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

人際關係

親密關係(英語:Intimate relationship)是指包括身體和/或情感親密的人際關係[1]。雖然親密關係通常是性關係sexual relationship[2],但也可能是非性關係。親密關係有如下幾個特點[3]

  • 持久的行為相互依存
  • 經常的相互作用
  • 情感依戀
  • 需要精神上的滿足感

親密關係在人類的生活經歷方面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4]。人類與生俱來地具有一種歸屬感和去愛別人的需要,而當這些需要被滿足時,親密關係就形成了[5]。親密關係包括幾類人群,例如:受到吸引的人,喜歡的人,存在浪漫友情性關係[錨點失效]的人,獲得感情支持、與之相伴一生的人。

親密關係在社會交往中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堅實的感情聯繫,滿足了人們希望被關懷的天性

幾十年來,親密關係的系統性研究在社會心理學上暫時還是一個相對新穎的領域。雖然在親密關係上系統性地研究才剛剛起步,但是親密關係的社會思想和分析可以追溯到早期希臘哲學家。早期的學術研究同樣對親密關係很感興趣,不過這只限於在兩個人或小團體範圍內的研究,很少涉及到競爭合作協商談判服從反抗行為的研究。

身體親密是以愛情激情、依戀或性行為為特徵的。[3]

親密

親密通常是指密切的私人聯繫和歸屬感。它是通過很深的互相了解和認知形成的一種互相熟悉和喜歡的關係。真正的人類親密關係需要對話性、透明性、脆弱性和互惠性。

在人際交往中,親密的級別和意義通常會隨着關係的不同而改變。人類學研究表明,親密是魅力的產物,它是他人對自身的成功吸引,一個融洽的建設進程。它可以使各方放心地披露以前隱藏起來的想法和感受。要發展一個親密關係,通常要耗去可觀的時間(可能是幾個月、幾年而不是幾天、幾小時)。

人類學家和動物學家都注意到,時間的改變會帶來潛意識上的身體語言改變。親密關係如果要經受住時間的考驗,需要長時間人與人之間的各個方面的了解。親密需要一個既可以懂得獨處又可以懂得相處的能力。這叫做自主分化。以自我認識和自我分化為中心的親密行為通常存在於家庭、朋友和戀人之間。通過透露自己的信息、坦率地與別人相處,親密得以實現演變。如果發展親密關係的方式不當,可能導致親密關係過於緊密和/或過快。有些人可能儘可能地尋求發展以維持和穩定這種關係,卻不顧對方是否願意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情況,抑或對方根本就拒絕友誼。

情感上的親密關係,尤其是基於性關係的,通常在身體的結合後繼續發展。換句話說,就是「墜入愛河」。 另外,區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及有目的性的交換關係是有價值的。交換關係比較脆弱,可能因為意見不一致及利益衝突而導致交換關係破裂。而人的親密關係一般比較經受得住考驗。[6]

 
沙灘上的親密關係
 
一對情侶

身體及情感上的親密

不論是身體及情感上的親密關係,都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雖然這個詞非常難以定義,不過愛和喜歡之間有本質上的差異,而不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且其中的差異不只是有或沒有性吸引力而已。 在親密關係中有二種不同的愛:激情的愛(passionate love)及友誼的愛(companionate love)。[7]

若存在友誼的愛,那麼存在這種愛的雙方或多方對彼此強烈的感受減弱,取而代之的是溫暖和體貼的擁護。其表現主要在:

  • 真誠和持久的關係、相互的深刻認識[8]
  • 互相關心
  • 對同伴取得的成就表示自豪、為能夠協作實現目標感到發自內心的喜悅。[7]

相反,激情的愛着重於一時的熱戀和痴迷。其表現為:

  • 對同伴的強烈關注
  • 強烈的性渴望
  • 樂於參與到狂喜的氣氛中
  • 和同伴團聚時十分興奮[3]

通常,夫妻之間存在親密關係,特別是之中的一員或兩者意識到兩人的關係是持久的時候。這樣的夫妻通常對完成任務(尤其是勞動工作中)感到有安全感。

親密夥伴類型

存在親密關係的角色包括:

親密關係與暴力

在親密關係之中,無論是家人、情侶、多年好友,都有可能是口語或肢體暴力施加的一方。[10][11][12][13]

親密關係與民主

研究發現社會民主化過程與親密關係的演進有緊密關係;其中,平等尊重與協商皆在二者扮演重要角色。[14]

