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特波齊戰役
塞特波齊戰役是1263年上旬爆發在塞特波齊島(今希臘斯佩察島)附近的一場海戰,交戰雙方為熱那亞-拜占庭聯合艦隊和一支規模較小的威尼斯艦隊。
塞特波齊戰役 | |||||||
---|---|---|---|---|---|---|---|
聖薩巴斯戰爭的一部分 | |||||||
1265年米海爾八世治下的拜占庭帝國及周邊國家 | |||||||
| |||||||
參戰方 | |||||||
威尼斯共和國 |
熱那亞共和國 拜占庭帝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吉博托·丹多洛 |
彼得羅·阿沃卡托 † 蘭弗蘭克·斯皮諾拉 兩名未具名指揮官 | ||||||
兵力 | |||||||
32艘槳帆船 |
38艘槳帆船 10艘快船[a] (14艘參與戰鬥) | ||||||
傷亡與損失 | |||||||
20人死亡 400人受傷 |
600人傷亡 400人被俘 4艘戰船被俘 |
熱那亞與拜占庭帝國在1261年的《尼姆法伊翁條約》簽訂後開始結盟對抗宿敵威尼斯,而前者早在1256年就參與了針對威尼斯的聖薩巴斯戰爭。1263年,一支擁有48艘船隻的熱那亞艦隊在駛往拜占庭堡壘莫奈姆瓦夏的途中遭遇了一支由32艘船組成的威尼斯艦隊。熱那亞人當即決定發起進攻,但其艦隊的四名指揮官中僅有兩人和14艘艦船與對手接戰並被輕易擊潰,威尼斯俘獲四艘艦船,造成了相當大的人員傷亡。
威尼斯的勝利與熱那亞人在衝突中不願接戰的表現產生了相當大的政治影響,因為拜占庭開始疏遠與熱那亞的聯盟並恢復了和威尼斯的外交關係,最終在1268年雙方達成為期五年的互不侵犯條約。塞特波齊戰役之後,熱那亞人避免與威尼斯海軍發生正面衝突,而是專注於商業破襲,不過這並未阻止其在1266年的特拉帕尼戰役中取得另一場更為徹底的慘重失敗。
背景
米海爾八世(r. 1259–1282)發動政變成為尼西亞帝國的皇帝與拜占庭羅馬人的統治者後開始着手實現尼西亞收復君士坦丁堡的野心。這座偉大的城市曾是拜占庭帝國的首都,然而自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以來,君士坦丁堡陷落敵手,西方世界扶植的拉丁帝國定都於此。儘管拉丁帝國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但在威尼斯海軍力量的支持下,尼西亞帝國1235和1260年發起的兩次圍城戰均以失敗告終[2]。特別是後一次讓米海爾意識到對付威尼斯艦隊的必要性,因此他轉而向威尼斯人的死敵熱那亞共和國求助 [3]。
威尼斯商業貿易上的主要競爭對手熱那亞自1256年起就參與了針對威尼斯的聖薩巴斯戰爭,遭遇阿卡戰役的挫敗後,其有風險徹底失去利潤豐厚的黎凡特貿易。為了尋求出路和通過外交手段加強自己在國內的地位以對抗熱那亞貴族,專制的市民官[b]古列爾莫·波卡涅拉派遣使團覲見尼西亞皇帝提出結盟。隨後於1261年3月13日簽訂的《尼姆法伊翁條約》規定熱那亞有義務向尼西亞提供一支50艘船組成的艦隊,費用由皇帝支付,作為交換,前者獲得了非常優惠的商業條件。米海爾八世成功收復君士坦丁堡後,在拜占庭熱那亞實際上繼承甚至擴大了原拉丁帝國中威尼斯人的特權地位[4][5]。
事實上條約簽署的僅兩周後,君士坦丁堡就被尼西亞將軍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格普洛斯收復,根本無需熱那亞海軍的支援。儘管如此米海爾八世還是嚴格遵守了《尼姆法伊翁和約》的條款,因為在拜占庭自己的艦隊重建起來之前,其依然需要熱那亞的海軍力量以對抗威尼斯人的潛在反擊[6]。皇帝的補貼使熱那亞人的艦隊實力得以大幅增強[7]。 收復君士坦丁堡後的一年裏,威尼斯和熱那亞在愛琴海的活動都相對消極:威尼斯猶豫是否要與熱那亞已經派往該地區且數量上佔優勢的艦隊對抗,同時也在靜觀意大利方面的局勢發展,因為此時熱那亞正因波卡涅拉被推翻以及代表該城貴族集團的委員會掌權而陷入內部動亂[8]。之後熱那亞新成立的貴族政府免去了原市民官的弟弟馬里諾·波卡涅拉駐君士坦丁堡艦隊司令的職務,指揮權被委託給六名海軍將領,每人都是一個貴族集團的代表,這實際上造成了熱那亞艦隊的分裂[9]。
