維基百科,但是需要有引用一定量的來源都說大陸的報道「過量」了才算合適。 --Gaosong2101留言2020年6月8日 (一) 11:12 (UTC)回覆
        @Gaosong2101 是大肆的問題,官媒不說了,五毛更多是自發類的?上面還沒發話呢,下面先動了,表現表現,這種情況,只要是中國人基本都懂?你要證據?觀察者網都知道嘛,文章-作者-找到新浪認證的個人微博(注意都是黃V和藍V,不是紅V和金V的個人認證,寫個知名博主什麼的)上面的東西,要多少有多少。然後再通過RT擴散啊,某幾個是公開的紅3就不說了吧。這絕對夠「毫無顧忌地」了,五毛方面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他們握有足夠充分的事實證據了(然後推導-寫文-發文-RT擴散)。最近這觀察者網至少比老胡他們單位GT活躍度高一倍以上啊。(我上次就說過,今後應該徹底不用這家了,反正要有的,其他那幾家都有,GT 上觀 界面 澎湃...)
        另外,現在的引導主要就在新浪微博上,基本快一面倒的情勢了(基本19比例,還要頂住刪文的問題,先存活過30分鐘再慢慢來吧)。--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0年6月9日 (二) 06:14 (UTC)回覆
              • 閣下認為不代表其他人也這麼認為,因此我建議您不要地圖炮。另外,如果要說陸媒報道此事(相對)「大肆」、「大量」,要有可靠來源,明確指出陸媒報道此事比其他地區的媒體佔用篇幅更高,且毫無顧忌。 --Gaosong2101留言2020年6月9日 (二) 06:37 (UTC)回覆
        @Gaosong2101 我已經告訴你在哪裏,任何人可以自己去看,網站就在那裏,最近的量大約是每日10篇,加上轉載到其他各大門戶的(比如網易新浪),這每日的閱讀人流量(包括影響力)找人自己算吧。PS:昨天的一篇是 美國用軍隊(國民警衛隊)「維穩」,網易新聞-軍事應該還掛着吧,這都是明顯相關的一系列文章(觀察者網一周軍評:特別能維穩的美軍,這標題就說明了出處是哪裏,各大門戶轉載,掛在頭一版上... @D7777說的很清楚「這些宣傳中美博弈的一部分,不是普通的批評」,包括今天現在看到的內容是有關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有關核試驗部分的)
        然後比如你看到的這個作者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世純,他就會在自己的新浪微博(新浪微博已認證)上宣傳自己的文章,在評論區與粉紅等互動,RT擴散,再有更多的人去網易新聞的討論區去留言發帖,現在的引導大致就是這麼個模型吧。--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0年6月9日 (二) 09:03 (UTC)回覆
  • 我說的意思是這是您自己的推斷和總結,即您看到陸媒報道這麼多關於此示威的新聞—推斷→陸媒大肆報道,屬原創研究。除非您可以提供可靠來源的報道,就算是找到了比較偏頗的諸如大紀元之類的來源,也可以在條目正文中加上「大紀元認為陸媒大肆報道」之類的話語。另外,我要重複強調一下,「大肆」、「大量」這樣的主觀形容詞都是相對的,如果要證明「大量」,需要證明其他國家的媒體報道此事的篇幅小於陸媒報道此事的篇幅;而如果要證明「大肆」,那則需要證明陸媒的報道如何「毫無顧忌(大肆的本意)」了,比如說大量、有意報道虛假新聞等。--Gaosong2101留言2020年6月9日 (二) 10:38 (UTC)回覆
  • 我有推斷和總結嗎?每天的量都在那兒擺着。觀察者網不算可靠來源嗎?(禁止使用裏面似乎沒有,再說現在上海這邊主要的就這幾個 觀察者、上觀、界面、澎湃,另外,我不實際參與主條目編輯,我只參與討論,編輯留給其他人根據討論去做,免得在主條目捲入編輯戰)大量的問題,我也看歐洲那邊和美國本土,比如nyt的報道,nyt基本沒跑題,歐洲那邊則是量降下來了。
  • 「特別能維穩的美軍」我覺得這標題已經足夠算有意報道虛假新聞了(標題黨與否根本不重要,因為標題是你小編起草的,刊登出去的名義是你們單位的,這跟nyt評論版的事情是一樣的,包括之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反駁的時候,也沒區分wsj的新聞部和評論版 --->驅逐記者),都知道吧,除了中國,沒人使用「維穩」的說法。即使俄國反對派遊行示威,普京出動內務部內衛部隊,或者後來的國家近衛軍,也沒見RT報道說我們「維穩」了。國民警衛隊和現役部隊的區別,這裏有多少人不清楚的?--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0年6月10日 (三) 05:34 (UTC)回覆
      • 「大量」也可以,另外閣下想要證據,央視的「國際銳評」也是「大肆報道」。--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8日 (一) 12:52 (UTC)回覆
        • 因為明明有報道卻沒有人編輯,所以我才會去添加這一方面的內容,當然華春瑩的Twitter也是有人罵,只不過只有台灣媒體的報道,後來有加上,只是後來被整段剷除了,否則我也不會進來這裏討論,我會等到討論完才會恢復內容。--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11:16 (UTC)回覆

