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普索姆行動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役

埃普索姆行動(英語:Operation Epsom),又稱第一次奧東河戰役,是英軍二戰中於1944年6月26日至30日(諾曼第戰役期間)發動的一場攻勢。該攻勢的目的為包抄及奪取德佔法國城市——卡昂,該城市是盟軍在霸王行動初期階段的一個重要目標。

埃普索姆行動
卡昂戰役的一部分

1944年6月26日,隸屬於第15(蘇格蘭)步兵師錫福斯高地步兵團英語Seaforth Highlanders第7營的步兵在進攻出發地點等候進攻信號。
日期1944年6月26–6月30日
地點
法國,諾曼第,卡昂以西
49°17′00″N 00°18′00″W / 49.28333°N 0.30000°W / 49.28333; -0.30000
結果 參看戰役結果章節
參戰方
 英國  德意志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英國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英國 米爾斯·登普西英語Miles Dempsey
英國 理查德·奧康納英語Richard O'Connor
德國 弗雷德里希·多爾曼
德國 里歐·蓋爾·馮·施韋彭格
德國 約瑟夫·迪特里希
德國 保羅·豪塞爾
德國 威廉·畢特利希
兵力
2個步兵師
1個裝甲師
1個裝甲旅
1個坦克旅
3個黨衛軍裝甲師
5個戰鬥群
1個黨衛軍重型坦克營
傷亡與損失
4,020–4,900人傷亡
150輛坦克受損或摧毀
超過3,000人傷亡
125–126輛坦克受損或摧毀
蘇格蘭走廊在法國的位置
蘇格蘭走廊
蘇格蘭走廊
卡昂,位於法國卡爾瓦多斯省市鎮

埃普索姆行動於6月26日發動,先前發動的無足鳥行動英語Operation Martlet保證了推進的右翼安全。行動開始階段,第15(蘇格蘭)步兵師英語15th (Scottish) Infantry Division的屬部在一陣徐進彈幕射擊的掩護下發起推進。不幸的是,英格蘭上空的糟糕天氣迫使英軍最終取消了轟炸機支援,因此在行動期間僅有少量的空中掩護。第15(蘇格蘭)師在第31坦克旅英語31st Armoured Brigade的支援下持續推進。至26日末尾,雖然在側翼防禦方面存在問題,但第15蘇格蘭師已攻佔大量德軍前哨線。經過接下來兩天的激烈戰鬥,英軍穩固並擴展了位於奧東河對岸的據點。英軍隨後繼續擴展突出部,第43(威塞克斯)步兵師英語43rd (Wessex) Infantry Division亦參加了行動。德軍在投入了所有兵力之後遏制住了攻勢,其中包括兩個抵達諾曼第不久的裝甲師,這兩支部隊原本計劃用來對巴約附近英軍與美軍發起攻勢。由於德軍的猛烈反攻,部分渡河作戰的英軍部隊至遲於6月30日撤軍,行動隨即結束。

在行動中,交戰雙方均受到一定傷亡。但與伯納德·蒙哥馬利(諾曼第戰役中的盟軍上將,第21集團軍群司令)不同,埃爾溫·隆美爾(國防軍元帥,B集團軍群司令)由於前線的防禦需求無法在戰役結束後將部隊調回後方休整。英軍因此保有了主動權,並在接下來的兩周內發動了數次進攻,最終於七月中旬的查恩伍德行動英語Operation Charnwood中攻佔卡昂。儘管歷史學者對於埃普索姆行動的目的與指揮有着不同的看法,但該行動對於諾曼第地區兵力的制衡效果得到了普遍贊同。

背景

位於諾曼第的城市卡昂,是於6月6日登陸寶劍海灘英國陸軍第3步兵師英語3rd Division (United Kingdom)的攻佔目標。[1]在英國官方歷史學家萊昂內爾·埃利斯眼中,攻佔卡昂是一場充滿「雄心」的行動,但這卻是約翰·克羅克中將英語John Crocker及其英軍第一軍英語I Corps (United Kingdom)在D日最為重要的任務。[註 1]霸王行動需要英軍第二集團軍清肅這座城市並形成一道從科蒙萊旺泰到卡昂東南面的前線。從而保護屆時正在奪取瑟堡的美軍第一集團軍的左翼並為己方機場奪取空間。[4]

佔領卡昂及其周圍地區可以為第二集團軍提供一個向南推進的集結地,並可進而攻佔法萊斯。法萊斯可作為盟軍接下來向阿爾讓唐以及圖克河推進的樞紐。[5]登陸灘頭的擁擠情況阻礙了第3步兵師部署其裝甲兵力,並迫使其向重點防守的德軍陣地(其沿一條通向該城鎮全長9.3英里的道路部署)發起進攻。德軍第21裝甲師將第3步兵師阻擋於城市之外,因而其無法於D日對卡昂發起大規模進攻。[6]後續的進攻由於德軍的援軍部隊抵達而告失敗。英軍放棄直接進攻卡昂,並於6月7日發動了棲木行動英語Operation Perch——一場由第一軍及第三十軍英語XXX Corps (United Kingdom)發動的鉗形攻勢,意圖從東西方向包圍卡昂。[7][8]

第一軍從奧恩河橋頭堡向南推進,但德軍第21裝甲師將其阻擋。由第三十軍從卡昂西側發動的攻勢在瑟勒河畔蒂伊前方被德軍裝甲教導師所抵擋。[8][9]為擊退裝甲教導師,英軍第7裝甲師屬部突破科蒙附近的德軍前線缺口並繼而佔領維萊博卡日[10][11]維萊博卡日戰役導致第7裝甲師的先頭部隊遭受伏擊並撤出小鎮,但裝甲教導師亦於6月17日被迫撤軍。第三十軍於隨後佔領瑟勒河畔蒂伊[12][13]

後續攻勢以及第7裝甲師的另一場進攻均因6月19日英吉利海峽的一場強風暴而取消。[14]風暴持續了三天並進一步延遲了盟軍的集結。[15]大部分已出航的船舶及登陸艇都被迫返回英國港口;部分牽引駁船以及負載(包括桑樹人工港英語Mulberry harbour中2.5英里(4.0公里)的浮橋道路)丟失,另有800艘載具擱淺於諾曼第海灘直到7月的大潮到來。[16]

英軍於棲木行動後開始計劃代號為無畏行動(Operation Dreadnought)的第二波攻勢。該行動計劃由英軍第八軍英語VIII Corps (United Kingdom)(軍長為理查德·歐康納英語Richard O'Connor)自奧恩河橋頭堡發動並從東面包抄卡昂。[17]但歐康納在視察陣地後對該行動表示反對,無畏行動隨即取消。同時,一場向埃夫勒西的進攻行動也在經過考慮後取消(決策者可能是蒙哥馬利或者登普西,後者為英軍第二集團軍司令)。19日至22日的天氣情況迫使盟軍飛機無法起飛。德軍利用這一間歇加強了其防禦,其在步兵陣地布雷以強化防禦,並部署約70門88毫米炮至灌木地帶以火力封鎖通向卡昂的道路。[15][18]

