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戰役

地中海戰役是指1940年6月至1943年9月期間,軸心國與同盟國軍隊在該區域進行的激烈戰鬥。這段期間雙方有頻繁的海上和空中活動,其中以英國意大利艦隊爭奪地中海的制海權的舉動最為明顯。英國艦隊在1940年至1941年和意大利艦隊發生一連串大小規模的水面交戰後暫時獲得制海權,意大利艦隊於1941年底至1942年底重新掌握制海權,直到1942年11月美軍介入地中海戰事登陸法屬北非

地中海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從左上角開始順時針方向: 在基座行動英語Operation Pedestal中的英國航空母艦、意大利重巡洋艦扎拉號英語Italian cruiser Zara斯巴提芬托角海戰中開火、意大利商船受到敵方空襲、意大利貢德爾號英語Italian submarine Gondar潛艇甲板上裝有SLC氣瓶。
日期1940年6月-1943年9月
地點
結果 盟軍勝利
參戰方
指揮官與領導者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向英法宣戰,象徵着地中海戰役的開始。

戰鬥

初步交戰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向英法宣戰,意大利轟炸機對馬爾他直轄殖民地英屬巴勒斯坦以至英國在中東的一些殖民地展開空襲即為其中一場初步的交戰。同時法國海軍亦對意大利西北海岸進行炮轟,特別是攻擊熱那亞的港口。當6月24日法國投降後,軸心國容許維琪法國繼續控制其海軍。1940年7月2日一場同盟國之間的戰鬥爆發,英國為防止法國艦隊落入軸心國手中,在北非的米爾斯克比爾港向法國艦隊開火,並摧毀了這支艦隊。作為報復,維琪法國的空軍開始對直布羅陀進行轟炸。

敵對雙方首次艦隊交戰,發生於1940年7月9日的卡拉布里亞戰役。戰鬥沒有取得決定性結果,隨後的夏天都是一連串小規模的水面衝突。

空襲塔蘭托

 
二戰前的地中海形勢。
* 深綠同盟國,包括其殖民地
* 橙色軸心國,包括意大利的殖民地
* 灰色中立國。除羅馬尼亞王國

為了減輕塔蘭托港內的意大利艦隊對航向馬耳他的船隊的威脅,英國海軍上將安德魯·布朗·康寧漢(Admiral Andrew Browne Cunningham)決定發動審判行動(Operation Judgement)。從HMS光輝號(HMS Illustrious)起飛的劍魚式魚雷轟炸機轟炸了停泊在港內的意大利艦隊,取得巨大成功。在1940年11月11日,英國皇家海軍的戰機已經重創了兩艘、擊沉了一艘意大利戰列艦,將意大利海軍的一半主力艦隻癱瘓了達數個月之久。這次空襲亦逼使意大利艦隊撤往北面的港口,避免再次受到攻擊,此舉減低了意大利皇家海軍的威脅。

斯巴提芬托角海戰

1940年11月27日意大利皇家海軍又重新有能力於斯巴提芬托角與英國地中海艦隊打成平手。

馬塔潘角海戰

盟軍在1941年3月27至29日於希臘伯羅奔尼撒海岸的馬塔潘角海戰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在康寧漢上將的指揮下,英國與澳洲聯合海軍截擊並擊敗了意大利艦隊。盟軍擊沉了意大利方3艘重巡洋艦、2艘巡洋艦和擊毀1艘戰列艦,英方代價僅僅是巡洋艦的輕微損毀和1架戰機,便取得一場巨大成功。

克里特島

嘗試阻止德軍由海路入侵克里特島的行動,以及稍後島上盟軍守軍撤退行動,均造成盟國海軍的頗大損失。德國空軍(Luftwaffe)摧毀了達8艘英國艦隻,並擊傷了7艘英艦,造成2,000名英國水兵死亡。德國空軍在此戰中嬴得重大勝利,證明除非皇家海軍願意承受巨大傷亡,否則絕不能在德軍取得制空權的地方作戰。雖然蘇德戰爭使地中海戰區變成德軍一個次要的考慮場地,但是克里特島的陷落卻使軸心國勢力延伸至東地中海,並加強對盟軍船隊的威脅。

