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旨(或稱內批、內敕、內旨) 指的是由內閣草擬的各類詔令敕諭,學者認為此制度是自正統朝開始逐漸出現[1]。 但實際上明朝常出現中旨奏章不由內閣票擬、詔令不由內閣草擬,皇帝指令徑由內廷批發的情況[2][3] ,且中旨將不經六科駁正,而會直接交付相關朝廷部門施行[4][5]。例如在正德三年的外官考察時,明武宗就曾直接下中旨罷免翰林學士吳儼、禦史楊南金等[6]崇禎帝也曾讓身邊太監以中旨催促滿桂進攻入關清兵,結果導致覆軍隕將[7]

在晚明君臣壅蔽的環境中[8][9][10],不少大臣和士大夫對深居九重的皇帝直接下發中旨持反對意見。他們大多認為皇帝的旨意不經內閣集議(閣票)的公共決策程序,將會使得旨意被內廷的宦官姦倖乘隙干政而變得「非制」[11],從而侵蝕和破壞皇帝與文官「共治」的理政格局[12]。 如毛紀曾上書批評「至於笞罰廷臣,動至數百,乃祖宗來所未有者,亦皆出自中旨,臣等不得與聞。」[13]劉宗周也指出「魏進忠導皇上馳射戲劇,奉聖夫人出入自由。一舉逐諫臣三人,罰一人,皆出中旨,勢將指鹿為馬,生殺予奪,制國家大命。」[14]方震孺也詬病道「宮妾近侍,嚬笑易假,窺瞷可慮。中旨頻宣,恐蹈斜封隱禍。」[15]。 而事實上的確很多明代權宦也常利用中旨來陷害忠良和排斥異己[16][17][18]

註釋與參考資料

  1. ^ 唐佳紅《「非制」的王言:明朝中旨的政治文化考察》
  2. ^ 《明史.韓爌傳》:「其冬,忠賢假推事逐趙南星、高攀龍,爌急率朱國禎等上言:「陛下一日去兩大臣,臣民失望。且中旨徑宣,不復到閣...」
  3. ^ 南炳文、吳彥玲輯校:〈輯校萬歷起居注〉(第3284 頁):「所謂中旨者,謂不由臣等票擬,徑從中出」
  4. ^ 李福君:《明朝皇帝文書研究》,第204 頁
  5. ^ 方志遠:《明朝國家權力結構及運作機制》
  6. ^ 《明史》(本紀第十六武宗) :「三年春正月丁未,大祀天地於南郊。 辛亥,大計外吏,中旨罷翰林學士吳儼、禦史楊南金。 」
  7. ^ 《明史. 滿桂傳》:「桂 曰:「敵勁援寡,未可輕戰。」中使趣之急,不得已,督黑雲龍、麻登雲、孫祖壽諸大將,以十五日移營永定門外二里許,列柵以待 。 大清兵自良鄉回,明日昧爽,以精騎四面蹙之。 諸將不能支,大敗,桂及祖壽戰死,雲龍、登雲被執。 」
  8. ^ 馮琦《宗伯集》卷81《書牘· 答孫湛明少參》:「大略今之所苦,在上與下隔絕,而內復有隔;中與外乖離,而 外復自離。故上無所施其調停,而下但增其排擊。上安得無輕外廷?外廷之說何從入乎?」
  9.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四百九十》:「戊戌以後,上不複視朝,輔弼大臣皆希得進見...」
  10.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二十八》:「吏科都給事中李瑾言,自上不御朝,凡用人行政,宣德達情,僅有章奏一線...」
  11. ^ 唐佳紅《「非制」的王言:明朝中旨的政治文化考察》
  12. ^ 申時行《召對錄》:「臣等因鑑前人覆轍,一應事體,上則稟皇上之獨斷,下則付外廷之公論。」
  13. ^ 《明史 . 毛紀傳》
  14. ^ 《明史. 劉宗週傳》
  15. ^ 《明史. 方震孺傳》
  16. ^ 《明朝小史卷十六天啟記》:「魏忠賢黨傾陷正人,必先假借(皇帝的)名號。凡有起用,動曰中旨。」
  17. ^ 《天啟宮詞》「賢擅政,各衙門章奏俱不繇閣票,特用內旨。生殺予奪,惟賢與體乾為之 。」
  18. ^ 《酌中志》:「自逆賢擅政,從來先帝中旨非由一路而至,如鬥靡見長,如寶璽呈祥,如元兇已放,如遼東複內臣鎮守,如處各省考官之類,則崑山、南樂稿也,如朕方云云,而曰云雲以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