計劃

6月20日,希特拉命令B集團軍群司令埃爾溫·隆美爾元帥在科蒙萊旺泰(科蒙)與聖洛之間發動對盟軍的反攻。其目標為奪回巴約(該城市於6月7日被英軍佔領)及海岸,以此在美軍與英軍之間打通一條走廊。[19]德軍為這次任務調配了4個黨衛軍裝甲師和1個陸軍裝甲師。黨衛軍第2裝甲軍作為進攻矛頭,該裝甲軍下轄兩個不久前從東線調來的裝甲師——黨衛軍第9裝甲師「霍亨斯陶芬」 以及黨衛軍第10裝甲師「弗倫茨貝格」[20]黨衛軍第1裝甲師(阿道夫·希特拉警衛旗隊師)黨衛軍第2裝甲師(帝國師)以及第2裝甲師將支援進攻行動。[21]這些單位的坦克大多為四號坦克以及豹式坦克,同時補充有突擊炮英語Sturmgeschütz(sturmgeschütz)以及虎式坦克——豹式與虎式坦克是二戰中德軍最為優良的裝甲車輛之一。[22]

6月18日,蒙哥馬利命令登普西發動新一輪的鉗形攻勢並攻佔卡昂。[23][24]最初的計劃要求第一軍以及第三十軍向卡昂西側發動為期4天的進攻,隨後第八軍將於6月22號從奧恩河橋頭堡向卡昂東側發動主攻。但高層隨後意識到無法集結第八軍到狹窄的奧恩河橋頭堡,行動遂在第二天得到修改。[24]一場預備行動將於主攻開始的三天前展開。第一軍的第51(蘇格蘭高地)步兵師英語51st (Highland) Division從奧恩河橋頭堡向南進攻以阻止第21裝甲師屬部進行調動。[24]無足鳥行動將在埃普索姆行動發起前一天展開,行動中第49(西賴丁)步兵師英語49th (West Riding) Infantry Division第8裝甲旅英語8th Armoured Brigade (United Kingdom)(第三十軍)負責佔領西南方向的高地遂而保護第八軍的右翼。[25]

新抵達的規模60,244人的第八軍將作為埃普索姆行動的主攻單位。[26]第八軍將從加拿大第3步兵師英語3rd Canadian Division奪得的海灘陣地發起進攻。其行動分為四個階段進行,最終目標為卡昂南面的萊茲河畔布雷特維爾附近的高地。[27]第八軍將由736門火炮[註 2]、三艘巡洋艦以及羅伯茨號淺水重炮艦英語HMS Roberts (F40)提供火力支援。英國皇家空軍將會在進攻發起前預先出動250架轟炸機進行轟炸任務並在隨後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close air support)。[29]

第15(蘇格蘭)步兵師將會作為進攻的先頭部隊。在代號為「痛風」的第一進攻階段,其任務為奪取聖芒維厄諾爾雷舍鎮[27]。在代號為「宿醉」的第二階段,該師需要佔領數座奧東河上的橋樑並佔領穆昂奧東河畔格蘭維爾[27]。如果在進攻開始階段未遭到德軍的強烈抵抗,第11裝甲師將會奇襲(coup de main)佔領奧東河上的橋樑。[30]在進攻最初的兩個階段內,第43(威塞克斯)步兵師——該步兵師將在6月28日得到一個來自近衛裝甲師的步兵旅的加強——將留在進攻初始地區作為預備隊。[28]

 
德軍裝甲擲彈兵從一輛豹式坦克跳下。

在代號為「膿包」的第三階段,第43步兵師將會前進並接替奧東河以北的蘇格蘭步兵師。[27]第15步兵師將會在河對岸集結並佔領重鎮以擴展橋頭堡陣地。在代號為「甲狀腺腫」的最後階段,第43師屬部將抵達河對岸並防守已攻佔的地區,而第15師將繼續擴展橋頭堡陣地。[27]第11裝甲師將嘗試突破奧恩河並向進攻的最終目標萊茲河畔布雷特維爾挺進。[28]配屬至第11裝甲師的第4裝甲旅被限制僅在奧東河與奧恩河之間的地區行動,以保護軍團側翼。在必要時該部可向西面或直接向卡昂發起進攻。[28]

第一軍將會視第八軍進攻的結果而發動代號為「阿伯勞爾」(Aberlour)與「渥太華」(Ottawa)的增援行動。先前的第3步兵師在一個加拿大步兵旅的支援下將向卡昂的北面發動進攻。在後續行動中,加拿大第3步兵師及加拿大第2裝甲旅英語2nd Canadian Armoured Brigade將會佔領位於卡爾皮屈埃(Carpiquet)的村舍及機場。[31]埃普索姆行動原計劃定於6月22日發動,但由於人員及物資短缺,行動最終推遲至6月26日。[32]英軍預期在行動的初期階段將與已減員的黨衛軍第12裝甲師(希特拉青年師)、第21裝甲師屬部以及裝甲教導師交戰。[18][33]

無足鳥行動

 
卡昂西面地形圖

6月23日,第51(高地)步兵師下轄的第152(高地)步兵旅英語152nd Infantry Brigade (United Kingdom)向德軍發動進攻。[註 3]英軍高地步兵在破曉前即向聖奧諾里納卡德耐(Sainte-Honorine-la-Chardronette)挺進。為達到奇襲效果,其未在進攻前對德軍展開炮轟。儘管高地步兵在當日早晨遭到了第21裝甲師馮·路克英語Hans von Luck戰鬥群的反攻,但英軍在午時之前已將村鎮牢牢佔領。[35]由此德軍的注意力及物資被高地步兵成功的進攻所轉移,而此時第八軍團正在籌劃自奧恩河橋頭堡陣地發動進一步進攻。[36]

6月25日4時15分,第49(西賴丁)步兵師在第8裝甲旅以及250門火炮的支援下向黨衛軍第12裝甲師與裝甲教導師的結合部發動無足鳥行動。[15]行動的第一個目標為豐特奈萊佩斯內,但該市鎮內頑強抵抗的德國守軍使得英軍無法在第一天攻下該鎮。一個英軍步兵營在坦克的支援下向西繞過村鎮並奪取泰塞伍德(Tessel Wood),雖然德軍在此處發動了數次反攻但均被英軍火炮及戰機所擊退。直到該日傍晚,第49師未能抵達勞雷,這使得這一對於第八軍團右翼至關重要的地區依舊在德軍的控制之下。[37][38]無足鳥行動迫使黨衛軍第一裝甲軍黨衛軍第12裝甲師剩餘的坦克派往前線並計劃於次日向英軍第三十軍發起反攻。[39]在晚間,位於豐特奈萊佩斯內的德軍部隊撤離該處以重整前線,英軍第49師的步兵隨即在拂曉前佔領該村鎮。[40]

戰役經過

6月26日

 
1944年6月26日,英軍第11裝甲師的一輛彈藥運輸車在埃普索姆行動期間被一枚迫擊炮彈擊中而發生爆炸。

糟糕的天氣阻礙了埃普索姆行動的開始階段——大雨導致陣地變得泥濘不堪;行動前數小時,大霧籠罩英國本土,這導致原本支援作戰的飛機無法起飛。[41]駐紮在諾曼第的英國皇家空軍第83航空聯隊英語No. 83 Expeditionary Air Group (United Kingdom)則可以在行動期間提供空中支援。[42][註 4]

6時50分,英軍第49(西賴丁)步兵師繼續進行無足鳥行動,即使當時第八軍團大部分火炮都投入在主要行動中。[43]而德軍此時已經有足夠的兵力減緩英軍的推進,並可使用裝甲部隊發起反擊。[44]德軍的反擊在初期階段初奪回部分失地,但英軍裝甲部隊不久後頂住了德軍的反攻。雙方隨後在較為局限的地區展開會戰。[39]黨衛軍第12裝甲師師長庫爾特·邁爾(時任軍銜為黨衛軍旗隊長[註 5]在當天午時得知,英軍將會在東面展開一場大型攻勢,他隨即停止反攻並將裝甲部隊撤回至勞雷南面。[46]第49師隨後在當日內得以繼續向前推進,部隊最終在勞雷正北面停止進軍。[41]

