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廬(1903年2月6日—1987年9月14日),原名兆麟,又名玉樞外廬,人稱外老山西平遙人,中國歷史學家、哲學史家,與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並稱「馬克思主義史學五老」。[1] 侯外廬及其同事、學生被稱為「侯外廬學派」。[2]

侯外廬

生平

侯外廬1923年至1926年期間同時就讀於北京法政大學法律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歷史系。1927年赴法國留學,就讀於巴黎大學。期間,在成仿吾章伯韜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回國後,任教於哈爾濱法政大學北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抗日戰爭期間在重慶任《中蘇文化》主編。1947年赴香港達德學院任教。1954年,任中國史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3][4][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主任、西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等職。文革十年,侯外廬兒女都受審查,訪客都說是門可羅雀。[6]政治上,他還是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1987年逝世。[7][8]

著作

他曾與王思華一同翻譯《資本論》第一卷,著有《中國思想通史》、《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古典社會史論》、《中國思想史綱》等。他還是《中國大百科全書歷史卷》的負責人。

參考資料

  1. ^ 侯外庐给世间留下了什么?侯且岸教授眼中的祖父. 人民政協報. [2010-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高增德. “不苟异亦不苟同”——论侯外庐及其思想史学派. 朱子學刊. 1994, (00): 319-331. 
  3. ^ 錢蓉主編. 观点 历史2004.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06: 6. ISBN 7-211-05020-9. 
  4. ^ 戴學稷,徐如編. 邵循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续编. 2009.11: 301. 
  5. ^ 張蓬舟張儀鄭編輯. 1955人民手册. 大公報社. 1955.01: 417. 
  6. ^ 侯外庐先生的晚年思绪. [2023-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7). 
  7. ^ 侯外庐. 晉中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2010-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1). 
  8. ^ 侯外庐 (1903—1987).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0-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31). 
馬克思主義史學五老
郭沫若 | 范文瀾 | 翦伯贊 | 呂振羽 | 侯外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