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師範學院
29°35′13″N 105°02′51″E / 29.586958°N 105.047464°E
內江師範學院 | |||
---|---|---|---|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 |||
老校名 | 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內江教育學院 | ||
校訓 | 明德博學,篤行創新 | ||
創辦時間 | 1956年 2000年(本科教育) | ||
校慶日 | 10月29日[1] | ||
學校標識碼 | 4151010640 | ||
學校類型 | 公立大學 | ||
職工人數 | 1,100多人 | ||
學生人數 | 15,000多人 | ||
校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江市東興區紅橋街1號 | ||
校區 | 市區 | ||
校刊 |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 | ||
隸屬 | 四川省教育廳 | ||
郵區編號 | 641000 | ||
網站 | www | ||
|
內江師範學院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內江市的一所全日制公立本科高等院校。該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舉辦,並由四川省教育廳主管。[2]
歷史沿革
內江師範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56年的內江師範專科學校,其後因為政策變遷而多次易名。1959年,四川省人民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定內江師範專科學校與內江工業專科學校、樂山專科學校生物專業合併,組建內江專科學校,但最終於1962年停辦[3]:588。1977年秋,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內江地區教育行政幹部學校、內江地區教師進修學校開辦高等師範班,開始招收招收兩年制中文、數學專業和三年制物理科大專生[4]:1863。1978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恢復內江師範專科學校建制,並於次年10月從內江地區教師進修學校分出,1993年,學校易名為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4]:1864。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同意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內江教育學院二所學校合併組建本科層次的內江師範學院。[5]
校園環境
內江師範學院桐梓壩校區位於內江市東興區東桐路1124號,為學校的本部所在[3]:589,其中綠化用地佔桐梓壩校區面積的50%,校區內綠化植被多為人工次生種植,由雪松、水杉、銀杏等喬木,小葉女貞、八角金盤等灌木及結縷草等植物構成。[6]2021年,該校的公共管理學院、文學院、張大千美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遷往位於內江高新區的新校區。[7]
學術研究
學科設置
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明定內江師範學院應該主要提供師範教育培訓,承擔中、小學教師培訓的任務。[5]現今,內江師範學院已經建立了文學、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歷史學、法學、工學、經濟學、藝術學、農學等多個科系。截至2021年,內江師範學院下設有19個二級學院,64個本科專業,對外招生專業為55個,包含了17個師範類專業。[8]自2020年10月28日起,內江師範學院成為碩士學位授予院校。可以授予教育學、美術學的碩士學位。[9]
教學單位名稱 | 學科設置 | 網頁 |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秘書學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范長江新聞學院 | 廣播電視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網絡與新媒體、新聞學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金融數學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機械電子工程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建築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工程造價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應用化學、環境科學、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翻譯、商務英語、泰語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法學、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城市管理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經濟學、行政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經濟與金融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計算機科學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教育技術學、網絡工程、物流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張大千美術學院 | 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動畫、書法學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財經管理學院 | 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表演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教育科學學院 | 教育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應用心理學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地理與資源科學學院 | 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測繪工程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水產養殖學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主管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學術資源
截至2019年,內江師範學院圖書館有紙質藏書180餘萬冊,並建立了大千文化數據庫等一些學術數據庫。該圖書館也是內江市主要的公共圖書館之一。[10][11]此外,四川省方志館也在該校設有分館,以收藏保護地方文獻,並展示地方情資。[12]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為內江師範學院校刊,創刊於1986年,原名《內江師專學報》,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同意該刊物易名為《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並成為公開發行的刊物。2000年,因為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升格為內江師範學院,改用今名,並於2002年被列為中國知網全文數據收錄的期刊,2008年成為月刊。並建立了明清小說研究、張大千研究等特色研究欄目。[13]
內江師範學院的自然科學研究機構有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與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數據恢復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花卉研究所、沱江流域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等。[14]其中,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與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研究寬體沙鰍、花斑副沙鰍及中華沙鰍的人工繁殖,並曾建立了活體種質資源保存庫,以發展三種沙鰍種質資源保護的關鍵技術。內江師範學院更因此於2022年被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確定為四川省首批「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單位」。[15]學校的人文科學研究機構則有張大千國畫研究所、范長江研究所、巴蜀政治家思想研究所、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所、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等[4]:1864-1865。
對外交流
內江師範學院除了積極與鄰近市州縣展開精準扶貧工作對接外。[16]在國際上,該校也已經與泰國清邁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係,設立了泰語專業,並定期派遣教員與學生出國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也招收了老撾、埃塞俄比亞、肯亞、馬達加斯加等國的留學生。[17][18]
註釋
- ^ 華西都市報(2016年)
- ^ 財政廳(2023年)
- ^ 3.0 3.1 內江市市中區編史修志辦公室 編. 《内江市志》. 中國成都市: 巴蜀書社. 1987年 [2024-03-10]. ISBN 9787805230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0).
