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軍,是1949年在綏遠省整編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1]

歷史

194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軍委批准成立西北野戰軍第七縱隊、第八縱隊,1948年8月底在山西省左雲縣由綏蒙軍區組建的西北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員姚喆,政治委員空缺,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長江,政治部主任裴周玉[2],供給部長張升初,供給部政委賈如勝,衛生部長李振智,衛生部政委許義華。縱隊近萬人,下轄:

  • 騎兵第一旅:旅長康健民、政委李佐玉(後王再興),副旅長黃厚,參謀長王智,政治部主任袁光(後王弼臣)。原為綏蒙軍區騎兵旅。下轄3個騎兵團:騎兵第1、第3、第5團。
  • 第十一旅:旅長兼政委黃立清,副旅長樊哲祥。1948年8月1日由綏蒙軍區第43、44、45團組成。各團改稱第31、32、33團。
  • 第十四旅:旅長羅斌、副政委沈新發兼政治部主任、李仲英任副旅長兼參謀長。1948年9月由晉綏第二軍分區第34團和綏蒙軍區大(同)左(雲)支隊、懷仁支隊組成。轄第46、第47團。

參加了1948年9月楊成武華北野戰軍第三兵團發起的察綏戰役。1948年11月底參加平津戰役,奉命鉗制與阻擊歸綏10萬國軍向東增援張家口的企圖、阻擊與殲滅大同守軍可能向北突圍逃竄進歸綏、派騎兵部隊掩護張家口市西北方向之安全截擊張家口市漏網之敵。縱隊主力集中在涼城豐鎮、集寧和卓資山之間馬蓋圖十八台八蘇木一線機動待戰,同時派出騎兵旅進至張北商都陶林一帶。平津戰役期間,綏遠十萬國軍多次進擾集寧、綏南,一個多月中進行了十幾次戰鬥均擊退了國軍進擾,共殲國軍千餘人:

  • 張士珍新編第七師以4個團兵力由歸綏涼城廠汗營進攻被擊退。
  • 騎十四旅從集寧西北之大土城子進攻,被殲1個團。
  • 十三旅佔領卓資山東北的東灘村,被擊退。
  • 八縱指揮騎兵旅,在歸綏之藏窯子、陶林以北之它山子等地打擊了進擾之敵。
  • 八縱十一旅襲擊和林城全殲守軍。
  • 八縱全殲陶林城守軍。
  • 1948年12月8日,八縱騎兵旅越過平綏鐵路,在懷來縣以南十八家村一帶,抗擊2個旅攻擊。
  • 1948年12月15日下午14時,北嶽軍區部隊強攻張北縣城。突圍而出的國軍騎兵第11呂在張北縣城南饅頭營子遭察北騎兵旅、八縱騎兵旅攔截殺傷。
  • 1948年12月18日,八縱騎兵旅參與圍追堵截張家口守軍突圍。第11兵團司令孫蘭峰率少數騎兵逃脫外,54 000多人被全殲。

1949年1月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長江調回綏蒙軍區。縱隊黨委僅剩姚喆裴周玉兩個人。1月28日清晨,八縱向董其武部據守的歸綏峙以東遠郊發起旗下營戰鬥,當日奪取了陶卜齊旗下營、舍必崖村(歸綏城南郊)及其周圍陣地,殲滅守軍獨立七師第20團團部及2個營800餘人,擊退由歸綏兩列鐵甲火車向陶卜齊增援的兩個步兵團,並迫使該敵逃回歸綏,此戰繳獲輕機槍35挺、步槍300餘支、六零炮15門。1949年1月28日,周恩來副主席電令八縱停止一切進攻,主力後撤60華里,到卓資山休整待命,允許董(其武)方人員來往,廣播報刊停止攻擊對方,稱董(其武)軍為友軍,以促成和平解放綏遠。周恩來強調「鉗制董其武部隊在綏遠,不要西撤河套與寧夏,就是最大的勝利。」自此,綏遠地區結束了戰鬥。旗下營戰鬥標誌着平津戰役的軍事交戰的結束。

1949年2月12日,西北野戰軍第八縱隊騎兵旅、察北3個騎兵團以及內蒙古人民解放軍騎兵一部,發動綏北剿匪。1949年2月15日至20日,殲滅了自張北縣開到綏北烏蘭花武川一帶的敵騎第12旅及敵第11兵團司令孫蘭峰殘部,殲敵900多人。

1949年3月16日《晉綏軍區關於奉命改變第八縱隊等番號的通令》,西北野戰軍第八縱隊在卓資山集寧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軍。仍屬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與一野建制,但歸華北軍區指揮。姚喆任軍長,副軍長兼參謀長王長江,裴周玉任政治部主任。仍駐卓資山武川集寧一帶。[3]八軍下轄:

1949年3月,第八軍第22師與第23師第69團、騎兵第一師南下協同察哈爾軍區部隊圍困大同,以阻止大同守軍西逃綏遠。大同和平解放後,第八軍部隊調回綏東、集寧。1949年6月22日,撤銷第八軍番號,第八軍與綏蒙軍區合併組成綏遠軍區,司令員姚喆,政委高克林,副司令員王長江,副政委楊葉澎,參謀長劉華香,政治部主任裴周玉。隸屬於華北軍區[4]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率部4萬餘人宣佈參加綏遠和平解放

參考文獻

  1.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70個軍》,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6年8月版,ISBN 9787503319402
  2. ^ 《裴周玉回憶錄》,中國統計出版社,1996年9月版,ISBN 7503722010
  3. ^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詞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軍」,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4. ^ 君威:「百戰雄獅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軍」,《軍事史林》,2006年第8期,第32-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