 
6月26日,第46步兵旅 (聯合王國)隸屬於錫福斯高地步兵團英語Seaforth Highlanders第7營的士兵在風笛手的帶領下向前推進。

7時30分,隸屬於第15(蘇格蘭)步兵師的第44(低地)步兵旅英語44th Infantry Brigade (United Kingdom)第46(高地)步兵旅英語46th Infantry Brigade (United Kingdom),在第31坦克旅以及344門使用滾動彈幕射擊(rolling barrage)的火炮的支援下,從進攻起始地點發起進軍。[47]由於途徑的勒梅尼勒帕特里市鎮及周邊布有大量防禦工事及地雷,第46步兵旅只得在沒有裝甲支援的情況下推進,其坦克部隊被迫需要謹慎穿越市鎮周圍的雷區。隸屬於格拉斯哥高地步兵團英語Glasgow Highlanders的第2營在進攻過程中僅遇到較輕抵抗,同時隸屬卡梅倫步兵團英語Cameronians (Scottish Rifles)的第9營攻入黨衛軍第12裝甲師所屬的擲彈兵部隊,德軍部隊在炮火越過其陣地後隨即反擊。[48]英軍部隊於當日10時與其裝甲部隊會合後,上述兩個營便展開與德軍爭奪其預定目標——舍鎮與勒豪特杜波思刻(Le Haut du Bosq)——的戰鬥直至午時。[49]

第44步兵旅在行動最初僅受到微弱抵抗,但在部隊抵達一條德軍駐防的小河時遭到德軍的強烈反擊。在當天8時30分至9時30分,該旅隸屬於皇家蘇格蘭遂發槍團英語Royal Scots Fusiliers的第6營與皇家蘇格蘭團英語Royal Scots的第8營均已抵達其最初預定目標——聖芒維厄諾爾雷與拉高盧(La Gaule)。在經過多次近距離廝殺後,英軍預計目標市鎮在午後即可攻克,但其隨後發現區域內依舊有堅守的德軍殘部。[50]雖然第21裝甲師和黨衛軍第12裝甲師動用步兵與坦克兩次企圖奪回聖芒維厄諾爾雷,但均被英軍猛烈的炮擊擊退。[51]這一帶的德軍前哨防線主要由黨衛軍第12裝甲師第26裝甲擲彈兵團1營以及師屬工兵營組成,而當時第26裝甲擲彈兵團大部已被擊退。因為在前一天的戰鬥中英軍並未攻克勞雷,這使得駐守在該處的德軍部隊使用間瞄火力(Indirect fire)向英軍反擊,對英軍(尤其是在舍鎮)造成的大量傷亡。[51][52]

 
無足鳥行動期間,位於豐特奈萊佩斯內市鎮的德軍75毫米反坦克炮以及一旁死去的炮兵組員,遠處是一輛損毀的豹式坦克。

12時50分,一支英軍第11裝甲師偵查團的中隊受命向奧東河推進,為後續裝甲旅渡河作戰做準備。[18][53]由於村莊周圍的雷區、街道上的廢墟以及德軍防禦部隊的堅守,該團的進攻行動直到14時才能夠得到進展。直到14時30分,中隊抵達舍鎮南面的山嶺。英軍部隊在該處與德軍裝甲部隊遭遇,德軍部隊包括隸屬於黨衛軍第12裝甲師的20輛四號坦克、黨衛軍第101重坦營英語101st SS Heavy Panzer Battalion3連的虎式坦克以及第21裝甲師的裝甲部隊。[54]儘管第11裝甲師有更多的坦克抵達前線,但強勁的德國守軍成功阻擋了英軍的攻勢。到當日結束,第11裝甲師已損失21輛坦克。[53][55]當天18時,隸屬於第15(蘇格蘭)步兵師的第227(高地)旅奉命參加戰鬥。[51]該旅因為支援其師中其他部隊作戰而使得進攻有所延遲,只有隸屬於戈登高地步兵團第2營的兩個連隊獲得了較大進展。直至21時,他們已進入科勒維爾北部的郊區。但不久後他們被德軍的反攻與後方部隊切斷。在經過慘烈與混亂的戰鬥後,其中的一個連隊得以突圍重新回歸步兵營。[53]德軍元帥隆美爾於當晚從黨衛軍第二裝甲軍內抽調了所有可用單位以阻擋英軍攻勢。[56]

6月27日

 
一輛在埃普索姆行動期間被用作撤退傷員的通用載具

由於在夜間沒有任何戰鬥發生,德軍指揮官認為英軍的攻勢已經得到遏制。27日凌晨,黨衛軍第二裝甲軍受命準備向巴約方向展開反攻。[57]在英軍第八軍團的右翼,黨衛軍第一裝甲軍動用80輛坦克展開反攻行動。但英軍的炮擊擾亂了這次反攻,隨後第49(西賴丁)步兵師屬部使用反坦克炮成功挫敗德軍,並繼續保護第八軍的右翼。[57]當日16時,第49步兵師在經過與黨衛軍第12裝甲師的血戰後佔領勞雷。在第八軍的進攻下,德軍被迫轉移。雖然德軍依然控制着勞雷以南的一處高地,但勞雷的失守使其失去了一處重要的觀察哨。[58]

4時45分,第227(高地)步兵旅中隸屬於高地輕步兵團英語Highland Light Infantry的第10營繼續展開進攻。該營在丘吉爾坦克的支援下,計劃在加夫呂渡過奧東河。但高地步兵立刻遇到了黨衛軍第12裝甲師屬部的強烈抵抗。即使有重型火炮的支援,英軍也未能在當天取得進展,戰鬥中雙方都遭受了重大傷亡。[59]7時30分,同屬第227旅隸屬於阿蓋爾及薩瑟蘭高地步兵團英語Argyll and Sutherland Highlanders的第2營,向奧東河畔巴爾龍村西北面位於圖爾茂維爾(Tourmauville)的橋樑推進。[60]由於德軍此時正與高地輕步兵進行交戰,第2營在第23輕騎兵團英語23rd Hussars的支援下相對容易地向科勒維爾推進。德軍小股駐軍在88mm火炮的支援下對英軍造成慘重傷亡,使得英軍直到下午之前無法接近村莊。[59]大約17時,該營成功佔領橋樑並建立橋頭堡。[61]直至19時,第23輕騎兵團下屬的兩個已減員的中隊,以及一個隸屬於阿爾伯特親王步槍旅英語Rifle Brigade (The Prince Consort's Own)第8營的步兵連隊已跨過奧東河抵達橋頭堡陣地。[62]

