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

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供应商和相关机构的地理上的集中

產業集群(英語:industry cluster / industrial cluster)是特定領域內相互關聯的企業、供應商和相關機構的地理上的集中。集群被認為可以提高公司在國內和全球競爭的競爭力。會計是產業集群的一部分。[1][2]城市研究使用「agglomeration」(集聚)這一術語。[3]集群也是戰略管理的重要方面。

概念

產業集群也稱為商業集群business cluster)、競爭集群competitive cluster)或波特集群Porterian cluster),由米高·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1990)中提出並推廣。[4]保羅·克魯格曼《地理與貿易》(1991)中也提到了經濟地理學的重要性,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地理經濟學。[5]集群發展從此成為許多政府計劃中的重點。經濟學家稱之為集聚經濟的基本概念,以及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工作可以追溯到1890年。

米高·波特認為,集群有可能通過三種方式影響競爭:通過提高集群中的公司生產力,推動該領域的創新,以及刺激該領域的新業務。根據波特的說法,在現代全球經濟中,比較優勢——某些地點如何擁有特殊的稟賦(即港口、廉價勞動力)來克服沉重的投入成本——不太重要。現在,競爭優勢——公司如何有效利用投入,需要持續創新——變得更加重要。[3]波特認為經濟活動嵌入在社會活動中,「社會粘合劑將集群結合在一起」。[6]最近的研究表明,尤其是在區域和農村地區,人際網絡更強大的社區發生了更多的創新。[7]

換句話說,產業集群是一個地理位置,其中聚集了足夠多的資源和能力,並達到了一個臨界的門檻,使其在給定的經濟活動分支中處於關鍵地位,並且與其他地方相比具有決定性的可持續競爭優勢,甚至在該領域具有世界優勢(例如矽谷荷里活)。

集群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倡議的結果,因為它意味着說服當前的競爭對手聯合工作。倡議通常來自政治領域(例如不同的新加坡集群[8]),但它也可以來自行業本身[9](例如,巴特·J·格魯特的倡議,Dow Olefinverbund GmbH 的董事,該公司是位於德國東部三個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圖林根州)交匯處的大型化工企業。目標是「鼓勵中德國的政治和行政官員之間的協調」。)[10]

類型

按成分

隨着德國跨組織網絡概念的發展和英國集群的實際發展;許多人認為有四種方法可以識別集群:

此外——尤其是在德國的組織網絡模式中——相互關聯的企業必須在相關組織的至少兩個獨立層面上進行互動並採取有效的行動。

按比較優勢分類

基於不同種類的知識,有以下類型:

  • 高科技集群——這些集群以高科技為導向,很好地適應了知識經濟,通常以矽谷[13]東倫敦科技城或巴黎-薩克雷等知名大學和研究中心為核心。位於荷蘭埃因霍溫市的埃因霍溫高科技園區是不包括大學的著名高科技集群的一個特殊例子。[14][15]
  • 以歷史知識為基礎的集群——這些集群基於更傳統的經濟活動,這些活動多年來一直保持着他們在專業知識方面的優勢,其中一些甚至超過了幾個世紀。它們通常是特定於行業的。一個例子是倫敦作為金融中心
  • 要素稟賦集群——它們的創建是因為它們可能與地理位置相關的比較優勢。例如,由於陽光充足的地區四面環山,可以種植優質葡萄,因此葡萄酒生產集群。這就像法國的某些地區,如勃艮第和香檳,以及倫巴第、西班牙、智利和加利福尼亞。
  • 低成本製造集群——這些集群通常出現在發展中國家的特定行業,如汽車生產、電子或紡織。例子包括墨西哥的電子產品集群(例如瓜達拉哈拉)和阿根廷(例如科爾多瓦)。集群公司通常為發達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集群出現的驅動因素包括低成本勞動力的可用性、與客戶的地理接近度(例如,美國客戶在墨西哥的情況下;西歐客戶在東歐的情況下)。[16]
  • 知識服務集群——與低成本製造集群一樣,這些集群通常出現在發展中國家。它們的特點是可以獲得低成本的技能和專業知識,以滿足日益商品化(即標準化的、較少公司特定的)知識服務的全球日益增長的需求,例如軟件開發、工程支持、分析服務。 例子包括印度班加羅爾;巴西累西腓;中國上海。跨國公司在「定製」這些集群的商業條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7]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與當地大學建立合作聯繫,以確保供應合格但成本較低的工程師。

過程

識別、定義和描述集群的過程沒有標準程序。個別經濟顧問和研究人員會開發自己的方法論。所有聚類分析都依賴於對本地和區域就業模式的評估,基於行業分類,如NAICS或日益過時的SIC codes。提供集群和產業集聚統計數據的著名數據庫包括:

