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南宗

孔氏南宗,是北宋末年以後在遷徙到中國浙江衢州的一支孔子後裔

歷史發展

靖康之難後,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宋高宗趙構於揚州行宮舉行繼統後首次祀天大典,衍聖公孔端友與堂叔孔傳奉詔陪位。孔端友返回曲阜後,因金兵大舉入侵,遂恭負傳家寶「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據傳為子貢親手雕刻)、「唐吳道子繪孔子佩劍圖」和「至聖文宣王廟祀朱印」等,與部分族人南遷,後家於浙江衢州。其子孫孔玠孔搢孔文遠孔萬春孔洙依次承襲衍聖公,史稱南宗。

元朝南宋後的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議立孔子後,以寓衢者為大宗,欲召孔洙回曲阜襲封奉祀。孔洙稱先代廬墓在衢州,不忍離去,乃辭讓。[1]元世祖大加讚賞,稱孔洙「寧違榮而不違親,真聖人後也」。於是下詔免去孔洙的衍聖公爵號,任命其為國子祭酒、承務郎,兼提舉浙東學校事,並贈給保護南宗林廟的璽書。同時,為避免南北兩宗發生爭執,又制定了《整治孔子弟子違犯家規》,既不許違犯聖朝授爵制度,亦不准背忘孔洙德讓之風範。南宗失去爵位後,地位日衰,一度猥如庶氓。

弘治十八年(1505年),衢州知府沈傑擬〈為條陳孔氏家規以彰聖教〉,上奏明孝宗,「乞將衢州孔端友子孫一人,添授以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一員,以主家廟祭祀」。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遂冊封五十九代孫孔彥繩正八品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

民國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頒佈《崇聖典例》,保留衍聖公爵位,仍由北宗的前清衍聖公孔令貽襲爵,改南宗五經博士孔慶儀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世襲。1923年冬,孔慶儀去世,其子孔繁豪襲任。國民政府北伐後,孔令貽之子、衍聖公孔德成有感世襲爵位不宜存於民國,遂於1935年主動請求政府撤銷爵號。國民政府以為道統不可廢,乃改衍聖公作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享特任官的職位及待遇,相當於部長;而孔繁豪仍任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享簡任官職位及待遇,約比照司長級,視特任官官階為低,與孟子「亞聖」、顏子「復聖」、曾子「宗聖」、子思「述聖」奉祀官同等級。1944年10月,孔繁豪去世,無子,乃以其二弟孔繁英長子孔祥楷受封。1949年,孔祥楷未隨國民政府遷台,南宗奉祀官世職遂廢。

