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

中国清末北洋水师提督(1836-1895)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原名先達禹廷,亦作雨亭次章。生於安徽廬江縣,後舉家遷居巢縣,定居巢湖南岸龍骨山下高林鎮,今屬巢湖市散兵鎮,現村名山西丁。清朝北洋海軍提督[1]甲午戰爭時期的1895年2月,丁汝昌在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前,拒絕投降日軍而服鴉片自殺。[2]

丁汝昌
出生(1836-11-18)1836年11月18日
 大清安徽省廬江縣丁家坎村
逝世1895年2月12日(1895歲—02—12)(58歲)
 大清山東省威海市劉公島
效命太平天國 (1854–1861)
 大清
軍種北洋水師
服役年份1875–1895
軍銜 海軍上將
參與戰爭太平天國之亂
捻軍
壬午兵變
中法戰爭
甲午戰爭 

生平

1836年11月18日(清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丁汝昌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丁家坎村。丁汝昌早年家庭雖不富裕,幼時曾入私塾。1854年(清咸豐四年),太平軍攻佔廬江城之後,丁汝昌參加太平軍,成為程學啟部將,1860年(清咸豐十年),清軍攻打安慶,丁汝昌隨程學啟投入湘軍,1861年隨程學啟改入淮軍[3]1862年,丁汝昌即參加劉銘傳的銘軍水師營並參與攻克常州廣德等戰役。1864年太平天國敗亡,丁汝昌隨劉銘傳北上與捻軍作戰,原水師營改編為馬隊,丁汝昌即為馬隊軍官。1866年,丁汝昌取得壽光大捷。1868年,東捻軍失敗,丁汝昌授總兵,加提督銜,賜協勇巴圖魯勇號。1877年,朝廷擬調任丁汝昌往甘肅,途經天津時,因傷病復發而滯留。後為李鴻章看中,調往新購的蚊子船「飛霆」號熟悉海軍知識。[4]

籌建水師

1879年,丁汝昌在李鴻章的舉薦下,先留用北洋海防,後出任北洋海防兵船督操。翌年,李鴻章推舉丁汝昌帶團前往英國,接收向英國訂購的「超勇」「揚威」號巡洋艦。在英期間,丁汝昌獲得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接見,同時與英國海軍部及艦船設計師交流。期間,丁汝昌親自研讀海圖,制定航線。整個活動期間,丁汝昌率領的接艦團受到英國各界的好評。

1880年,丁汝昌率林泰曾鄧世昌等官兵赴英國接收「超勇」、「揚威巡洋艦回國。

1882年,朝鮮爆發壬午兵變,丁汝昌率北洋水師艦船開赴朝鮮,擒獲朝鮮大院君李昰應,使日本干涉朝鮮計劃落空,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獲奏賞。

北洋水師成軍

 

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建軍,丁汝昌出任提督。負責全局人事、後勤與艦隊活動的方針。具體事務由旗下總兵負責,期間受到留外海軍軍事學校正科班出身的劉步蟾等人為主的中高級官員的排擠,無視提督軍令,軍紀失控不振,後得李鴻章惜才力挺,以及中下級軍官和外籍顧問的歡迎。

黃海海戰

 
丁汝昌辦公之處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朝廷內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煽動下,光緒帝下令要尋戰。李鴻章因北洋數年未添一艦,同時後勤彈藥補給嚴重缺乏的情況下,要求丁汝昌儘量「棄戰保船」。7月26日,丁汝昌率軍出巡,意圖尋求日軍主力以報豐島海戰之仇。後無所獲,遂返回威海衛,同時佈置海軍基地內水雷,以防日軍魚雷艇偷襲威海衛軍港。但8月2日,清廷嚴厲申飭李鴻章,指責丁汝昌怯懦所以未能尋獲敵軍。丁汝昌因此再度率軍出洋,但仍未所獲。言官攻擊更甚,禮部滿侍郎志銳甚至要求處死丁汝昌。8月9日,丁汝昌再次進行出洋巡邏,但第二天日軍軍艦即出現在渤海灣內。由此,引發光緒帝和言官的巨大震動和憤怒。8月23日,清廷繞過李鴻章,直接指揮丁汝昌。在不了解前方形勢的情況下,清廷嚴令丁汝昌不得離開旅順威海一線,直接將北洋艦隊困於渤海灣內。兩天後,清流言官上疏彈劾丁汝昌,翁同龢親自上陣,要求革去丁汝昌的提督職務。光緒帝在26日即刻下旨,革去丁汝昌的提督職務。8月29日,李鴻章終於上奏朝廷,指出北洋艦隊補給存在的重大問題,以及海軍作戰的苦衷。最終,丁汝昌一事驚動慈禧太后。9月1日,清廷收回成命,暫免處分丁汝昌。