集群的替代方案是樞紐和節點,這反映了全球化之後商業運營的分佈式特性。

矽谷案例

1990 年代中後期,加利福尼亞州矽谷出現了幾家成功的計算機技術相關公司。這導致任何希望創建一家初創公司的人都會在矽谷這樣做。矽谷初創公司數量的激增導致許多風險投資公司搬遷或擴大其矽谷辦事處。這反過來又鼓勵了更多的企業家將他們的創業公司設在那裏。

換句話說,風險資本家(金融賣家)和互聯網創業公司(金融買家)「集群」在一個地理區域內和周圍。

資本市場的集群效應也導致勞動力市場的集群效應。隨着越來越多的公司在矽谷成立,程式設計師、工程師等意識到他們可以通過搬到矽谷找到更多的工作機會。技術人才集中在矽谷,意味着全國各地的初創企業知道他們在矽谷找到具有適當技能組合的求職者的機會更高,因此給他們增加了遷往那裏的動力。這反過來又導致更多的高科技工人搬到那裏。在劍橋 IT 集群(英國)中也發生了類似的影響。[18]

數字媒體城案例

20世紀90年代末,在首爾市政府在韓國開發的數字媒體城,這是一個佔地135英畝的綜合體,位於該市中央商務區外4英里的上岩洞區。隨着首爾迅速發展的多媒體、IT和娛樂產業集群,數字媒體城通過其充滿活力的集聚區,幫助促進了這些核心業務需要使用信息、通信和媒體技術的行業和公司的發展。DMC 作為全球商業環境發展壯大,將首爾提升為東亞商業中心。其與數字媒體相關的高科技公司集群催生了合作夥伴關係,進而利用該地區的人力和社會資本。最終,DMC 為位於首爾的 10,000 多家小型互聯網、遊戲和電信公司的創新提供了動力。[19]

在開發DMC時,首爾政府利用了私人技術合作夥伴和開發商的初始資金。它還為該地區提供IT寬帶無線網絡以及所需的基礎設施。首爾政府甚至為了吸引租戶而提供稅收優惠和優惠的土地價格,因為已建立的業務關係和他們的存在將吸引其他公司進入該地區,從而將 DMC 提升為黃金地段。[19]

由於這些實體如此集中,首爾已成為高科技和數字媒體的主要樞紐。它是各種類型的數字媒體研發公司的所在地,包括文化媒體創作、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廣播中心、技術辦公室和娛樂公司。DMC綜合大樓外包括國際公司附屬機構、學校、中低收入住房、商業和會議設施、娛樂區和城市的中央火車站。[19]工業、文化中心、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本的緊密聯繫使首爾成為強大的大都市經濟,而漢江奇蹟的韓國則是從製造業向創新經濟轉型的國家。

集群效應

集群效應在任何城市群中都更容易被察覺,因為大多數類型的商業機構都會傾向於自發地按類別分組。例如,鞋店(或布店)很少與競爭對手隔絕。事實上,找到它們的整條街道是很常見的。

集群效應類似於(但不相同)網絡效應。從某種意義上說,市場及其參與者的與價格無關的偏好是基於每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看法,而不是市場只是像通常情況下的所有參與者行為的總和。因此,作為一個結果大於其原因的總和,並且因為它是自發發生的,集群效應是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湧現的例子。

政府和公司經常試圖利用集群效應來促進特定地點對某種類型的業務的發展。例如,印度班加羅爾市就利用集群效應說服一批高科技公司在那裏開店。同樣,拉斯維加斯也受益於博彩業的集群效應。在法國,國家產業政策包括支持特定形式的產業集群,稱為「 Pôles de Compétitivit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例如Cap Digital。另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納米/微電子和嵌入式系統」或簡稱「mi-Cluster」,由希臘的「Corallia Cluster Initiat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推動。Corallia 引入了自下而上的 3 階段計劃框架以促進集群發展,併入圍 DG REGIO 2009 年區域之星獎「研究、技術發展和創新」類別的最終分類(入圍者)。[20]

集群被證明可以促進同行業企業之間的創新活動。可能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之間的競爭。而且,除了刺激思想交流的有利條件,特定行業的區域集中,也創造了大量的勞動力市場投入。因此,創新增加了該地區知識的積累,從而影響了當地的內部經濟。[21]

不過,集群效應不會永遠持續下去。[22]為了長期維持集群性能,集群需要管理對集群外業務的網絡開放性,同時促進集群內強大的組織間關係。[23]其相對影響還受其他市場因素的影響,例如預期收入、需求強度、稅收、競爭和政治。以上述矽谷為例,矽谷中日益擁擠的情況導致辦公和住宅空間嚴重短缺,這反過來又迫使許多公司搬到其他地點,例如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和北卡羅來納州羅利-達勒姆,即便雖然他們更願意留在矽谷里。

