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1483年—?),直卿平泉浙江餘姚人,直隸武清縣籍。明朝政治人物,弘治壬戌榜眼及第。官至陝西副使。

孫清

大明陝西按察使司提學副使
籍貫 浙江餘姚縣
直隸武清縣
字號 字直卿,號平泉
出生 成化十九年(1483年)
逝世 卒年不詳
出身
  • 弘治十五年壬戌科進士及第

生平

弘治十一年(1498年)順天府鄉試第一名(解元),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第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1][2],授翰林院編修。此後改任陝西提學按察副使。早卒[3][4]

著作

弘治十一年(1498)孫清登臨武清縣鳳台,作《鳳台春曉》:

邑南半舍古遺台,聞道當年有鳳來。
仰止若山臨梵宇,高登如阜近僧齋。
城邊芳草隨時長,路側幽花逐景開。
勞築不知誰創始,一游一豫一舒懷。
  • 《賀衍聖公襲爵》
遂有春明謁,真為晝錦行。
文星辭闕回,仙棹度河輕。
簪組由來盛,恩封此更榮。
歸時應報我,庭檜幾枝生。

家族

曾祖孫棲;祖父孫弜;父孫□□,母陳氏;繼母徐氏[5]

參考文獻

  1.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孫清. 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 [September 12,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萬曆野獲編·卷一》:武宗之寵優伶,幾同高齊及朱耶之季,至賜飛魚等禁服。然官秩猶有節。惟臧賢以教坊司右司樂,請告疏云。病不能侍左右。上優詔勉留。仍陞本司奉鑾供職。其禮視朝士有加焉,已為異矣。至中書官光祿卿周惠疇,既以聚劾允其去矣,復託賢懇於上,以家遠難歸,乞暫留京師。詔仍復職,猶曰異途也。編修孫清者,登弘治壬戌一甲第二,以士論不齒去官,復用賢薦,起為山西提學副使。時,丹徒楊文襄為太宰,謂人曰:如清者不以一官羈之,將何所不為。冀以弭一時之謗議也。伶人瓷橫,至操文學詞臣進退之權,不待與錢寧通逆濠,已當寸磔矣。乃僅賜杖遣戍凶終,世謂尚未蔽辜云。
  5.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 

延伸閱讀

[]

 明史卷二百九十七》,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