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敦克爾克號戰列艦

由AndyAndyAndyAlbert在話題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上作出的最新留言:6 年前
優良條目敦克爾克號戰列艦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7年7月22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7年10月4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17年10月14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7年7月20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軍事專題 (獲評優良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軍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軍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法國專題 (獲評優良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法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法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優良條目評選

    敦克爾克號戰列艦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武器與軍事裝備,提名人:Dksh1412留言)---2017年7月15日 (六) 04:18 (UTC)回覆
    投票期:2017年7月15日 (六) 04:17 (UTC) 至 2017年7月22日 (六) 04:17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翻譯自英文維基百科優良條目,內容全面,來源充分。個人認為該條目已符合優良條目標準。—Dksh1412留言)---2017年7月15日 (六) 04:18 (UTC)回覆
    • (!)意見:DYK的時候沒仔細看,現發現若干問題供主編參考:
    1. 「1922年,各個海權強國簽訂華盛頓海軍條約,法國海軍的戰列艦總噸位限制不可超出70,000長噸(71,000公噸)。」錯誤。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法國主力艦噸位明明是175,000噸。這70,000噸是法國在1927-1931年能造的新戰列艦的總噸位。
    2. 「改裝」這一整段語句不通、翻譯腔明顯,例如:「1937年,為了在艦上加裝煙囪罩,4門37毫米(1.5英寸)口徑防空炮被移除,這些防空炮型號是1925年式。」、「1940年,一組14米(46英尺)長的測距儀安裝在前船樓上。」。
    3. 「法國第三共和時期」一節:
      1. 「1939年5月3日至4日期間,第一線支隊抵達葡萄牙里斯本進行官方訪問,並參加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在大航海時代發現巴西的紀念日。」;「該艦隊駐紮在布雷斯特,首要任務是執行獵殺德國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任務。」語句不通。
      2. 「1939年11月23日,英國拉瓦爾品第號在法羅群島以北海域遭德國沙恩霍斯特號與格奈森瑙號擊沉」最好交代下這拉瓦爾品第號是什麼來頭;
      3. 「接着,本艦在3月份時進行海上試驗與演習。」Sea Trail這麼翻不佳。
    4. 「凱比爾港海戰」一節:
      1. 敦刻爾克號在出港時曾對胡德號發射了40發330毫米主炮炮彈,並對胡德形成跨射,造成英軍傷亡。這可是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以來法國海軍第一次傷到皇家海軍,這麼重要的事怎麼沒記?主編搜集下資料加進去吧。
      2. 「最後兩發直接穿過225毫米(8.9英寸)厚的裝甲帶,而在裝甲設計時並未將抵抗15英寸(380毫米)炮彈納入考量。」換下語序。
      3. 「另1發魚雷直接貫穿船體,並在2個隔間鑿穿出一個洞。」首先原文只是說炸出一個洞,沒說對穿。其實我看了很多書都沒提到敦刻爾克曾被魚雷直擊過,不過既然有人記就算了吧。
      4. 「海水後來直接湧入330毫米(13英寸)口徑主炮彈的彈藥庫,導致敦刻爾克號幾乎損失作戰能力。」表述錯誤。進水不是魚雷造成的,是敦刻爾克的船長下令主動注水淹沒的,不然敦刻爾克很可能會彈藥庫爆炸沉沒。
    5. 最後全文應調整語句的順序,使其更符合中文的習慣。--Medalofdead留言2017年7月15日 (六) 23:09 (UTC)回覆
      • (:)回應
    1. 華盛頓海軍條約這段是筆誤,目前已更正。
    2. 英國拉瓦爾品第號一段以增加敘述。
    3. Sea Trail中文已換成海試
    4. 敦刻爾克號對胡德的損傷在以敘述法國艦艇為主的書籍較少提及,因而當時未將這一部分寫進來,目前我已從以敘述胡德號為主的書籍找出資料並補上去。
    5. 「海水後來直接湧入330毫米(13英寸)口徑主炮彈的彈藥庫,導致敦刻爾克號幾乎損失作戰能力。」這段當初未寫清楚造成誤會,這部分已修正。
    6. 包括以上指出的語句不順的部分,全文皆修整及調換順序過,使其更通順。—Dksh1412留言)---2017年7月16日 (日) 16:10 (UTC)回覆

    3支持: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7年7月22日 (六) 05:16 (UTC)回覆

    同行評審(第一次)

    敦克爾克號戰列艦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17年9月4日 (一) 02:56 (UTC) 至 2017年10月4日 (三) 02:56 (UTC)

    此條目在之前提GA未過,修改後想先行提交同行評審,看是否還有改進之處再提GA,歡迎各位提出建議,感謝。—--Dksh1412留言)2017年9月4日 (一) 02:52 (UTC)—Dksh1412 2017年9月4日 (一) 02:56 (UTC)回覆

    • 品質不錯,若提報GA在下會給予支持,不過仍有三個問題須指出:
    1. 資訊框的所屬國家「法國」現連結至「法國」,不過若在下沒記錯的話本艦自動工、下水乃至服役時的法國政權均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一個比較顯著的錯誤。
    2. 「凱比爾港海戰」一節的圖片排版有點奇怪,望主編改善。
    3. 字詞轉換不完全,現在即便以台灣正體(或香港繁體)閱讀,條目名稱均顯示「敦克爾克號戰列艦」(鄧扣克號戰列艦),但這兩個地區的稱法應為「戰艦」,故在字詞轉換上應當將戰艦一詞一併加入。
    大概如此,其他基本沒有問題,相關問題改善後肯定是會投支持票的。--Der NoobWayne一生監督你一人 2017年9月6日 (三) 15:30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

    敦克爾克號戰列艦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武器與軍事裝備,提名人:Dksh1412留言
    投票期:2017年10月7日 (六) 05:09 (UTC) 至 2017年10月14日 (六) 05:09 (UTC)

    {{yesGA}}8張,{{noGA}}0張,無效票0張,  入選優良條目PatrollerAAAA討論|留名2017年10月14日 (六) 11:30 (UTC)回覆
    返回 "敦克爾克號戰列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