親密關係研究歷史

古代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古代的哲學家深刻地思考過對於忠誠度、美麗、嫉妒以及婚姻的滿意程度,儘管他們的觀點通常是不準確或具有誤導性[4]

約2300年之前,亞里士多德就開始從事對人際關係的研究。他寫道:「如果一個人能夠對另一個人友好,並且對方也反過來對他友好,那麼對對方而言,他就是自己的朋友」(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30年)。亞里士多德相信,人類是具有社會性[4]。亞里士多德也同樣暗示,人類之間存在3種不同的關係。

  • 基於實用性的關係。人們被他人吸引,因為他人給自己提供了援助和歸屬感。
  • 基於愉快的關係。人們被快樂的情緒所吸引,並且對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感到愉快。
  • 基於高尚品德上的關係。人們通常被其他人的高尚品德所吸引。

然而,基於實用性或愉快的關係通常被稱為生命期極短的關係,假如只有一方能夠一直從同伴那裏獲得好處而不懂得回報,這種關係就很容易破裂。

亞里士多德也暗示,建立在高尚品德上的關係將是存在最久的、唯一的一種關係,這種關係使得自己被他人所欣賞。雖然亞里士多德像其他古代哲學家一樣提出了很多關於人際關係方面的考慮,但沒有使用系統的方法,因此不能得到結論以證明他的想法和觀點是正確的[4]。古代哲學家受亞里士多德對親密關係的分析的影響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80年代[15]

十九世紀80年代到二十世紀初期

現在的心理學社會學出現在十九世紀後期。當時的研究者常會將人際關係列入他們的研究領域中,而且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論,是後續親密關係研究上的基礎[15]佛洛依德研究親子之間的關係及對人格養成的影響[5],他認為童年時的經驗會藉由感受或期望,轉移到成人時的人際關係[15],佛洛依德也發現人在選擇婚姻伴侶時,男性會尋找和母親較類似的類型,而女生則尋找和父親較類似的類型[15]

1891年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認為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是由他和別人的人際關係所定義[5]。1897年時,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干有對於社會隔離英語social isolation(social isolation)及社會疏離(social alienation)之研究[5],這個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關於親密關係的研究,塗爾干指出人被社會隔離是導致他自殺的關鍵原因[5],這個研究關注的是人際關係中的陰暗面及社會隔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塗爾干將此稱為「失範[15]。在1950年左右格奧爾格·齊美爾研究「二人群體英語Dyad (sociology)」(Dyad,也就是二個人之間的關係),及其中的特點[4]。齊美爾認為二人群體關係維持需要雙方的同意及參與,若只有其中一方參與,就可能會導致關係的結束[15]。雖然這些人的理論有相關的資料可作為支持,不過他們的主要貢獻仍然是在概念上的,而不是一個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系統。

經驗主義的興起

1898年時社會學的研究開始使用實證調查(empirical investigation)的方式進行,是這個領域的一大突破[15]。 Monroe 的論文[16]探討兒童在選擇朋友時,會注意的特點及習慣,其中一些特點包括仁慈、快樂及誠實[4]。Monroe針對2336個七到十六歲的兒童(或青少年)詢問以下的問題「你最喜歡怎樣的朋友?」,研究結果顯示兒童較喜歡選擇的朋友有以下的特點:和自己相同年齡、性別及體型,膚色及眼睛的顏色較淡,不會製造衝突,對動物和人都很仁慈,以及誠實。而兒童認為最不重要的特點包括有財富及宗教[16]
Monroe的研究是標誌着關於親密關係方面的研究發生了重要的轉折:從哲學上的分析轉為經驗效度的研究。他的研究最終成為了人際關系科學的先河。不過,在Monroe有影響性的研究之後的很多年以來,很少有人做類似Monroe的研究。在20世紀30年代,只有有限的幾個方面:關於兒童友誼,戀愛和婚姻以及家庭的研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戰時,都很少有人做出人際關係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之前,親密關係沒有成為一個廣泛的研究。不過在此之後,針對親密關係的探索便蓬勃展開。

二十世紀的50年代及60年代

社會心理學領域發生了一個受研究親密關係影響重要轉變。直到19世紀50年代後期,大多數研究都是不是實驗性的。60年代,大於一般的發表過的文章都涉及到一些實驗運用。60年代也是心理學科本身研究方法的一個轉變。參與者大多數是大學生,實驗性方法和研究成為了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在親密關係領域的實驗性的研究表明,人際關係也是一門值得研究的科學。這種轉變使人際關系科學吸引了其他領域學者的注意,使親密關係的研究成為國際化的多科目的研究。