@Bagida520不要帶上港台謝謝,中共種種行為在港台民眾心裏只是笑話,不舒服的只有大陸小粉紅。--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6:26 (UTC)回覆

  • 本人為引用港台人士是說聲抱歉。Bagida520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06:58 (UTC)回覆
    沒關係,閣下開主題討論是好事,我在添加內容的時候已經弱化了網友的反應,避免一些玻璃心的用戶說我「居心叵測」,只是下面有人出口就是「扣帽子」、「VIP」,一副戰狼的樣子,還以為這樣就能恐嚇到我。--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7:17 (UTC)回覆
  • (~)補充維基百科的編輯戰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哪一次挑戰不是大陸人大幅刪除內容挑起的,閣下少拿編輯戰恐嚇。--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6:39 (UTC)回覆
    • 本人沒有恐嚇的意思,是因為早前中國外交部還沒有發表正式立場時一群人為了媒體報道的《雙標的立場》展開編輯戰結果搞得條目被封了幾天。本人是擔心如果又添加媒體的反應的話可能又會發生相同的事所以才先說好。Bagida520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06:46 (UTC)回覆
      我那天添加完內容沒有時間及時修改,即便後來有人改在我看來是心不甘情不願的,而這些發起編輯戰的人不用問又是大陸用戶挑起的,他們不見得中維有罵中共的內容,至於「反送中」條目有人看着所以大陸小粉紅不敢肆意妄為。對於這些人只有用編輯戰、3RR處理。--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6:52 (UTC)回覆
      另外我堅持添加的內容已經講清楚,如果閣下不作出反駁,那麼我還是會把內容加回去的,我不會向這些刪除內容的大陸用戶妥協的。--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6:57 (UTC)回覆

