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寧死!
「不自由,毋寧死!」(英語: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出自蘇格蘭裔美國人派屈克·亨利於1775年3月23日舉行的第二次維珍尼亞公約會議,在美國維珍尼亞州里士滿聖約翰教堂發表的演講,其中的最後一句結語。[1]
亨利在該次大會發表演講,試圖說服會議通過一項議決,支持維吉尼亞派軍參加即將來臨的美國革命戰爭。參加該次大會的代表,包括美國開國元勳托馬斯·傑斐遜和佐治·華盛頓,以及其他政治領袖。
刊行與迴響
這篇演講的文字記述,首次刊登於1816發行的《The Port Folio》。[2] 今天為人所熟知的演講內容,首次出現於1817年威廉·沃特為亨利撰寫的傳記《Sketches of the Life and Character of Patrick Henry》。[2]
美國歷史學家之間存在一個爭論,關於這句話的聞名於世,應該有多大程度是歸功於亨利發表的演講,又有多大程度是歸功於沃特撰寫的傳記。[2][3] 這本傳記所述的演講內容,讓歷史學家感到困惑之處,是無法確知有哪些內容是真正出自亨利的演講,又有哪些內容是出自沃特的主觀想像。[4] 毫無疑問的是,這本傳記所述的演講內容,能夠激起維珍尼亞人的回憶,對領導美國人民參與獨立的領袖精神,而感到與有榮焉。[4]
現在已經無法完整回述派屈克·亨利在會議的演講內容,但卻不能否定他的演講所造成的影響力。根據埃德蒙·蘭道夫的描述,亨利在演講完畢以後,與會大眾陷入幾分鐘的沉默。湯馬士·馬歇爾事後向他的兒子約翰·馬歇爾轉述,這場演講是「有史以來最大膽、最激烈、最具有活力口才的演講之一。」[4] 當時在教堂外面,透過窗戶聽到演講的愛德華·卡林頓,由內心中發出強烈的感憾,並希望將來死後能夠長眠此地,他於1810年逝世後達成了這個願望。維珍尼亞權利法案起草人佐治·梅森記述,形容「他在演講中所說的每一句話,不僅吸引人們的注目,而且獲得人們的重視,牽動人們消失已久的激情。」[4]
接着下來,眾人通過維珍尼亞殖民地從大不列顛王國獨立的決議,亨利被任命為負責建立民兵的委員會主席。總督鄧莫爾伯爵在發生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戰役之時,下令繳收威廉士堡的火藥庫,續而在維珍尼亞殖民地引發戰事。[4] 1776年6月7日,大陸會議發表《李氏決議文》,正式宣佈聯合殖民地共同從大英帝國獨立,並開始制定外交和組建聯邦政府計劃;7月4月,大陸會議發表《美國獨立宣言》,宣告美國獨立的正當性。
美國諸邦經歷過多場的戰役,終於取得獨立,並於1787年舉行美國制憲會議,宣告奠定《美國憲法》成為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亨利在美國獨立後,兩次就任維珍尼亞州州長,並多次拒絕擔任聯邦政府的職務,他於1799年在維珍尼亞的家中逝世。
類似的句子
發表演講之前
在派屈克·亨利發表這篇演講之前,就已經有一些相似的語錄。
美國歷史學家大衛·麥卡洛認為亨利所說的這句話,源自約瑟夫·艾迪生於1712年創作的劇作《加圖悲劇》第二章第4幕的台詞,原文是「It is not now a time to talk of aught. But chains or conquest; liberty or death.」這部劇作於1713年首演,據稱佐治·華盛頓也曾引用過其中的台詞。
意大利歌劇《阿悌米薩》(1657年)有一段詠唱曲,名為「Dammi morte o libertà」,直譯「給我死亡或自由」。這段唱曲與政治無關,演繹的是奧倫塔請求阿莫爾,讓她脫離愛情的束縛,不然就殺死她,因為愛情對她來說,實在是太痛苦了。
蘇格蘭於1320年發表的獨立宣言《阿布羅斯宣言》,其中有段宣言提到「我們的抗爭不是為了榮耀,不是為了財富,不是為了名譽,而是為了自由;僅此一點,正直的男人絕不輕棄,直到生命告終。」(It is in truth not for glory, nor riches, nor honours that we are fighting, but for freedom – for that alone, which no honest man gives up but with life itself.)[5]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所作的《靈烏賦》(約1036年)有云「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篇《靈烏賦》是為回答梅聖俞的《靈烏賦》而作,以表明在朝堂之中敢於諫言的志向。
其他
許多國家、組織和志士把這句話的變體,當成一個國家格言、愛國宣傳或革命口號。
美國維珍尼亞州庫爾佩珀民兵的旗幟上面,有「Liberty or Death」的口號;[6] 德薩斯革命期間,喬安娜·特魯特曼設計的一面旗幟,也有這句口號。烏克蘭革命起義軍、南斯拉夫祖國軍、馬其頓保加利亞革命志願人員、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政府、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青年,都曾使用過類似的口號。
烏拉圭國歌的別名叫做《東岸人,無祖國毋寧死》,多次重複唱出「東岸人,無祖國,寧願入土,不自由不如光榮地死。」[7] 羅馬尼亞國歌《醒來吧,羅馬尼亞人》,也有唱出「不自由毋寧死」的歌詞。
希臘國家格言「Ελευθερία ή θάνατος」出現於1820年代的希臘獨立戰爭,希臘國旗之上的條紋,代表的就是這句話的九個音節。[8][9] 希臘北愛琴普薩拉島的旗幟,也有寫上這句格言。
葡萄牙親王佩德羅於1822年在依皮朗加河宣誓「不獨立,毋寧死」(Independência ou Morte),正式宣佈巴西從葡萄牙獨立,成為巴西帝國的首任皇帝,巴西歷史稱此事跡為「依皮朗加的納喊」。[10]
牙買加黑奴森姆·夏普於1832年的浸信會戰爭,領導黑奴進行奴隸抗爭,當他被推上絞刑台上受刑時,說的一句話是「我寧願死在絞刑架上,也不願活在奴隸制中。」(I would rather die among yonder gallows, than live in slavery.)[11]
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山多爾於1847年所作的詩歌《自由與愛情》,描述在「自由、愛情、生命」中的抉擇。其中一個中文版本翻譯成「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個版本是由殷夫翻譯自德文《裴多菲詩選》。[12][13]
英國活躍政治人士艾米琳·潘克斯特於1913年11月13日,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發表著名的演講《自由或死亡》(Freedom or Death),積極推動及捍衛女性的權利。[14]
