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托萬·比內
法国政治人物(1891-1994)
安托萬·比內(法語:Antoine Pinay,發音:[ɑ̃twan pinɛ];1891年12月30日—1994年12月13日),法國保守派政治家。1952年2月—1953年1月擔任法國總理。
安托萬·比內 Antoine Pinay | |
---|---|
第70任法國總理 | |
任期 1952年3月8日—1953年1月8日 | |
前任 | 埃德加·富爾 |
繼任 | 勒內·梅耶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891年12月30日 羅訥省夸斯河畔聖桑福里安 |
逝世 | 1994年12月13日 聖沙蒙 | (102歲)
政黨 | 全國獨立人士與農民中心 |
生平
比內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胳膊受過傷。戰爭結束後,他經營一家小企業。1929年,他當選為盧瓦爾省聖沙蒙市長。[1]
1936年當選為下議院議員,1938年當選為參議員,成為獨立的激進黨成員。1941年比內被任命為維希政權全國委員會成員,被授予弗朗西斯克勳章(Order of the Francisque)。雖然他在維希政府任職,但他幫助猶太人和抵抗運動成員逃離法國到阿爾及爾或瑞士。此舉為他在1946年官方委員會承認他沒有幫助納粹和叛國,給予了他自由。
二戰後他參與創建一個保守黨派全國獨立人士與農民中心,並多次出任政府部長。1952年成為總理,他的內閣被視為「傳統右派」的回歸。
1955年,他是梅西納會議的參與者之一,會議導致1957年簽署《羅馬條約》。
1958年5月阿爾及利亞戰爭引發危機,他支持戴高樂回復權力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的批准。他擔任財政部長到1960年。1973年他被喬治·蓬皮杜總統授予「共和國調查官」("Médiateur de la République") (監察官)。[2]
1994年12月13日安托萬·比內逝世,享年102歲,他是第三個最長壽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僅次於柬埔寨首相肖桑科薩和土耳其總統傑拉勒·拜亞爾。
比內內閣, 1952年3月8日 –1953年1月8日
- 安托萬·比內 – 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兼財政和經濟事務部長
- 亨利·克耶 – 部長會議副主席(副總理)
- 羅貝爾·舒曼 – 外交部長
- 勒內·普利文 – 國防部長
- 夏爾·布呂內(Charles Brune) – 內政部長
- 讓-馬里·盧韋爾(Jean-Marie Louvel) – 商務和能源部長
- 皮埃爾·加雷(Pierre Garet) – 勞工和社會保障部長
- 萊昂·馬蒂諾-德普拉(Léon Martinaud-Deplat) – 司法部長
- 皮埃爾-奧利維耶·拉皮(Pierre-Olivier Lapie) – 國家教育部長
- 埃馬紐埃爾·唐普勒(Emmanuel Temple) – 退伍軍人和戰爭受害者部長
- 卡米耶·洛朗斯(Camille Laurens) – 農業部長
- 皮埃爾·弗林姆蘭 – 法國海外部長
- 安德烈·莫里斯 – 公共工程、運輸和旅遊部長
- 保羅·里貝爾 – 公共衛生和人口部長
- 歐仁·克洛迪於斯-珀蒂(Eugène Claudius-Petit) – 重建和城鎮規劃部長
- 羅歇·迪謝(Roger Duchet) – 郵政部長
- 讓·勒圖爾諾(Jean Letourneau) – 合作夥伴國家關係部長
更換
- 1952年8月11日 – 安德烈·莫里斯接替拉皮埃為國家教育部長.
官銜 | ||
---|---|---|
前任: 莫里斯·布爾熱-莫努里 |
公共工程、運輸和旅遊部長 1950–1952 |
繼任: 安德烈·莫里斯 |
前任: 埃德加·富爾 |
法國總理 1952–1953 |
繼任: 勒內·梅耶 |
前任: 羅貝爾·布隆 |
法國財政和經濟事務部長 1952–1953 |
繼任: 莫里斯·布爾熱-莫努里 |
前任: 埃德加·富爾 |
法國外交部長 1955–1956 |
繼任: 克里斯蒂安·皮諾 |
前任: 埃德加·富爾 |
法國財政和經濟事務部長 1958–1960 |
繼任: 威爾弗里德·鮑姆加特納 |
前任: 愛德華·邦內福 |
臨時公共工程、運輸和旅遊部長 1958 |
繼任: 羅貝爾·布隆 |
參考
- ^ The New York Times 14 December 1994
- ^ TIME Magaz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 Feb. 1973.