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記
《樂記》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美學著作。收於《禮記》49篇中。在《史記》中也有收錄,名為《樂書》。 均為十一篇,但篇章順序不同。關於《樂記》的作者問題始終有兩大基本說法:郭沫若的「公孫尼子」說,蔡仲德的「劉德」說。目前學術界仍無定論,但多傾向於蔡仲德說。[1]
漢書《藝文志》載:「武帝時,河間獻王好儒,與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作樂記,獻八佾之舞,與制氏不相遠。」[2]
《禮記》中題作《樂記第十九》,約5000餘字包括十一子篇:《樂本篇》、《樂論篇》、《樂禮篇》、《樂施篇》、《樂言篇》、《樂象篇》、《樂情篇》、《魏文侯篇》、《賓牟賈篇》、《樂化篇》、《師乙篇》。然而據西漢劉向之意古代《樂記》應共23篇,這23篇除上述11篇之外,還包括《奏樂篇》、《樂器篇》、《樂作篇》、《意始篇》、《樂穆篇》、《說律篇》、《季札篇》、《樂道篇》、《樂義篇》、《昭本篇》、《招頌篇》、《竇公篇》等遺失的12篇。
樂記認為,音樂是通過聲音來表現情的,情來自人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外界事物的變化使人的感情產生各種變化,音樂則是這種感情變化的表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
樂治天下
以樂治天下是樂記的深層背後中心思想,《樂記-樂言》說:"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是故志微噍殺之音作,而民思憂;嘽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廉直勁正莊誠之音作,而民肅敬;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
意思是人有感情衝動和認識的本能的,但哀、樂、喜、怒的變化是無常的,受了外在事物的影響才能形成內在情感和認識。所以藉由音樂的控制可以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的政治工具。
所以當微弱充滿焦慮的音樂流行時,人民就產生了憂心忡忡的情感。
當舒暢、和諧、緩慢、平易,內容豐富而有鮮明節奏的音樂流行時,人民便感到安康和快樂。
當粗壯、威嚴、猛起猛落充滿激憤的音樂流行時,人民就能剛強而有毅力。
當莊重、正直、真誠的音樂流行時,人民就產生嚴肅崇高的情感。
當舒暢、洪亮、流暢、柔和的音樂流行時,人民就會產生慈愛的情感。
當邪僻、散亂、淫佚泛濫的音樂流行時,人民易產生淫亂的情感。
所以《樂記-魏文侯》舉了鄭國、宋國、衛國、齊國不同特點的音樂對人意志和性格的影響的例子:"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趨數煩志,齊音敖辟喬志,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弗用也。"意思是鄭國的音樂很通俗簡易,使人意志放縱;宋國的音樂很嫵媚聲色,使人意志消沉;衛國的音樂很急促吵雜,使人的意志煩亂;齊國的音樂很古怪冷僻,使人意志傲慢。這四種音樂都有害人心,所以正式場合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