南斯拉夫於1941年3月發生的南斯拉夫政變,民眾公開示威反對與納粹德國簽署協議,喊出的口號是「寧願一死也不願為奴,寧願一戰也不願妥協!」(Bolje grob nego rob, Bolje rat nego pakt!)[15]
中文翻譯
這句話的原文是「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不同年代的中文出版社,對這句話的翻譯有「不自由,吾寧死」、「不與我自由,寧與我死」、「給我自由,否則給我死」、「要麼給我自由,要麼讓我死」等。
事件
2011年,中國重慶市彭水縣的大學生村官任建宇,因被當局認定在互聯網發佈負面訊息,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被逮捕。重慶市公安局警察在其家中搜出一件印有「不自由、毋寧死」字樣的襯衫,這件襯衫被當作實物證據。重慶市人民法院最終決定,裁決任建宇進行勞動教養兩年。[16]
另見
參考資料
- ^ Hart, James D.; Leininger, Phillip.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86 [2019-07-15]. ISBN 97801950654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 ^ 2.0 2.1 2.2 Cohen (1981), p. 702n2.
- ^ Cohen (1981), pp. 703–04, 710ff.
- ^ 4.0 4.1 4.2 4.3 4.4 Patrick Henry and His Famous Speech. Colonial Williamsburg Foundation an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February 2,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3) –透過iCitizen Forum. Excerpt from Aron, Paul. John Adams. We Hold These Truths. Marylan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olonial Williamsburg Foundation. 2008: 86–88.
- ^ Senate Resolution 155 – Designating "National Tartan Day". US Congress. [March 22,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5).
- ^ Culpepper, Warren (編). The Culpeper Flags, Navy Jack and Ship. [201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7).
- ^ History about the Anthem of Urugua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mbassy of Uruguay in Argentina
- ^ Hinde, Robert A.; Watson, Helen. War: A Cruel Necessity?: the Bases of Institutionalized Violence. I.B. Tauris. 1995: 55. ISBN 1-85043-824-2.
- ^ Smith, Whitney. Flag Lore of All Nations. Milbrook Press. 2001: 40. ISBN 0-7613-1753-8.
- ^ Barman, Roderick J. Brazil: The Forging of a Nation, 1798–1852.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96. ISBN 978-0-8047-1437-2.
- ^ 1832: Samuel Sharpe, “I would rather die upon yonder gallows than live in slavery”. ExecutedToday.com. May 23, 2009 [201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4).
- ^ 唐山. 《自由与爱情》是殷夫译的吗. 北京晚報 (文摘報). 2016-07-16 [201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 ^ 黎日工. 七种文字下的裴多菲诗. 華夏專欄. 文學天地. 2009 [201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6).
- ^ Pankhurst, Emmeline. Great speeches of the 20th century: Emmeline Pankhurst's Freedom or death. The Guardian. Apr 27, 2007 [201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9).
- ^ Job, Cvijeto. Requiem for a Nation. Washington Post. March 15, 1992 [March 21, 2018]. ISSN 0190-82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 ^ Yu Jincui. Punishing Criticisms Outdated in Today's China. Global Times (Beijing). October 12, 2012 [October 10,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參考書目
- Cohen, Charles. The 'Liberty or Death' Speech: A Note on Religion and Revolutionary Rhetoric. 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October 1981, 38 (4): 702–717. JSTOR 1918911. doi:10.2307/1918911.
外部連結
- LibriVox中的公有領域有聲書《Give Me Liberty》
-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lonial Williamsburg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