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幹夫

日本数学家(1928—2023)

佐藤幹夫(日語:佐藤 幹夫さとう みきお Satō Mikio,1928年4月18日—2023年1月9日[1])是一名日本數學家,他自稱其工作為「代數分析英語Algebraic analysis」。

佐藤幹夫
出生(1928-04-18)1928年4月18日
 日本東京都
逝世2023年1月9日(2023歲—01—09)(94歲)
國籍 日本
母校東京大學BScPhD
知名於伯恩斯坦-佐藤多項式英語Bernstein–Sato polynomial
佐藤-泰特猜想英語Sato–Tate conjecture
代數分析英語Algebraic analysis
全能型量子場
超函數
前均質向量空間英語Prehomogeneous vector space
獎項朝日獎(1969)
日本學士院獎(1976)
文化功勞者(1984)
藤原獎日語藤原賞(1987)
肖克獎(1997)
沃爾夫獎(2003)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數學
機構京都大學
東京大學
大阪大學
論文Theory of hyperfunctions(1963)
博士導師彌永昌吉日語彌永昌吉
博士生柏原正樹
河合隆裕日語河合隆裕

生平

佐藤幹夫畢業於東京大學,隨後在朝永振一郎指導下做物理學研究生。從1970年起,他在京都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任教授。

他以在多個領域開創性工作而著名,比如准齊性向量空間伯恩斯坦-佐藤多項式,特別是他的超函數理論。這最初以分佈理論的推廣而出現;隨後與格羅滕迪克局部上同調理論聯繫起來,後者具有獨立的起源,用理論的語言表述。更遠的聯繫到微函數,關注線性偏微分方程的「微局部」,傅立葉理論(比如「波前」),最終與當前D-模理論的發展相通。其中一部分是調和系統的現代理論:PDE 超定(over-determined)到具有無窮維解空間的程度。

他在使用了無窮維格拉斯曼流形的非線性孤子理論中亦有基本貢獻。在數論中他因L-函數佐藤-泰特猜想英語Sato-Tate conjecture而聞名。

榮譽

佐藤幹夫於1993年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7年獲得肖克獎,2003年獲得沃爾夫獎

參考文獻

  • 『Weil予想とRamanujan予想』「數學の歩み」1963年
  • 『佐藤幹夫述,新谷卓郎記,概均質ベクトル空間の理論』「數學の歩み」15-1(佐藤幹夫特集號,1970年刊)
  • 『佐藤幹夫の數學』木村達雄編、日本評論社 2007年
  • 『オイラーの數學-代數解析の立場から』(數學セミナー 1983年11月號 日本評論社)
  • 『代數解析學と私』(數理科學講究録810、代數解析學と整數論、1992年)
  • 『現代數學の広がり2 岩波講座 現代數學の基礎 34』(岩波書店 1997年)
  • 『數學のたのしみ no.13 佐藤幹夫の數學』(日本評論社 1999年)
  • 『佐藤幹夫の數學』木村達雄(編)(日本評論社 2007年)

參見

外部連結

  1. ^ The untimely passing of Professor Emeritus Sato Mikio. RIMS. [2023-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