南宗嫡派世系

  • 四十八代孫,第三代衍聖公 孔端友,字子交,孔若蒙子,宋徽宗崇寧元年封,後隨宋高宗南渡,為孔氏南宗之祖。
  • 四十九代孫,第四代衍聖公 孔玠,字錫老,孔端操第四子,過繼於孔端友為嗣。宋高宗紹興二年襲封衍聖公。
  • 五十代孫,第五代衍聖公 孔搢,字季紳,孔玠子,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補授為右承奉郎,襲封衍聖公。
  • 五十一代孫,第六代衍聖公 孔文遠,字紹光,孔搢子。宋光宗紹熙四年,授承奉郎,襲封衍聖公。
  • 五十二代孫,第七代衍聖公 孔萬春,字耆年,孔文遠子。宋理宗寶慶二年襲封衍聖公。
  • 五十三代孫,第八代衍聖公 孔洙,字思魯,一字景清,號存齋,孔萬春子。宋理宗紹定四年,襲封衍聖公,任吉州通判。元至元十九年讓爵於北宗胞弟孔治。孔洙無子,以孔傳(即孔若古,孔子四十七世孫、端友族叔)六世孫孔津長子孔思許為嗣。
  • 五十四代孫 孔思許,先名公許,字與道,一字魯林。無子,以弟孔思俊第三子孔克忠為嗣。
  • 五十五代孫 孔克忠,先名宏,字信夫,一字獻夫。子二:希路、希尹。
  • 五十六代孫 孔希路,又作希輅,原名希魯,字士正,孔克忠子。子三:議、詠、讓。[2]
  • 五十七代孫 孔議,字明伯,子二:公誠、公信。
  • 五十八代孫 孔公誠,字貴文,孔議子。子二:彥繩、彥紳。
  • 五十九代孫 孔彥繩,字朝武,孔公誠子。正德元年授將仕郎,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為孔氏南宗再次受襲封之始。子二:承美、承玉。
  • 六十代孫 孔承美,字永實,一字暢翁,號菱湖,孔彥繩子。正德十四年承襲。
  • 六十一代孫 孔弘章,字以達。孔承美子。嘉靖二十六年承襲。
  • 六十二代孫 孔聞音,字知政,號南魯,孔宏章子。萬曆五年承襲。
  • 六十三代孫 孔貞運,字用行。孔聞音子。萬曆五年承襲。
  • 六十四代孫 孔尚乾,字象元。孔貞運子,早逝未承襲。
  • 六十五代孫 孔衍楨,字泗柯,孔尚乾子。順治九年承襲。子二:興燦、興燫。
  • 六十六代孫 孔興燫,字北衢。孔衍楨次子。康熙四十一年,因侄孫孔傳鍾無嗣而亡,承襲。
  • 六十七代孫 孔毓垣,字東安。孔興燫子。康熙五十三年承襲。
  • 六十八代孫 孔傳鍾,孔興燦孫,孔毓培子。孔興燦康熙十一年卒,孔毓培康熙二十九年卒,孔傳鍾於康熙三十八年承襲,康熙四十年以十三歲病故。孔傳錦,字宮錫,號杏霞,孔毓垣子。雍正十三年承襲。
  • 六十九代孫 孔繼濤,字念銘,原名繼湯,孔傳錦子。早逝未承襲。
  • 七十代孫 孔廣杓,字衡觀,號太古,孔繼濤子。嘉慶元年承襲。
  • 七十一代孫 孔昭烜,字亘青,孔廣杓子。嘉慶二十四年承襲。
  • 七十二代孫 孔憲坤,字靜一,孔昭烜子。道光十四年代主祠祀,道光十九年承襲,未幾卒。無子,以同母弟孔憲堂代理祀事,咸豐五年孔憲堂卒,亦無子,以族弟孔憲型子孔慶儀繼孔憲坤嗣。
  • 七十三代孫 孔慶儀,字肖鏗。孔憲堂亡故後,南宗族人公議以孔傳錦五世孫孔憲型子孔慶鏞為嗣。咸豐九年孔慶鏞夭折,南宗族房公議以孔應發二十三代孫孔慶壽為孔憲坤嗣。同治三年孔慶壽亡故,無嗣,南宗族人爭立孔憲型次子孔慶儀及族兄孔慶元,最終由孔慶儀過繼孔憲坤為嗣。同治三年承襲。至民國世爵終止,改稱南宗奉祀官。子三:繁豪、繁英、繁傑。
  • 七十四代孫 孔繁豪,字孟雄,孔慶儀長子。民國13年(1924年)承襲南宗奉祀官。民國24年南京政府下令廢爵,改稱「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卒無子,以弟孔繁英子孔祥楷為嗣。
  • 七十五代孫 孔祥楷,字子摹。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承襲。民國38年5月6日,奉祀官制終止。2021年9月28日病逝。曾任浙江省政協委員、衢州市政協副主席、衢州孔氏南宗家廟管理委員會主任。子一:令立。
  • 七十六代孫 孔令立。孔祥楷子。現任南孔祭典主祭人。

南宗家規

  • 第一條:遵制典。要求孔氏南宗子孫嚴守本分,遵崇制典,不得覬覦北宗衍聖公之職。為恐後世南北兩派子孫「互相嫌隙,妄起爭端」,因此嚴立規戒,「行令在衢子孫永遵制典,恪守祖風」,「有違者以不忠不孝論,審之重典,永不敘錄」。
  • 第七條:責報本。規定「南渡孔氏子孫,每十年一赴闕里,謁拜聖祖家廟,祭掃山林……就令會同南北宗譜,開保歷代子孫名諱,居曲阜縣者書引於前,居衢州府者書引於後……且以見我國家一統文明之化普及南北……」

註釋

  1. ^ 13年後,即元成宗元貞初(1295年),北宗孔治才獲封衍聖公。
  2. ^ 南宗考略記載孔希路無子,以孔若古九世孫孔希斌之子孔議為嗣,南宗成化譜則記載孔希路、孔希斌皆有一子名孔議。

參見

外部連結

孔氏南宗家廟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