第43(威塞克斯)步兵師隨後接替位於舍鎮與聖芒維厄諾爾雷周遭的第15(蘇格蘭)步兵師。當該師第214步兵旅中隸屬於康沃爾公爵輕步兵團英語Duke of Cornwall's Light Infantry的第5營進入舍鎮郊區時發覺情況不妙:原本駐守該處的蘇格蘭步兵已經向前運動,而黨衛軍第12裝甲師的擲彈兵重新佔領無人駐守的陣地。[61]該營隨即發起進攻以重新奪取失地,9時30分,部隊遭到了來自第2裝甲師的六輛豹式坦克的反攻。[59]這次反攻成功切入舍鎮並在英軍將其擊退之前擊毀數門反坦克炮。[61][註 6]第2裝甲師後續的進攻均被英軍所阻擋,但此時整個前線已是「一場零星戰鬥交織成的混亂」。[61][63]在之後的早晨及午後,蘇格蘭步兵與第4和第29裝甲旅不斷擴展奧東河北面的突出部,並保護阿蓋爾及薩瑟蘭步兵團步兵的後方。[64]第11裝甲師第159步兵旅於夜間乘卡車經過狹窄的「蘇格蘭走廊」運至圖爾維爾(Tourville),隨後步兵離開載具從該地徒步越過奧東河並增援橋頭堡陣地。[65][66]在夜間,魏丁格爾戰鬥群英語Kampfgruppe Weidinger——來自黨衛軍第2裝甲師(「帝國」師)規模2,500人的裝甲集群——抵達前線並交由裝甲教導師指揮。[67]

6月28日

6月28日凌晨,來自黨衛軍第1裝甲師(阿道夫·希特拉警衛旗隊)的弗雷戰鬥群(Kampfgruppe Frey)抵達前線交由黨衛軍第12裝甲師指揮。8時10分,第七集團軍司令弗雷德里希·多爾曼大將命令黨衛軍上將保羅·豪塞爾調動黨衛軍第二裝甲軍向舍鎮南面發動反攻。[68][69]但豪塞爾反映稱其所屬單位大部並未抵達前線,因而反攻最早需要到明天才能發起。[70]多爾曼的突然去世使得德軍的指揮變得混亂不堪,而此時隆美爾與西線總司令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正在前往與希特拉會議的途中,他們並未了解這一情況。[71][註 7]直到當天15時,豪塞爾被任命為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威廉·畢特利希接替他擔任黨衛軍第二裝甲軍軍長。(豪塞爾被建議繼續保有該軍的指揮權直到第二天清晨)[70]直至隆美爾返回諾曼第之前,豪塞爾實際為前線最高指揮官。[72]當天17時,德軍的前線指揮構架再次得到更改;豪塞爾的第七集團軍被派遣前去抵擋美軍,萊奧·蓋爾·馮·施韋彭堡上將的第五裝甲集團軍被派遣抵擋英加聯軍的進攻。[72][註 8]

 
1944年6月28日,埃普索姆行動期間,一輛第31坦克旅第7皇家坦克團英語7th Royal Tank Regiment的丘吉爾坦克正支援皇家蘇格蘭步兵團英語Royal Scots第8營的步兵。

第15(蘇格蘭)步兵師在坦克的支援下於5時30分發起了新一輪衝擊,試圖佔領奧東河畔格蘭維爾。在經過火炮轟擊與近距離巷戰後,蘇格蘭步兵在13時前佔領村莊,並擊退德軍隨後發動的反攻。[76]當天6時,德軍展開了強勁的側翼攻勢試圖消滅英軍突出部。東側的弗雷戰鬥群在第21裝甲師的四號坦克的支援下於奧東河北面發動進攻。該部抵達穆昂圖爾維爾,而後英軍從舍鎮方向發動反攻,雙方爆發了一整天混亂慘烈的戰鬥。[72]弗雷戰鬥群嘗試奪取穆昂,但擁有裝甲支援的英軍阻擋了德軍,不過英軍也未能奪回村莊。[77][78]英軍巡邏隊隨後發現馬瑟萊特(Marcelet)已部分處於真空狀態,並且德軍前線已向卡爾皮屈埃方向後退。[79]

在西側,魏丁格爾戰鬥群在豹式坦克的支援下嘗試再次佔領布雷特維萊特(Brettevillette)、奧東河畔格蘭維爾並最終佔領蒙德蘭維爾[80]但此處的英守軍[註 9]憑藉頑強的戰鬥,最終阻止德軍的推進。魏丁格爾戰鬥群此時與弗雷戰鬥群的先頭部隊僅相距6英里(0.97公里)。[80]

在奧東河南面,阿蓋爾及薩瑟蘭步兵團的步兵於9時自橋頭堡向外推進,試圖佔領加夫呂北側的橋樑。經過持續到下午的激戰後,蘇格蘭步兵佔領村鎮與橋樑。[79]隸屬於第11裝甲師的步兵佔領奧東河畔巴爾龍以擴展橋頭堡,第23輕騎兵團在步兵的陪同下向112號高地(49°7′7″N 0°27′34″W / 49.11861°N 0.45944°W / 49.11861; -0.45944)進發。[55]部隊在佔領高地的北側斜面並擊退位於山頂的德軍之後,遭到反斜面掘壕固守的德軍部隊阻擋。[81]黨衛軍第12裝甲師隨後發動了數次反攻,至15時,經受損失的輕騎兵裝甲部隊由第3皇家坦克團英語3rd Royal Tank Regiment接替,但至此雙方都無法完全控制高地。[81][82]到這一天戰事結束時,第11裝甲師已在該斜面上損失近40輛坦克並已被德軍三面包圍,而英軍後續部隊仍在試圖增援前線。[83]

6月29日

隨着英國以及諾曼第上空的天氣好轉,豪塞爾的反攻準備活動開始不斷地受到盟軍戰機及火炮的襲擾,這使得反攻的開始時間推遲到下午。[84]根據空中偵察與德軍增援部隊的規模,歐康納推測德軍正在籌劃反攻。[72][85]第三十軍此時在北面,距離第八軍較遠,使得後者的右翼暴露。歐康納希望推遲第一軍的進攻計劃並下令讓第八軍進入防禦狀態。[85]登普西根據「Ultra」(盟軍破譯德國秘密無線電通訊的組織)的情報得知德軍進攻在即,並批准了歐康納的提議。[72]第八軍團隨後開始整頓應對德軍的進攻。[86]豪塞爾的後勤補給部隊部署在埃夫雷西—努瓦埃爾博卡基—維萊博卡日一帶。在當天早晨至午後,皇家空軍重點攻擊其後勤部隊,並聲稱摧毀德軍載具超過200輛。[86]

第八軍發動了數次襲擾行動。當日8時,第43步兵師第214步兵旅英語214th Infantry Brigade (United Kingdom)隸屬於伍斯特郡步兵團英語Worcestershire Regiment的第1營,在彈幕射擊後向穆昂發起衝擊,且沒有裝甲部隊支援。[87]當天11時之前,步兵營擊退了黨衛軍第1裝甲師的裝甲擲彈兵,同屬214步兵旅的隸屬於薩默塞特輕步兵團英語Somerset Light Infantry的第7營向前線運動,於卡昂-維萊博卡日的道路上掘壕駐守。[88]第43步兵師第129旅清除了奧東河畔圖爾維爾附近的植被與果園,隨後其於奧東河畔巴爾龍北面跨過奧東河並清肅南岸。[89]第15步兵師第44旅,試圖向奧東河進軍並支援加夫呂橋的守軍,但遭到德軍阻擋,致使該處的守軍孤立無援。在突出部內第44皇家坦克團英語44th Royal Tank Regiment攻取埃夫雷西北面的113號高地(49°6′14″N 0°30′45″W / 49.10389°N 0.51250°W / 49.10389; -0.51250)失敗,他們在與黨衛軍第10裝甲師遭遇後損失六輛坦克。[90]第11裝甲師的屬部從112號高地西面向埃斯屈艾諾特爾當發起進攻,但德軍將其擊退。第11裝甲師第29裝甲旅英語29th Armoured Brigade (United Kingdom)隸屬於阿爾伯特親王步槍旅英語Rifle Brigade (The Prince Consort's Own)的第8營以及第3皇家坦克團英語3rd Royal Tank Regiment,向112號高地南面發起進攻並擊退該處德國守軍。[90][91]