9月,丁汝昌奉命率北洋水師主力護送陸軍增援朝鮮駐軍,18日返航時在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附近海域遭遇日本艦隊,雙方發生黃海海戰。海戰中,丁汝昌在旗艦定遠」艦飛橋上指揮,被炮火所傷。經過5個小時鏖戰,北洋水師在缺乏大量彈藥的情況下惜敗,致遠經遠超勇三艘巡洋艦被擊沉,揚威艦被濟遠撞沉,廣甲號逃逸擱淺自毀,共計損失5艘巡洋艦,餘艦均受傷嚴重,而日本聯合艦隊有5艘軍艦被重傷。

戰役結束,北洋艦隊返回旅順修理廠修理,但船塢工人大部分逃跑,以致維修進程極度緩慢。11月13日,由於日軍從陸路逼近旅順,在未修復的情況下,北洋艦隊被迫離開旅順港,返回無修理廠的威海衛基地。11月16日,清廷卻下令指責丁汝昌避戰,革去其頂戴。

北洋水師覆滅

 
日本著名浮世繪畫家水野年方所畫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自盡殉國圖

丁汝昌返回威海衛以後,便全力佈置威海衛海防。但11月26日,清廷卻下令革去丁汝昌職務。11月27日,御史言官在翁同龢授意下,聯名上奏要求處死丁汝昌。12月12日,日後坐視日軍登陸榮成灣合圍威海衛的山東巡撫李秉衡,也上奏清廷,要求處死丁汝昌。12月17日,清廷下旨將丁汝昌交刑部治罪。他對陸軍的戰力表示擔心,建議做好炸毀陸路海岸炮台的準備,結果反成了「通敵誤國」的罪證,清廷下令將其交刑部治罪。在劉步蟾等將領的通電請願,李鴻章的極力申辯下,清廷命令,待丁汝昌手頭事務結束後,解送刑部。

1895年1月20日,日軍在山東半島榮成登陸,隨後,日軍從陸路攻克威海陸上炮台,海陸合圍北洋水師,丁汝昌與北洋水師殘部固守劉公島待援。定遠艦中日軍魚雷失去行動能力,北洋水師被迫炸毀旗艦「定遠」以免資敵,2月11日在威海英國海軍顧問鼓動投降獻艦,部份水師叛軍持械要脅丁汝昌向日軍投降,後丁汝昌服鴉片自殺,享年59歲。同名電視劇考証與演出不一樣是,室外水兵譁變,丁退回室內無路可走只好傳出槍響自盡,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軍人應以武器自裁較為可能,丁汝昌自盡符合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贏得了日本軍人的敬重,[5]伊東佑亨以商船將丁汝昌遺體送回中國。另一說法是丁汝昌拒絕投降而自殺,後事托與英國人副提督馬格祿英語John McClure (admiral),馬格祿、浩威(George Howie)等人以丁汝昌的名義起草了投降書,向日軍投降。[6][7]據孫建軍研究,筆跡鑑定與史實證據支持丁汝昌拒絕投降遂決定自盡的說法。[8][9]

身後

日本政治人物勝海舟曾為丁汝昌作祭文,並非傳說中丁汝昌是明治維新志士日軍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的同學,而是因為丁汝昌在1886年和1891年曾經兩次率領北洋艦隊訪問日本。

平反

清廷將甲午戰爭之敗,歸因於丁汝昌缺乏海軍經驗,因而下旨「籍沒家產」,清廷命丁汝昌死後穿上黑色囚衣,棺材漆成黑色,外加三道銅箍捆綁,意為枷鎖,昭示棺主有罪,用磚封在其原籍村頭,不許埋葬,直至宣統二年(1910年),經載洵薩鎮冰等人奔走,清廷為丁汝昌平反,同年由薩鎮冰譚學衡主導在劉公島建丁汝昌祠堂,紀念其犧牲。民國元年(1912年),靈柩始歸葬於安徽無為縣西鄉小雞山梅花地,入土為安。

評價

丁汝昌是淮軍出身,缺乏海軍經驗。在海上訓練期間,劉步蟾等軍官一直不服丁汝昌。1890年,琅威理因「升旗事件」[10]後心生不滿離職,新聘任的總教習漢納根原為陸軍尉官,對指揮海戰同樣一竅不通;唯北洋艦隊日益為暮氣所籠罩。甲午海戰的慘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丁汝昌指揮不力,[11]但丁汝昌僅將海戰失利完全歸罪於濟遠艦管帶方伯謙[12]戰後方伯謙被丁汝昌處以極刑,其結果就是北洋艦隊軍心渙散,紀律更加鬆弛,指揮更加不靈。[13]旅順失守後,僅存威海衛,北洋海軍面臨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丁並未積極主動措施打破敵人的海上封鎖,反是坐以待斃。身陷絕境,指揮不靈,最後只有自殺明志一途。[14]

延伸閱讀

[]

