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堯(?-1649年),蘄州人。明末農民軍領袖,別名治世王大順建國後,封淮侯

崇禎十一年(1638年)與賀一龍賀錦等轉戰至英山、霍山,號「革左五營」。崇禎十四年(1641年)與張獻忠聯合,又附李自成,封「制將軍」。崇禎十六年三月,李自成殺羅汝才賀一龍。隨後,劉希堯任左營副制將軍,出穎州,防左良玉軍。

大順永昌元年(1644年),李自成西安建國後,劉希堯被封為淮侯。三月,劉希堯隨劉芳亮一道,領軍迂迴向北京進軍。四月,因避諱李自成先祖,劉希堯改名劉國昌。永昌二年,劉希堯隨李自成前往湖廣,在一帶籌集糧草。李自成死後繼續抵抗清軍,大順軍與南明聯合抗清,南明授劉希堯總兵銜。明永曆三年、清順治五年(1649年)不敵清軍,與劉芳亮戰死於郴州[1][2]

參考文獻

  1. ^ 《辞海 中国古代史分册》 夏征农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第118页. 
  2. ^ 王夫之《永曆實錄》:「劉希堯、劉芳亮與(李)赤心不協,率其軍自梧州而北,轉掠賀縣、廣寧、四會至宜章,所至剽殺,粵、楚間人尤苦之,呼為白毛氈賊,通粵將楊大甫,欲叛降囗(文字脫落,可能是清或虜)。朝廷執大甫誅之,希堯、芳亮恇懾失據,而彭嵩年向文明屯郴南,阻其北降路,日漸潰散。清兵遂至,不及納款,遂皆敗死」。蒙正發記:「制撫堵胤錫同忠貞營由茶陵、攸縣、安仁、永興以至江華、永明一帶山懸僻谷中,直達廣東之星子、連州,所過殺擄,白骨滿山野,民呼為白毛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