豪塞爾計劃動用黨衛軍第9裝甲師,其左翼由魏丁格爾戰鬥群掩護,包抄奧東河北面的英軍突出部;而此時黨衛軍第10裝甲師計劃重新奪回河南岸的加夫呂與112號高地。[92]14時,黨衛軍第9裝甲師的進攻在猛烈的火炮掩護下展開,第19及第20裝甲擲彈兵團在豹式坦克、四號坦克以及突擊炮的支援下向格林維爾、勒豪特杜波思刻、勒瓦爾圖進攻並計劃最終奪回舍鎮。[93][註 10]在勒瓦爾圖,德軍擊退了英軍某一連隊並進入市鎮。在鎮內的英軍反坦克炮擊毀了四輛德軍坦克,隨後的火炮轟擊迫使德軍步兵撤退。戰鬥在格林維爾外圍演變成夾雜着肉搏的混戰。裝甲擲彈兵雖佔領了一處有利的林地但不久英軍反擊,奪回了陣地。德軍裝甲擲彈兵聲稱其已佔領村鎮但並無任何英方資料佐證這一說法,到當日傍晚,英軍步兵已控制該村鎮。[93]

當天16時左右,英軍俘獲了一名黨衛軍第9裝甲師執行偵查任務的軍官。[84][94] 英軍從這名軍官身上發現了一副地圖以及記錄德軍新一輪進攻的記事本。[註 11]18時30左右,德軍向第15(蘇格蘭)步兵師的右翼發起進攻。[96]此時英軍的單位正在換防,因此德軍坦克與步兵在混亂之中滲透進入英軍防禦陣地,部分單位在推進了2英里(3.2千米)之後才遭到較強抵抗。[93][97] 直至23時,英軍已遏制住黨衛軍第9裝甲師的進攻。[98]原本計劃的向英軍東側發動的輔助進攻因皇家空軍的轟炸而無法進行。[99]

14時30分,黨衛軍第10裝甲師發動被推遲的進攻。5個小時的戰鬥之後,德軍將加夫呂的蘇格蘭步兵守軍擊退至村莊北面橋附近的包圍圈中。[92]隨後英軍的火炮轟擊迫使德軍撤退,但英軍無法重新佔領村鎮。[98]黨衛軍第10裝甲師下轄的第10裝甲團第2營以及21裝甲擲彈兵團第2擲彈兵營,向113號高地挺進並在埃夫雷西遭遇第44皇家坦克團與隸屬於國王皇家步兵團英語King's Royal Rifle Corps的第2營(上述兩支部隊均隸屬於第4裝甲旅英語4th Infantry Brigade and Headquarters North East),隨後英軍阻擋了試圖佔領高地的德軍。[100]戰鬥持續到當天結束,原定的進攻112號高地的計劃被推遲。[101]德軍聲稱擊毀英軍28輛坦克,而英方記錄為12輛。[102]

登普西根據當天德軍所發動的反攻而推測在之後會有更多的反攻行動,他隨後從第43步兵師抽調了一個旅加強奧東河橋頭堡的防禦並縮小防禦戰線。隸屬於第11裝甲師的159步兵旅交由第15(蘇格蘭)步兵師指揮;同時應歐康納要求步兵增援的請求,登普西將新到達的第53(威爾斯)步兵師編入第八軍團,其先頭旅在當晚抵達了埃普索姆行動初始線附近。[103][104]為保衛112號高地,英軍必須同時控制埃夫雷西以及113高地,而英軍對此並沒有足夠的兵力,因此登普西下令第29裝甲旅棄守高地。[103]為防禦奧東河及勞雷之間的區域,登普西將第29裝甲旅於傍晚後向北撤至奧東河對岸,準備應對德軍的下一步進攻。[105]

6月30日

 
1944年6月30日,維萊博卡日。該鎮於當天遭受皇家空軍重型轟炸機空襲,256架飛機投放共計1,100噸炸彈。[106]

畢特利希下令於6月29-30日的夜間繼續進行攻勢,以防止遭到盟軍的空中襲擊。黨衛軍第9裝甲師第19及第20團在夜幕中繼續向奧東河畔格蘭維爾與勒瓦爾圖進攻,但奧東河北岸的第11裝甲師以及英軍猛烈的炮火使得德軍無法取得進展。[107]1時20分,黨衛軍第10裝甲師開始向112號高地運動,德軍在猛烈的彈幕射擊掩護下向已撤離的英軍陣地衝擊。德軍此時並不知道英軍已經先行撤退,黨衛軍第10裝甲師的擲彈兵及坦克從南及西南方向;黨衛軍第12裝甲師從東及東南方向奪取高地。[108]在進攻過程中沒有遇到英軍,直到當日中午,德軍已佔領高地。隨後英軍的反攻及火炮射擊瓦解了德軍向奧東河畔巴爾龍的後續進攻。[107]

畢特利希停止了對第八軍的反攻。[63]當日夜晚,第七集團軍司令豪塞爾告知指揮部其反攻因「敵軍的頑強抵抗」以及盟軍火炮與艦炮轟擊而暫停。[109]登普西於此時停止了埃普索姆行動,因其預估德軍將於其後繼續進行反攻[63]至此,雙方前線除小規模襲擾行動外基本趨於穩定,在當天剩餘時間內雙方均使用火炮轟擊對方陣地。[110]皇家海軍羅德尼號戰列艦向疑駐有德軍指揮部的部分村莊進行炮轟。事後發現,黨衛軍第一裝甲軍的指揮部即在轟炸範圍內。[111]由於英軍沒有進一步進攻的打算,位於加夫呂橋的蘇格蘭守軍於當日下午撤出陣地回到奧東河對岸。[112]20時30分,250架皇家空軍重型轟炸機對維萊博卡日進行大規模轟炸,該鎮為德軍一重要的交通樞紐。英軍試圖籍此打擊鎮內的德國軍隊,但不幸的是,當時鎮內只有法國平民。[113]

7月1日

黨衛軍第二裝甲軍在經過近一天的部隊組編後繼續進行反攻。因為畢特利希對英軍停止行動一事並不知情,加上當天多雲的天氣會影響盟軍的空中火力,所以他認為這是阻止第11裝甲師繼續向奧恩河推進的一個好時機。[114][115]黨衛軍第10裝甲師在猛烈的迫擊炮與火炮的支援下於拂曉前發起進攻。[116] 德軍很快攻佔奧東河畔巴爾龍,但隨後英軍第31坦克旅向德軍發起反攻,村莊易手。[115]英軍猛烈的火炮轟擊瓦解了黨衛軍第10裝甲師從112號高地發動的進攻。不久之後,英軍巡邏隊在高地北斜面發現了約300到400具裝甲擲彈兵屍體。[116][117]

黨衛軍第9裝甲師在當天試圖突破英軍在勞雷與奧東河之間的防線。該部得到來自黨衛軍第2裝甲師的裝甲擲彈兵部隊的補充,他們在火炮的掩護下突破了英軍的外圍防線。德軍在推進至勞雷以及東南方向的高地時被英軍第二道防線所阻擋,但部分單位突破至勒豪特杜波思刻。[116][117]隨後的進攻都遭遇到了猛烈的炮火而無任何進展。在傍晚,一場包含謝爾曼「螢火蟲」坦克以及丘吉爾噴火坦克英語Churchill Crocodile的英軍反攻成功將德軍擊退至其進攻起始線。雙方的進攻行動均受到較大傷亡,英軍聲稱共擊毀30輛德軍坦克(主要由第49(西賴丁)步兵師完成)。黨衛軍第12裝甲師於清晨被擊退,其他德軍單位的進攻亦因英軍的炮火而終止。[117]

