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譙郡 (北魏)

南譙郡,後改稱譙郡中國北魏時設置的僑郡

沿革

北魏宣武帝景明中(500年-504年),分豫州東豫州,治渦陽城(今安徽省蒙城縣);分馬頭郡南譙郡,治渦陽城,屬東豫州,領渦陽等縣。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東豫州刺史元慶和以渦陽降於南梁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年),改東豫州為西徐州,南譙郡仍屬之。[1][2]

東魏孝靜帝武定六年(548年),因侯景之亂南梁西徐州,南譙郡仍屬之,置渦陽、茅岡、柏橋、蜀坡四縣,仍治渦陽城。武定七年(549年),改西徐州為譙州,南譙郡仍屬之。[3]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茅岡、柏橋、蜀坡三縣併入渦陽縣;廢臨渙郡,其所領白撣、丹城、渙北(改為臨渙)三縣改屬南譙郡;廢下蔡郡及其所領黃城、肥陽二縣為下蔡縣,屬南譙郡。北齊後主武平四年(573年),析置龍山縣。至此,南譙郡領渦陽、白撣、丹城、臨渙、下蔡、龍山六縣。

北周改南譙郡為譙郡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丹城縣併入白撣縣。開皇三年(583年),廢譙郡,領縣直屬譙州[1]

太守

  • 鄭季明,滎陽開封人,北魏孝明帝正光中(520年-525年)在任,帶渦陽戍主。[4]

人口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 1.0 1.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2.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3. ^ 3.0 3.1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4. ^ 《魏書·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