  • @蘇州宇文宙武Bagida520DrizzleDGaosong2101D7777。建議(×)刪除該段。完全沒有必要添加這段討論,和來源有沒有代表性沒有關係。因為該討論是「評論評論的評論」,已經完全偏離此條目的內容了。@D7777明顯是帶着個人政治立場加入該段討論的。如果最後一定要加入「中國輿論相關的爭議」,以同樣的標準,應該也要加上「蔡英文反應遲緩爭議」[16]或者「香港民主派噤聲爭議」[17][18],因為我也找到了相關的新聞報道。這顯然不利於凸顯條目主題(P.S. 最看不起動不動拿權限威脅的人)。--WingL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07:28 (UTC)回覆
    (:)回應可以啊,只要有可靠來源--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7:29 (UTC)回覆
    可靠來源只是收錄前提,至於能不能收錄需要經過篩選。-- 2020年6月7日 (日) 07:35 (UTC)回覆
    可靠來源不是收錄的充分條件。我刪除的時候已經寫得很清楚:重複(同一觀點在下文外交部發言已經有提及)、瑣碎(本條目是關於示威活動,中方觀點爭議屬於評論的評論,已經離題)、WP:WEIGHT(在這種來源一大把的條目去quote一個環球網評論員)、原創總結(「大肆」)等諸多問題。新建一個條目寫「喬治·弗洛伊德引起的示威活動的媒體報道相關爭議」還差不多。--DRIZZLE (給我留言) 2020年6月7日 (日) 07:49 (UTC)回覆
    @DrizzleD這不是原創總結,央視每天都在報道美國示威,而且每天都有評論?倒是閣下在自我審查,在有可靠來源的情況下還刪除內容。--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8:00 (UTC)回覆
    我再強調一遍,可供查證不代表一定可以收錄。您若再拒不移除違反維基百科不是瑣碎內容的收集處的內容,聲稱內容受到「維基百科不會審查內容」方針的保護,屬於遊戲維基規則。但您可以就此內容是否重複瑣碎發表看法。--DRIZZLE (給我留言) 2020年6月7日 (日) 08:14 (UTC)回覆
    (:)回應我要添加內容都被別人移除了好嗎,麻煩看了條目再來警告我OK?還有你要搞清楚這些中國是對美國示威評論,不是評論的評論,而且還是發動了整個國家機器,別用遊戲維基在這裏恐嚇。如果你硬要扯評論的評論,你應該說是對美國支持香港的報復性評論。--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8:19 (UTC)回覆
    (~)補充說不過人家就跑去3RR轉移別人無理的舉報,閣下的做法可真「高明」。--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9:20 (UTC)回覆
    說不過人家[原創研究?]。至於舉報,那是User:寒吉在VIP提出的,User:Streetdeck提出轉交至ANM的,我只是執行了提議的轉交,因為的確不屬於明顯的破壞,不屬於VIP的範疇。我不知此操作有何問題,跟3RR又有何關係。--DRIZZLE (給我留言 2020年6月8日 (一) 09:57 (UTC)回覆
    別人的舉報就是合理?難道就不是他無理舉報我?--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8日 (一) 12:48 (UTC)回覆
    @WingL層主的意見很好,不過本人其實根本沒有對這段內容表示反對,這段也不是本人刪除的,本人只針對這段用「大肆」這兩個字概括表示質疑罷了,然後就受到這麼多非議。——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20年6月7日 (日) 07:39 (UTC)回覆
    • @WingL閣下說我帶有政治立場,沒錯,因為這是中共發動國家機器去罵美國,和TVB一樣已經是立場有偏頗,沒有絕對地政治中立。我倒想問閣下,有些大陸用戶在維基搞審查刪除中共敏感政治內容的時候,閣下也會不會為這些條目伸張正義呢?--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7:53 (UTC)回覆
      • (!)意見:樓上只關注中國罵美國,不關注之前美國怎麼罵中國,也不關注其他國家怎麼罵美國,好一副雙標的面孔。——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20年6月7日 (日) 08:16 (UTC)回覆
      • (:)回應:上邊不是說了「只要有可靠來源可以收錄」,難道造謠只靠一張嘴?--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8:24 (UTC)回覆
      • @D7777至少我從來不會因為政治立場刪除有助於提升條目質量或可讀性的內容。人的精力都有限,只願意添加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完全可以理解。我反對閣下將「中國媒體報導爭議」這段加在描述美國內部示威的相關爭議的這段中,這顯得非常唐突。如果閣下執意要增加這段,可以如User:蘇州宇文宙武所建議的一樣。在最後單獨加一個二級標題"其他爭議",把它放進去。之後再由其他用戶完善內容(如「川普言行爭議」等),使之中立。但總之,我還是不建議增加這些與條目關聯不大的內容。--WingL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08:20 (UTC)回覆
        • 反送中條目不是有人這樣做嗎?既然都有內容且有可靠來源可以單獨開條目啊。--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7日 (日) 08:24 (UTC)回覆
  • (!)意見:我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但對無理取鬧的人也不會留情面。我也不是不會妥協,現在提一個解決方法,學英文維基百科另開一個「反應」的分條目(他們正在討論),把更多的美國國內、國際和地區對此事件的反應加進去,那麼很多不那麼重要的反應都能加入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20年6月7日 (日) 07:32 (UTC)回覆
    • (+)贊成將這些較為瑣碎的內容(中國大陸媒體輿論渲染、還有上面WingL提到的「蔡英文被指反應遲緩」、「香港民主派噤聲」等內容)添加到分條目。這樣的話既能收錄這些內容,也不會造成主條目過於冗長或偏題。--Gaosong2101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11:45 (UTC)回覆
    • (!)意見WP:ENWPSAID觀點,考慮條目的實際長度進行拆分才是英文維基的真實原因(WP:LENGTH)。--Nostalgiacn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16:53 (UTC)回覆
    • ( ✓ )同意理由前邊有講到,央視報道美國性質和TVB一樣,都是立場偏頗,並在這是中美之間的博弈。可以添加「蔡英文被指反應遲緩」、「香港民主派噤聲」--D7689有事的時候是「同胞」,沒事的時候就罵人家是「廢青」、「留地不留人」、「死在國外別回來」💬 2020年6月8日 (一) 12:48 (UTC)回覆
      • 首先說點題外話,哪個媒體沒有立場?立場不站在你的一側就立場偏頗?怪不得天天Trump罵CNN捧Fox News呢。所以說我從您反覆表達「央視和tvb有失偏頗」的行為猜測您的想法是:加入「中國大報道此示威」是因為「反應」這個章節只列出了北京和香港政府的看法,而沒有收錄一些媒體對於這兩個政府大宣傳的批評? --Gaosong2101留言2020年6月8日 (一) 16:41 (UTC)回覆
  • 如果共識同意創建分條目,且您所說的有可靠來源支撐、不是原創研究,當然可以加入到分條目。我主張主條目不要加,原因:瑣碎、略偏題(對於條目所描述事件報道的評價,內容有點太遠了)。--Gaosong2101留言2020年6月9日 (二) 12:58 (UTC)回覆

建議改名:「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美國2020年的示威活動」

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 → 「美國2020年的示威活動」:

  1. 事情已經發展超出了為弗洛伊德伸張正義。比如砸店鋪,和弗洛伊德本人關係不大,屬於乘火打劫。
  2. 我認為這不只是抗議弗洛伊德之死,這是抗議美國長期存在的種族不平等,弗洛伊德之死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香港和車臣

香港特別行政區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臣共和國屬於俄羅斯聯邦,所以分別列入中國和俄羅斯的二級標題,一點問題也沒有,本條目的英文版也是如此處理,這和WP:PB有何關係(WP:PB也承認這一法定事實)?——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20年6月12日 (五) 18:17 (UTC)回覆

最近示威

似乎是衝着喬布·布拉克槍擊案英語Shooting of Jacob Blake而來,包括NBA、MLB及MLS停賽也是一樣,建議另立條目。--Flame 歡迎泡茶 2020年8月27日 (四) 08:01 (UTC)回覆

返回 "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示威活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