戰役結果

分析

 
一名武裝黨衛軍士兵正裝填一門81毫米迫擊炮

卡羅·德艾斯特(Carlo D』Este)在1983年的書中寫到,當時對於英軍來說最理想的進攻地點應為盟軍陣地最東側的奧恩河橋頭堡——該進攻計劃曾被蒙哥馬利、登普西以及歐康納認為是不切實際的。[118]部分學者認為埃普索姆行動的目的在於奪取更多地域,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行動另有其他意圖。威廉姆斯於2004年指出由於「Ultra英語Ultra」的情報截獲,蒙哥馬利得知隆美爾將會向巴約發動攻勢,而埃普索姆行動的目標則是阻止德軍的這一攻勢。[17]威爾莫特在1952年的撰寫中認為,行動的目標是將德軍黨衛軍第一裝甲軍以及不久前抵達前線的黨衛軍第二裝甲軍引入卡昂附近的戰鬥當中。哈特認為,蒙哥馬利的目的在於保持主動權並阻止德軍西調其裝甲部隊以對付美軍第一集團軍;亦或阻止其被其他部隊接替而形成一支裝甲預備隊。[119]黑斯廷斯在1985年的書中寫到,「一個神志清醒的指揮官」不可能發動一場如此規模的、卻沒有「絲毫突破德軍防線或者至少擊退德軍的可能」的行動。[120]德艾斯特寫道,「埃普索姆行動的真正意圖實際上是對卡昂發動一場淺近縱深的鉗形攻勢。」[121]

勞埃德·克拉克(Lloyd Clark)對於該行動的評論是:「在戰場上,埃普索姆行動以不光彩的平局而告終」,對於埃普索姆行動的效果的判斷,經常受到對蒙哥馬利的作戰目標的不同看法而阻礙。在書面命令上,蒙哥馬利要求部隊渡過奧恩河並佔領卡昂南面的高地,但這一目標並未實現。但克拉克認為該行動包含潛在的目標與戰略意圖,這相比單純佔領高地來說顯得更為重要。[122]安布羅斯(Ambrose)在1971年寫到,埃普索姆行動是一場偏離計劃的軍事行動,德艾斯特稱該行動為「一場未完成其宏大目標的行動」,並認為該行動為一場「可恥的失敗」。[123][123]2004年,特魯(Trew)和巴德西(Badsey)在書中認為該行動以英軍的失敗告終——「使得德軍動用六個裝甲師的大部前去抵擋埃普索姆行動並使英軍未達到其最終目標。」雷諾茲(Reynolds)在2002年的書中寫到,如果德軍未動用其六支裝甲師,英軍將極有可能完成其戰役目標。[124][125]達格利什(Daglish)在2007年寫到,儘管行動未達成其原定計劃,但埃普索姆行動卻是一個戰略性成功。[126]通過將第11裝甲師從奧東河對岸撤回並轉入預備隊,第21集團軍群在卡昂附近形成了新的攻勢姿態。直至6月末,德軍在諾曼第的所有裝甲部隊均被集中至第二集團軍的前線。[127][128][129]

舒爾曼(Shulman)在1947年寫道,隨着6月份德軍裝甲部隊第二次反攻的失敗,德軍指揮官已經消耗掉其最精銳的作戰部隊。雷諾茲(Reynolds)則寫道,儘管英軍在行動中受到了不小的傷亡,但其對德軍造成了「災難性的損失」(grievous losses)。[130][131]在1945年出版的第七軍團戰史中,傑克遜(Jackson)寫到,埃普索姆行動未達到其表面上的目標,但「作為蒙哥馬利在諾曼第進行的一系列的急促連續的進攻的一部分來看,埃普索姆行動的重要性則變得明朗起來,並且毫無疑問的是,該行動為盟軍在這一區域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132]德艾斯特寫到,德軍所承受的損失「完全是人員以及物資方面的」。[121]考普(Copp)在2003年寫到,大多的戰後分析習慣採用單純的「輸與贏」的角度分析該行動,但實際上從雙方損失的角度分析更為合適。[133]考普指出,當德軍失去陣地後依照慣例進行的反擊中,其遭受的損失很難被及時地補充。「在7月22日的一次反攻中,黨衛軍第10裝甲師重新奪回班普拉斯(原文為 Bon Repas,應為勘誤)至埃夫雷西的道路,從單純的輸贏角度來說,這對於德軍是一次勝利,但如果從損失的角度來看則完全相反。」[133]

2013年,巴克利(Buckley)在書中寫到,至7月1日,戰鬥已演變成一場僵局。英軍固守奧東河南岸但已撤出112號高地,這可能是一個操之過急的決定。德軍在投入了預備隊後維持了一條連續的前線,這使得其無法再動用西方裝甲集群(即第五裝甲集團軍)進行計劃的反攻。這使得埃普索姆行動以盟軍成功達到對德軍消耗的戰略目的而以勝利告終。如果從行動目的來看,即突破德軍的卡昂防線並使其被迫退出卡昂,埃普索姆行動顯然未達到其目的;但對於蒙哥馬利的戰略來說,該行動可算是一場慘勝。德軍在諾曼第的防禦從未恢復至埃普索姆行動之前的水平;德軍不僅喪失了戰略的主動權,其反攻戰術亦在盟軍的強大火力下,以高於英軍的傷亡宣告失敗;德軍防禦所基於的指揮構架以及計劃亦被行動所擾亂。[134]

傷亡

 
英軍謝爾曼坦克經過一輛被擊毀的虎式坦克

根據克拉克的書籍,第15(蘇格蘭)步兵師承受了2,331人的傷亡:288人陣亡,1,638人受傷,同時從6月27日-7月2日間有794人失蹤。第11裝甲師與第43(威塞克斯)步兵師的傷亡為1,256人,其中第11裝甲師陣亡257人。書中並沒有記載參與初期行動及支援埃普索姆行動的單位的傷亡情況,諸如第49(西賴丁)步兵師,第51(高地)步兵師以及第8裝甲旅。[135]自6月26日至30日,第八軍團的損失包括470人陣亡,2,187人受傷以及706人失蹤。在7月1日,新增傷亡包括488人陣亡及受傷,227人失蹤。這些數據不包括參與初期行動及支援埃普索姆行動的單位。[136]德方在戰役中承受了超過3,000人的傷亡,其中黨衛軍第9裝甲師傷亡1,145人,黨衛軍第10裝甲師傷亡571人,黨衛軍第12裝甲師傷亡1,244人。[137]自6月26日至7月1日子夜,德軍共損失126輛坦克,這其中包括了41輛豹式坦克及25輛虎式坦克。[138]2015年,奈皮爾(Napier)公佈了一組新的裝備損失數據,德軍與英軍分別損失125輛與150輛坦克。[139][註 12]

後續行動

隆美爾在投入了最後的戰略預備隊後控制住了英軍的攻勢。6月29日,他向希特拉請求讓第七集團軍且戰且退至塞納河一線;同時法國南部的德國守軍應同時運動以在塞納河至瑞士邊境一線形成一道新的防線。這個提議受到了豪塞爾的贊同,他在6月30日提交了離職申請。受到奧東河戰鬥的激勵,希特拉聲稱「我們必須阻止這場運動戰繼續發展下去」並下令讓諾曼第的守軍進行「積極不屈的防禦計劃」。[140]7月2日,蘇格蘭巡邏隊首先察覺這一跡象。他們發現奧東河東岸的德軍正在挖掘戰壕。兩天後拍攝的航拍照片顯示德軍挖掘修築了大量的武器陣位。至7月8日,與第八軍團相對的德軍部隊已完成戰壕工事的修築並據此固守。[138]雙方為佔據更好的戰術陣位而導致了部分戰線變化。7月2日,黨衛軍第12裝甲師佔據豐坦埃圖佩富[141]