戰鬥發生期間,德軍2次試圖由海路侵入克里特島,但是均被皇家海軍介入並阻撓成功。不過由於有意大利皇家海軍的保護,這些入侵部隊的船隻才得以保存。不過在5月28日意大利皇家陸軍終於成功在錫蒂亞登陸部隊,但同時盟軍已經撤退中。儘管盟軍最終戰敗,但克里特島戰役造成了德軍空降兵的嚴重損失,使德軍決定以後亦不再使用空降兵於入侵行動中。

1941年12月13日意大利2艘輕巡洋艦在運輸補給油料前往北非途中,因密碼被英軍破譯,被正前往亞歷山大港的英國第4驅逐艦艦隊攔截襲擊,2艘意大利輕巡洋艦全部沉沒,900多人死亡。

1941年12月17日第一次錫德拉灣戰役中,意大利及英國艦隊護航運輸補給途中發生衝突,意大利皇家海軍打傷了英國2艘驅逐艦,意大利艦隊及運輸補給則毫無傷亡。12月19日紮在馬耳他的兩支皇家海軍部隊在的黎波里附近撞上了意大利的水雷區,兩艘英國戰列艦在亞歷山大港被意大利載人魚雷癱瘓。因此到12月底,意大利艦隊重新掌握制海權

1942年3月22日第二次錫德拉灣戰役中,前往馬耳他的英國運輸補給在英國艦隊護航下遇上意大利艦隊,意大利皇家海軍打傷了英國3艘輕巡洋艦、驅逐艦和癱瘓2艘驅逐艦,意大利艦隊又一次毫無人員傷亡,只有1艘戰列艦(利托里奧)輕微受損,而英國艦隊人員有39人死亡。意大利艦隊繼續掌握制海權

馬耳他

馬耳他地處西西里島與北非之間,使它能夠截斷軸心國前往北非的補給船隊路線,對北非戰場有很大的影響,以及支持盟軍對意大利的反擊。軸心國發現到這一點,並試圖利用空襲及圍困斷絕補給的方法,將馬耳他奪下。最初馬耳他被軸心國海空圍困,補給船隊數目驟減,面臨屈服投降的地步。但在1942年8月英國派出一支防衛極重的船隊,而且島上的空中防衛力量不斷獲得航空母艦的增援。最終當軸心國喪失在北非的基地後,對馬耳他的攻擊減輕,馬耳他重新成為盟軍的前沿攻擊陣地。

 
1942年夏、秋季時,意大利王國對巴爾幹半島、南歐及地中海沿岸的控制最大範圍(意大利為綠色,同盟國為紅色)。

後期行動

戰鬥持續至1942年11月盟軍再度取回制海權。1942年末英美聯軍實施火炬行動,大舉登陸維希法國的北非摩洛哥,在埃及的英軍亦打嬴了第二次阿拉曼戰役,德國和意大利執行了安東行動進駐了維希法國,以加強控制地中海的勢力,英軍從義屬利比亞攻入意大利佔領的突尼斯。盟軍在東西夾擊之下最後在突尼西亞將德義軍隊全殲。1943年9月意大利王國投降,地中海的海戰變成了打擊U潛艇亞德里亞海愛琴海上的小型船隻。

意大利投降

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被罷黜。8月西西里島被盟軍佔領,9月初盟軍侵入意大利南部。由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率領的新政府宣佈投降。9月3日意大利與盟國秘密達成停戰協議,但在9月8日即被公佈。意大利投降後,海軍分裂成兩半,南部意大利的艦隊支持國王、北方較小型的艦隊則支持墨索里尼的意大利社會共和國,並為德軍作戰。意大利的投降,標誌着地中海戰役的正式結束,不過意大利半島上的戰事仍然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