1262年夏,威尼斯命令雅各布·多爾芬率領一支由37艘槳帆船組成的艦隊駛往愛琴海以捕獲該地區日益增多的熱那亞船隻[10],其在塞薩洛尼基與奧托內·文托指揮下多達60艘戰船的熱那亞艦隊相遇,儘管數量上佔有明顯優勢,然而後者在大船護牆的庇護下拒絕交戰[10][11]。正當兩國間的戰爭拖延不決之際,與威尼斯結盟的倫巴第內格羅蓬特的領主們在馬爾馬拉海發動了一次海盜襲擊,結果遭到拜占庭-熱那亞艦隊的阻擊被迫投降[10][12]。與此同時摩里亞(今伯羅奔尼撒半島)也爆發了戰爭,米海爾八世派遣一支遠征軍(1262年末或1263年初)進攻亞該亞親王國。儘管最初取得了勝利,但隨後拜占庭軍隊在普里尼察戰役中被人數劣勢的敵人擊潰,次年馬克里普拉吉戰役的失敗更是徹底葬送了皇帝征服摩里亞的希望[13]。
戰役過程
1263年初的某個時候,一支由38艘槳帆船和10艘快船組成,載有約6,000名船員的熱那亞艦隊,在四名海軍將領的指揮下,正駛往摩里亞東南部的拜占庭堡壘和海軍基地莫奈姆瓦夏[14][15][16],在塞特波齊島(今斯佩察島)附近遭遇了一支擁有32艘槳帆船的威尼斯艦隊,後者由吉博托·丹多洛率領,正向北航行至內格羅蓬特(今埃維亞島)[15][16][17]。
戰鬥的具體細節尚不明確,根據《熱那亞年鑑》[c]記載,當攻擊信號發出時,只有兩位海軍將領,即皮埃特羅·阿沃卡托和蘭弗蘭科·斯皮諾拉率領的14艘熱那亞船隻前進,其餘艦船先是逡巡於後,之後索性掉頭逃跑[14][17]。然而威尼斯編年史學家馬蒂諾·達·卡納爾指出是威尼斯方面首先發動了進攻,而熱那亞人則排布為四列,每列十艘船[16][17]。根據卡納爾的說法,威尼斯人登上了熱那亞的兩艘旗艦,在俘獲了它們並砍下上面的旗幟後,其他兩名海軍將領就轉頭逃跑了[18]。 這場戰役毫無疑問是威尼斯人取得了勝利:熱那亞艦隊損失慘重,指揮官阿沃卡托殉職,而威尼斯人則俘獲了四艘熱那亞戰艦,其中包括兩位海軍將領的旗艦[15][17][18]。根據現代歷史學家德諾·耶阿納科普羅斯的觀點,卡納爾對熱那亞方面傷亡人數的估計「可能有些誇張」,達到1,000人(600人陣亡或受傷,400人被俘)之多,而威尼斯方面則僅有20人陣亡,400人受傷[19][20]。
也是據《熱那亞年鑑》記載,熱那亞艦隊在接戰時的猶豫不決可能是因為威尼斯人聲稱作為十字軍享有豁免權[21]。另一方面,熱那亞海軍在整個戰爭期間總體上未能有效對抗他們的威尼斯對手,根據海軍歷史學家約翰·多特森的說法,這往往是「因為割裂而低效的指揮」[21],此點也在該場戰役中得到了具證[22]。 歷史學家弗雷德里克·C·萊恩和德諾·耶阿納科普羅斯解釋了熱那亞指揮官不願拿他們手下艦船冒險的原因:這些船隻為私人承包商所有,而後者往往是管理城邦的富商巨賈,因此海軍將領需對這些寶貴的資產負責[15][23]。
時序與細節
14世紀的威尼斯歷史學家安德烈亞·丹多洛將這場戰役發生的時間定於威尼斯總督雷尼埃羅·芝諾統治的第十年末,即1262年終或1263年1月,而《年鑑》簡單地將其記錄在1263年。現代歷史學家通常將戰役的時間定於1263年春季[24],中世紀學者喬治·卡羅認為其最晚發生在3月份[25],而海軍歷史學家卡米洛·曼弗羅尼則覺得最有可能的時間是5月[26]。吉亞納科普洛斯基本認同曼弗羅尼的觀點,確定這場戰役發生於1263年5月至7月間[17]。
《年鑑》在1263年5月28日直接提到了這場戰役,當時一支由25艘槳帆船和6艘其他船隻組成的艦隊在海軍將領皮埃特里諾·格里馬爾迪和佩塞托·馬洛內的率領下出航前去增援在愛琴海作戰的艦隊,暗示他們也參與了這場戰役[12][27]。然而拜占庭學者阿爾伯特·費勒爾認為,這支艦隊可能在塞特波齊的消息抵達熱那亞之前就啟航了,並且沒有參與任何戰鬥[28]。中世紀學者米歇爾·巴拉德則認為,在塞特波齊戰敗的艦隊也許航行至莫奈姆瓦夏,與來自熱那亞的新艦隊匯合[29]。雖然根據《年鑑》 [14]的記錄,艦隊是「遵照皇帝之命」啟航前往莫奈姆瓦夏的,但它與拜占庭在摩里亞的行動有直接關係,比如教皇烏爾班四世於一封信中就提到拜占庭軍隊抵達莫奈姆瓦夏,這一點尚不確定[30]。