第八軍團的初次進攻便突破了德軍精細的防禦工事並突入近6英里(9.7公里)。[114]德軍在投入最後的預備隊後成功遏制住了英軍的攻勢並對其造成了超過4,000的傷亡,德軍自己也付出超過3,000傷亡的代價。[136][137]德軍指揮官被迫冒險投入裝甲預備隊在劣勢的情況下發動反攻。[142]超過120輛德軍坦克被摧毀,剩餘的部隊由於編制混亂而無法發動有效的攻勢。[138][142]即使步兵師隨後接替了裝甲部隊,它們也被迫繼續留在前線而無法轉入預備隊進行休整。[143]

 
卡昂及附近地區軍事行動示意圖

消耗逐漸增加的靜態防禦導致了德軍高層之間的分歧。倫德施泰特在7月1日的晚間談話中對威廉·凱特爾說道:「求和啊,你們這些白痴」(英文原文為:「Make peace, you fools.」)。[140]不久之後,君特·馮·克魯格接替其為西線陸軍總司令。由於在戰役計劃上與希特拉的分歧,萊奧·蓋爾·馮·施韋彭堡海因里希·埃伯巴赫接替為第五裝甲集團軍司令。[75]

在戰鬥間歇,雙方均調整了其陣地部署。第53(威爾斯)步兵師接替了位於英軍突出部西側的第15(蘇格蘭)步兵師,第43(威塞克斯)步兵師接替了仍舊固守奧東河橋頭堡的第11裝甲師的步兵單位。[144][145]德軍亦調派第277步兵師前往接替黨衛軍第2裝甲師的戰鬥群以及黨衛軍第9裝甲師[146][147]

幾天後,英軍第二集團軍發動了查恩伍德行動試圖奪取卡昂。[148]這場攻勢包含了被推遲的向卡爾皮屈埃的進攻,原本此次進攻包含在埃普索姆行動中,代號為渥太華行動,而此時已更名為溫莎行動(Operation Windsor)。[31][145]在一場正面進攻中,英軍攻佔卡昂北部。城市剩餘部分亦在7月第三周的大西洋行動以及古德伍德行動(Operation Goodwood)中被英軍佔領。[148][149]此時奧東河谷的戰鬥仍在持續,7月10日,第八軍團發動木星行動企圖擊退奧東河畔巴爾龍附近的德軍部隊,重新佔領112號高地並向奧恩河推進。[150][151]第二次奧東河戰役開始於7月15日,以轉移德軍對於古德伍德行動的注意力。第二次奧東河戰役被認為是諾曼第戰役中最慘烈的一場遭遇戰。[152]

戰鬥榮譽

在1944年6月25日至7月2日參加及支援埃普索姆行動的34個軍事單位先後於1956年、1957年及1958年被授予「奧東」(Odon)榮譽稱號。該榮譽的授予同時包括四項行動榮譽稱號:6月26-27日的「豐特奈萊佩斯內」、6月26-27日的「舍鎮」、6月27日的「圖爾茂維爾」(Tourmauville)以及6月29日至7月2日的「勞雷防禦戰」(Defence of Rauray)。[153]

註解

  1. ^ 切斯特·威爾莫特寫道「快速佔領卡昂這一重要城市以及卡爾皮屈埃的周遭是約翰·克羅克中將最富雄心以及最困難的任務。[2]因為其部隊位於登陸最末端的海灘,火力暴露較為嚴重且距離目標較遠,因而任重道遠。[3]
  2. ^ 其中包括552門野戰火炮、112門中型火炮。48門重型火炮以及24門重型防空炮。第一軍團:216門野戰炮,32門中型火炮、16門重型火炮。第八軍團:240門野戰炮,16門中型火炮、16門重型火炮以及24門重型防空炮。第三十軍團:96門野戰炮、64門中型火炮以及16門重型火炮。[28]
  3. ^ 進攻部隊為女王卡梅倫步兵團英語Queen's Own Cameron Highlanders第5營、錫福斯步兵團英語Seaforth Highlanders第5營以及第13/第18輕騎兵團英語13th/18th Hussars,並有火炮及工兵部隊支援。[34]
  4. ^ 第83航空聯隊在埃普索姆行動期間共出動超過500架次飛機。[42]
  5. ^ 黨衛軍第12裝甲師原任師長弗里茨·維特於6月14日因皇家海軍的炮轟而陣亡,庫爾特·邁爾隨即接替這一職務。[45]
  6. ^ 其中一輛坦克得以逃脫,一輛傾覆,其餘四輛被PIAT擊毀。[59]
  7. ^ 威爾莫特指出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多爾曼是自殺身亡,其參謀長聲稱多爾曼是在浴室因心臟問題去世。[71]而其他學者則認為多爾曼為自殺。[68][70]
  8. ^ 一份在《歐洲爭奪戰》(The Struggle for Europe)中的德軍西線指揮結構圖顯示,在7月2日後施韋彭格由海因里希·埃伯巴赫接任。[73]歷史學家勞埃德·克拉克與邁克·雷諾茲聲稱在整個埃普索姆行動期間施韋彭格一直在任。[68][72]在歷史書籍《帝國之子》(Sons of the Reich)第四章註腳14中寫道,皇家空軍6月10日對施韋彭格指揮部的空襲只對其造成輕傷,雖然其參謀長與16名參謀不幸陣亡。[74]英國官方記錄表明埃伯巴赫直到7月4日才接替施韋彭格;後者因其與希特拉的戰役計劃產生分歧,與倫德施泰特一同被免職。[75]
  9. ^ 布雷特維萊特以及110陣地:第49(西賴丁)步兵師下轄的泰恩賽德蘇格蘭第1步兵營英語Tyneside Scottish#Second World War、隸屬於杜倫輕步兵團英語Durham Light Infantry的第11營以及第8裝甲旅下轄的第4/第7皇家近衛龍騎兵團英語4th/7th Royal Dragoon Guards。奧東河畔格蘭維爾以及勒瓦爾圖(Le Valtru):隸屬於錫福斯步兵團的第7營、卡梅倫步兵團的第9營以及第9皇家坦克團英語9th Royal Tank Regiment[80]
  10. ^ 德軍團等同於英軍旅。
  11. ^ 威爾莫特指出該名軍官攜帶有記錄第二裝甲軍進攻計劃文件。[84]埃利斯則認為其攜帶記錄德軍反攻計劃的文件。[95]傑克遜認為該文件內容為其所屬步兵團的行動計劃。[94]
  12. ^ 德軍的坦克損失包括60輛4號坦克、30輛豹式坦克、8輛虎式坦克以及17輛3號突擊炮。英軍的損失為:64輛謝爾曼、10輛謝爾曼螢火蟲、14輛克倫威爾、27輛司徒阿特以及35輛丘吉爾坦克,其損毀情況從至少需要24小時以上的維修到報廢不等。[139]

