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進 (明朝)

丁進(?—?),字印趨,號甌石,浙江紹興府上虞縣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

丁進博學強記,通達治體,尤邃於性理之學。祖父丁子中,讀書好施,萬曆十六年歲大飢,家僅給衣食,子中每減省以活貧民,遇雨雪,輒登樓望,突不煙者饋以薪米。一日娶妾至,哀泣不已,詢知父為舊邑倅,逋糧鬻女,子中即遣還不取值。居近山,有虎患,偶失閉門,虎伏階下,子中撫其背,意為犢也,虛竟去。里有水碓,子中失足墜,臼椎搖搖不下,若有神助,卒崇配鄉賢。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丁進舉乙卯科浙江鄉試,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進士,考選翰林院庶吉士,天啓元年(1621年)授檢討[1],二年四月充實錄纂修官。時魏璫假子撫民,僭衣命服入朝,進斥之,璫怒。進與同官陳子壯林釺等六人首摘其奸,俱削籍[2]。璫敗,六詞臣同日召還。崇禎元年戊辰(1628年),進分校禮闈,十二月晉左春坊左庶子、經筵日講官,上嘉悅,賜金帛。以升轉愆期,彈劾首輔韓爌[3]。六年癸酉主試江南,以黨附溫體仁被彈劾歸里[4][5]。時袁崇煥荷大帥任,進逆知無成功,上疏論之,後竟如其言。上虞與餘姚接壤,虞民代姚郵役甚苦,進上章爭之[6]

著作

著有《性理》等書行世。

參考文獻

  1. ^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之十二》:天啓元年七月,授庶吉士吳士元等職,何吾騶、倪啟祚、侯恪、張翀俱編修;蕭命官、姚希孟、朱繼祚、丁進、吳士元、楊世芳、劉宇亮、金秉乾、丁乾學俱簡討;許可徵、楊維新除給事中,可徵戶科、維新兵科。
  2. ^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之八十三》:天啓七年四月乙丑,大學士黃立極等擬升坊局官六員:左諭德管國子監司業事林釬、修撰莊際昌、編修朱繼祚俱閒住;編修姜曰廣、簡討胡尚英、丁進俱削奪;釬以監生陸萬齡等請建魏忠賢祠,堅不批允;曰廣以朝鮮差回,疏無頌美廠臣語也。
  3. ^ 《崇禎朝野紀》第三卷:元年枚卜一事,以烏程訐虞山故,遂高閣不行。至是,蒲州將乞休,力請點用。十一月初六日,遂欽點大名成基命(改名靖之)入閣,已又於十二月二十一日特用宜興周延儒、會稽錢象坤、桐城何如寵。蒲州忠厚拘謹,不能仰副聖恩。虜騎既退,中書原抱奇遂出疏參首輔與袁崇煥通謀誤國,左庶子丁進以升轉愆期,亦出彈章;工部主事李逢申繼之;蒲州遂請告回籍。其禮尚從優厚雲。抱奇固貲郎,不足言;丁與李皆蒲州己未所取士也。丁奉旨以陰陽閃爍,降二級;李以監督火藥失事,下獄遣戍。蒲州後以壬午冬北兵破城死難,其事未詳,故失記。
  4.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崇禎三年十一月,工科給事中孫晉上言左庶子丁進主考江南,恣鬻關節,皆輔臣體仁主之,及事露,為御史黃宗昌所劾,止以降級了事,又皆體仁庇之也,乞將二人重處。體仁奏辨曰:事方初發,除嚴究外別無他法,俟得情之後,真否既判,罪有攸歸,孰能寬之。科臣職在議論,不難低昂。臣職在看詳要當,揆其平耳。帝雖聽之,而二人之朋比行私,則中外以晉言為信也。
  5. ^ 《崇禎朝野紀》第三卷:癸酉秋決之日,上素服坐建極殿,與諸臣輔相商,極其虛懷。溫體仁當國,無所平反,內一人徐兆麟,遼東人,以舉人任陝西華陰縣知縣,到任僅七日,而城陷於賊;上於此頗躊躇,體仁無一言為之救解,遂致之死,人皆冤之。兵部主事賀王盛,論烏程私其鄉人,考試官丁進,摘癸酉南闈黃美中後場「奢閭嫫刀、青山綠樹」語為關節。青山綠樹,出朱子心學詩,人猶易知;奢閭嫫刀巧;荀卿佹詩云,閭●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刀父是之喜也。大略是善惡顛倒之意。上欲查究此四字,閣中不能對,委之部科,大宗伯李騰芳屢費翻尋,嚴旨以其不行糾駁,令閒住去,已而,部科其擬省直黜革舉人七名,又罰科者數人,各考官俱降調有差。
  6. ^ 《上虞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