有時,在某些行業中,集群戰略仍然沒有產生足夠的積極影響是合理的。例如,在Builders Square的案例中,家裝零售商無法與家得寶等行業領導者競爭,因為它無法實現同樣的低成本和合同。因此,它被提出與另一家家裝零售商 Hechinger 合併的選項,以更好地改善他們的業務集群並與 家得寶和其他行業領導者競爭。然而,當它沒有這樣做時,它慢慢開始失敗,最終陷入破產。儘管合併試圖創建地理集群以與其他公司的低成本競爭,但成本沒有降低到足夠的程度,最終該計劃失敗,迫使 Hechinger 進入美國破產法第七章進行清算並將 Builders Square 退出該行業。[24][25]

如果區域經濟不與時俱進,集群也會失敗。在底特律,當汽車產業衰落時,集群和城市也隨之衰落。如果集群在達到臨界點之前不利用其地位進行自我改造並進入其他行業,則它們可能會失敗。[26]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JANUŠKA, M. Communication as a key factor in Virtual Enterprise paradigm support. In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BIMA), 2011. s. 1-9. ISBN 978-0-9821489-5-2
  2. ^ Porter, Michael 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5 July 2016, 14 (1): 15–34 [2021-09-17]. doi:10.1177/08912424000140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3. ^ 3.0 3.1 Porter, M. E. 1998,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98, Vol. 76 Issue 6, p77,
  4. ^ Porter, M.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857 pgs.
  5. ^ Krugman, P. (1991). Geography and Trade. MIT Press. 1-142pg.
  6. ^ Porter, Michael. On Competi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225. 
  7. ^ Wear, Andrew. Innovation and community strength in Provincial Victoria (PDF).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tudies. 2008, 14 (2): 195 [2021-09-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8. ^ Porter, M. E., Neo, B. S., & Ketels, C. H. (2010). Remaking Singapore.
  9. ^ Ziafati Bafarasat, A. (2018) 「Theorizing」 regime theory: A city-reg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40(3), pp.412-425.
  10. ^ Ketels, Christian H. M.; Fear, Jeffrey. Cluster Mobilization in Mitteldeutschland.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eaching Note. 10 August 2006 [2021-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7). 
  11. ^ Porter, M. E., & Bond, G. C. (2004). The California wine cluster.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12. ^ Porter, M., Ramirez-Vallejo, J., & van Eenennaam, F. (2011). The Dutch flower cluster.
  13. ^ Saxenian, A., 1994. 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4. ^ Pentland, W. World's 15 most inventive cities.. Forbes. [10 April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15. ^ Van Agtmael, A.; Bakker, F. The smartest places on earth: Why rustbelts are the emerging hotspots of global innovation. New York: PublicAffairs. 2016 [17 April 2017]. ISBN 9781610398169.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17). 
  16. ^ Altenburg, Tilman; Meyer-Stamer, JÖRG. How to Promote Clusters: Policy Experiences from Latin America. World Development. September 1999, 27 (9): 1693–1713. doi:10.1016/S0305-750X(99)00081-9. 
  17. ^ Manning, Stephan. Customizing Clusters: On the Role of Wester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lusters in Emerging Economies. 1 July 2008. SSRN 1655502 . 
  18. ^ Huber, F. Do clusters really matter for innovation practi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estio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spillover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 February 2011, 12 (1): 107–126. doi:10.1093/jeg/lbq058. 
  19. ^ 19.0 19.1 19.2 Frenchman, Dennis. Digital Media City. MIT Center for Real Estate. [2021-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7). 
  20. ^ RegioStars Awards 2009: Presentation of finalists. European Commission. [2021-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7). 
  21. ^ Baten, Jörg; Spadavecchia, Anna; Streb, Jochen; Yin, Shuxi. What made southwest German firms innovative around 1900? Ass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ra- and inter-industry externalities.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 October 2007, 59 (Supplement 1): i105–i126. doi:10.1093/oep/gpm032. 
  22. ^ Eisingerich, A.B.; Boehm, L. Group Analysis: Why Some Regional Clusters Work Better Than Others. The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Journal Report. 2007, 3: 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5). 
  23. ^ Eisingerich, Andreas B.; Bell, Simon J.; Tracey, Paul. How can clusters sustain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network strength, network openness,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Research Policy. March 2010, 39 (2): 239–253. doi:10.1016/j.respol.2009.12.007. 
  24. ^ Bowie, Liz. Hechinger merger could bring closings Builders Square in Pa., other states expected to spur consolidation. The Baltimore Sun. [2021-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5. ^ Bowie, Liz. Hechinger merger decision believed near Some analysts predict Green buyout, union with Builders Square. The Baltimore Sun. [2021-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6. ^ Moretti, Enrico. The New Geography of Jobs. New York, NY: Mariner Books. 2012: 149–150. ISBN 978054402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