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藝術而藝術
為藝術而藝術(法語:l'art pour l'art,英語:Art for art's sake),是19世紀早期法國唯美主義的運動口號,或稱藝術至上主義。它認為藝術的內在價值,並且是唯一的真正的價值,不在於迂腐的、教導道義的或功利的作用。一些「為藝術而藝術」的作品往往被認為是「自身具有價值的」。「自身具有價值」這一詞起源於希臘語「αὐτοτελής」,意思是「自身是完整的」。在19世紀的法國運動中,這一個詞被發展成為用來形容「內部導向」或「自我激勵」的人的形容詞。
這個術語有時還在商業上使用,例如米高梅電影公司標誌上的「為藝術而藝術」的拉丁文版本(ars gratia artis)。
歷史
「為藝術而藝術」作為一個運動口號由法國著名詩人及作家,泰奧菲爾·戈蒂耶(1811-1872)最先提出。但是,他並不是第一個創造出這個短語的人。維克特·庫桑、本傑明·康斯坦和愛倫·坡都曾在他們的作品中用到過這個短語。比如,愛倫·坡在其論文《詩歌原理》(1850)中就曾寫道:
我們寫詩僅僅是為了寫詩,我們把這一點牢記在我們的腦海里。將這一點作為我們創作的原則,就等於承認我們強烈地希望從這一行為中獲得真正的詩的尊嚴和力量。基於這樣的創作原則,如果我們審視自己的內心,就會很快發現在世界上沒有比我們創作出的詩更有尊嚴,更高尚的作品了。這首詩僅僅只是一首詩,一首為寫詩而寫出的詩。[1]
「為藝術而藝術」是19世紀波西米亞的一句運動口號,它被用來反對約翰·拉斯金和後來那些倡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共產主義者所擁護的思想,即認為藝術的價值在於其道德和教化的功能。「為藝術而藝術」強調藝術因其本身而具有價值,藝術的追求自證其名,不需要道德上的解釋,並可以包含一些被視為道德中性或道德淪喪的元素存在。
事實上,詹姆斯·惠斯勒在16世紀的反宗教改革運動中為了昭示官方宗教的地位,摒棄了藝術原本的公認作用,寫下以下這段話:「藝術應該遠離一切諂媚的話語,它應當是獨立的……僅僅提供視覺或聽覺上的愉悅享受,而不應該與類似奉獻、同情、愛、愛國情懷等情感混為一談。」 [2]
這一直接的論調同樣表達了藝術家應該使自己的作品遠離情感的觀點。在這一觀點中僅存的浪漫主義的痕跡就是藝術家應該依靠自己的眼睛和感官來主宰自己的作品。
這一直接的口號也與英國藝術史和美學運動中華特·佩特及其追隨者的觀點有關。唯美主義運動的主旨是反對維多利亞時代道德觀。這一口號第一次出現在1868年發表的兩部作品中,即華特在《威斯敏斯特評論》中對威廉·莫里斯詩歌的評論以及阿爾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恩的作品《威廉·布萊克》。華特在其另一本深刻影響美學運動的著作——《文藝復興史研究》(1873)中對這一口號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
在德國,詩人斯特凡·喬治首先翻譯了此短語(Kunst für die Kunst),並運用到了自己的文學創作項目中,收錄於其所創文學雜誌《Blätter für die Kunst》(1892)第一卷。他的觀點深受夏爾·波德萊爾和斯特凡·馬拉梅等法國象徵主義學家的影響。
批評
法國小說家及傳記作家喬治·桑在1872年提出「為藝術而藝術」是一個空洞的短語,是一句無意義的句子。她認為,藝術家「有責任為藝術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並將其傳達給儘可能多的人聽」,並認為他們的作品是易於發現其藝術價值的。[3]
弗里德里希·尼采認為沒有藝術是僅僅為了藝術本身的。他質疑道:「所有的藝術作品有什麼作用?它們難道不讚頌、不表彰、不選擇、不強調什麼嗎?它們難道不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強調或減弱他們對某樣事物的評價嗎?……藝術是生活最好的刺激物,怎麼能把它理解成無意義,無目標,僅僅是『為藝術而藝術』的呢?」
現代後殖民時期的非洲作家如桑戈爾和阿切貝也批評這是一個對於藝術和作品有着局限性和歐洲中心主義的口號。在「非洲黑人美學運動」中,桑戈爾提出「藝術是有功用的」並且「在非洲『為藝術而藝術不存在』」。阿切貝在其文集《創世日前的黎明》中更尖銳地提出,「『為藝術而藝術』這個口號其實就是一堆發臭腐壞的狗屎」。[4]
華特·班雅明在其影響深遠的論文《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1936年)中談及這一口號。在談到傳統藝術發展面臨攝影等技術創新時,他甚至將「為藝術而藝術」這一個短語歸類為「神學藝術」的一部分,而排除了社會層面的內涵。在這篇論文的後記里,本雅明還探討了法西斯主義與藝術的關係。他所舉的例子主要是未來主義及其帶頭人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的思想,如未來主義藝術家的一大口號就是「Fiat ars - pereat mundus」(讓藝術實現,即使世界得滅亡)。本雅明還挑釁性地總結道,法西斯希望從戰爭中「得到的是藝術上的滿足,即經由技術改變了的感官感受的滿足」,這顯然正完美地實現了「為藝術而藝術」。[5]
參考資料
- ^ Poe, Edgar Allan. The Poetic Principle. E. A. Poe Society of Baltimore. 1850 [2007-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8).
- ^ Edwards, Owen. Refined Palette. Smithsonian Magazine. April 2006: 29 [2007-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 ^ Letters of George Sand, Vol 3
- ^ Achebe, Chinua.
- ^ Walter Benjamin,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n Illuminations, Fontana Press, London, 197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