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緣
二十四緣(巴利語:paccayuppanna-dhamma)是上座部佛教論書有系統的說明各種究竟法如何形成緣起的方式。二十四緣包含了各種不同的名法與色法之間所有互相連繫的方式。
每一緣涉及三法:
概述
發趣論
- 因緣;
- 所緣緣;
- 增上緣;
- 無間緣;
- 相續緣;又稱等無間緣
- 俱生緣;
- 相互緣;
- 依止緣;
- 親依止緣;
- 前生緣;
- 後生緣;
- 重複緣;又稱修習緣
- 業緣;
- 果報緣(異熟緣);
- 食緣;
- 根緣;
- 禪那緣;
- 道緣;
- 相應緣;
- 不相應緣;
- 有緣;
- 無有緣;
- 離去緣;
- 不離去緣。
二十四緣構成了各種不同的法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可分為三組(名法、色法、名色法)六對:
- 1、名以六種方式作為名的緣:
- 剛滅盡的心與心所是現在心與心所的(1)無間緣、(2)相續緣、(3)無有緣及(4)離去緣;
- 前生速行是後生速行的(5)重複緣;
- 俱生心與心所互相作為(6)相應緣。
- 2、名以五種方式作為名色的緣:
- 因、禪支與道分是俱生名色法的(1)因緣、(2)禪那緣、(3)道緣;
- 俱生思是俱生名色的(4)業緣;異剎那思是業生名色的(4)業緣;
- 諸果報(名)蘊互相作為果報緣及作為俱生色的(5)果報緣。
- 3、名以一種方式作為色的緣:後生心與心所是前生(色)身的後生緣。
- 4、色也以一種方式作為名的緣:在生命期里,六依處是七識界的前生緣;五所緣是五門心路過程心的前生緣。
- 5、概念與名色以兩種方式作為名的緣:(1)所緣緣與(2)親依止緣。是解脫的條件
- 6、名色以九種方式作為名色的緣:(1)增上緣、(2)俱生緣、(2)相互緣、(4)依止緣、(5)食緣、(6)根緣、(7)不相應緣、(6)有緣及(9)不離去緣。
其他論書
《阿毗達摩概要》第八章「緣之概要」,分析諸名法與色法之間互相的關係,是與分析究竟法互相配合的「組織法」。此章簡要地解釋在巴利聖典所記載的兩種因緣法。其中之一是從《分別論》的經分別與論分別兩個角度分析緣起。另一個方法是有關二十四緣的發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