此外關於兩名未參加戰鬥的海軍將領,他們的具體身份尚不清楚。卡納爾的報告顯示其中一名是希臘人[19], 並且資料里提到的熱那亞艦隊中有拜占庭船隻。然而這一時期唯一具名的拜占庭艦隊指揮官阿萊克修斯·杜卡斯·菲蘭斯羅佩諾斯卻活躍在愛琴海群島,而非戰役發生的希臘大陸沿海一帶[31]。
影響
儘管大部分熱那亞艦船得以在戰役中倖存下來,並在戰後捕獲了四艘滿載補給品駛往內格羅蓬特的威尼斯運馬商船[20][32],熱那亞當局還是針對該戰役成立了一個調查法庭,並譴責倖存的海軍將領、議員和領航員「在羅馬尼亞地區(即拜占庭東部)的暴行……和瀆職」。《年鑑》中沒有提及進一步的細節,但正如吉亞納科普洛斯所說,「這仍然是一個明確的罪行,因為這些術語竟然出現在(熱那亞共和國)或多或少官方的編年史中」[33][34]。
在這以後,熱那亞人避免與威尼斯艦船發生正面衝突,轉而對其商船隊發動破襲戰,並於1264年的薩塞諾戰役中取得了顯著勝利[35][36]。然而1266年,由27艘槳帆船組成的熱那亞主力艦隊在特拉帕尼海戰中為威尼斯擊敗並全部被俘[15][37]。長時間持續的海上衝突直到1270年法王路易九世強迫兩國簽署克雷莫納和約才告一段落 [38][39]。
除了船隻和人員損失外,塞特波齊戰役的失敗還產生了政治上的長期影響,米海爾八世開始重新考量與熱那亞的聯盟,發現其不僅代價高昂,且迄今為止回報甚微[22][40]。此前皇帝已經顯現出對盟友不耐煩的跡象[41] ,不過現在他公開表達了自己的失望:戰役結束後不久,米海爾就解散了手下的60艘熱那亞戰船,並且根據卡納爾的說法,嚴厲訓斥了身處君士坦丁堡的熱那亞執政官。熱那亞船隻很快就被允許返回帝國服役,但米海爾開始拖欠船員工資[42],直到1264年拜占庭和熱那亞之間的裂痕達到頂峰,當時熱那亞執政官被指控密謀將君士坦丁堡交給西西里的曼弗雷德,皇帝隨即驅離了城內的所有熱那亞人[15][43]。
1265年6月18日,米海爾八世與威尼斯簽訂了一個條約,但未得到總督芝諾批准。1266年後,面對西西里國王查理一世的威脅,米海爾八世被迫與熱那亞重建同盟,不過也保持了和威尼斯的緩和關係,還在1268年6月簽署了為期五年的互不侵犯條約[44][45]。
註釋
腳註
- ^ Dotson 2006,第65–66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79–81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81–82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81–91頁.
- ^ Balard 1978,第42–45頁.
- ^ Balard 1978,第46頁.
- ^ Balard 1978,第46–47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147–150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150–151頁.
- ^ 10.0 10.1 10.2 Geanakoplos 1959,第151頁.
- ^ Balard 1978,第47頁.
- ^ 12.0 12.1 Imperiale di Sant'Angelo 1926,第49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157–159頁.
- ^ 14.0 14.1 14.2 Imperiale di Sant'Angelo 1926,第51頁.