二十世紀80年代到二十一世紀

在80年代初期,開始了第一次國際人際關係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PR)的研討會,參加的研究者約有三百位,來自世界各地[15]。在1984年3月出版了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的期刊[15],90年代初期INPR分裂成二個組織,不過在2004年4月這二個組織又合併成國際關係研究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hip Research, IARR)。[4]

2010年

如今,親密關係利用來自不同樣本的參與者和探討廣泛、多樣的主題(其中包括長時間的家庭友情浪漫友情)進行研究。目前親密關係的研究包括兩方面:雙方關係的積極的方面和消極(令人不愉快)的方面。

當前由約翰·高特曼英語John Gottman和他的同事通過邀請已婚夫婦參與到一個舒適的環境中,並讓他們重新考慮最後一次使他們吵架時的分歧。儘管參與者知道他們將會被錄下來,但是他們仍很快地全神貫注於互動之中。隨着秒級別對受訪者的情緒反應的分析,高特曼已經可以準確地(準確率約為93%)預測受訪夫婦的未來關係走向。

另一項關於親密關係的研究由特里·奧爾布什英語Terri Orbuch約瑟夫·維爾福英語Joseph Veroff進行。他們的方法是監測新婚夫婦的長期自我報告。參與者被要求提供有關他們和配偶關係的基本特徵和當前狀態。儘管其中很多的婚姻在研究初期就結束了,但是這種關係研究使研究者可以從開始到結束,環環相扣地親身參與並發現哪些和婚姻聯繫起來並延續下去的因素和無影響因素。

雖然在人際關系科學的研究仍尚未成熟,但許多研究者都在繼續擴大關於親密關係研究的範圍。

參見

親密關係中的角色

參考文獻

  1. ^ Wong DW, Hall KR, Justice CA, Wong L. Counseling Individuals Through the Lifespan. Sage Publications. 2014: 326 [2021-10-14]. ISBN 978-14833220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Intimacy: As an intimate relationship is a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at involves physical or emotional intimacy. Physical intimacy is characterized by romantic or passionate attachment or sexual activity. 
  2. ^ Ribbens JM, Doolittle M, Sclater SD. Understanding Family Meanings: A Reflective Text. Policy Press. 2012: 267–268 [2021-10-14]. ISBN 978-144730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3. ^ 3.0 3.1 3.2 3.3 親密關係. scc.yuntech.edu.tw.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4).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Miller, R. S., Perlman, D., & Brehm, S. S. (2007). Intimate Relationships (4th ed.). Toronto, ON: McGraw-Hill.
  5. ^ 5.0 5.1 5.2 5.3 5.4 Perlman, D. (2007). The best of times, the worst of times: The place of close relationships in psychology and our daily lives. Canadian Psychology, 48, 7-18.
  6. ^ 親密關係的四號殺手. perennial-tree.org.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中文(臺灣)). 
  7. ^ 7.0 7.1 所謂的「親密關係」:真摯做自己,並容許別人也如此. 天下雜誌. 2014-07-29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中文(臺灣)). 
  8. ^ 騙人的怦然,親密關係裡的三個關鍵時間. 女人迷 womany.net.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中文(臺灣)). 
  9. ^ 約翰·布雷蕭; Bradshaw, John. 家庭会伤人: 自我重生的新契机.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7-01-01 [2017-03-04]. ISBN 97875614367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中文). 
  10. ^ 親密關係的暴力,好姐妹如何保護你?. 女人迷 womany.net.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2) (中文(臺灣)). 
  11. ^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 婦幼人身安全-小心危險情人篇. 向日葵.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12. ^ 編輯, TNL. 過來人告訴你:五個分辨「恐怖情人」的徵兆和分手方法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4-10-13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中文(臺灣)). 
  13. ^ admin. 拒絕恐怖情人,年輕族群親密關係暴力有保護傘了. www.frontier.org.tw.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2) (中文(臺灣)). 
  14. ^ 范雲. 邁向親密關係的民主化. 蘋果日報.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4) (中文(臺灣)).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Vangelisti, A. L., & Perlman, D. (2006).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 ^ 16.0 16.1 Monroe, W. S. (1898). Discussion and reports. Social consciousness in children. Psychological Review, 15, 68-7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