註腳

  1. ^ Williams, p. 24
  2. ^ Ellis, p. 171
  3. ^ Wilmot, p. 273
  4. ^ Ellis, p. 78
  5. ^ Ellis, p. 81
  6. ^ Wilmot, pp. 284–286
  7. ^ Ellis, p. 247
  8. ^ 8.0 8.1 Forty, p. 36
  9. ^ Ellis, p. 250
  10. ^ Ellis, p. 254
  11. ^ Taylor, p. 10
  12. ^ Taylor, p. 76
  13. ^ Forty, p. 97
  14. ^ Ellis, p. 255
  15. ^ 15.0 15.1 15.2 Williams, p. 114
  16. ^ Wilmot, p. 322
  17. ^ 17.0 17.1 Williams, p. 113
  18. ^ 18.0 18.1 18.2 Williams, p. 118
  19. ^ Wilmot, p. 334
  20. ^ Reynolds, p. 13
  21. ^ Wilmot, map pp. 334, 321
  22. ^ Williams, p. 112
  23. ^ Ellis, p. 271
  24. ^ 24.0 24.1 24.2 Clark, pp. 20–21
  25. ^ Clark, p. 21
  26. ^ Jackson, pp. 12, 22, 27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Clark, pp. 31–32
  28. ^ 28.0 28.1 28.2 28.3 Jackson, pp. 40, 30–31
  29. ^ Clark, p. 29
  30. ^ Jackson, p. 29
  31. ^ 31.0 31.1 Stacey, p. 150
  32. ^ Jackson, pp. 20, 22
  33. ^ Clark, p. 24
  34. ^ Ellis, pp. 274–275
  35. ^ Ellis, p. 275
  36. ^ Clark, p. 37
  37. ^ Clark, p. 39
  38. ^ Williams, pp. 115–116
  39. ^ 39.0 39.1 Meyer, p. 244
  40. ^ Clark, p. 40
  41. ^ 41.0 41.1 Clark, p. 45
  42. ^ 42.0 42.1 Ellis, p. 277
  43. ^ Clark, p. 42
  44. ^ Clark, pp. 42–43
  45. ^ Forty 2004, p. 29.
  46. ^ Clark, p. 43
  47. ^ Jackson, p. 32
  48. ^ Reynolds, p. 20
  49. ^ Jackson, pp. 32–33
  50. ^ Jackson, p. 33
  51. ^ 51.0 51.1 51.2 Ellis, p. 278
  52. ^ Clark, pp. 46–47
  53. ^ 53.0 53.1 53.2 Jackson, pp. 34–35
  54. ^ Clark, p. 51
  55. ^ 55.0 55.1 Fortin, p. 15
  56. ^ Wilmot, p. 343
  57. ^ 57.0 57.1 Wilmot, pp. 343–344
  58. ^ Clark, pp. 65–67
  59. ^ 59.0 59.1 59.2 59.3 Clark, p. 68
  60. ^ Clark, p. 67
  61. ^ 61.0 61.1 61.2 61.3 Jackson, p. 39
  62. ^ Saunders, p. 20
  63. ^ 63.0 63.1 63.2 Clark, p. 96
  64. ^ Jackson, pp. 39–40
  65. ^ Clark, p. 72
  66. ^ Jackson, p. 40
  67. ^ Reynolds, p. 21
  68. ^ 68.0 68.1 68.2 Clark, p. 73
  69. ^ Williams, pp. 111–112
  70. ^ 70.0 70.1 70.2 Reynolds, p. 22
  71. ^ 71.0 71.1 Wilmot, p. 344
  72. ^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Reynolds, p. 23
  73. ^ Wilmot, p. 735
  74. ^ Reynolds, p. 32
  75. ^ 75.0 75.1 Ellis, pp. 320–322
  76. ^ Clark, p. 74
  77. ^ Clark, p. 79
  78. ^ Clark
  79. ^ 79.0 79.1 Jackson, p. 42
  80. ^ 80.0 80.1 80.2 Clark, p. 80
  81. ^ 81.0 81.1 Jackson, p. 41
  82. ^ Saunders, pp. 27–30
  83. ^ Saunders, p. 32
  84. ^ 84.0 84.1 84.2 Wilmot, p. 345
  85. ^ 85.0 85.1 Jackson, p. 44
  86. ^ 86.0 86.1 Jackson, p. 45
  87. ^ Clark, p. 87
  88. ^ Clark, pp. 87–88
  89. ^ Clark, p. 88
  90. ^ 90.0 90.1 Jackson, p. 49
  91. ^ p. 90
  92. ^ 92.0 92.1 Clark, p. 92
  93. ^ 93.0 93.1 93.2 Reynolds, p. 25
  94. ^ 94.0 94.1 Jackson, p. 50
  95. ^ Ellis, p. 283
  96. ^ Williams, p. 121
  97. ^ Williams, p. 122
  98. ^ 98.0 98.1 Reynolds, p. 27
  99. ^ Jackson p. 51
  100. ^ Reynolds, pp. 27, 28, 32
  101. ^ Clark, p. 93
  102. ^ Reynolds, pp. 27–28
  103. ^ 103.0 103.1 Ellis, pp. 284–285
  104. ^ Jackson, p. 52
  105. ^ Ellis, p. 285
  106. ^ Reynolds, p. 26
  107. ^ 107.0 107.1 Clark, p. 95
  108. ^ Reynolds, p. 28
  109. ^ Wilmot, pp. 345–346
  110. ^ Clark, pp. 95–98
  111. ^ Jackson, p. 55
  112. ^ Clark, p. 98
  113. ^ Jackson, p. 56
  114. ^ 114.0 114.1 Jackson, p. 57
  115. ^ 115.0 115.1 Clark, p. 101
  116. ^ 116.0 116.1 116.2 Reynolds, p. 30
  117. ^ 117.0 117.1 117.2 Jackson, p. 58
  118. ^ D』Este, 1983, p. 233
  119. ^ Wilmot, p. 342
  120. ^ Hastings, p. 171
  121. ^ 121.0 121.1 D'Este, p. 245
  122. ^ Clark, pp. 100, 104
  123. ^ 123.0 123.1 Ambrose, p. 428
  124. ^ Trew, p. 28
  125. ^ Reynolds, p. 31
  126. ^ Daglish, pp. 218–219
  127. ^ Wilmot, p. 348
  128. ^ Gill, p. 30
  129. ^ Jackson, p. 53
  130. ^ Shulman, pp. 132–133
  131. ^ Reynolds, p. 33
  132. ^ Jackson, p. 114
  133. ^ 133.0 133.1 Buckley (Editor), p. 18. Copp
  134. ^ Buckley, 2013, pp. 86–87
  135. ^ Clark, p. 109
  136. ^ 136.0 136.1 Jackson, pp. 37, 40, 44, 53, 55 & 59
  137. ^ 137.0 137.1 Clark, pp. 107–109
  138. ^ 138.0 138.1 138.2 Jackson, p. 59
  139. ^ 139.0 139.1 Napier, 2015, loc. 4315
  140. ^ 140.0 140.1 Wilmot,p.347
  141. ^ Clark, pp. 101–102
  142. ^ 142.0 142.1 Williams, p. 123
  143. ^ Williams, p. 124
  144. ^ Clark, p. 102
  145. ^ 145.0 145.1 Jackson, p. 60
  146. ^ Jackson, pp. 60–61
  147. ^ Reynolds, p. 35
  148. ^ 148.0 148.1 Williams, p. 131
  149. ^ Trew, p. 48
  150. ^ Clark, p. 103
  151. ^ Jackson, p. 61
  152. ^ Copp, p. 135
  153. ^ Rodger, pp. 242–243

參考

相關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