- ^ 4.0 4.1 4.2 內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 《内江市志(1935—2006)》. 北京市: 開明出版社. 2020-12-24 [202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0).
- ^ 5.0 5.1 教育部(2000年)
- ^ 吳重陽等(2013年)
- ^ 教育廳(2021年)
- ^ 公告(2021年)
- ^ 人民日報(2020年)
- ^ 余杰(2019年)
- ^ 李琳(2011年)
- ^ 中新社(2020年)
- ^ 王建平(2016年)
- ^ 唐洪松等(2020年)
- ^ 入口網站(2022年)
- ^ 黨建(2019年)
- ^ 清邁(2014年)
- ^ 老撾(2019年)
參考資料
- 網頁與新聞報道
- 内江师范学院与茂县召开精准扶贫工作对接会. 四川黨建.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4).
- 王爵. 四川省方志馆内江师范学院分馆开馆. 中新社. [202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4).
- 内江师范学院60周年校庆公告. 華西都市報. [2016-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3).
- 内江师范学院2022年单位预算 (PDF). 四川省財政廳. [2023-01-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1-13).
- 关于同意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内江教育学院合并建立内江师范学院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3).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 内江师范学院启动新校区首批搬迁. 四川省教育廳. [2021-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4).
- 内江师范学院2021年7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四川省教育廳.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4).
- 四川新增4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6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人民日報. [2020-10-28].
- 巢小良总领事出席南奔府与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 中國駐清邁總領事館. [2014-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3).
- 姜炳屹. 内江师范学院被确定为首批“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 內江市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內江日報社. [2022-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4).
- “找到了归属感!” 70名老挝留学生内江欢度泼水节. 內江日報.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3).
- 期刊論文
- 李琳. 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高校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以内江为例.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1-12-14, (8): 85 [2023-01-04]. ISSN 1003-2614. doi:10.3969/j.issn.1003-2614.2011.08.025.
- 余杰.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转型发展 ——以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 《文教資料》. 2019-11-08, 25: 67 [2023-01-04]. ISSN 1004-8359. doi:10.3969/j.issn.1004-8359.2019.25.031.
- 王建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办刊举措及成效 .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 2016-05-20, 31 (2): 103–104 [2023-01-04]. ISSN 1671-1785. doi:10.13603/j.cnki.51-1621/z.2016.02.023.
- 唐洪松; 李倩娜. 沱江流域农户养殖废弃物治理意愿研究. 天津農業科學. 2020-03-19, 26 (1): 46–49 [2023-01-04]. ISSN 1006-6500. doi:10.3969/j.issn.1006-6500.2020.01.009.
- 吳重陽; 謝賢健、陳麗、曾茜、蔣德明、譚西、李香池. 内江师范学院校园绿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 2013-11-25, 28 (10): 72–77 [2023-01-04]. ISSN 1671-1785. doi:10.3969/j.issn.1671-1785.2013.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