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拱,又稱天然橋,是一種有天然通道穿過下方的岩石拱形構造(地形)。大多數的天然拱形成於狹窄的山脊和懸崖的薄壁上,因為此處易受侵蝕作用的影響而變得狹窄。懸崖層下方較軟的岩石層逐漸被侵蝕,直到侵蝕出的岩屋鑿穿了石橋的下方,從而形成了石拱。天然拱通常形成在易受海水、河流或風化作用侵蝕的地方;對岩石侵蝕的過程在短期內雖然很弱,但長此以往的侵蝕所起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直到有所突破。

位於美國猶他州精緻拱門
位於冰島的天然拱

對用字而言,非「拱」即「橋」的選擇有些武斷[來源請求],天然拱橋學會對此下的定義為天然橋是主要由水成作用形成的拱形構造。[1]與此同時,《地質術語詞典》[2]則定義天然橋為「跨越山谷由侵蝕而成的天然拱」。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 天然拱橋學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FAQ。
  2. ^ 美國地質學會,《地質術語詞典》,1976,Doubleday Anc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