-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Lane 1973,第76頁.
- ^ 16.0 16.1 16.2 Wiel 1910,第168頁.
- ^ 17.0 17.1 17.2 17.3 17.4 Geanakoplos 1959,第153頁.
- ^ 18.0 18.1 Wiel 1910,第168–169頁.
- ^ 19.0 19.1 Geanakoplos 1959,第153–154 (note 70)頁.
- ^ 20.0 20.1 Wiel 1910,第169頁.
- ^ 21.0 21.1 Dotson 2002,第122頁.
- ^ 22.0 22.1 Imperiale di Sant'Angelo 1926,第xlvii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154頁.
- ^ Failler 1980,第102 (esp. note 52)頁.
- ^ Caro 1895,第131頁.
- ^ Manfroni 1902,第9頁.
- ^ Balard 1978,第48頁.
- ^ Failler 1980,第101–102頁.
- ^ Balard 1978,第48 (note 122)頁.
- ^ Failler 1980,第102頁.
- ^ Failler 1980,第101, 102頁.
- ^ Imperiale di Sant'Angelo 1926,第52頁.
- ^ Imperiale di Sant'Angelo 1926,第xlvii, 52–53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162–163頁.
- ^ Lane 1973,第76, 77頁.
- ^ Dotson 1999,第168–176頁.
- ^ Dotson 1999,第176–179頁.
- ^ Lane 1973,第77頁.
- ^ Wiel 1910,第176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154, 161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161 (note 1), 163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161–164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168–171頁.
- ^ Setton 1976,第100頁.
- ^ Geanakoplos 1959,第213–215頁.
參考資料
- Balard, Michel. La Romanie génoise (XIIe – Début du XVe siècle) [Genoese Romania (12th – early 15th century)] 1. Rome: École Française de Rome. 1978. OCLC 300152785 (法語).
- Caro, Georg. Genua und die Mächte am Mittelmeer 1257–1311. Ein Beitrag zur Geschichte des XIII. Jahrhunderts. Erster Band. [Genoa and the Powers of the Mediterranean 1257–1311.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13th Century. First Volume.]. Halle a. S.: Max Niemeyer. 1895. OCLC 457285419 (德語).
- Dotson, John E. Fleet Operations in the First Genoese–Venetian War, 1264–1266. Viator.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Studies. 1999, 30: 165–180. ISSN 0083-5897. doi:10.1484/J.VIATOR.2.300833.
- Dotson, John E. Venice, Genoa and Control of the Seas in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 Hattenforf, John B.; Unger, Richard W. (編). War at Sea in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Renaissance.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 Brewer. 2002: 119–136. ISBN 0-85115-903-6.
- Dotson, John E. Ship Types and Fleet Composition at Genoa and Venice in the Early Thirteenth Century. Pryor, John (編). Logistics of Warfare in the Age of the Crusades: Proceedings of a Workshop Held at the Centre for Mediev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Sydney, 30 September to 4 October 2002.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6: 63–76. ISBN 978-0-7546-5197-0.
- Failler, Albert. Chronologie et composition dans l'Histoire de Georges Pachymère [Chronology and com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George Pachymeres]. Revue des études byzantines. 1980, 38: 5–103. doi:10.3406/rebyz.1980.2105 (法語).
- Geanakoplos, Deno John. Emperor Michael Palaeologus and the West, 1258–1282: A Study in Byzantine-Latin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OCLC 1011763434 (英語).
- Imperiale di Sant'Angelo, Cesare (編). Annali Genovesi di Caffaro e de'suoi continuatori, dal MCCLI al MCCLXXIX [Genoese Annals of Caffaro and of his continuators, from 1251 to 1279]. Fonti per la Storia d'Italia. Rome: Instituto Storico Italiano. 1926. OCLC 257849033 (意大利語及拉丁語).
- Lane, Frederic Chapin. Venice, A Maritime Republic.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3 [2024-07-18]. ISBN 0-8018-144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9).
- Manfroni, Camillo. Storia della marina italiana, dal Trattato di Ninfeo alla caduta di Constantinopoli (1261–1453) [History of the Italian navy, from the Treaty of Nymphaeum to 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1261–1453)]. Livorno: R. Accademia navale. 1902 [2024-07-18]. OCLC 2659277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8) (意大利語).
- Setton, Kenneth M. The Papacy and the Levant (1204–1571), Volume I: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 Philadelphia: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76. ISBN 0-87169-114-0 (英語).
- Wiel, Alethea. The Navy of Venice. New York: E. P. Dutton and Company. 1910. OCLC 419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