 清史稿/卷462》,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文獻

  1. ^ 《北洋海軍章程》,第二,官制:...查英國海軍官制,其提督有一、三、三等,或會辦海部事宜,或統領各軍,或督辦各口船政。德國一等提督系海部大臣兼攝,其二、三等提督,則統領海軍巡防要地。中國初無幾等提督名目,自應仍遵舊制。設北洋海軍提督一員,統領全軍,在威海衛地方建造公所,或建衙署,為辦公之地。
  2. ^ 參見陳悅《北洋水師研究》
  3. ^ 陳詩《丁禹廷軍門傳》:「咸豐荒旱,父母亦逝。太平軍過廬邑,掠人入伍,汝昌被掠,從至皖城。與同館者,則桐城程忠烈學啟也,傾懷效能,意氣相得。無何,湘鄉曾忠襄國荃圍皖城,學啟偕汝昌率三百人逾城出降。忠襄猶疑慮,每戰令居前,屢獲捷,既克皖,學啟授參將,領開字營。汝昌哨官,亦授千總」。
  4. ^ 丁汝昌年谱(1836-1883年).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院). [2019-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5). 
  5. ^ S. C. M. Paine.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Perceptions, Power, and Prim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04-11: 230. ISBN 978-0-521-61745-1 (英語). 
  6. ^ 陳貞壽. 图说中国海军史.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336. ISBN 978-7-5334-3536-3. 
  7. ^ 1895年2月11日 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海軍覆沒. [2016-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8. ^ 孫建軍. 證據法視角下的丁汝昌自殺案. 九州學林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2007年, 五卷 (三期): 62–81. [永久失效連結]
  9. ^ 孫建軍. “丁汝昌降书”鉴定报告.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院). 2014年11月5日 [2019年3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7月16日). 
  10. ^ 光緒十五年(1889)年底,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率領艦隊難尋操練,隔年年初先抵香港,後再由其帶領致遠、濟遠、經遠與來遠等四艦赴南海一帶操練。而定遠、鎮遠、超勇與揚威四件則停留在香港,隨即發生了所謂的「升旗事件」。 事件的發生,乃因丁汝昌率隊至南海操練,留港艦隊出現最高指揮權的爭議問題。瑯威理因曾在聘用合同中被清朝政府授予提督銜,且當時亦有不少人認為「軍中有兩提督」,因此瑯威理認為當丁汝昌率隊南下操練不在時,留港艦隊應升起代表他接掌指揮艦隊之泉的提督旗
  11. ^ 甲午戰後,來遠幫帶大副張哲榮呈文指出海軍失利緣由:「軍興以來,未聞有上制勝之謀者。提督與諸將畫策時,有口是而心非者,有唯唯而退者。員弁有言,多因避嫌不敢上達。至臨敵之際,各自取巧為己,不顧大局。……甚至臨陣退縮,畏緦不前者,不加查察」。定遠槍炮大副沈壽坤指出:「大東溝之戰,非彈藥不足,乃器之不利也;非兵士不出力,乃將領之勇怯不同也。勇者過勇,不待號令而爭先;怯者過怯,不守號令而退後。此陣之所以不齊,隊之所以不振也。致敗之由,能勿咎此乎。」
  12. ^ 李鴻章在10月5日的奏摺《大東溝戰鬥折》說明:「此次據中外各將弁目擊攻沉倭船三艘,而采諸各國傳聞,則被傷後沉者尚不止此數。內有一船,系裝馬步兵千餘,將由大孤山登陸,襲我陸軍後路,竟令全軍俱復。而我運送銘軍八營駛抵口內,得以乘間陸續起岸,不至被其截奪,關係大局匪細,實賴海戰保全之功。若非濟遠、廣甲相結繼遁逃,牽亂船隊,必可大獲全勝。猶幸致遠、經遠衝鋒於先,定遠、鎮遠苦戰於後,故能以寡擊眾,轉敗為功。此則方伯謙之罪,固不容誅。」
  13. ^ 丁汝昌同鄉吳敬榮在海戰中「始而逃陣,繼而毀船,僅予革職留營,仍復月給薪水」。方伯謙被殺激化了北洋艦隊中各派系之間的矛盾,而且賞罰不公引起更多人的不滿。《盧氏甲午前後雜記》的作者盧毓英認為:「余急問之曰,廣甲管帶如何矣?彼曰,未之聞也。余不禁駭然,曰,何同罪而異罰也!」
  14. ^ 丁汝昌在寫給威海衛綏鞏軍統領戴宗騫的信中表露自己的處境和心情,他說:「汝昌以負罪至重之身,提戰余單疲之艦,責備叢集,計非浪戰輕生,不足以贖罪。自顧衰朽,豈惜此軀?……惟目前軍情有頃刻之變,言官逞論列曲直如一,身際艱危尤多莫測。迨事吃緊,不出要擊固罪;即出而防或有危,不足回顧,尤罪。若自為圖,使非要擊,依舊蒙羞,利鈍成敗之機,彼時亦不暇過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